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300000007

第7章 暗流涌动下的发展(2)

韩顺:“一个人活着,什么是他生命过程中的中心?金钱是中心吗?身体是中心吗?精神是中心吗?理想信仰是中心吗?事业是中心吗?家人是中心吗?我们很难找出中心,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都很重要,而这些重要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我觉得,我们绝不能只要经济指标,而不顾矿工们的死活,矿工才是我们煤矿的主人!”

现场再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市长乔剑川在心里暗自佩服:这小子真会白话,也真会整景儿。

看他咋收场?

乔剑川有个外号,叫乔大扒,知道的,说是他刚当市长时为了河东的市容市貌,采取强硬措施,拆扒掉了一些临街的、有碍观瞻的危房破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的手掌大,所以老百姓管他叫乔大巴掌。其实这也对,因为乔剑川的手确实大,像个小蒲扇。据说他老婆的脑袋小,有次他们正在行夫妻之道时,老伴不知道为啥就闹起了别扭,冲他瞪眼睛,整得他动也不是,下来也不是。手一划啦把老伴的脸按住了。

他说:“就你这小脸儿还没有我的巴掌大哩,急眼了我能一巴掌捏死你!”老婆把他推下去,起来穿衣服就回了娘家。于是乔大巴掌的外号就传出来了。

刚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绰号。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才知道自己的床笫之事被人演绎成了段子,因他走路时迈八字步,两臂甩的幅度大,在整个市政府的大楼里几乎成了风景。一天大楼里的两位干部中午出去喝了点酒,回来上楼时,一位干部走路一趔趄,两臂甩的大了一点,另一位就笑:“你看你这两步走真好像乔大巴掌。”那位干部就问谁是乔大巴掌?这位干部很惊讶地回答:“这你都不知道?乔市长嘛!”于是便讲起那个段子。偏巧,这时乔剑川也从外面回来,上楼时正听到这两位干部的对话。乔剑川也不愧是市长,就是有涵养,听到他们的对话后便忍不住接了一句:“这事都传出来了?”两位干部刚才还笑得前仰后合,听到有人问话,嘴里说:“信息社会嘛!一人肉搜索,就没啥隐秘事儿了。”一抬头,见是乔剑川,立时就结巴了:“乔、乔、乔市长,我、我、我……”

乔剑川就笑:“结巴啥?你也怕我这大巴掌吗?”便上楼拐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乔剑川没当回事儿,可把这两位干部给吓坏了,尤其是讲典故的那位,以后上班一直提心吊胆的,逢有见乔剑川的机会都推搡着让别人去。慢慢的就憋出了抑郁症来,托人找关系,愣是调出了河东市,一个正处级干部跑到省直单位做了个小科长。

后来高扬到这个单位去采访时认识了这名干部,吃饭闲聊时,说出了这段经历。在又一次来河东时他就开玩笑把这事和乔剑川说了。

乔剑川还很纳闷儿,还有这事吗?我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呀?最后还是韩顺很精辟地总结了一句,“这就是中国版的小公务员!”

高扬曾偷着问韩顺:“你说乔剑川真的不在乎吗?”

韩顺肯定地回答:“那不是装的。你想呀,做为一个正厅级的主干线干部,不说阅人无数吧,那也是研究人的高手。谁会为这点小事挂在心上啊?如果把这点小事挂在心上,那还能有大作为嘛!你知道,搞政治的都是研究人的高手,不把行行色色的人研究明白,你也当不了官,更别提当高官了!”

高扬就笑:“就像顺口溜儿说的那样,开啥会不清楚,开会坐哪清楚;谁送礼不清楚,谁没送清楚;谁干得好不好不清楚,该提拔谁清楚;和谁睡不清楚,睡觉干什么清楚。”

韩顺笑过后说:“其实当官的,就是研究人。研究明白了,你就是政治家。所谓的政治家还不就是以政治活动为职业,为了本阶级、本集团或个人某种政治需要而搞政治投机、玩弄政治权术。如果一个政治家,不懂得驾驭人和权谋,那他的地位很可能不稳定。说白了政治家就是怎么都能把话说圆,有没有逻辑都在其次,信口雌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叫人相信。说话时的情态能够脸不色变心不跳才是最主要的。”

高扬:“这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眼花缭乱的表演,就是所谓的官字两个口,兵字两只手吧。”

韩顺:“我们该信谁的?这要靠自己去权衡分析。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见地,需要你的经验去认真面对。因为社会是现实的,人也变得现实起来了,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爷的人太多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自己清晰的思维,清醒的头脑,才有可能去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

高扬若有所思但又不无佩服地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乔市长的这件小事和你的推理中我长见识了。”

看到工人们很激动,韩顺越发觉得自己来对了,于是,他问申春江:“你说说,这要出事儿咋办?”

申春江有点委屈地嗫嚅道:“我觉得没事儿,生产任务这么紧,再干几天,应该是没事的!”

韩顺很生气,厉声地质问:“你当这是头疼感冒啊?不吃药,挺几天也能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弄不好是要死人的!现在是没事,一旦有事呢?”

