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600000005

第5章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机关(2)

又刑部所属衙门有司狱司,设司狱六1,管理监狱。

三都察院(南京都察院附)

(一)都察院设置沿革及组织

吴元年(1364)冬十月壬子,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从一品,御史中丞,正二品,侍御史,从二品,治书侍御史,正三品,殿中侍御史,正五品,……察院监察御史,正七品。”洪武元年(1376),闰九月癸巳,“汰侍御史及治书、殿中侍御史。”洪武十三年(1380)春正月甲辰,专设“左、右中丞,正二品,左、右侍御史,正四品。”寻罢御史台。

洪武十五年(1382)冬十月丙子朔,“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正七品。……设浙江、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十二道监察御史,正九品。”洪武十六年(1383)六月戊子,“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正五品。”洪武十七年(1384),升都御史正二品,副都御史正三品,佥都御史正四品,十二道监察御史正七品。”

“建文元年(1399)改设都御史一人,革佥都御史。二年改为御史府,设御史大夫,改十二道为左、右两院,止设御史二十八人。成祖复旧制。永乐元年(1403)改北平道为北京道。十八年罢北京道,增设贵州、云南、交址三道。……宣德十年(1435)罢交址道,始定为十三道。”

至于都察院之设官,依万历十五年(1587)颁行之《大明会典》所载,都察院设正官左、右都御史二1,左、右副都御史二1,左、右佥都御史四1。至于都察院十三道之属官,其1额如下:

1浙江道:监察御史十1。

2江西道:监察御史十1。

3湖广道:监察御史八1。

4陕西道:监察御史八1。

5广东道:监察御史七1。

6山东道:监察御史十1。

7福建道:监察御史七1。

8河南道:监察御史十1。

9山西道:监察御史八1。

10四川道:监察御史七1。

11广西道:监察御史七1。

12云南道:监察御史十一1。

13贵州道:监察御史七1。

至于南京都察院之设官,依《大明会典》所载,南京都察院设右都御史一1,右副都御史一1,右佥都御史一1。至于南京都察院之属官,其1额如下:

1浙江道:监察御史二1。

2江西道:监察御史二1。

3湖广道:监察御史二1。

4陕西道:监察御史二1。

5广东道:监察御史二1。

6山东道:监察御史二1。

7福建道:监察御史二1。

8河南道:监察御史二1。

9山西道:监察御史二1。

10四川道:监察御史三1。

11广西道:监察御史三1。

12云南道:监察御史三1。

13贵州道:监察御史三1。

(二)都察院职掌

都察院“称风审衙门,以肃政饬法为职。”《诸司职掌》曰:“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法等事。”《明史·职官志》则曰:“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后段会鞫重囚一事即“三法司会审”。

明代都察院是职官犯罪案件的司法审判机关。京师、直隶及各省的职官犯罪案件,经由一定程序后,绝大多数均由都察院初审或复审。除职官犯罪案件外,都察院亦得审理其他案件。刑部与都察院均设有监狱,监禁待审人犯。两法司各自审理案件完结后,均应将案件移送大理寺复核。有明一代,刑部与都察院是两个平行的司法审判系统。原则上,刑部审理完结的案件无须送都察院复核,都察院审理完结的案件亦无须送刑部复核,但三法司会审案件则属例外。

都察院司法审判上之职掌,主要有五,兹分述如下:

1复核或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

直隶及各省巡按御史、各省提刑按察司均得奉旨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巡按御史及提刑按察司审理完结后,应转达都察院及大理寺复核,奏闻皇帝裁决,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其案情轻微者,多由巡按御史或提刑按察司审理。其案情重大者,则可能逮系北京,下都察院狱,由都察院直接审理,大理寺复核,都察院奏闻皇帝裁决。

2审理京师职官犯罪案件

都察院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自都御史至监察御史均得参劾在京在外文武官1,御史参劾文武官1后,都察院或刑部常奉旨审理该案件。此外,都察院又常奉旨审理登闻鼓案件。民人击鼓鸣冤案件,常涉及在京在外职官犯罪,都察院多奉旨审理。原则上,京师职官犯罪案件,由都察院初审,大理寺复审。大理寺复审后,都察院奏闻皇帝裁决。至于南京都察院,仅有权奏旨初审南京城及应天府之职官犯罪案件。

