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600000007

第7章 明宫三案(4)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把这一密谋写成揭帖,告知外延大臣,揭发西李“欲拥立东朝(皇长子朱由校),仿前朝垂帘故事”。外延大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把皇长子托付给西李,杨涟奋起反对,认为万不可,他以先帝(即泰昌帝)为例,四十岁成为皇帝,尚且摆脱不了郑贵妃之流的毒手,何况年少的“今上”?一旦落入李、郑之手,我等恐无见“今上”之日。许多大臣表示赞同。

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乾清宫门关着,大臣们排闼而进,阉宦挥梃乱打。诸臣强入,最终还是进入了乾清宫。哭临之后,却发现皇长子朱由校不见踪影,皇长子被西李选侍阻于暖阁。大学士刘一燝追问皇长子下落,乾清宫上下无人应答。刘一燝情急之下,声色俱厉,高声呼喊:“谁敢匿新天子者!”这话当然是说给里面的西李听的。

这时太监王安想了一计,打破了僵局。他是泰昌帝做太子时的伴读,历来与外延关系不错。他见此情形,便走到里面去见李选侍,说服李选侍同意让朱由校出来见群臣,履行一个拥戴新天子的手续。李选侍刚一松手,就反悔了,急忙又拉住由校的衣襟不放。王安哪里容得她变卦,一把抱起皇长子朱由校,拔腿就向乾清宫门外跑去,出了暖阁,群臣一见新天子终于露面,立刻伏地高呼“万岁”。而后,由王安开路,刘一璟抓住朱由校左手,英国公张惟贤抓住右手,把他扶上了御辇。慌忙中等不及轿夫了,就由大臣们自己抬起轿子就跑,直奔文华殿。

这一路,堪称惊心之途!不断有宦官从乾清宫里追出来,有的大喊:“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主子年纪小怕外人啊)!”有的上去就拉住朱由校的衣服。这里面出力最甚的就是李进忠(魏忠贤)。杨涟大声呵斥,与宦官周旋。史载,此时刘一璟“傍辇疾行”,把靠近的宦官不断赶走,如是者三。那些奴才,也真够可怜的,一直有人跟在后面跑,凄声喊道:“哥儿却还!”(《明史?刘一璟传》)一直追到文华殿前,此处有听命于廷臣的锦衣卫戒备森严,宦官们才怅然而归。

文华殿内,群臣都在急等消息,见皇长子驾到,一片跪倒,口呼万岁,行君臣大礼。礼毕,群臣们就为新天子即位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此日午时就可即位,有人提出等到初三日即位。而护驾出宫出力最多的杨涟,则不同意仓促即位。他说:“今海宇清晏,宫内也无嫡庶争夺之嫌。老皇帝才死,尚未入葬,丧服临朝也不合礼制。”针对有人提出新天子登基则天下人心安定的说法,杨涟反驳说:“天下安与不安,不在于新天子即位的早晚。只要处之得宜,问题也不大。”最后,杨涟的意见占了上风,群臣们决定,另择吉日登基。但为防止皇长子落入李选侍手中,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移宫

杨涟自以为此事处置得当,没想到被太仆少卿徐养量、御史左光斗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他们连声严责杨涟不速立新君,是误了大事。他们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如果事情出了什么差错,你死后的一百多斤够天下人吃吗?”杨涟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其实,杨涟与左光斗,同是东林党人,后来也同列为“东林前六君子”,惨遭魏忠贤的毒手。左光斗之所以要如此严责杨涟,正是害怕夜长梦多,新君即位遇到麻烦。

到了九月初二,群臣怕夜长梦多,周嘉谟、杨涟、还有更为激进的御史左光斗等纷纷具疏,请西李“移宫”,理由很充分:对于“今上”而言,选侍李氏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居正宫,而即将即位的皇长子却偏居慈庆宫,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典制乖舛,名分倒置。朝臣们要求西李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西李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

性格刚烈的御史左光斗更是忍无可忍,他上了一个措辞激烈、言语刻薄的奏疏,要求西李立即移出乾清宫,到她该去的哕鸾宫去。《明史?左光斗传》中记载,其疏云:“及今不早决断,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何为“武氏之祸”?就是武则天当国,改了天下的名号。左光斗这是把事情的危害说到了极致,顿时引起朝野震惊!西李见左光斗把她比作武则天,勃然大怒,多次派内侍宣召左光斗,都被左光斗严词拒绝。西李选侍企图邀朱由校到乾清宫议处左光斗,杨涟严词警告内侍:殿下在东宫为太子,今则为皇帝,选侍安得随意召见!鉴于西李迟迟不肯移宫,杨涟愤然上疏指责西李,“外托保护之名,阴怀专擅之实”,并且在朝房、掖门、殿廷等处反复宣传他的观点。有的太监为西李求情,杨涟断然拒绝:选侍能于九庙前杀我则已,今日若不移宫,至死不去。刘一璟、周嘉谟等大臣在一旁支持杨涟,声色俱厉。

