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7000000006

第6章 九眼桥的桥洞

成都的桥很多,有名有姓的古桥就有两百多座,无名的小桥简直数不胜数。这自然是因为成都是一座河流纵横的水网城市。桥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其实,除了交通的功能之外还有其他辅助的功能。桥大多选择在河流的要津之处,在没有桥的岁月这里就是渡口,是人流集中的地点,因而人气很旺,桥梁也就为商贾提供了便利,成都的廊桥就是一处贸易场所。九眼桥所处的位置尤为重要,在成都的桥梁中它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北京的天桥,桥头桥尾挤满了做买卖的商人、卖打药的幺师、算卦的瞎子、杂耍的艺人等。但并不是所有的桥梁都能够承载这些功能,必须是那种要冲之地的重要桥梁,有丰厚的文化背景,能够聚敛人气和财气,又是那种大码头,不仅能够养活生意人,还能养活大量的下苦力者,九眼桥正是这些桥梁中最重要的一座。

今天的九眼桥已不是过去的那座九眼桥,而且连地点也已改变,在九眼桥的原地上建了一座立交桥,于是在望江公园后门又仿建了一座九眼桥,也是石栏杆、石桥面的九拱桥。1992年冬老九眼桥拆去,这座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古名宏济桥、锁江桥,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补修时改名为九眼桥,乾隆五十五年重修的老成都古桥,连同在它的桥洞下发生过的无数往事也如烟而逝。

一、九眼桥的贫民窟

九眼桥的码头是过去成都的交通枢纽。从九眼桥起程的都是木船,货物要运到乐山才改用轮船运往重庆,到了重庆则改乘大轮船。九眼桥是如此重要的水陆码头,也就集中了船夫、轿夫、收荒匠、擦皮鞋的、推车的、抬滑竿的、拉黄包车的……那些小商小贩也都盯上了九眼桥这块风水宝地,在附近开起了鸡毛店、酒馆、苍蝇馆子、竹椅茶铺、鸦片馆,供贩夫走卒们在码头上挣了钱就去这些地方消费。下苦力的人挣的都是血汗钱,自然住宿和吃饭的地方东西越便宜越好,讲的是划算。特别是那些赌钱的铺子,穷人几毛钱或几块钱也可以进去压宝,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这么一眨眼的工夫就被人家“烫”了,只好蔫拖拖地走出来又去揽活,下苦力挣出钱来又来翻本。许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翻转来,最终缩在九眼桥的桥洞下,死了连裹尸的烂席子也弄不到一张,被人掀进河中,顺水冲到下游,肚子鼓得很圆,被船夫一棒子打爆,这才能沉入水底喂鱼。旧时将这种上游冲下来的尸首唤作“水打棒”,这就是那时穷人的下场。

旧社会穷人生活无着,对未来也不抱什么希望,只能靠鸦片来麻醉神经,加上鸦片贩子吹嘘说鸦片不仅可以使人忘记悲痛,更可以提神长力气,使得许多下苦力的都染上了烟瘾。当年的九眼桥生意最火暴的就数鸦片馆,在大桥周围的棚户区是一家家烟馆,睡床上睡着一具具形容枯槁的烟民,架子上摆着烟枪,在如鬼火般的幽暗灯光下一个个吞云吐雾。不时有拉客的皮条客在这些棚户间穿梭,他们在为暗娼和野鸡拉生意,将这些穷苦人拉进附近的鸡毛店,烟民们过足了烟瘾有了精神自然要逛窑子,皮条客们便巧舌如簧,起劲地招徕生意,将那些从乡下拐骗来的女人吹成仙女。穷苦人往往并没有钱,他们在桥头等待雇主,雇他们往货船上上货卸货,如果有活路谈妥后老板往往需先付一笔钱供挑夫们出火,所谓出火就是让挑夫们过烟瘾、逛窑子和大吃一顿,挑夫们才会好好干活。穷苦的人往往对生活失去幻想和期望,只能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靠一身苦力买生活,等力气和血汗被榨干之后只能去当“水打棒”,了此残生。