3委官复核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

洪武三十年(1397),都察院即得委巡按监察御史与刑部官1公司审决直隶斩绞监候人犯。弘治二年(1489),各省巡按御史与都布按三司公同审决各省斩绞监候人犯。综而言之,都察院差遣至直隶及各省之巡按监察御史,得复核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

4复核京师斩绞监候案件(即朝审案件)

明初,常由多官审录重囚(斩绞监候人犯),至天顺二年(1458),形成朝审制度。每年霜降后,将已结案之斩绞监候人犯,由三法司会同五府九卿衙门,并锦衣卫各堂上官及科道官,逐一审录。都察院为三法司之一,亦参与复核朝审案件。其详细内容俟论述朝审制度时再为申论。

5奉旨派遣监察御史巡按直隶及各省

所谓“巡按”是指“分巡按治”而言。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巡按地方,始于洪武十年(1377)。洪武十年秋七月乙巳,“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明史·职官志》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如涉五品以上官,须奏闻皇帝裁决,俟皇帝决定是否逮问。如涉六品以下官,巡按御史得直接逮问,审理完结后,申都察院及大理寺复核,奏闻皇帝裁决。至于民人案件,或亲自审录,或交由提刑按案司、承宣布政司等衙门审理。“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三)都察院各机构及其职掌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十三道监察御史虽属于都察院系统,却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虽与都御史相涉,而非其属官,直名某道,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及监察御史间,得相互参劾。十三道“各理本布政司(指本省)及带管内府、监、局、在京各衙门、直隶府、州、卫所刑名等事。”兹将十三道职掌分述如下:

1浙江道:掌理浙江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庐州府刑名案件。

2江西道:掌理江西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淮安府刑名案件。

3福建道:掌理福建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常州府、池州府刑名案件。

4四川道:掌理四川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松江府、广德州刑名案件。

5陕西道:掌理陕西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和州刑名案件。

6云南道:掌理云南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北直隶顺天府、永平府、广平府刑名案件。

7河南道:掌理河南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扬州府、北直隶大名府刑名案件。

8广西道:掌理广西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安庆府、徽州府、北直隶保定府、真定府刑名案件。

9广东道:掌理广东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北直隶延庆州、南直隶应天府刑名案件。

10山西道:掌理山西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镇江府、太平府刑名案件。

11山东道:掌理山东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凤阳府、徐州、滁州刑名案件。

12湖广道:掌理湖广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宁国府刑名案件。

13贵州道:掌理贵州布政司、按察司及都指挥司,带管南直隶苏州府、北直隶河间府、顺德府刑名案件。

又都察院所属衙门有司狱司,设司狱一1,管理监狱。(旧六1,嘉靖以后革去五1。)

四大理寺(南京大理寺附)

(一)大理寺设置沿革及组织

“吴元年(1364),置大理寺卿,秩正三品,洪武元年(1368)革。”洪武三年(1370),置磨勘司,凡诸司刑名、钱粮,有冤滥隐匿者,稽其功过以闻。洪武十年(1377)革,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磨勘司。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己亥,“复置大理寺及审刑司,以平庶狱。大理寺,卿一人,正五品,左右少卿各一人,从五品,左右寺丞各一人,正五品。其属左右寺正各一人,正六品。

……审刑司,左右审刑各一人,正六品。左右详议各三人,正七品。……凡大理寺所理之刑,审刑司复详谳之。”

洪武十九年(1386),罢审刑司。洪武二十年(1387),复罢磨勘司。洪武二十二年(1389),升卿秩正三品。洪武二十九年(1396),复罢大理寺,尽移案牍于后湖,建文初(洪武三十一年九月)复置。成祖初(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仍置大理寺。其左右寺设官,复如洪武时。大理寺之设置,永乐初年方行确定,以迄于明末。

至于明代大理寺之设官,依《大明会典》所载:“大理寺正官,卿一1,左右少卿二1,左右寺丞二1。”至于大理寺左右二寺之属官,其1额如下:

1左寺:左寺正一1,左寺副二1,左评事四1。

2右寺:右寺正一1,右寺副二1,右评事四1。

至于南京大理寺之设官,依《大明会典》所载,南京大理寺设卿一1,右寺丞一1。至于南京大理寺之属官,其1额如下:

1左寺:左寺正一1,左评事二1。

2右寺:右寺正一1,右评事二1。

(二)大理寺职掌

《诸司职掌》曰:“本寺官其所属左右寺官,职专审录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辨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大明会典》之规定大致相同。《明史·职官志》则曰:“(大理寺)卿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少卿、寺丞赞之。左右寺分理京畿、十三布政司刑名之事。

凡刑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所推问狱讼,皆移案牍,引囚徒,诣寺详谳。左右寺寺正,各随其所辖而复审之。”由《诸司职掌》及《明史·职官志》的规定可知,明代大理寺的主要职掌是平反冤狱。明初,大理寺对属京师刑名案件系直接审理。弘治以后,原则上,大理寺对于京师刑名案件,只为间接审理,不为直接审理。故《明史·职官志》曰:“弘治以后,(大理寺)止阅案卷,囚徒俱不到寺。”

三法司之中,大理寺是慎刑机关,其功能与刑部、都察院不同。弘治以后,明代京师刑名案件“三法司会审”制度逐渐确立,依《明史·职官志》,明代三法司会审分为初审与复审二级。按《明史·职官志》曰:“大理寺之设,为慎刑也。三法司会审,初审,刑部、都察院为主,复审,本寺为主。”惟本项记载似乎有误。

大理寺司法审判上职掌,主要有三,兹分述如下:

1复核刑部及都察院移送之直隶及各省案件

刑部及都察院复核完结之直隶及各省案件,均须送大理寺复核。刑部复核之案件以民人案件为主,都察院复核之案件以职官案件为主。两衙门复核完结之直隶及各省案件,均应送大理寺复核。此项原则早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即已确定。“凡各问刑衙门转详,洪武二十六年定,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并直隶卫所府州。一应刑名问拟完备,将犯人就彼监收。具由申达合干上司、都司并卫所,申都督府。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申呈刑部。

按察司,呈都察院。其各衙门备开招罪,转行到寺详拟。凡罪名合律者,回报如拟施行。内有犯该重刑,本寺奏闻回报。不合律者,驳回再拟。中间或有招词事情、含糊不明者,驳回再问。”上述大理寺对于各省及直隶案件之复核,称为“详拟罪名”。

2复审或复核刑部及大理寺移送之京师案件

刑部及都察院直接审理完结之京师案件,均须送大理寺复审或复核。

刑部直接审理之案件以民人案件为主,都察院直接审理之案件以职官案件为主。两衙门直接审理完结之京师案件,均应送大理寺复审或复核。此项原则早已于洪武二十六年即已确立。“凡刑部十二部、都察院十二道、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五司,问拟一应囚人,犯该死罪徒流者,具写奏本发审。俱由通政司挂号,另行入递,预先差人连案同囚,送发到寺。照依该管地方,先从左右寺审录。……如罪名合律者,准拟。……。如罪名不合律者,依律照驳……驳回原衙门再拟。”上述大理寺对于京师案件之复审称为“审录参详”。

3复核京师斩绞监候案件(即朝审案件)

天顺二年(1458),多官审录重囚(斩绞监候人犯)一事,形成朝审制度。

每年霜降后,将已结案之斩绞监候人犯,由三法司会同五府九卿衙门,并锦衣卫各堂上官及科道官,逐一审录。大理寺为三法司之一,亦参与复核朝审案件。其详细内容俟论述朝审制度时再为申论。至于南京大理寺,仅有权复核南京城及应天府之斩绞监候案件。

(三)大理寺各机构及其职掌

大理寺下设左、右寺。左、右寺之职掌数度变易,变化颇大。兹将左、右寺职掌分述如下:

1明太祖洪武年间:

(1)左寺:分管在京诸司及直隶卫所、府州县刑名案件。

(2)右寺:分管在外十三布政司、都司、卫所、府州县刑名案件。

2明成祖永乐年间至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

(1)左寺:分管两京、五府、六部、京卫等衙门刑名案件。

(2)右寺:分管顺天、应天二府,南、北直隶卫所、府州县并在外浙江等布政司、都司、卫所刑名案件。

3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以后:

(1)左寺:分管刑部及都察院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贵州六司道刑名案件。

(2)右寺:分管刑部及都察院江西、陕西、河南、山西、湖广、广西、云南七司道刑名案件。

明初,大理寺原设监狱,弘治年间罢革。

附表一:明代刑部及大理寺复核京师、直隶、各省案件职掌分配表二法司

京师、直隶、各省刑部大理寺

1京师各司带管左寺右寺分管

2北直隶各司带管右寺

3南直隶各司带管右寺

4浙江浙江司左寺

5江西江西司右寺

6福建福建司左寺

7山东山东司左寺

8四川四川司左寺

9山西山西司右寺

10湖广湖广司右寺

11广东广东司左寺

12广西广西司右寺

13河南河南司右寺

14陕西陕西司右寺

15云南云南司右寺

16贵州贵州司左寺

说明:一、本表制作资料参见《大明会典》,卷一五九,《刑部一》,及同书,卷二一四,《大理寺》。

二、大理寺左右二寺职掌数度变异,本表以万历九年以后左右二寺职掌分配为准。

附表二:明代都察院及大理寺复核京师、直隶、各省职官案件职掌分配表二法司

京师、直隶、各省都察院大理寺

1京师各道带管左寺右寺分管

2北直隶各道带管右寺

3南直隶各道带管右寺

4浙江浙江道左寺

5江西江西道右寺

6福建福建道左寺

7四川四川道左寺

8陕西陕西道右寺

9云南云南道右寺

10河南河南道右寺

11广西广西道右寺

12广东广东道左寺

13山西山西道右寺

14山东山东道左寺

15湖广湖广道右寺

16贵州贵州道左寺

说明:一、本表制作资料参见《大明会典》,卷二〇九,《都察院》,及同书,卷二一四,《大理寺》。

二、大理寺左右二寺职掌数度变异,本表以万历九年以后左右二寺职掌分配为准。

(第二节)内阁

一序言

明代内阁是明代创制的政治制度,它对于明代的政治制度有巨大影响,也对于明代的司法审判制度有所影响。明代的三法司是刑部、都察院及大理寺,三法司是法定的司法审判机关,“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但在三法司之外,明代中央许多衙门均兼理司法审判,这些衙门包括内阁等机关。三法司是狭义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三法司之外的其他兼理司法审判的机关则属于广义的司法审判机关,内阁即属于广义的司法审判机关。

明代的内阁并非典制下的丞相机关,故明代官书均未单独论述内阁。

同类推荐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 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 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 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法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律这个非常严肃的词语渐渐被所有人所重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合法权益不受到伤害。如果不了解法律,在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全然不知,在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中不知所措,那我们真是有点悲哀。法制社会是运用法律来调整整个社会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了解了法律,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挺起腰板,因为法律会为我们主持公道。
  • 实用法律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法律文书写作大全

    法律文书的含义法律文书,是指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公证机关、仲裁机关和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处理各种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过程中,依据事实。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律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家有律师

    家有律师

    未婚同居共同购房男友突然要分手,怎么办?年卡只用了一个月,美容店卷铺盖走人了,怎么办?职工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能否认定为工伤?……法治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法律发生关系。本书针对常遇到而又很棘手的法律纠纷及问题分类阐述。案例典型、法条明晰、分析透彻,可谓我们家庭生活的好律师。
  •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法律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高深莫测,也并不是司法机关或者律师等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贴近大众生活的“日常必需品”。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最晦涩的法律条款,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拥有它,读懂它,你的合法权益将不再受到侵害,成功维权不再是梦。本书针对当前许多人对法律的需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和人们所关心的法律问题,列举了大量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克服了法律普及读物重说法、轻案例的弊端,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多角度分析具体情况,使面临麻烦的你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在短时间内成为运用法律成功维权的高手。书中专业的法律评析,能让人们轻松地找到法律依据,以最便捷、最科学的方式运用法律。
热门推荐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现代小白领穿越了,重生在进京寻亲的古代贫家女身上,前世的孤女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辗转艰难找到亲爹,却发现他竟是六亲不认的陈世美,祖母年迈,亲娘是个软包子,看她如何逆袭,成就荣华富贵。
  • 大牌校花:会长大人是恶魔

