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4100000010

第10章 论语(4)

[注释][1]泰伯:亦作“太伯”,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周文王之伯父。[2]三让:史传不详。据传说,古公看重幼子季历之子姬昌,欲传季历,后再传给昌(周文王)。泰伯知其父意,故让。[3]得:通“德”。无得:指无实迹记载。[4]葸(xǐ):害怕。[5]绞:尖刻、刺人。[6]遗:遗弃。[7]偷:薄。不偷:厚道。[8]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9]暴慢:粗暴怠慢。[10]鄙倍:粗鄙背理。[B11]笾豆:古代祭祀礼器,笾为竹制的,豆为木制的。[B12]有司:专司其事的小吏。[B13]犯:非礼相加。校:计较。[B14]吾友:历来注家认为“吾友”指颜回。[B15]六尺:古人以七尺指成年,六尺(合今1.38米)指十五岁以下的人。托孤:受前君命辅佐幼主。[B16]百里:指大国。[B17]弘毅:弘大强毅。[B18]兴:起。[B19]周公:西周初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武王之弟。[B20]见:同“现”。[B21]师挚:春秋时鲁国乐师,名挚。始:指开始演奏。[B22]乱:乐之终,用合奏。[B23]侗:幼稚无知。愿:老实。[B24]倥(kōng)倥:愚蠢。[B25]巍巍:高大的样子。[B26]舜、禹:远古国君,传说他们都由禅让而即帝位。[B27]不与:不相关,意不以君位为乐。[B28]则:效法。[B29]荡荡:空旷的样子。[B30]名:用语言来称说。[B31]焕:光明的样子。[B32]文章:礼仪制度。[B33]无间:无可非议。[B34]菲:菲薄。[B35]黻(fú):祭服。冕(miǎn):大夫以上的帽子都通称冕,这里指祭祀时用的礼巾冒。[B36]沟洫:田间水渠,这里指农田水利。

[鉴赏]传统是不能被抛弃的,因此,文化创造,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因革或是有所损益。孔子对中华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就是在对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传承过程中作出的。

明白了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吸收对于改革与创造的关系,我们就能评价本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礼治与德治之间的关系了。以礼治国并不是由孔子所创造的,但是孔子对西周的礼仪制度十分欣赏。后来到了西周末年,礼治却遭到了破坏,“礼”成为了徒具形式的外在饰具。孔子大力倡导德治,将“仁”作为新鲜血液灌输到“礼”之中,于是礼仪开始重新发挥作用。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之中,“德治”的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礼治”的主张却是倒退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发现这二者之间的统一之处。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礼崩乐坏,道德衰败的环境之中。而这对于推行以德治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孔子就将他洞察社会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处世哲学教导学生:首先,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第十三章)。其次,要把握住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孔子看来,“邦有道”的时候,还是那样贫困与没有出息,同“邦无道”的时候却“富且贵”同样堪称可耻。孔子以完善天下为己任,竭力弘扬仁道,极为推崇德治,这种精神也为其弟子所继承、发扬光大。

本篇还辑录了许多曾子的言行。这其中重要的是曾子认为士应以弘扬仁道为己任,“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第七章),这同其师的观点毫无二致。因此,曾子在孔子后的儒学传承上有着十分重要地位。由他传给子思(孔子之孙),再经子思门人,传到了孟子,将儒家学派的思想又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子罕(一)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1]。

(二)达巷党人[2]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3]?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四)子绝四:毋意[4],毋必[5],毋固[6],毋我[7]。

(五)子畏于匡[8],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9]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10];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B11]?”

(六)太宰问于子贡曰[B12]:“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B13],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B14]。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七)牢[B15]曰:“子云,吾不试[B16],故艺。”

(八)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B17],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B18]。”

(十一)颜渊喟然[B19]叹曰:“仰之弥高[B20],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B2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B22]。虽欲从之,末由也已[B23]。”

(十三)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B24]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B25]?”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十四)子欲居九夷[B26]。或曰:“陋[B27],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十五)子曰:“吾自卫反鲁[B28],然后乐正[B29],雅颂各得其所[B30]。”

(十六)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十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B31],不舍昼夜[B32]。”

