他被香港人称为“股神”,可见他在香港股市的影响力!他就是李兆基,香港恒基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他还是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在2004年新财富华商100富人榜中他名列第4。
小生意要勤大生意要精
1928年1月29日李兆基出生于广东省顺德,自幼在家乡私塾受教育。他的父亲在广州开设银庄,7岁时李兆基就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所以,自小就对生意耳濡目染。小学毕业后,他便开始到父亲的银庄工作,由杂工干起。时局动荡令他深深体会到,无论是法币、伪币还是金元券等,都会随着政局的变迁而一夜之间变为废纸,从中,他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
1949年,李兆基带着1000元,只身来到香港。最初,他曾在文咸东街荣昌金号等几家金铺兑换买卖外汇及黄金,其中他又经营过五金及其他生意。
1956年,李兆基把眼光瞄准了,他与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购入沙田酒店经营。在经营方针上,李兆基颇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卖工业楼宇上。
因为实力不敌当时的大集团,所以永业集团一开业,就不跟大集团去比拼竞投官地,而是去买进旧楼,采用一块块小地盘拼大的方法。几年下来,尽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永业集团资产稳步增长。1963年,李兆基与另外两人组新鸿基企业公司,被誉为地产“三剑侠”。因为三人中李兆基的年龄最小,因此他被称为“地产小侠”。在新鸿基中,这位“地产小侠”负责图纸设计、土地买入和楼盘销售,几乎包括了房地产的主要方面,俨然成了地产业名副其实的侠客。
在这个筚路蓝缕的创业时期,他们三人齐心协力,新鸿基稳健发展。1972年在“三剑侠”分道扬镳后。随后,李兆基成立了永泰建业,并于1973年趁香港物业及土地价格大跌,不断搜购。1975年,李兆基的恒基兆业公司成立,初时股本15亿元,只拥有20个地盘。但到了1993年,恒基兆业在港九新界共拥有近600年地盘。如今,李兆基已经成为香港超级富豪,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旗下的公司,如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上市公司,拥有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的庞大资产。到1976年,也就是在恒基兆业成立三周年之际,李兆基终于用了28年的时间,把自己从1000元身家变成了亿万富翁。1997年,李兆基更是以147亿美元荣列全球富豪榜第4位,为亚洲首富。2004年新财富华商100富人榜中他又名列第4。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到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短短几十年时间,李兆基创下了令世人瞩目的永恒基业。其中奥秘何在呢?
他有这么一句格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做小生意要勤奋,做大生意要计算精确。当时只身闯北京时,他就是用这句格言来警醒自己。他处事心细,精于计算。他坚信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而做大生意,最重要的是计算精确。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赢利大,一出一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是很重要的。他最不喜欢把时间及金钱花用在吃吃喝喝的应酬上。
李兆基的成功,当然希望延至下一代。所以他经常这样教育他的儿子:“少年得志,狂妄自大;游手好闲,不思勤奋,是失败之源;放纵自己,轻挑浮躁,早晚会闯祸;凡事不可忘本,饮水而不思源,后果堪虞。”这是李兆基的原则,大概也是他成功的一个缩影吧!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李兆基始终认为,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李兆基从小就聪明过人,他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和计数力。李兆基计数快且准,是地产行里有名的“铁算盘”。他的记忆力更是惊人,恒基辖下的地盘、面积、入价、可供发展什么事业,他都了如指掌。他做事力求亲力亲为,誉以求尽心尽力,有时还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常常设身处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小至门在哪里开,窗在哪里儿设,他都会精心地设计安排。他还总是研究哪个区域适合发展什么地产项目,并以目光准确而享誉香港地产界。由于恒基兆业的建筑设计合理,方便好用,所以大受客户的欢迎。以1992年为例,恒基兆业该年共建成11个物业、楼面面积达190万平方米,连同其他存货出售,共为集团带来超过21亿港元的毛利。而这些,在李兆基看来无不是基于为客户服务的原则。
李兆基认为,恒基兆业已成为“楼宇制造工厂”。原料多,则制成品多,买回土地建成楼宇,卖楼赚钱也多;再买回土地,供下一步发展,货如轮转。就连地产市值很淡时,他都照做不误。他说,假如地产市道淡就放手不做,那么,公司的那么多员工怎么办?总不能等市道好了才开始盖楼。
对于香港地产几十年来起伏跌宕,李兆基外之泰然。不管地产业市道怎样,他都一直不停地制造楼宇,结果,不论是豪宅还是中小楼宇,始终畅销不衰,因此,他不停地赚钱,在富豪排名榜上步步前移。
李兆基除了投资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传统的人情味,而绝不像有些商人只认钱不认人,几十年来,他的恒基公司几乎与香港各大地产公司都合作过,被誉称为“百搭”地王。而这也是他秉承的原则。
作为地产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适应市民要求压楼价之时,还带头将马鞍山新港城最新楼盘自贬身价8%,这一行为为其他地产公司做出了榜样。
