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4100000003

第3章 大学经(2)

其次,第二章引用商汤刻在浴盆上用来提醒自己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此来阐明《大学》里的“新民”概念,也就是把这个概念规定为自我更新与发展。其中,连用了四个“日”字,以此强调: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创造和发展,永远追求新目标和新成就,任何时候都不能安于现状。而“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则指明,这种更新与发展是无止境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将追求至善的自觉性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再次所说的“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作者以此指出,自我完善不是靠个体的冥思求顿悟,而必须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还要通过艰苦磨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养成各种优良的品质,才能达到“道盛德至善”的地步。

最后,第六章将经文提出的“诚意”解释为“毋自欺”,这就把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归结为为善动机的纯正——所谓“自欺”就是动机不纯,却勉强为之,或以伪装的善行来掩饰心灵上的污秽。因此,不自欺就表明行善并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而是以善本身为目的。行善是自己心灵所需,是求得精神本身的满足。所以作者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这里的“谦”通“慊”——“自谦”即“自慊”。这句话意思是心灵痛恨不道德之事,就如同人厌恶难闻的气味那样,只有心灵的自慊,才能排除做给别人看的矫饰、虚伪的自欺行为,达到“诚意”,从而保证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1]焉;之其所贱恶[2]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3]而辟焉;之其所敖惰[4]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5]矣。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6]。”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7]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8]也;弟[9]者,所以事长[10]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B11]。”心诚求之,虽不中[B12],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B13],一国作乱。其机[B14]如此。此谓一言偾事[B15],一人定国。尧、舜帅[B16]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B17]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B18],而能喻[B19]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B20]老,而民兴孝;上长[B21]长,而民兴弟;上恤[B22]孤,而民不倍[B23]。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B24]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B25]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诗》云:“乐只[B26]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B27]彼南山,维石岩岩[B28]。赫赫师尹[B29],民具尔瞻[B30]。”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B31],则为天下僇[B32]矣。《诗》云:“殷之未丧师[B33],克[B34]配上帝。仪监[B35]于殷,峻[B36]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B37]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B38],争民施夺[B39]。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B40]者,亦悖而入[B41]。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B42]。《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B43]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B44]曰:“亡人[B45]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泰誓》[B46]曰:“若有一个臣[B47],断断[B48]兮无他技,其心休休[B49]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B50],其心好之,不啻[B51]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B52]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媚疾[B53]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B54],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B55]哉!”