(十八)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十九)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B33],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二十)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二十一)子谓颜渊曰[B34]:惜乎[B35]!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二十二)子曰:“苗而不秀[B36]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二十三)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二十四)子曰:“法语之言[B37],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B38],能无说乎[B39]?绎[B40]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二十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十七)子曰:“衣敝缊袍[B41],与衣狐貉[B42]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B43],何用不臧’[B44]?”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二十八)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二十九)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十)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B45];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B46]。”[注释][1]与:肯定,一说为和,同。[2]达巷:地名。党:古代五百家为一党。[3]执:这里意为从事。[4]意:同“臆”,主观臆断。[5]必:自以为是。[6]固:固执。[7]我:自私自利。[8]畏:警戒。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公元前496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在匡被当地百姓围困。[9]兹:这里,孔子自指。[10]后死者:也是孔子讲自己。与:这里意为掌握。[B11]如予何:把我怎样,对我无可奈何。[B12]太宰:负责宫廷内部事务的官吏。[B13]纵:让,使。[B14]鄙事:卑贱的工作。[B15]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开。[B16]试:被委以官职。[B17]鄙夫:乡下农夫。[B18]叩(kòu):询问。两端:两头,一个事物的两方面。[B19]喟(kuì)然:叹息声。[B20]弥(mí):更,愈。[B21]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B22]所立:面前树立的东西。卓尔:高耸的样子。[B23]末:无。由:路径。[B24]韫(yùn):收藏。匵(dú):柜子。[B25]善贾(gǔ):商人。沽:卖掉。[B26]九夷:我国东部几个少数民族。[B27]陋:经济、文化、习俗落后。[B28]反:同“返”。公元前484年卫国发生内乱,孔子由卫返鲁,结束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的历程。[B29]乐正:审定礼乐以及为《诗经》中的《雅》和《颂》伴奏的乐曲。[B30]雅颂:指与《诗经》中《雅》、《颂》诗相配的乐曲。[B31]逝者:时光,也指天地万物之变化。夫:语气词。[B32]舍:停息。[B33]篑(kuì):装泥土的筐。[B34]谓:谈及。[B35]惜乎:叹息,为颜渊英年早逝而惋惜。[B36]秀:庄稼吐穗扬花。[B37]法语:合于礼法的话。[B38]巽:谦逊,婉转。[B39]说:同“悦”。[B40]绎(yì):原意抽丝,这里意为分析鉴别。[B41]衣:动词,穿。敝:破的。缊(yùn):旧的丝绵絮。[B42]狐貉(hé):狐貉皮毛制成的袍子。[B43]忮(zhì):妒忌。求:贪求。[B44]臧(zāng):善,好。引语出自《诗经·邶风·雄雉》。[B45]适:往,这里意为达到。[B46]权:权宜,随机应变。

[鉴赏]在《论语》中,全方位、多层次地描绘了孔子。《论语》中所展现的孔子不是一个干巴巴的说教者,也不是一个干瘪瘪的理论家,而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思想十分深刻的真实历史人物形象。《论语》最终将一个文化伟人的不朽形象耸立在了中国历史的原野上,这是它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本篇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用来塑造孔子的形象,归纳起来,其手法有三:

第一,通过孔门弟子来赞颂孔子。他的诸多弟子、尤其是其高徒,对孔子的思想、学问以及人品了解得最真切,对老师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因此,他们对孔子的精神风貌描绘得最为传神。颜渊盛赞孔子的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孔子善于对弟子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身完善所需的内在动力,以至于令颜渊感到“欲罢不能,既竭吾才”,使他的才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通过孔子同时代的人的评论来描绘孔子。本篇第二章记载了达巷的一个人对孔子的看法,他虽然惋惜孔子没有一项突出的专长,但是却由衷地感叹孔子的伟大和博学。另外,在第六章中,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这与达巷的人感觉基本相似。这些都足以表明,孔子生前虽然在政治上地位并不算高,但是在思想、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以及品格的高尚,已经在当时社会上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认。

第三,孔子自道。本篇刻画孔子的形象,是通过孔子回顾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人生经历,以及对所见所闻的反应来进行的。由于记录的许多都是孔子的心声,所以读来感到亲切自然,令人启发良多,而且所描绘的孔子人格非常丰满感人。

《论语》一书,表达孔子的思想、观念是与描绘孔子形象相结合起来的。它对孔子形象的塑造极为成功,是中国古籍之中,以个人为核心,精心塑造人物形象的第一部。儒家学派的形成以及发展,后世儒学在中国思想界形成支配地位,这些都与《论语》所成功塑造的孔子形象息息相关。

乡党(一)

孔子于乡党[1],恂恂[2]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3]言,唯谨尔。

(二)朝,与下大夫言,侃侃[4]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5]如也。君在,踧踖[6]如也,与与[7]如也。

