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奢侈品产业中,法国人伯纳德·阿诺无疑是高高在上的王者。经过20多年的经营,他所掌控的LVMH集团旗下已有50多个著名品牌,除名扬天下的路易·威登、迪奥、芬迪外,更涉及酒类、时装皮具、钟表珠宝和零售网络四大领域,无异于一艘奢侈品“航空母舰”。在200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LVMH集团的老板伯纳德·阿诺以215亿美元的身价成为法国新一任首富。伯纳德·阿诺的女儿德尔菲·阿诺曾登福布斯“20位最迷人富家女”排行榜第二名,并是LVMH集团首位女董事,早年曾经工作于麦肯锡咨询公司,是时尚界最值得关注的新贵之一。
渴望掌握时尚业的一切
路易·威登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法国人伯纳德·阿诺是当今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人。除了酒类和皮具外,他还控制着迪奥、芬迪、肯佐等多个知名品牌。此外,他还拥有巴黎的两家百货公司、DFS免税连锁商店和Sephora。在他的努力下,时尚业也进入了由“路易·威登”为首的几家大公司控制市场的时代。
伯纳德·阿诺渴望掌握时尚业的一切。而路易·威登无疑是他成功的最有代表力之作。
路易·威登的创始人路易·威登。最早是一位年轻的捆工,因为他手工精巧,能将华衣美服妥妥贴贴地放在行李箱中,所以得到法国皇后的赏识,每次外游都传召他到皇宫替她整理行装。1854年,这位身怀绝技的年轻人,在巴黎市中心开设了首家路易·威登专卖店。
路易·威登不断进取,考虑到当时旅行的交通工具以火车及轮船为主,他特别设计了平盖行李箱,以便叠放在火车及轮船上。虽然当时旅游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他能够一直以极敏锐的应变能力,不断配合新需求,研制出各种皮箱及衣物箱,令旅行更方便。
路易·威登成了世界著名保险家都信赖的人,无论他们的旅程如何艰巨,对行李箱的要求如何严格,路易·威登都能制造出最完美的行李箱,伴他们环游世界。
受父亲的影响,他的儿子乔治·威登同样是个专爱创新的人。1890年乔治·威登设计了特殊锁扣,只要用一把钥匙,就能打开这名顾客所购买的全套路易·威登行李箱,不管多少只。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路易·威登仍然不遗余力地推动旅游探险活动。1924年在第一次深入非洲的“黑色旅程”和1931年第一次横越亚洲中部的“黄色旅程”的汽车上,都配备防水防尘的行李箱。而这些行李箱无疑又是路易·威登的新作品。
而最后,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景观,只要用过一次路易·威登的行李箱以后,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成了路易·威登的忠实拥护者。
100多年过去了,路易·威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已不止是以箱包而闻名的皮件制造商这么简单。他不断地在世界各地拓展业务,1987年他收购了Veuve Clicquot集团,该集团旗下拥有Veuve Clicquot香槟及Givenchy香水。同年9月,路易·威登又与武山当轩尼诗合并,成为LVMH(Louis Vuitton-Moet Hennessy)集团。随后路易·威登又与当代设计名师紧密合作,设计出多款旅行用品,如比巾、围巾、手表、笔等。
近年来,路易·威登连续进行大手笔的收购,它旗下的集团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特别是介入时装领域后,路易·威登更是焕然一新,由一个100多岁的“老爷爷”变成一个青春洋溢的小伙子。现在,路易·威登的专卖店已经遍布全球。它的经营重点也不断向多元化延伸,其业务涉及时尚类传统皮具、香水、经销业、百货业、酒业经销等。
路易·威登还将触角伸向了中国市场,从1992年路易·威登的第一家专卖店在北京王府饭店开张,其后又陆续在上海、深圳、广州、大连等城市开设了专卖店。而路易·威登在中国的消费群体也愈来愈多。
渴望掌握时尚业的一切,这无疑需要一颗不断进取的心。而他和他周围的人们,做到了这一点。
一种白手起家的精神
LVMH的模仿者众多,比如Gucci,Richemond以及Prada,但LVMH仍然是最大的奢侈品王国,它占有全球市场的15%,而位居第二的Richemond只有6%。
“我有一种白手起家的精神。”伯纳德·阿诺说他不是那种循规守矩的人。从法国理工大学毕业后,他的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而他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他的祖父曾经为一些工业巨头修建厂房。深受祖父的影响,他选择进入家庭的建筑公司工作。后来他去了美国一段时间,在那里他了解到生意要“快,开放,有趣”。这段经历使得他的商业头脑更为灵活。他说:“在纽约时我问出租车司机他对法国知道些什么,出租车司机不知道法国总统的名字,但他知道迪奥。”所以,在发现这一情况后,回到法国后他便买下了Boussal公司,因为,在这个公司里,他发现了一个著名品牌——迪奥。
伯纳德·阿诺的故事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一个启发。生活中很多人要么埋怨生活,妄自菲薄;要么贪求安逸,不愿意进取上进。要知道人的一生是不断行动、斗争和发展的一生,只有不断努力,永远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才能不至于被时代远远地抛在身后。所以,与其一辈子过着简单平常的日子,不如拿出勇气和魄力,让自己的生活更精致。
有一个叫加纳的小男孩,出身贫穷的黑人家庭,幼时家庭生活十分贫困,5岁时他就不得不开始劳动,8岁开始赶骡子,帮助家庭维持生计。
加纳有一位充满进取精神的母亲。她知道即使每日艰苦劳动,收入仅能糊口,孩子也还是没有读书的机会。为什么自己的家庭和外面繁荣昌盛的世界生活形成了那么鲜明的对比呢?她觉得现实的情况一定有什么原因,于是她经常想这个问题,还常和儿子讨论。
一天,她对加纳说:“加纳,我们不应该贫穷。我们的贫穷并不是上帝的意愿,而是因为你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成功的愿望。我们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出人头地的想法。”
妈妈的话让加纳陷入了思考:没有产生过成功的愿望,即没有进取精神,没有积极的心态,甘愿世世代代贫穷下去。虽然此时加纳年纪不大,但他的心里已萌发了成功的决心,从此他时时刻刻注意怎么走上成功之路。他总是把他所需要的东西放在心中,对他不需要的东西置之不理。
为了走上成功之路,加纳选择了经商。他先从当小伙计入手,在零售百货店里当推销员。3年后,他懂得了哪些商品最畅销,哪些用户习惯买哪种商品,并与众多的顾客相识了。在此基础上,他决定自己创业,并把肥皂作为经营产品。于是,他靠自己的点滴资本,从肥皂厂购进一两箱肥皂,然后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