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600000008

第8章 熊廷弼牵连案件(1)

熊廷弼出生于1569年,死于1625年,享年56岁。熊廷弼是明末杰出的军事统帅,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熊廷弼有胆略,懂得兵法和作战方略,且善射,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为明末“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之一。

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熊廷弼获得乡试第一名的成绩,第二年考中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尽释被税监王虎冤系狱者多人,并上撤矿疏,以能擢为监察御史。熊廷弼非常关心国事,对待下属也极其热情。然而熊廷弼性格暴躁,心胸狭窄,好意气用事,盛气凌人,不愿为人下,“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因而在朝廷之中得罪了不少大臣。

辽东以北,明时称“辽左”,古来为各游牧民族部落的势力范围。明朝后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牡丹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建州部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其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满清前身)汗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侵占明辽东重镇抚顺,次年明四路出师讨伐后金,在抚顺附近的萨尔浒遭到惨败,明辽东形势发生危机,这时期熊廷弼坐镇山海关,经略辽东,使辽东局势转危为安,于此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却被牵连进东林党与阉党的党争,为阉党所害,未得善终。

经略辽东

在讲述东林和阉党党争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辽东的局面,以及熊廷弼三赴辽东的情况,因为辽东之战的惨败,经略辽东的熊廷弼被逮治,直接成为阉党陷害东林的入罪引子。

熊廷弼经略辽东可说是经历了三起三落。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第一次赴辽,他以御史巡按辽东。御史是正七品的官职,别看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它的作用可不小,它的具体作用是代替天子整顿吏治。

到辽东之后,熊廷弼一反当时的官场积习,实地调查巡抚赵楫与总兵李成梁放弃宽甸新垦的八百里土地,徙居民六万户于内地,不应论功受赏,而是罪不容诛。同时还揭发了前任巡按何尔健、康丕扬的包庇行为。

在辽东诸多抚按当中,熊廷弼较早看出努尔哈赤对全辽的威胁。当时驻守辽东的将士经常袭劫女真的屯寨以邀功,往往引起战端,熊廷弼为杜绝战端的发生,主张“防边以守为上”,也就是对女真以防守为上策,多修筑城堡,建立巩固的防线,与女真维持和平友好的局面。他还向朝廷建议,辽东有空旷的土地,“应使辽东八万额军的三分之一进行屯种”,就是利用军队屯田,受到万历皇帝的称赞,并下令在辽东诸部推行。在辽数年,熊廷弼杜绝馈赠,整饬军纪,核实军费,按劾将吏,将辽东各地的大小贪官全部缉拿归案,经过审理以后,悉数依律惩办,致使当时的辽东官场风气大为改变。

熊廷弼在辽东不仅为辽东的吏治问题尽心尽力,而且还通过了解民风,倡导民俗,为辽东百姓做了很多事情。《明史?熊廷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熊廷弼到辽东正赶上辽东百年不遇的旱灾,赤地千里,草木皆枯,田间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于是,熊廷弼就亲自到一座城隍庙为老百姓求雨。他对城隍庙里的城隍神说,我限你七天之内必须下雨,你要不下雨,我就把你的庙宇毁了。说完,他就走了。七天过后,还不下雨,熊廷弼就吩咐自己的亲兵带着工具和他一同去毁掉那座城隍庙。可是就在去往城隍庙的途中,突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

这个传说,虽然把熊廷弼神话了,但也反映出熊廷弼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英雄气概。后来,熊廷弼因为杖死诸生的事件,遭到朝臣们的弹劾而被免官调回。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附近)即位称帝,建国后金。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从此崛起,成为一支不可遏止的政治力量,并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一举攻陷辽东重镇抚顺,明廷震惊,方意识到“辽左覆军陨将,虏势益张,边事危急。”

明廷对辽东的形势缺乏正确判断,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小看了后金的力量,以为努尔哈赤像万历朝早期的蒙古部落勃拜、云贵土司杨应龙一样,只要明军大兵压境,势必土崩瓦解。于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进军赫图阿拉,消灭努尔哈赤。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经过数月的筹划,明朝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兵力和财力,辽东经略杨镐统帅号称47万大军坐镇沈阳。二月,杨镐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进行萨尔浒大战。战争从三月初一至初五,历时五天,努尔哈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明军四路出师,三路覆灭,文武将吏死三百一十余人,军士四万五千八百余人,名将杜松、刘铤均力战身亡。