(十三)乡人饮酒,杖者[8]出,斯出矣。

(十四)乡人傩[9],朝服而立于阼阶[10]。

(十五)问[B1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十六)康子馈药[B12],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十七)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二十)君命召,不俟[B13]驾行矣。

(二十二)朋友死,无所归[B14],曰:“于我殡[B15]。”(二十三)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二十六)升车,必正立,执绥[B16]。车中不内顾,不疾言[B17],不亲指[B18]。

(二十七)色斯举矣[B19],翔而后集[B20]。曰:“山梁雌雉[B21],时哉[B22]时哉!”子路共[B23]之,三嗅[B24]而作。

[注释][1]乡党:家乡,乡里。[2]恂恂(xún):忠厚温和的样子。[3]便便(pián):善于辞令。[4]侃侃(kǎn):说话理直气壮。[5]訚訚(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6]踧踖(cùji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7]与与:谨慎小心的样子。[8]杖者:拄着拐杖的人,指老人。[9]傩(nuó):古代腊月驱除疫鬼的仪式。[10]朝服:上朝穿的服装。阼(zuò)阶: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主人立此迎客。[B11]问:问候,这里指托人问候远方朋友。[B12]康子:季康子。馈(kuì):赠送。[B13]俟(sì):等候。[B14]无所归:无人料理丧事。[B15]于我:由我负责。[B16]绥(suí):上车时手拉引身向上的绳索。[B17]疾言:快速讲话。[B18]亲指:用自己的手指划。[B19]色:脸色。举:鸟飞起来。全句意思是鸟见人的脸色,受惊,飞起。[B20]集:鸟群停在树上。[B21]雌雉:雌野鸡。[B22]时哉:得其时啊!指鸟饮啄、飞起停息得其时,也是形容它们自由自在。[B23]共:同“拱”,拱手。[B24]嗅:唐代石经《论语》中写为“戛”(jiá),野鸡鸣叫声。

[鉴赏]本篇同上一篇一样,也是用来精心塑造孔子形象,使用的手法主要是由小见,更多地是从孔子的生活细节之中来描绘孔子的精神风貌。在这些描绘之中,主要凸显了孔子以下的品德与性格:

一、尊重他人。孔子一直将人的价值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不仅能通过他的思想表述以及学术观点而展现出来,而且在他的日常言行之中也时有展现。例如,在乡里,孔子对长者处处都会很敬重的态度。第十三章说孔子同乡人饮酒,结束后他执意让长者先行,而后他才离开。第十五章提到,他托人问候远在异国的朋友,送别所托之人的时候,一再向其拜谢致意,孔子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对所托之人的谢意之诚挚就跃然纸上了。

二、温和与谦恭。这是孔子性格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方面。第一章里说孔子平时在乡里“恂恂如”,也就是说显示出温和恭顺的样子,所谓“似不能言者”,意思是说他并非不善言谈,而是为了尊重别人,并不急于表现自己,反而是乐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十分真诚。第十六章描写的是孔子的真率,他敢于说真话,从来不不逢迎有权之人。第十六章提到了鲁国宰相康子赠药给孔子,依照古代习俗,下级受上级所赐之食,应当尝一口之后立即拜谢,但是由于孔子不知药性,不清楚它是否有利于治病,因此,并没有因为赠药者的地位崇高而盲目行事,他可饮而饮,不可饮则不饮,并向对方如实以告,这些都很好地反映了孔子的坦诚胸襟与真诚之态度。

整部《论语》的思想与它的表述方法是统一一致的,这充分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术与人格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之中,孔子所推崇、倡导的观念与他的言行与生活融为一体:孔子所确认的真理如同他的信仰、心灵、全部生命、乃至整个人生合而为一,形成了独特的孔子精神。由于运用了这种方法,孔子的观念、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空洞苍白的,而是他的志趣所在;而他的日常言论与行为,以及待人接物,也不是随意而起,都含有深意,这些都表现了他所总结、信奉与倡导的那些根本观念。

先进(一)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三)德行:颜渊、闵子骞[4]、冉伯牛、仲弓。言语[5]: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6]:子游、子夏。

(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7]。”(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8]其父母昆[9]弟之言。”(九)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十)颜渊死,子哭之恸[10]。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B11]之为恸而谁为?”(十一)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B12]也。非我也,夫[B13]二三子也。”(十二)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十三)闵子侍侧,訚訚[B14]如也;子路,行行[B15]如也;冉有子贡,侃侃[B16]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B17]然。“(十四)鲁人为长府[B18]。闵子骞曰:“仍旧贯[B19],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十五)子曰:“由之瑟[B20]奚为于丘之门[B21]?”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B22]也。”(十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B23]与?”子曰:“过犹不及。”(十七)季氏富于周公[B24],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B25]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十八)柴[B26]也愚,参也鲁[B27],师也辟[B28],由也谚[B29]。