当年的九眼桥亦是收荒匠的集中地点之一,因这里居住的穷人居多,操此业的人就多。九眼桥附近又有很多垃圾山,收荒匠在这里占据一块地盘,别人丢弃的废品他们可以捷足先登。城里也有一些收荒匠的码头,如皇城坝的大煤山和文武路附近的安全巷等,但数九眼桥的码头大,是因为这里交通便捷。比起其他贩夫走卒来,收荒匠具有一定的心理优势,因为收荒匠除了要有力气之外还要有一点本钱,还要有一点眼光,某天收到一幅名人字画或家传的古器这个收荒匠就发了,所以相比其他行当的人的前途更远大,因而行价要高一些。别的地方收荒匠都是单操,各人干各人的,而九眼桥一带的收荒匠则是拉帮结伙,面对成都最大的水运码头,面对堆积如山的货物单干是搞不定的,需得有帮手,何况码头上的龙头老大各自划分了地盘,不是这个帮团的收荒匠休得染指半步,否则就要请你去吃“讲茶”,轻则罚钱,重则下膀子、打断腿,让你永远不能在码头上混。九眼桥的收荒匠划分成收木材边角余料的、收古旧家具的、收破铜烂铁的、收破书旧刊的、收古董文物的、收盗墓浮财的……行业分得十分精细。

收荒匠发财不在平常年月,在于动乱之年。在动乱之中很多大户人家衰败,特别在战乱之中,有钱的人家要举家迁徙,就要廉价出卖家产。这时收荒匠们便拉帮结伙估买估卖,某个帮团盯上了这桩生意,别的团伙便不得参与,然后这伙人等便挑三拣四,指出物品的缺陷和漏洞,大杀其价。卖家如果不是因破败或要逃难不会变卖家产,只好三钱不如两钱将东西出手,让收荒匠发财。特别是遇上了那种吃了官司的人家,收荒匠们便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这意味着一桩大生意又起坎了。收荒匠们日夜盯着这户人家,并分工合作,有打听官司进程的,有估价这户人家家财状况的,当探得这家人官司落败,要用重金应付时这伙人就打上门去,大肆收购别人家的物品,最终连老宅也变卖干净,只有收荒匠个个弄得盆满钵满,这就叫发横财。

当年九眼桥一带的收荒匠不同于今天意义上的收荒匠,只收一点破铜烂铁、烂棉花旧蚊帐,收这些东西永远发不了大财,要乘人之危收到破落人家的家财才能吃得挺起。哪怕到了今天高级的收荒匠也不收废书报,他们收的是电脑和空调之类的家电,还有收二手车的、收旧摩托车的等等,最高档的收荒匠收的是古董和字画,做成一笔可以吃三年五年,至于那种收二手房的所谓房屋中介,看中了某个地段,估计要拆迁,或遇上房主急等着变现,将房价压至最低收入囊中,然后出租给别人,等时机成熟再出手就有翻倍翻十几倍的利润。当年九眼桥的收荒匠收的是船货,船主帮人垫钱进了货,运至九眼桥却等不到货家,货物压舱不出手就意味着更大的损失,只好找收荒匠来帮忙出货,这时东西只好贱卖,虽然心痛但也无法。收荒匠仿佛吃腐肉的秃鹫,把落难者的尸骨舔食干净,最后连血迹也不留下。收荒匠的行话叫“接血”,这就是当年九眼桥一带的生活写照。

二、跑滩匠的乐园

在九眼桥一带混的除了贩夫走卒之外最显眼的就是跑滩匠。这里有卖打药的、有耍杂耍的、有唱莲花闹的、有耍猴的,还有人贩子、穿穿、掮客和贩牛贩马的人等。成都著名的跑滩地点一是“扯谎坝”皇城,另一个去处就是九眼桥。跑滩匠们在桥头扯场子,所谓卖钱不卖钱,摊摊要扯圆。先要把阵势扯起,吆吼着把看客、观众吸引来,这叫打眼风、热场、润起。