萨尔浒大战后,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动摇了,军事力量一蹶不振,对后金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兵之力。军队“坚甲利刃、长枪火器丧失俱尽”,将士“一闻警报,无不心惊胆丧”,“装死扮活不肯出战”,“各营逃者,日以千百计”。河东一带,“赤地千里,刍粟一空,人马倒卧,道路枕藉”。京师上下惊恐万状,“人心惟怯,谈虎生变”,“大小臣工,无不骇愕”,“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卒多携家避难而去”,“其间惶惶之状,不能以旦夕待”。

万历皇帝将杨镐正法,为挽回辽东败局,朝廷以为熊廷弼熟悉辽东事务,起用他为大理事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不久又提升为兵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取代杨镐。据《明史》记载:“四十七年(1619年),杨镐既丧师,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旋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镐经略。”

当时方从哲为内阁首辅,朝政为浙党掌控,而熊廷弼主守的策略与浙党主张背道而驰,与浙党是敌非友。杨镐兵败后,浙党大受攻击,起用熊廷弼实非其所愿,属不得已之举。

于是熊廷弼第二次赴辽。熊廷弼接受任命之后,还没来得及出京,开原(今辽宁开原县)便沦陷了,他立即上书朝廷,指出“河东(辽河以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他建议朝廷赶快派遣将士,备刍粮、修器械、收复失地。朝廷对他表示支持,并赐他尚方剑加重他的权限。走到山海关,铁岭又沦陷了。

当熊廷弼来到辽东之后,辽东地区的情况真可谓是一派糟糕、凄惨异常:开原、铁岭“人逃之尽矣”;沈阳、辽阳“民逃军逃,将哭道哭,大小将吏,无不私蓄马匹为逃走计者”;军队涣散,畏敌如虎,钱粮短缺,兵士逃亡。人们都认为辽东必不可保。

熊廷弼在这紧急关头,顶风冒雪,兼程前进,他一路考察边情,召集流亡,修缮战具,严肃军令,斩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等人,用他们的首级祭祀死难烈士;诛杀贪将陈仑,罢免贻误战机的总兵官李如祯等。他利用暂时休战的机会,督励将士造战车,治火器,疏通战壕,修缮城池,做好御敌的准备,数月之间辽东局势有了转机。

当时熊廷弼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是很困难的,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熊廷弼初到辽东,命令佥事韩原善抚慰沈阳,他吓得不敢去。接着又命阎鸣泰去沈阳,而阎鸣泰只到达沈阳附近的虎皮驿(沈阳西南四十里),便恸哭而返。熊廷弼说,你们这么懦弱,我去。于是熊廷弼亲自前往巡视抚顺,抚顺被努尔哈赤打下后,毁了城以后又撤了。总兵贺世贤认为距敌人太近有危险劝他不要去,熊廷弼说:“冰雪满地,敌人估计我是不会来的”。于是果然,他在雪夜迎着月光,到抚顺巡视,并安全返回。这件事情反映了熊廷弼有惊人的战略。

熊廷弼的作为,使努尔哈赤踌躇不前,“按兵不攻者岁余”。但熊廷弼在辽东一直主张以“防守”为上策,这一政策也引起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在辽东趋于稳定的形势下,应对后金应主动进攻。明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后金进攻蒲河(抚顺西五十六里)明军损失七百余人,朝中有人借此机会对熊廷弼进行攻击,上奏他: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归附,滥用刑罚……接着又弹劾他:出关一年多,漫无规划,以致蒲河失守,隐瞒军情不报。当时天启皇帝刚刚即位,朝中派系复杂,党争加剧,反对熊廷弼的人蜂拥而出。御史冯三元罗列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并且声言“不撤掉熊廷弼、辽必不保。”熊廷弼面对这些攻击非常气愤,“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于是缴还尚方剑,要求辞职。朝议商定之后,同意让熊廷弼辞职,以袁应泰为兵部右侍郎兼前职,代为经略。

袁应泰也为浙党,是文人出身,此人志大才疏,能说大话,“即刑白马祭神,誓以身委辽”,摆出一副“不斩楼兰誓不还”的架势。但他是书生本色,水利方面十分在行,兵法武备却非里手,指挥、治理军队对他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

袁应泰到了辽东,因视野所限,未能另创宏观规划,又鉴于熊廷弼治辽之规虽有成效,却为主政党人所不喜而得咎,故为自家前途计力图迎合浙党,将熊廷弼的策略更张。熊廷弼任经略时,执法严厉,军队整肃。袁应泰上任以后,以宽松政策待下,一改熊廷弼的严厉之风。他大肆收编对方的叛将、叛卒,以为拼凑起一支看起来庞大的队伍,安插于辽、沈,“进谋进取”,其他在辽东的重要官员张铨、何廷魁、崔儒秀无论怎样劝告他,他都充耳不听。