虽然幼时读书不多,但李兆基颇有古文修养,他曾买下并贮存大批古书。由于他曾捐出大笔基金给牛津大学,牛津赠予他“院士”和“博士”的荣衔。不过,他在社会传媒面前一向保持低调,不愿接受记者采访,不愿在报刊上抛头露面。不因富贵而滋生骄傲情绪,不因商场风云百改变自己的原则,李兆基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这是他的原则,也是他教育后代的原则。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害人之心不可有”是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原则。热情、诚信、谦虚等都是原则。每个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可以做,有自己的原则,这才是做人之本。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一日下午,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里人头攒动,原来是李兆基博士的一次演讲会,在演讲中,李兆基用幽默的语言跟大家分享了他的致富经验。
李兆基的演讲不时地引来阵阵掌声,他首先谈了点致富的基本功,他这样总结道:“第一,刻苦耐劳、勤奋努力,做足功课,搜集资料。”他谈到,自己当年买卖地产时经常夜以继日的工作。“第二,避免过早成家,免受家庭负担。”他青年时一直以事业为重,不谈恋爱,到了三十多岁才结婚。“第三,要积蓄第一桶金。”他引用《大学之道》里面的名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指出,本钱厚,心就定,就能静,就能头脑清晰,安然知所进退,最后就自然有所得。他接着说,“第四,记着,‘男最怕入错行,女最怕嫁错郎。’”他谈到,2004年转行入金融业,运用父亲传授的金融知识,成立财经公司,资产两年内由500亿港元变为2000亿港元,这证明了选行业的重要。
在第四点上,李兆基告诉我们选择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很多人意识不到选择的重要性,他们往往不是将选择的权利拱手相让,就是随便作出选择。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选择很重要。
有一个叫艾德的人,1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头部以下瘫痪,必须靠轮椅才能行动。白天时,他必须使用一个呼吸设备,否则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而晚上他有赖“铁肺”。得病之后他甚至几次差点丧命!
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遭遇,你是一蹶不振,从此自暴自弃还是选择勇敢地面对生活?
艾德的选择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并没有将自己沉浸在泪水和哀怨之中,相反,他期望有朝一日能帮助有相同病症的患者。
他决定改变大众的看法,让其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怜悯残障人士,认为残疾就等于无用,而应顾及他们生活中的不便处。在他十余年的推动下,社会终于注意到了残疾人的权利。如今,美国各个公共场所都设有轮椅专用的上下斜道,有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有帮助残疾人行动的扶手,这都是艾德的功劳。艾德是第一个患有颈部以下瘫痪而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毕业的高才生,随后他担任加州州政府复建部门的主管,这是第一位担任公职的严重残疾人士。
艾德完全可以选择感伤,也可以选择一生默默无闻,或者在别人的同情下得到终生照料,谁也不会因此而说什么。但是艾德意识到选择的重要,他把握住了选择的力量,他认为肢体上的不便并不能限制他的发展,而他要做的是结束这样的不便,竭尽全力为自己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别无选择,就算在最坏的环境下,一个最好的选择,也能将你的人生扭转,就像艾德一样。
尝试着让自己作选择吧,在学习和游戏之间、在交友和树敌之间、在谦逊和逆反之间……
要最高的回报
他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有着“香港巴菲特”的美誉、有着千亿港元的身家、是境内外媒体的热门新闻人物,他孜孜不倦地教育着后代,他被称为“四叔”,这个人就是李兆基。
除此之外,他还屡屡涉足中国内地慈善事业,专项基金惠及无数中国百姓。
对于这些,李兆基曾表示:“我做生意、做慈善公益、甚至做文化教育,都是本着一个原则,就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发挥得宜,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李兆基先举了自己财经公司的和做慈善事业方面的例子。
“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就是通过培训200万农民,让他们获得谋生的技能,掌握一技之长,从而自给自足、养活家人。这项计划使700万人受惠。在油价每桶达一百美元的今天,他的集团辖下的香港中华煤气公司,持续二十五年把油每桶二十五美元卖给市民。这其中的全数差价逾一百亿港元,香港逾百万个家庭用户从中受惠。”
此外,李兆基还举了他创办培华教育基金和在大学捐款、设立奖学金的例子。
李兆基非常支持内地的教育事业,他曾捐一亿元支持复旦大学,李兆基表示:“我在香港经商,发现所有投资银行、财经公司均以聘用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名校学生为荣,且薪金特高。今日中国进步神速,已有大国地位,国富民强之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内地三间名校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将与上述三间世界名校的学生看齐。”
在他的捐助下,我们可以看到位于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的李兆基图书馆,它的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这也是近年来复旦大学所接受的最大一笔社会捐赠。
在提到自己这几年来在中国内地屡屡捐款过亿的大手笔,李兆基低调地告诉记者:“我只是一介商人,故此事事都要讲求‘投资回报’,例如今天捐款给学校,受益者不独是学生本人,更可相传至下一代,以至于整个社会,是值得的投资,是很好的回报。”
“最好的回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闪现出李兆基的智慧和远见,这对于我们未尝不是一种极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