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4100000005

第5章 中庸(2)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B38]则立[B39],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跌跲[B40],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B41],道前定则不穷[B42]。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B43],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B44]者,天之道也。诚之者[B45],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B46]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B47]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2]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3]布:陈列。[4]方策:典籍。方,书写用的木版。策,书写用的竹简。[5]举:推行。[6]人道:指按照普通人的愿望和要求施政的道理。敏:勉力、用力。[7]地道:指以土地种植植物的道理。树:种植。[8]蒲芦:芦苇。芦草容易生长,比喻国家政事得到君子治理,则很快会繁荣昌盛。[9]宜:适宜。[10]杀(shài):减少、降等。[B11]昆弟:兄弟。[B12]一:指诚、至诚。[B13]或:有的。[B14]安:安适。[B15]为:治理。[B16]九经:九条准则。经,常道、准则、原则。[B17]体:体察、体谅。[B18]子:动词,这里意为关爱。[B19]来:同“徕”,招徕。工:工匠。[B20]柔:安抚。[B21]怀:安抚。[B22]眩:眼花,引申为迷惑。[B23]报:报答。[B24]劝:劝勉、努力。[B25]齐:斋戒。[B26]谗:谗邪之入。[B27]官盛:官属众多。[B28]任使:听任差使。[B29]使:役使。[B30]敛:征收租税。[B31]省:省察。试:考核。[B32]既廪称事:既,即“饩”,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廪,给予粮食;称,符合;事,职事。[B33]矜:怜悯、同情。[B34]继绝世:继,承继、延续;绝世,已经停止食采邑的贵族世系。[B35]举:任用、复兴。废国:已经废黜灭亡的邦国。[B36]持:扶持、解救。[B37]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仪。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B38]豫:同“预”,预谋、筹划。[B39]立:成功。[B40]跲(jiá):绊倒。[B41]疚:内心不安。[B42]穷:困厄。[B43]道:这里指方法。[B44]诚:真实无妄。[B45]诚之者:实现诚的理念。[B46]固执:坚守不渝。[B47]措:置。

[鉴赏]在第二十章,作者主要论述了儒家的政治哲学,并且最终提炼出了《中庸》全书的核心观念——诚。

作者引用了《中庸》在将人的因素与政治制度加以比较的时候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由此可见,人的因素在儒家的政治理论之中,包括了大众的道德水平,但在这里是指治理国家的人的思想品质。《中庸》认为,如果执政者思想道德品质不好,那么任何一种优良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都终将落空,因此人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中庸》提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这是是儒家政治理论的逻辑思维的高度简练抽象后得到的公式化表达,也是对儒家政治思想精髓的凝练与萃取。

《大学》认为,修身就是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而《中庸》则把修身归为身体力行智、仁、勇三达德,基本上二者大同小异,但又各擅胜场。对于求知,《大学》讲得更为明确,提出想要正确认识外部事物,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读书;对道德完善与精神修养,《中庸》则强调了仁与诚的观念,并因此发展了儒家的哲学理论。

《中庸》首次提出了“仁者人也”,指明仁不是一种束缚人的道德准则,不是一种抽象法则,而是人的一种情感表现。《中庸》试图以仁这个“达德”来对待五伦社会关系,这也正是对仁的明白喻示。

正因于此,《中庸》进一步提出了:“力行近乎仁”,最诚挚、炽烈的情感必将表现为不懈的行为。孔子一贯重视行,《论语》里提到他时常以文、行、忠、信教人,推崇躬行君子。《中庸》归结了这些思想,用来规定仁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仁的认识。力行就是真心实意地做,不懈地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导出了《中庸》之中最为注重的一个观念——诚。

所谓“诚之者”,指的是人的行为要遵循天道之诚。《中庸》认为,其义为“择善而固执之”。根据后文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的说明,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善并不仅仅指美德,其主要意义是广义的美好。因此可见,“择善而固执之”就是坚持不懈、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就是要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是要遵行天道,在这里,天人合一的理念是要发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人们无论做何事都将会无往不利。

成己以成人成物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2]谓之教[3]。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4]。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5];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6]矣。