到九眼桥跑滩成了一种惯例,哪怕到了今天桥头上仍然有许多刻章的、卖花的、兜售假货的和当家教的。那些包包客见城管不在马上把包包打开摆出各种货品开始出售,从花裤衩到打火机,一应俱全。只要有人一喊:“城管来了!”包包客们将包包一收,狡兔一般躲得无影无踪,等城管一过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梭出来,生意又红火地做起来。成都四方的客人为什么都喜欢在九眼桥桥头做生意这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方便。桥头人来人往,自行车一停就开始交易,过一趟桥想买的和不想买的都买了,哪怕买的是假货也无所谓,那么便宜的价钱不中用丢掉也不可惜。有一段时间,九眼桥桥头还成了成都的劳务市场,每天成百上千的打工仔、小保姆、厨子、泥水匠等待着雇主的光临,这几乎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情形相似。经过几十年的变迁,这座桥早已旧貌换新颜,但桥风依然,百年不变,这恐怕就是习惯使然。

当年跑滩匠们去桥头扯开场子就开始吼叫,还时不时来两下子,成都人叫“扯把子”,将人气聚拢。扯场子的人分两种:一种是讨钱的,另一种是卖打药、耗子药、解酒药或补药的。卖打药的不是棍棍棒棒一阵假打,就是用砖头砸头,或吞火吞剑,最让人心悬的就是吃玻璃的,给人看的是真玻璃,但吃下去的是冰糖做的假玻璃,把人的眼睛看大了就开始卖药,自然都是假药,但买者甚众。其中有许多是托儿,花钱雇来的,演技非常业余,居然就有人要上当。有一个卖打药的一时走眼将真玻璃误吞下肚,当场吐出鲜血,看客大喊快吃打药,卖打药的情知无用,回去呻唤了几天就一命呜呼,被人扔进河中当了“水打棒”。当然也有硬功夫,用大石板压在肚子上,让人用大锤猛砸,看得人大喊“哎呀”!结果不是人死而是石裂,于是看客们赶紧掏钱。还有用大刀对砍的,砍得血流如注,等人们把钱丢满一帽子,对砍的人这才将“红墨水”擦干净,若无其事地撤退。看客们这才知道上了大当,但不长记性,下次看见别人的血出来又赶紧送钱,社会的法则就是如此,否则,操扁挂的如何生存。更哄人的是卖豹子皮的,全是狗皮,在鸡毛店里用毛笔连夜画了圈圈,连八十岁的老太太都能看出来,在贩子如簧的巧舌下,居然可以骗住许多妇女,回家取了银圆将“狗皮”当成“豹子皮”买回去。

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赛龙舟,这时九眼桥一带跑滩的就开始了挣钱的黄金季节,他们先就各自占了地盘把摊摊扯圆,各种杂耍,包括川剧、杂技、曲艺、武术、滚灯、吐火、变脸等都粉墨登场。连河中的大小篷篷船,不管是渡船还是货船,甚至是渔船都张灯结彩,赶来凑热闹。当年的九眼桥下有许多住家船,穷人家在岸上没有住处只好住在船舱中,在船上升火做饭,终年宿在船上。那年月府河的水很大,沿河两岸并没有什么工厂,整个成都才只有两根半烟囱。成都基本上是一座消费城市,所以河道很干净,住在船上并不感到憋闷,甚至还可以成天到头张开渔网,有愿者上钩,让船家享受一顿鱼味。难熬的是冬季,河中风大,十分寒冷,船上又没有取暖设备,让穷人感到时日难熬,但总比住桥洞好,桥洞中河风更大,而且铺满了草席子,人一走位子就被人占了,为了一个铺位打架割孽的事时有发生,以至于闹出人命。人穷得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就是这种情形。但不管穷到何种地步在龙舟赛期间还是要乐一乐的,其间除了有鸭子可以抢,还有各种奖品摆出来,有雄黄酒和糯米糕,还有腌腊的猪肉、牛肉、各色粽子等,这些对参赛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除了在河中赛龙舟外,最令人激动的就数抢鸭子,谁抢到归谁所有,河岸上看的人大声喧哗,河中抢的人更是起劲,这种传统一直流传至今,乃至于端午节赛龙舟和抢鸭子成了一个很特别的节目。