经过休养生息后的努尔哈赤得知熊廷弼去职,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于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倾后金之兵,分八路攻克奉集堡,揭开了辽沈大战的序幕。努尔哈赤靠内应协助攻陷沈阳。袁应泰撤奉集、威宁诸军力守辽阳,布阵城外迎击,双方激战了五日,明军败退,辽阳城又告陷落。努尔哈赤取沈阳为都城,野心已经不限于东北之一隅了,随时可能挥师入关问鼎中原。袁应泰自知误国,在城破前留下遗书,自刎殉国。

辽沈一失,“河西军民尽奔,自塔山至闾阳二百余里,烟火断绝,京师大震。”辽、沈西南二百余里,人民纷纷外逃,民宅一空,经月不见烟火,而其间七十余城,亦不战而下,辽东仅剩锦州一道屏障,辽东局势更加危急。

辽、沈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朝廷大为震恐,廷臣刘一燝愤慨地说:“设使熊廷弼在辽,局面决不至此。”熊廷弼守疆的功劳重新开始被人提起。东林党人刘一燝、江秉谦等主张非熊廷弼重出镇辽,不能令辽局有转机。天启帝这时对熊廷弼的去职也深感悔恨,又想起了重新起用被罢官的熊廷弼。天启帝于是下谕推许熊廷弼经略辽东一年,以“威慑夷虏,力保危城”,并亲为洗冤,将攻击熊廷弼的言官尽行贬斥,“帝乃治前劾廷弼者,贬三元、修德、应嘉、巩三秩,除宗文名。”熊廷弼有前次的教训,并不情愿,几番推辞。但天启帝下诏劝慰,并晓以君臣大义。熊廷弼没法,只得接受任命。

此次为熊廷弼第三次赴辽。熊廷弼出征时,兵部尚书张鹤鸣设宴于北京城郊三十里外为他饯行,席间想对他有所嘱托。若换作别人可能要装出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请兵部尚书指示,但熊廷弼此次被召出关是憋了一肚子气的,他心想:如果我一直在辽东按既定方针办,不至于丢掉沈阳、辽阳。于是熊廷弼对兵部尚书张鹤鸣没好脸子,拍案大叫,今日不要谈战场上的事。一句话,把兵部尚书得罪透了,便想方设法给熊廷弼穿小鞋。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熊廷弼赶赴辽东。熊廷弼是力主防守的,也善于策划防守,但这回皇帝和朝廷对他的希望可不是守疆,而是收复辽沈失地。于是熊廷弼提出了个比较稳妥的“三方布置策”:

其一,“集马步兵于广宁,缀敌全力”,在广宁用步兵及骑兵驻守,在辽河沿岸建立城堡,形成坚固的防线,用以牵制敌人;

其二,“天津、登莱各置舟师,乘虚入南卫,动摇其人心”,在天津、登、莱设置水师,乘虚而入,从南面向敌人进攻,以分散敌人的兵力,动摇敌人的后方,敌人为保住巢穴必然撤兵回救,这样辽阳可以收复;

其三,借用朝鲜兵力。

这一策略,是积极的战略防御,朝廷虽急于收复辽沈失地,但在辽东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朝廷也只得同意了熊廷弼的主张。

但后来事实证明,熊廷弼这个三方布置策,它并不不切实际。第一,广宁防后金,实际上没有实行;第二,用水师来策应,策应不上,只能望梅止渴;第三,借用朝鲜兵力,纯属于一厢情愿,所以他这三方布置策没用上。

当时,熊廷弼还面临最棘手的难题,那就是权力掣肘。袁应泰自杀后,明廷曾任命薛国用经略辽东,但他病不任事,一切权力都委托王化贞代为执行。王化贞,明山东诸城人,字肖乾。万历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分守广宁(今辽宁北镇)。王化贞守广宁已有多年,颇有成绩,“蒙古炒花诸部长乘机窥塞下,化贞抚之,皆不敢动。”

此次,天启帝提升王化贞为辽东巡抚。巡抚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而经略,是战事开始后才增设的,二者的统属关系并无制度上的明确。熊廷弼上一次守辽东时,正好巡抚周永春被“言官追论开原失陷罪,遣戍。”所以算是身兼二职,尚无掣肘。这回问题来了,尤其对熊廷弼这样的不知变通的性格,问题就更严重了。