唯仁人放流之,进[B56]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B57]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B58]人之性,菑[B59]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B60]。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B61],不仁者以身发财[B62]。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B63]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B64]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B64],伐冰之家[B66]不畜牛羊,百乘之家[B67]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B68]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B69]小人矣。彼为善[B70]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1]之:对。以下四句同此。辟:偏。[2]贱恶:轻视,厌恶。[3]哀矜:同情,怜惜。[4]敖:骄傲。惰:懈怠。[5]鲜:少。[6]硕:大。[7]君子:这里指治国者。[8]事君:奉侍君主。[9]弟:悌,敬爱兄长。[10]长:这里指上司、长官。[B11]如保赤子:此为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为保护平民如母亲养护婴孩。[B12]中:符合(标准)。[B13]贪戾:贪婪、暴虐。[B14]机:关键。[B15]偾(fèn)事:败事。[B16]帅:统率,率领、领导。[B17]有诸己:为自己所有。[B18]藏:积藏。恕:恕道。[B19]喻:使……明白。[B20]上:指国君或统治者。老:尊敬。[B21]长:尊重。[B22]恤:体恤、周济。孤:幼年丧父称孤。[B23]倍:通“背”,背弃。[B24]絮(xié)矩之道:絮是衡器,矩是度器,此指衡量的标准,即以己心度人之心的恕道。[B25]交:施加。[B26]只:语气词,哉。这二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B27]节:高大。[B28]维:发语词,无义。岩岩:险峻的样子。[B29]赫赫:显耀光明的样子,引申为权势显赫。师尹:太师尹氏。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B30]具:通“俱”,都。尔瞻:即“瞻尔”,望着你、注视着你。这四句诗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B31]辟:偏私,偏差。[B32]僇:通“戮”,杀戮。[B33]丧师:失去众人,即丧失民心。[B34]克:能够。[B35]仪:即“宜”。监:鉴戒。[B36]峻:大。这四句诗见《诗经·大雅·文王》。[B37]此:这样、这么。[B38]外本内末:轻视根本,重视枝末,意为主次颠倒。本,指德;末,指财;外,轻视;内,重视。[B39]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B40]悖:通“背”,违背。言悖而出:把不合道德规范的话说出去。[B41]亦悖而入:也会从百姓那里听到同样不合道德的话。[B42]货悖而入:搜刮百姓的钱财。亦悖而出:钱财被百姓抢去。[B43]《楚书》:楚国古书。[B44]舅犯:春秋晋文公舅狐偃,字子犯。[B45]亡人:流亡在外的人,指晋文公,当时他逃亡于外国。[B46]《泰誓》:《尚书》篇名。[B47]一个臣:《尚书》中写为“一介臣”。[B48]断断:诚实专一的样子。[B49]休休:宽容的样子。[B50]彦:卓越。圣:明智。[B51]不啻(chì):不只,不止。[B52]尚:差不多。[B53]娼(mào)疾:妒忌。[B54]违:作对,离弃。俾不通:压制,使不为上级所知。[B55]殆:危险。[B56]进(bǐng):同“屏”,屏弃、驱逐。[B57]命:郑玄说当作“慢”,程颐说当为“怠”字之误,两说意相近。因此,这里“命”当解为怠慢。[B58]拂:违背。[B59]菑(zāi):同“灾”。[B60]大道:原则。[B61]发:起。以财发身:意为散财得民。[B62]以身发财:意为冒死发财。[B63]府库财:仓库里的财宝,这里意为抢夺不去的财宝。[B64]孟献子:鲁国贤大夫仲孙蔑。[B65]畜马乘:指士刚被任为大夫。四马为“乘”,士被任为大夫,才开始备有车子,驾四马。不察:不关注。豚(tún):小猪,猪。[B66]伐冰之家:卿大夫之家。这一等级的家庭在丧祭时才能使用冰。[B67]百乘之家:有封地者。[B68]长:统治。[B69]自:用。[B70]善:擅长。意为小人善于理财。

[鉴赏]儒家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和治理家庭与对待他人的准则要相一致,因此这几章着重阐述了二个观点:

第一,“治国必先齐其家”。因为儒家认为,不能教育好家人的人是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其理由是在家中都做不到仁义道德,在治理国家时也不会讲仁义道德。因此,要首先在治家的时候培育治国所需的道德品质与才干。因此作者说:“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治国必先齐家的另一个理由是,当统治者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以后,就树立了一个十分好的榜样,将产生很巨大的影响,整个社会都会来仿效,也就是第九章说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相反,则是“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第二,治国者需要将家庭道德运用、并且推广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就需要以对家人的情感去对待整个社会的人。作者指出,在家里对父母的孝,在朝廷中则要用到对待君主;在家里对兄长的敬爱,在官场中则要用到对待上司;在家里对小辈的慈爱,在治国时则要用到对待下属或百姓。在这几章还论述了治国者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格与道德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中所提到的絮矩之道。絮者,乃测度也;矩者,乃规矩与标准。因此,絮矩之道就是根据“人同此心”之理,以“将心比心”的方法,去处理种种人际关系。根据孔子所说,忠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对于治国者的政治道德,文中特别强调为官必须公正无私。作者十分细致地指出,特别需要提防的各种妨碍公正无私的心理因素:对亲近或喜欢的人不能偏爱,对厌恶之人也不能存有偏见,对敬重的人不能有盲从,即使是那些怠惰的人,也不能将其完全看死。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如果对于他人有所偏爱,就会看不清其缺点,而如果是对他人心存偏见,就会忽略其优点。