今天九眼桥的码头早已拆除,据说成都的码头要建在下游的乐山,建成后可以通行五千吨级的船舶,大渡河从沙湾流过,在乐山同青衣江一起汇入岷江,这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黄金水道,不知当年的盛景是否可以再现,人们拭目以待。

三、古老的传说

九眼桥在成都的出名除了它的地理位置以外,还因为一些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桥似弯弓塔似箭”。明朝万历时期在原来九眼桥南侧原宋代东山白塔寺废墟的地址上,当时的布政使余一龙在修建九眼桥时又在这里兴建了回澜塔。四川许多沿河而建的城镇都修有镇河妖的宝塔,回澜塔的修建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于明崇祯十七年攻入成都,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张献忠总觉得自己的政权不稳定,站在皇城里望见了九眼桥和回澜塔,他认为这桥像一张弯弓,那塔就似一支箭,可以直射金銮殿,这是不祥的征兆,于是派人去把塔拆了。当时之所以只拆了塔而没有拆桥是因为九眼桥是交通要道,拆了不便,而且光有弓没有了箭也就破了那个咒。张献忠是个杀人魔王,在败走成都时杀人如麻,当年有四十万人口的成都,只剩下二十余户,这是题外之话。

另一则传说留存于成都民间,说有一个官太太被官老爷休了,一时想不通便从九眼桥上跳下去,结果在上游的合江亭才把尸首捞起来。令人不解之处是为什么下游的尸体会在上游找到,原来这正印证了成都民间的传说:死婆娘都是浮上水的。

这一章写的是九眼桥的桥洞,从中可以看出九眼桥是成都最市民化的居住区。成都人说谁穷,就说:“你穷得来蹲桥洞。”如果说谁翻梢发达了,就说:“你从九眼桥的桥洞里拱出来了!”成都本来就是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成都最发达的总是市民文化,一座桥的桥风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风格,因而,古老的九眼桥的拆除是成都城市文化的巨大损失。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残王的鬼妃

    残王的鬼妃

    别人穿越都穿越在绝色美人身上,她,很狗血,穿到了一个出了名的无颜傻女身上。一脸红色胎记,遮住她绝美的容颜。疯和尚:“待她的魂魄回归身体之时,便是恶人厄运降临之日!”他,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一代战神,俊美和才华集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可是,却在一场阴谋中,容貌受损,双腿残废,失去了所有的权势和地位。世人称:无颜鬼女配一个残疾皇子,世间绝配。洞房花烛夜,凤冠红衣,红罗暖帐,龙凤红烛,加上一个红面女子,真是再无什么比这个更加喜庆。面具下,那双漆黑如夜的眸子,闪着寒光。性感的薄唇拉扯出一个冷笑,如腊月寒冬的风霜撩过。今日之辱,他日必当百倍奉还。红盖头落下那一瞬间,两双冰冷的眸子相对,她是傻子?她眼里的怒气依旧很清晰,伸手轻轻摸了一下额头上未愈的伤口。我会让你们知道,欺负一个傻子,要付出血的代价!你们都给我好好等着!我会将石幽梦所受的苦,百倍千倍加在你们身上!片段一:京城议论纷纷,关于残王,关于鬼妃,传言不断。“战王曾经叱咤风云,战功赫赫,可是却不知何故,突然双腿瘫痪。”“他曾经是定国最美的皇子,可是却被毁了容貌。”“那无颜女满脸红胎记,其丑无比,连鬼见到都要退避三舍,而且还是痴傻。”“她应该是太子指腹为婚的太子妃,因为痴傻和丑陋,被退了婚。”“她嫁给残王之后,更邪门,只要她看谁一眼,那人都要倒霉一个月,冲谁笑,就更加不得了,那人必活不过当夜。暗地里,大家都叫她残王的鬼妃。”片段二:“你们不知道吧,那鬼妃拥有这千姿百媚的背影,美得出尘,举止优雅,撩人心眩,可是,却不能回头,一回头,你必然被吓得魂飞魄散。她满脸如血,恐怖之极。”“可是本王听闻残王只有这么一个王妃,而且宠爱至极。为了这个鬼妃,屠杀了整个太子府所有的人,定国居然无一人敢质问。”“说来也奇怪,残王还立誓,此生只此一妻。不过,一个女子,拥有再美丽的背影又有何用?”……那夜,他遇到了传说中的倩影,美丽出尘,站起在湖边,牵动着人的心弦,一种蛊惑人心的美感和气质,让他不由自主一步步走向她……片段三:她吃疼爬起来,拿起衣衫裹在身上,无视他散发着浓浓的杀气,受伤的眼神怒道:“南宫无忌,吃完了就弃之如草芥?”“梦儿?”他大惊下床,抱住被他扔下床的绝色女子,紧张解释道:“对不起梦儿,我还以为是别人,才会如此。你的脸……”
  • 此情问天