此时王化贞拥兵十三万镇守广宁,正与后金大军对峙。王化贞利用职权,在辽河沿岸设置六营,每营设参将一人,守备二人,划规地盘,置兵分守西平(辽宁台安县南)、镇武(今黑山县东)、柳河(今新民县西南)、盘山(今盘山县)等城堡。熊廷弼到任后对其戍守策略多有指责,并企图改变王化贞的军事部署,遭到王化贞的抵制。于是熊廷弼上奏朝廷,朝廷命王化贞按熊廷弼的部署执行。

王化贞接到命令很有情绪,他便将一切军务都委托给了熊廷弼,自己只管领兵。每年援军到来,王化贞便给予这些军队以“平辽”的番号。熊廷弼不满意:“辽人未叛,乞改为‘平东’或‘征东’,以慰其心。”熊廷弼认为“平辽”二字会引起辽人的不满,以致伤害辽人的感情,要将平辽改为“平东”或“征东”,王化贞虽然遵命改正,但内心不服。熊廷弼一心实施他的“三方布阵”,名为复地,其实还是以守为主的稳健策略,但王化贞激进得多,他更热衷于支持毛文龙,扶持蒙古势力对抗后金。熊、王之间矛盾日益激化。

王化贞是很有背景的人。当时新任兵部尚书张鹤鸣,坚决支持王化贞。此年十月上任的内阁首辅叶向高与王化贞两人有师生之谊,自然也偏向王化贞。或许是朝廷太需要辽东的胜利了,因此当时朝廷上下几乎是一致支持王化贞的进攻。

王化贞认为只要明军一渡河,辽河以东的人民必然纷纷响应,依靠蒙古虎墩兔四十万大军,并有明朝投降后金的叛将李永芳做内应,可以一举荡平后金。熊廷弼再三警告朝廷,辽人不可用,西部(指蒙古虎墩兔部)不可恃,李永芳不可信,广宁多间谍,但没引起朝廷的注意。

同类推荐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热门推荐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首席总裁的禁宠

    首席总裁的禁宠

    电梯门打开,肖乐儿走进去,按下19层。门将关未关之际,一只手伸进来拦了,伴着一句匆匆的“稍等。”门感应后再次打开。肖乐儿心头一悸,这声音怎么这般熟悉?抬眼,便看到那张梦回千万次的俊脸。门敞开着,二人一里一外,都愣着,直视无语。肖乐儿直觉得胸闷得紧,仿佛下一秒就会缺氧晕倒,却死活撑着一丝清醒倒不下去。这分将死不死的挣扎令她的脸渐渐白了。门外的人,喃喃的叫……
  • 异界重生之少女修仙

    异界重生之少女修仙

    母亲从地球穿越到这个世界,她却因为一双黑色的眼睛备受歧视,当命运女神刚刚对她露出笑脸,一本绝世秘籍又为她引来大祸,杀父仇人竟是青梅竹马的爱人之父,仇恨与爱,何去何从?十四岁的单纯女年逐渐成长,叱咤风云......
  • 无敌穿越女:囧囧非仙

    无敌穿越女:囧囧非仙

    好嘛,穿越就穿越,反正都说穿越了非富即贵。可是为啥她存在的地方却是这么的荒凉。大家的衣服白是白,可是补丁成片。大家的口袋大是大,可是里面最多十文钱。不管了,再少的钱也是钱,她要赚她要抢她要骗,把钱全部弄到手。发誓做个无敌穿越女,收集钱财,气死师傅,玩弄玩弄美男子。
  •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本书是马登励志教育系列图书之一,在马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剖析他们成长道路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从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生活观念等方面探讨了一个人成功所要具备的素质,并教会年轻人如何获得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怎样在各自的领域中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不凡的人生。
  • 大理石色的爱

    大理石色的爱

    军舰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在海上驰骋,江硕民和海伦拿着望眼镜看着远方,然后互相对视起来,江硕民笑了笑,把海伦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暖暖初相恋

    暖暖初相恋

    我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拥有最美的时光。可是,因为你父亲,我没有了父亲,我发誓不会再喜欢你。躲避一年后,在CUBA赛场再见你,因为胃病在你面前吐血晕倒,我故意喊了另一个男生的名字。我以为你一定不会管我,但你没有。欠下一大笔债的我被债主胁迫,你从天而降救了我,我讽刺地谢谢你。我以为你一定会厌恶我,但你没有。你得知我欠债的缘由,一定要帮我还债,我拒绝了你,就算被卷入别人的恋爱中,让人唾弃。我以为你一定会放弃我,但你没有。后来,我假装跟别人在一起好让你死心。你死心了,我以为你一定会离开我,但你没有。是的,慕南乔,我还喜欢你。即使全世界都激烈反对我们,你依旧容忍我、钟爱我、保护我,给我许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