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作者究竟是谁?
《山海经》对巴蜀的记载很详细,如《海内经》记载了巴蜀的历史,巴人的起源是:「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若水」在今天的四川省。《海内南经》记载巴地孟涂断案的神话:孟涂是夏后启的臣子,是巴地的神灵,人们争执不下时,往往去找孟涂诉讼,在他面前,理屈之人,其衣服上就会有血。《路史·后纪》注解说:丹山之西即孟涂所埋的地方,丹山即巫山。《水经注》卷三十四引郭璞之言说,丹山在丹阳,属巴。
著名的「巴蛇吞象」的故事也出于《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对巴蜀的地理也记载得很详细,如《海内南经》中说到长江之源:「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高山在城都西。入海,在长州南。」
《山海经》也反映了不少楚地的民俗、神话。比如《楚辞》中,许多故事都和《山海经》中的神话相吻合,这在屈原《天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启棘宾商,九辨九歌」,即与《大荒西经》中夏启上九天得仙乐的神话相吻合;「有蛇吞象,厥大何如」,正是《海内南经》中「巴蛇食象」的神话;「日安不到,烛龙何耀」,其神话见于《海外北经》。屈原《招魂》中的「雕题黑齿」,也见于《海外东经》。此类例子非常多。同时楚地盛行巫风,前代许多人对此均有说明,而《山海经》的巫术色彩也非常浓厚,经常出现巫师的名字、巫师的祭祀活动以及巫师的咒语等。
另外,《山海经》也与战国时代的邹衍学派有关。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之言闳诞不经,往往从眼前的小地方说起,然后推想到无限远处如海外一些人们没有见过的东西。例如他会先详说一些中原的名山大川、飞禽走兽、水土所产、珍稀物类,然后又说中原的九州岛岛,而中原以外还有九个中原那样大的地方,这也是个九州岛岛,外面有小海环绕;但那也仅仅是其中一州,像这样的州一共有九个,外面有大瀛海环绕;再往外便是天地的边际。像这般漫无边际、海阔天空的论述,往往使听者茫然,因此邹衍被称为「谈天衍」。而《山海经》所记的内容,与此颇有符合之处:如叙述各名山大川及所出产的鸟兽、植物、珍稀物类,这和邹衍学派的说法一致
这样看来,《山海经》绝非传说中的禹、益所作,它的产生并非出自一人一时,而主要是由巴蜀、荆楚之人以及战国时代的邹衍学派等集体完成的,到西汉刘歆校书时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