至初五日,西李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内力驱,西李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至此,西李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泡影。

九月初六,朱由校御奉天门,如期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天启元年,庙号熹宗,后人又称他天启皇帝。这位新皇帝堂而皇之回到乾清宫后,“宫禁肃然,内外宁谧”,乱象一扫而空。

西李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西李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天启帝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天启帝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在这场复杂的斗争中,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角色,就是日后不可一世的太监魏进忠(魏忠贤)。移宫案的主角虽然是西李,但为了给自己争权、争名分,她几乎是独自一人与廷臣展开了储君争夺战。当时廷臣方面,有刘一璟、周嘉谟、杨涟、左光斗等一干死硬的卫道者,勇与谋兼而有之,再加上内廷有王安与之呼应,势力甚为了得。可见西李当时面临的压力之大,几乎不是她一个妇人能承受的。她除了内廷有几个太监可供驱策之外,无人可给予支持。在几次争夺中,她又只顾耍蛮,屡屡失误,错失了不少良机,看起来好像气势很壮,实际上内心惶恐得很。魏进忠(魏忠贤)就是在此时,成为西李的重要智囊的。他不仅受命出面奔走,而且在关键时刻还能为西李指点迷津。他出的招,往往非常老辣,曾在不利之中为西李扳回了几分。实际上严格来说,明史上之所以有这个移宫案,始作俑者,乃魏进忠(魏忠贤)也。

魏进忠(魏忠贤)为何要支持西李呢?这个问题,不应绕开不谈。泰昌帝生前,西李有所依恃,既权势显赫,政治发展空间也很大。那个时候甘愿为她奔走,可说是利益驱动。可是当情况出现逆转,新皇帝就要即位,西李既不是储君的生母,又不是储君的嫡母,等于什么名分也没有。仅仅想以先帝遗孀的身份在未来政治格局中继续发威,可能性非常小。她身边的一伙内侍,受她的指使,拼命阻拦廷臣抢回储君,大多是出于习惯。主子一时还没倒,权力幻觉仍在,再加上太监集团天然对外廷的敌视,所以还想不到那么多,都在死力捍卫李选侍。

“移宫案”大幕就此拉下,然而,仍有余波未尽。接着发生了移宫案的一个附案--盗宝案。

盗宝

移宫之时,魏进忠(魏忠贤)见西李大势已去,便趁机策划和指挥了深夜盗宝。

据李逊之《三朝野记》卷二《天启朝纪事》记载:“(杨涟)声彻大内……王安等从中恐吓,选侍遂不及待侍从,手抱八宫主(皇八妹)徒步以行,凡簪珥衾裯之属,俱为群阉掠夺。踉跄奔至哕鸾宫,选侍泣下。内侍魏进忠(即魏忠贤)、刘朝、田诏等乘机窃取内帑,王安发其事,命立行追究。”

据说,九月初四晚,魏进忠(魏忠贤)弄熄了几个路口的路灯,带人开搬,趁黑也给自己藏了几件。有的人因怀揣的赃物太多,走路不便,匆忙之中跌倒,撒了一地。因行动不密,被宫中警卫发觉,宫内外立刻传开,朝议沸沸扬扬。

还有一个说法更为流行,是说李进忠和李选侍的心腹内侍刘逊、刘朝、田诏等人,见西李仓促移宫,便树倒猢狲散,昔日的卑躬屈膝一扫而空,根本不顾主子如何,把西李的首饰衣服劫掠一空,又趁机盗窃内府财宝。有人因为太贪心了,衣服里装得太多,路过乾清门时一个跟斗绊倒,被门卫发现。可巧,在这批人里,还有一个叫“李进忠”的,与当时的魏忠贤同名。

这可惹了大麻烦。新即位的朱由校得报大怒,吩咐王安追究,最后是将一干人都抓起来交到法司去了。唯独魏进忠(魏忠贤)脱逃,他见势不好,躲到了魏朝那里。

黄克缵时任刑部尚书,负责处理“盗宝案”。黄克缵虽然支持外延迫使李选侍移宫,以保证皇位的顺利交接,但不希望再生事端。因此,建议只要李选侍移宫,对其应加以优待,以顾全泰昌帝名誉,维持政局稳定。所以,在处置盗宝太监时,主张区别对待,主犯处死,其余人犯从轻发落。

当时,盗宝太监自知罪责难逃,也寄希望天启顾及西李,能网开一面,力主移宫的杨涟也上疏:“移宫自移宫,隆礼必两者相济,而后二祖列宗之大宝始安,先帝在天之灵始安。即本日缉获罪珰(盗宝太监),只宜歼厥一魁,无滋漫引。大抵宸居未定,先帝之社稷附托为重,平日之宠爱为轻。及宸居既安,既尽臣子防危之忠,即当体皇帝如天之度”。(李逊之《三朝野记》卷二《天启朝纪事》)天启本意是借严厉处置“盗宝案”一干人犯的气势,警告西李不要图谋干政,但又不肯留下“薄待先朝嫔妃”的口实,更不希望引起内宫、外延的纷争。