其次致曲[7]。曲能有诚,诚则形[8],形则著[9],著则明,明则动[10],动则变[B11],变则化[B12]。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B13];国家将亡,必有妖孽[B14]。见乎蓍龟[B15],动乎四体[B16]。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B17]也,而道自道[B18]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B19]而已也,所以成物[B20]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B21]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B22]。不息则久,久则征[B23],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B24]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B25],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B26]。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B27]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B28]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B29]而不重,振[B30]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B31]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B32]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B33],鼋鼍蛟龙鱼鳖生焉[B34],货财殖[B35]焉。《诗》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B36]。”盖[B37]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B38]显,文王之德之纯[B39]!”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B40]乎发育万物,峻极[B41]于天。优优[B42]大哉!礼仪三百,威仪[B43]三千,待其人[B44]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B45],至道不凝焉[B4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B47]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B48]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B4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B50]。《诗》曰:“既明且哲[B51],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注释][1]自诚明:从诚到明。明:明白,明智,觉悟,智慧。[2]自明诚:从明到诚。[3]教:教化。[4]尽其性:穷尽自己的本性,意指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尽:穷尽。[5]赞:赞助。化育:自然生长变化,养育。[6]参:并列。[7]其次:指次于至诚的人,通过学习达到至诚。致:至。曲:细微之事。致曲:指从细微之事入手做工夫。[8]形:外部行为上的表现。[9]著:显著。[10]动:感动人。[B11]变:变革,指变恶为善。[B12]化:感化,指使人不自觉地改恶从善。[B13]祯祥:吉祥的征兆。[B14]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泛指灾祸。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B15]见:同“现”,呈现。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来占卜。[B16]四体:手足,此指动作及仪态。[B17]自成:自己完成。[B18]自道:自己遵循当行的路径。[B19]成己:成就自己。[B20]成物:成就外物。[B21]时措:得时而用之。[B22]息:止息。[B23]征:征兆。[B24]配:匹配。[B25]章:即“彰”,彰明、显现。[B26]测:估计、测度。[B27]昭昭:光明。[B28]系:悬挂、悬系。[B29]华岳:指西岳华山。[B30]振:托起。[B31]卷:通“拳”,石小如拳。[B32]兴:兴盛。[B33]不测:不可测度。指水波一望无际,浩瀚无涯。[B34]鼋(yuán):大鳖。鼍(tuó):即扬子鳄。蛟:古代传说中的水生龙类动物。鳖:俗称甲鱼。[B35]殖:增殖。[B36]惟:语气词。於:叹词。穆:深远。诗句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B37]盖:表示推测之词。[B38]於乎:同“呜呼”。不:通“丕”,语气助词。[B39]纯:纯洁无瑕。诗句出处同上。[B40]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B41]峻极:高大到极点。[B42]优优:和适、宽裕。[B43]威仪:礼仪的细节。[B44]其人:指圣人。[B45]至德:最高的德性。[B46]至道:圣人之道,即指中庸之道。凝:聚,成功。[B47]道:由、从。[B48]敦厚:真诚、朴实、宽厚。[B49]倍:通“背”,背弃、背叛。[B5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B51]哲:智慧,指洞察事理。诗句见《诗经·大雅·烝民》。

[鉴赏]这几章富含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文本。它们论述了至诚与尽性、成己、成物之间的关系,描绘了至诚所产生的各种神奇效应与不可思议的结果。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中庸》规定性为天之道——诚的自觉,说“自诚明谓之性”,这样它就顺理成章地提出,天下之至诚就是个体无限地发挥出本性,即所谓“能尽其性”。因此,“尽其性”可以说是至诚这种理想状态形成的根本原因。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曲蹄

    曲蹄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这是一个关于野心勃勃的异姓摄政王、从小被养在宫外的腹黑公主、还有一个年幼的小皇帝的故事。云昭国的皇帝毫无预兆地驾崩,唯一的皇子、年仅七岁的云烨宸即位为帝,而异姓王爷黎融墨被推举为摄政王把持朝政,就在他当着百官的面准备接管玉玺的当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回到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刚出生就被先帝送出宫的六公主,云瑾笙!很多人甚至都想不起她的名字,但是今天她带着满身的芳华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先帝的谕旨。先帝圣谕,将玉玺交由六公主云瑾笙接管,同时着令六公主掌握后宫大权。云瑾笙纤纤玉手轻抚过圣旨,脸上带着微笑看向玉阶下俊朗如玉的摄政王,父皇将自己送到宫外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是因为他太爱自己,不管你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摄政王,黎融墨,你等着接招吧!云昭国的皇位将由我来守护!片段一:“王爷。”来人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一眼,可是摄政王依旧没什么反应。“王爷,瑾笙公主说要为王爷选妃,特意派人来王府通知一声。”黎融墨终于从奏折中抬起头,眉头微皱,她又要做什么?当黎融墨进宫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看着面前一幅幅摊开的画像。“你究竟想要做什么?”黎融墨沉声问道。云瑾笙端起手边的茶递到黎融墨的手里,微笑着说道:“如果摄政王不想选妃也可以,本公主想多派几个人到王府伺候摄政王,不知道摄政王同不同意?”黎融墨掀开杯盖,茶香扑面而来,他轻啜一口茶水,“可以。”她不就想在自己府里安插她的眼线吗?就让她去折腾好了。云瑾笙笑得诡异,她轻轻凑近黎融墨的耳边,声音近乎呢喃,“摄政王难道不怕我在茶里下了药吗?”片段二:“王爷。”“又有什么事?”“瑾笙公主最近常常跟林将军的儿子林安风见面,而且相谈甚欢,林将军似乎有意要瑾笙公主做他的儿媳。”如果林将军变成公主那边的人的话,形势就对王爷有所不利了。黎融墨眉头紧皱,起身就往外走,好奇怪啊,很少见王爷这个表情的,看来这个事情真的很严重。黎融墨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悠闲地喂鱼,黎融墨皱着眉头,“你又想干什么?”云瑾笙倒是奇怪,自己干什么了?“为什么要跟林安风见面?”“当然是为了不让摄政王独掌军权了,否则本公主岂不是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了。”“我把南府和东府的兵力给你,以后不要再跟林安风见面了。”云瑾笙喂鱼的动作僵在半空,他这是什么意思?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