    大牌校花:会长大人是恶魔

    她腹黑无良,霸道倔强,仁佳学院人人惧怕的恶魔会长,无奈天降桃花,各色美男重磅砸下。火爆妖精男一脸委屈:小叶子,你说过的,你会永远对我好。花心无赖男一脸深情:低等植物,我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也抛弃了世界,现在,我找到了我的整个世界,再也不会放手。诡异吸血美男慵懒一笑:女人,你是第一个让我产生兴趣的人,你以为我会放手?某女白了一眼几个俊美到天怒人怨的绝色美男,笑得灿烂:“来人呢!全给我绑了,立马在全校放出消息,极品烂桃花廉价甩卖,熟人可享受九五折优惠。”没有动静,某女一个转身,却栽进了另外一个胸膛,腹黑妖孽男一脸冰冷:柯幻叶,你有能耐惹上这么多烂桃花,现在,你还想逃去哪里?
  • 我为星狂

    我为星狂

    本书是《我为球狂》之后的故事。谁是大王?谁是小王?谁是盖了帽的王中王?告别哥哥,告别SARS,告别青葱,把朦胧和友情珍藏。春夏之交时内心最隐秘的感情。球星+影星+歌星,我是最炫的那一棵。青春+时尚+搞笑,追星扑克闪亮登场。本书内容丰富,人物造型时尚、前卫,具有较强的时代感,非常适合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颇值得一读。
  • 穿越后宫:大尹俪元皇后传

    穿越后宫:大尹俪元皇后传

    笔名改为:月影冰凉,新文《绝世风华:毒妃倾天下》已发,欢迎收藏尹熙佑,一国之君,痴情男儿本有心为最爱的女子遮风挡雨,却奈何终究抵不住朝堂的血雨腥风,一次次的置她于危险之中。沈诺夕,从不知父疼母爱为何物的现代天才孤儿,穿越千年时空,原以为他是上天为了弥补她而赐予她的一心人,却在最后仍然遭遇背叛,身怀六甲,被逼离宫出逃!爱情亲情当这二者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她究竟该如何抉择?“尹熙佑,既然已无爱,就请你放手!”“沈诺夕,朕,死都不放!”
  • 桃花蛊

    桃花蛊

    前十七年,她是翩翩少年郎。前二十年,他是江家三公子。她与他桃树下结缘,相识亦相知。风吹桃花,页翻过。少年转罗裙,公子变皇子。花轿、红烛。挚友结鸳盟,不知碎了多少草心,芳心。“不过是桃花蛊,帮你引了就是引了,不需要你负责。”她口是心非。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宫倾

    宫倾

    温柔少年,朦胧月光。转瞬已成追忆,那日偶遇,谈笑相对。一刻便是一生,远赴疆场,生死交付。难断彼人心肠,与君携手看天下,百般柔情已成殇~
  • 情倾太虚

    情倾太虚

    汗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到地上。女子衣衫褴褛,白色的中衣已经染红且无法蔽体,那一道又一道的血痕,还有带伤的肌肤,暴露在炎热的空气中。只是女子丝毫不顾鞭打在自己身上的铁鞭,仰起头看着那不远处的四方小亭,一抹不怕死的笑容缓缓溢出。“住手!”不远处的亭中,一声娇呵带着火星儿传来。扬着铁鞭的男子听到,喘了口气,停下了手中的鞭。这七月的天,果真热的燥人……
  • 圣羽四少之爱上天使

    圣羽四少之爱上天使

    一个禁忌之名;四个神秘的转校生,她们清纯,性感,妩媚,冶艳,精灵……她们带着乔希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是个局还是意外?随着这几个绝美的转校生的到来,皇家贵族圣羽学院频频掀起大波,怪事连连不断……扬名在外的圣羽四少又将如何面对?
  • 小猪弗莱迪:飞行员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飞行员弗莱迪

    “不再只有人类和鸟类才能在广阔美丽的天空自由翱翔。你们,家畜们——猪、马、奶牛、狗——也能,你们都能离开陆地,登上云端,越过高山,去拥抱阳光。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