抓起来的那一批人,在法司里使了钱,倒还没受太大苦,他们异口同声说魏进忠(魏忠贤)是主谋。据此,首辅方从哲等人上奏,要求将魏进忠(魏忠贤)正法。

魏进忠(魏忠贤)先是痛哭流涕,表示追悔莫及,求魏朝赶紧到王安那里说情。

魏朝此时还识不破他的阴险嘴脸,马上行动。亏得魏朝在宫里资历长,脑袋还灵活,编了一套瞎话,说参与盗宝的是西李名下的另一个“李进忠”,不是此“魏进忠”。王安本就生性疏阔,视魏朝为心腹,这话也就把他蒙过去了。加之前一段时间魏进忠(魏忠贤)常给王安送人参,好印象还没消失,王安也就高抬了一次手。

暂时喘口气后,魏进忠(魏忠贤)又找到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工科给事中李春烨、御史贾继春、刑部尚书黄克缵等人,哭啼不止,大呼冤枉,求他们帮忙上奏申明。其中李春烨为他用的劲儿最大。如此一来,魏进忠(魏忠贤)终获解脱。刘朝等人系狱一段时间后,也都花钱打点,大多被赦免了。

魏进忠(魏忠贤)就这样躲过了一劫。但饶是如此,他的情况也很不妙。

由于在移宫事件中表现恶劣,魏进忠(魏忠贤)遭到人们的谴责,对他的人品表示怀疑。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璟等上奏说:内官李进忠等辗转相攀,株连无已。御史左光斗等则希望皇上将魏进忠(魏忠贤)等“止法”。天启帝本人在回顾移宫事件始末时,对李进忠(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也颇为厌恶。在上谕里起码有三次提到这个“魏进忠(魏忠贤)”,分别提到了:他为李选侍传话说奏章要选侍看过才给嗣君看;先帝宾天日受选侍之命“牵朕衣”;以及最要命的“盗库首犯”一事,随时可能被重新提起。

这么看来,魏进忠(魏忠贤)的上进之路,等于完全堵死了。移宫案,是魏进忠(魏忠贤)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演出,不过,这一脚,登上的却是贼船。上去容易,下来难啊!但使人难以理解的是,一年之后,天启帝居然对魏进忠信任有加,并为他赐名“魏忠贤”,放手让他专擅朝政,令人感慨系之。

移宫案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一直是天启朝争论的问题,史称晚明三大疑案。这三大案牵涉到万历、泰昌、天启三代皇帝,但是以朱常洛为轴心人物。“梃击案”梃击的就是太子朱常洛,“红丸案”吃了红丸的也是朱常洛,“移宫案”则是朱常洛的宠妃西李选侍居占乾清宫。这三个案子虽说是皇帝家里头的事,但“三案”将朝廷注意力吸引到宫廷斗争,使朝廷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国家大政、要政上;而且加速了明末宦官魏忠贤专权,使本来腐败、黑暗的明末统治更加腐败、更加黑暗;更为重要的是“三案”成为党争题目。这样以来,三桩案子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宫案”本身。

同类推荐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大秦始皇

    大秦始皇

    大秦王朝丰功伟绩,扫六合灭诸侯统江山。开始始皇之路。千古君王,统领万代江山,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封神灭魔

    封神灭魔

    天下第一帮会是他的敌人,西域无神绝宫少主是他的对手,西北无双城少爷曾经欺辱他,武林盟继承人是他的情敌,一个接一个的对手,逼得他不得不变得强大,离奇的身世,怪异的血脉,万年封神灭魔之战中他成为人族的核心战斗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 王子少年的故事

    王子少年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国王皇后的故事》、《王子少年的故事》、《公主千金的故事》、《官员商人的故事》、《庶民百姓的故事》、《能工巧匠的故事》、《女人儿童的故事》、《魔鬼妖怪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和《生灵怪象的故事》等10册童话故事,其中包括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的作品,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多民间童话故事, 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的良好读物和收藏品。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极速进化

    极速进化

    一吃错成千古恨,一夜之间他变成全大陆最有潜力修成战神的绝世天才,无数美女投怀送抱,无数基友前仆后继,各大门派世家倾巢而出势要将他据为己有,然而对于绝世妖兽们为吃上一块他的唐僧肉已经垂涎许久……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世界上最美的情诗

    世界上最美的情诗

    《世界上最美的情诗》从诗歌宝库中精选了百余篇具有代表性的篇章,所选篇目皆出自于名家之手,它们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篇篇可谓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同时在本书内容的选择上也力求广泛,它们或讴歌大自然,或吟咏爱情,或感叹人生,可谓包罗人生的方方面面。
  •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本书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奸诈之人,及其所做的奸诈之事。希望它能帮大家认清奸诈之人的嘴脸,给大家带来做人方面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