同类推荐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热门推荐
  • 爱了就请别放手

    爱了就请别放手

    【本书出版名:《我的世界只差一个你》】两年前,他给人设计,她一怒之下以一块钱为代价,签下了离婚书。两年后在一个商业酒会,失踪了两年的她归来,因和酒会的新贵牵扯不清,引起了一阵动静。害他丢足了脸面。那一个女人竟是他寻了两年的老婆?!于是,他直接将她扛了回家……
  • 蛇蝎美人

    蛇蝎美人

    一次结婚前,李宿白死乞白赖地缠着她。第二次结婚前,换她死乞白赖的缠着他。两人被绑在小黑屋里,她开始展开攻势:“你爱我吗?”“你不配。”“……那你干嘛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救我,犯贱?”良久,他冰冷的“呵呵”了一声。她接话:“其实我也贱,要不,咱们再结一次?”他笑得她浑身发毛:“你要不怕死就来试试。”事实证明,她其实不怕死。
  • 亿万老公靠边站

    亿万老公靠边站

    梦里,晨曦中,他对我伸出手。对我说我们重新开始,好么?未语,泪先流。逆境之卷: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她与他之间,她曾经一直以为,那个女人是可耻的第三者,却到最后,笑着发现,原来,那所谓的第三者,由始至终,都是她自己。人前,她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伴他渡过高中,大学。他给了她至高无上的宠爱。甚至为她拍下价值八千万的真心钻石。人后,她是他的奴隶,她是他手中的提线木偶。她为着他心中的那个女人,承担着一切风险,陪他接触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肮脏。陪他游走在东南亚的赌场直到他得以将自己洗白,直到他于赌场之上,将她当成自己平坦之路上的一块砖板。重生之卷:待完善推荐自己的新文:总裁的高中生情人本文男主:强势,变态,习惯了强取豪夺,霸道且桀骜。本文女主:倔强,渺小却不弱小,从不知屈服二字如何书写。五星级的宾馆内,叶然撇着嘴,拿着一个纸篓,站在满是狼藉的总统客房内。一边骂,一边收拾着那被丢到角落中的被子,以及到处都是的纸巾。却不想,浴室的门在她的身后,大开。一对男女,正在上演着火辣的后续。“恩。。。。。予。。。轻点。。。恩。。。”身后的响动让叶然僵了身体。机械的转过头,手中的纸篓自她的手中掉落在地,发出不小的声响。尴尬之中,叶然看着面前的男人冲着她,温柔的笑,然后招手。“小丫头,想赚钱么?我不介意——你的加入。”------喧闹的酒吧包厢间,叶然站在一群男女之间。浑身血液僵滞。现在的她,只觉得,自己好似舞台上,供人玩闹的小丑,而这一切,全部都拜那个叫做陆涵予的男人所赐。“美女,脱吧,陆少又输了。”一个男人走至叶然的身前,抬手,拉掉叶然身上的运动衣。“然然,你怕吗?怕的话,就祈祷吧,祈祷我的运气好点,好将你脱掉的那些衣裳赢回来,否则,你今天可就要光着从这里走出去了。”陆涵予走过来,将手搭在叶然裸露在外的肩膀上,然后,神色兴奋而玩味的看着他。她知道,他的输,是故意的。要比谁能挺,谁更能玩下这个游戏吗?她叶然,愿意奉陪到底。
  • 三栖特种兵

    三栖特种兵

    三栖特种兵,处处我为雄!显奇能,时空无阻,金手指,灵犀一动。生死不渝同心契,情同手足兄弟盟。
  •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下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请他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找到青鸟了吗?翻开童话事故《青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俏皮小书童

    俏皮小书童

    一个月色怡人的夜晚,长安城的大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百姓们也都已安然入睡,只不过再城中某处的大宅院里,却是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乞丐转世到异界

    乞丐转世到异界

    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为了生存每天都要向人乞讨。冷漠的人们要么不加理会,要么给一个钱就认为自己会成为佛祖。也许是老天没有开眼,他为了救人而死了。又或许老天真的开了眼,让他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这个充满梦幻的世界。拥有前世记忆的他能否让自己从乞丐转变成一个绝世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