    此情问天

    她是个丫鬟,她也只想做个丫鬟,一个普通而坚强的丫鬟。然后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自家小姐的情人春宵一度。当她试图逃避、忘却,却发现一个新生的生命已经在自己腹中孕育。彷徨的最深处,那个男子她走出迷路,她才蓦然发现,这个曾经落难的男子竟然是天下第一堡的少爷。然而命运的交织,一个个其他女子的出现,卑微的她是否有机会去争取自己的幸福?面对当另一位身份神秘的男人抛出的绯红情愫她又该何去何从……
  •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机智故事

    本书精选了许多典型的事例,内容包含古今中外的各类蕴藏着智慧的故事。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入的生动有趣、紧张而又有章法的故事情节,是关于孩子们如何动脑筋的方法的总结。通过多元的阅读,以多元的智慧,触动自己对事物、道理的思考与领悟,从而构建自己在成长路上知识与智慧的坐标。
  • 给你一粒草莓糖

    给你一粒草莓糖

    一年前,她还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一年后,她却已是万人艳羡的他的女人。身份的转换让她措手不及,但更意料之外的是那个男人带给她的宠,正一步步地击溃她心底的防线。某夜,她倦窝在他的怀中“都说懂香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他轻吻她的手“当然,你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什么”“因为你有我,我可以满足你任何愿望。”“像阿拉丁一样吗?”“不,神灯只能擦三次,在我这你可以无限次!”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斩婚:逃跑娇妻晚点名(全本)

    斩婚:逃跑娇妻晚点名(全本)

    她:长到十八岁的她已有名动一方的美貌,令多少男人倾心,她却甘愿成为他三个月一换的情人!只因他是大姐的未婚夫,她要在这三月内成功偷得他的种,待孩子长大再来认祖归宗,彻底地将大姐及她那不可一世的母亲羞辱。他:他游遍花丛,也接受父母安排的婚姻,只是心底想要留下她的渴望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烈,没有想到,她还是走了,宛若人间蒸发。六年后再相见,她已经是孩子的母亲,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他。第一次,她因为复仇,不能嫁他为妻;第二次,她因为报恩,不能嫁他为妻;她只能选择,愿做情人不为妻。********************************************【挥剑斩情丝,请支持:斩婚系列文】《斩婚:总裁,离婚请签字》http://m.pgsk.com/a/190740/《斩婚:新婚陌生人》http://m.pgsk.com/a/191724/《斩婚:逃跑娇妻晚点名》http://m.pgsk.com/a/194243/
  • 洞的消失

    洞的消失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