此外,文章里还提出,政治家需要心胸宽广,千万不能像那些小人,妒忌别人有才干,而压制有美德的人。一定要举贤荐能,罢黜不善之人。总体而言,解释《大学》里的这些文字,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学中与制度、法律、组织等方面相关的内容,但是,由于它们始终遵循《大学》所强调的儒家重治国之本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少内容能够超越时代,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之中对中国政治实践与政治教育发挥出十分巨大的指导作用。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宫道

    宫道

    残蕊馀香更须时!深宫幽怨何为生存之道?公道又何曾存在人心?红墙绿瓦中,漫漫的宫道,与谁同行?女主人公亦蕊,从懵懂不知事的少女长成一国国母的坎坷历程。她咬紧牙关,不再退怯,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所爱的人,洗清他们的冤屈。她助胤禛九王夺嫡,成为国母,天下女性之典范。从管治王府到掌理六宫,从众人宠溺的懵懂少女,成为一肩扛起重责的皇后,这条路,她走得无比艰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众人看到的是她爱憎分明、果断、冷静,机敏地处理着内外纠纷,用宽容的心感化着每一个人。却不曾见到她内心深处复仇的火焰,和对自由的向往!书是脱不了历史的,而该书中的年妃、熹妃又会给众人如可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只要你肯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成就就格外出色,积极努力超越缺点,在人们的心目中,甚至可以把它转化为发展自己的机会。就似乎成了破石惊天之举。,以致平常的事一经他手。纵然存在一些缺点,仍有成功的机会
  • 妃卿不娶,独爱农门妻

    妃卿不娶,独爱农门妻

    现代职场精英舒心,穿越成了受尽欺负的农家女狼心狗肺的亲戚想把她轰走,她好运遇贵人,逢凶化吉。凭借现代先进的护肤配方,她带领全家发家致富。极品亲戚想来沾光?没门!贪婪官员想夺我家产?做梦!贫穷小农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扭转乾坤,掌握自己的命运,谁也别想欺负到她的头上。银子滚滚来,可是,美男怎么也滚滚来了。啊啊啊,这么霸道,可不可以不要?
  • 高魔地球

    高魔地球

    行走在历史的长河,跨越时间的流逝。演绎史诗般的场景,重现昔日的荣耀,追寻神秘的力量,创造属于我们的篇章。穿梭于位面之间,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加入我们,我们是世界之敌。
  • 天出血

    天出血

    本书收《沙狼》、《沙葬》、《苍鹰》、《狼的家族》、《沙狐》、《沙獾》、《苦沙》7篇中短篇小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怪盗格里芬

    怪盗格里芬

    日本讲谈社镇社之宝,名列日本纪伊国屋书店top50;亚马逊五星图书。纽约的神秘大盗格里芬接到了一桩盗取珍藏在大都市美术馆里的梵高自画像的生意。委托人告诉格里芬,美术馆里的那幅画是赝品。怀着“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应该放的地方”这样的信条,格里芬所接手了这项铤而走险的任务。然而这竟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设下的一个圈套,目的是胁迫大盗格里芬参与命名为“不死鸟作战计划”的机密任务——夺取波克诺共和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恩里克·帕斯特拉米将军保管的藏着国家机密的玩偶……
  • 名门大少后院穿来个恶主母!

    名门大少后院穿来个恶主母!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当真是如此。也许,上一秒还是让所有人仰望的大公司董事长,下一秒,就成了人人为之惋惜,甚至,幸灾乐祸的负债人士。人生,往往比股票还要跌宕起伏。说的就是如此。就好像现在。这众人皆知的慕家,上一秒,还可以全家人一起的去五星级酒店。下一秒,竟然是被赶落街头。全家人乞讨为生。全部资产,全都被一个神秘人给收购了。此刻,曾经慕家的宅子内,一个女子坐在这豪宅内,名贵的沙发……
  •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帝王将相管理启示

    在众多的古代管理典藏中,历代帝王将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更具实用性的一支。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明君贤相层出不穷,其中积累起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相当丰富,许多君主将相都总结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当今的视角来看,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