又面向围观的工人们说:“对不起,同志们,都怪我太官僚了,只听他们的汇报,要不是你们有人给我写举报信,我还不知道,这里,我再一次向工人师傅们赔礼道歉!”

工人群里不知是谁又带头鼓起了掌。

韩顺问乔剑川:“老乔,你看该如何处理?”

乔剑川知道韩顺已有处理办法,问他只不过是在做出尊重他的样子,显得市委和市政府之间是团结的、和谐的。他也不点破,随口说了一句“你定吧!”这话是很有水平的。表面上看是我尊重你,你是一把手,你说了算。实际上无论你做出怎样的决定,我都没发表意见。受表扬了我有份,出事故了你负责。

韩顺见乔剑川这不阴不阳的回答,心里就升了一股无名火,但他却不动声色地说:“那我们下井看看吧。”

申春江忙阻拦:“别了,还是去矿办公室吧,下井有危险的。”

随行的其他领导也劝:“是啊,下井太危险,还是别下去了。”

韩顺其实是不想下井的,可话说出来了,工人们又围在身边,何况乔剑川居然也劝他不要下去,他就心里不快。心想:这井一定要下!

他是一把手,他要下井,那别人就必须要跟着,不跟着,就意味着怕死。

韩顺说:“咋?工人们能下,我们咋就不能下?怕出事儿?早干嘛了?下井,都下去,不到实地去看一下,咋做决策?”说着就走向矿井。

工人们一看韩书记要来真格的了,也都劝:“韩书记,别下去了,您身子金贵,不像我们整天在井下,这井是真的危险。”

韩顺这时的心里热乎乎的,他在想:工人们多好啊,就为了工人们,他今天也要下井。

韩顺带头走进了升降的吊车里。

韩顺进去了,别人也就只能提心吊胆地跟着了。乔剑川等在申春江的陪同下,也都走进了吊车,顺着黑洞洞的井口往下落。

井下,还有没升到井上的工人,见韩顺一行下到了井底很是惊讶。

黑黑的脸上露出白白的牙冲着领导们笑。韩顺没顾得上想他们脏,主动和他们握手。众人也都和韩顺一样握工人们的手,居然没有人去擦手上的煤灰。

在井下工人们的陪同下,韩顺等往洞里走去,边走边查看矿井的安全设施。看到巷道支护架虽然不是朽木枯枝,但机械设备很陈旧,尤其是运煤车、铰链和鼓风机也大都已经老化,不堪重负,对瓦斯浓度的探测和监控设备也不符合标准。有的地方还时不时从上边往下掉煤块儿。幸亏每人的头上都有一顶安全帽。把常蹲办公室的人吓得一个个毛骨悚然,脖子后嗖嗖地冒凉风。

从来也没下过井的干部们都心惊胆战地嘀咕:“这井真的不能再下了,否则,肯定会出事儿。”

韩顺对随行的人说:“我真的对我们的矿工很敬佩,他们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坚持生产,太伟大了!”

乔剑川这时也不顾玩心眼儿了,因为越往里走,危险就越增加,谁愿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啊。于是,他建议:“我提议立即封井!”

市委副书记孙月萍,副市长李小刚、赵志达等河东市的主要领导也一致赞同。因为大家谁也不愿意再往里走了,天知道这井啥时候垮塌啊?

申春江:“韩书记,那我们今年的指标——”

韩顺:“不要再说了,我不管指标,只管安全。我同意乔市长的意见,封井!老申,如果你一意孤行,再让工人们下井,我就建议人大摘你的乌纱帽。”

申春江又转向乔剑川:“乔市长,那任务是你和赵市长下达的,我今年——”

乔剑川也怒了:“你这人咋这样,没听到韩书记的指示吗?要坚决照办!”

申春江委屈地说:“是,坚决照办!”

韩顺:“同时你还要对你矿上的所有生产井仔细地检查一遍,发现隐患的必须清除,要让市安全办进驻你们矿,协同你们矿上解决,你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打电话找市委、市政府,要记住安全第一!”又转向乔剑川等:“老乔,孙书记、小刚和志达,你们看,咱们是不是开个安全生产的动员大会,不能光讲效益不讲安全呐!”

乔剑川没有立即表态,见他不说话,孙月萍、李小刚和赵志达没敢先吱声儿。都拿眼睛瞧着乔剑川和韩顺。

申春江就劝韩顺:“韩书记,别再往里走了,不是都定封井了吗?

我们坚决照办,快回地面吧。”

大家也齐声附和:“是啊,回去吧。”

在井下陪同的工人们也劝:“是啊,往里走太危险了,韩书记,回去吧。”

韩顺见自己要的效果和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不再坚持了,驻足后,往深井处看了半天,才说:“好吧,大家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吧,我们知道害怕,那工人们呢?他们也是人啊!”

杨刚和洪静的相机“咔咔”地闪了几下。

韩顺见了,便问:“你们是哪儿的?”

“我们是《发展日报》的。”洪静答。

“哦。”韩顺没再说话。

升井后,韩顺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都看到这真实情况了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说穿了,就是当地的一些领导干部成天围绕着‘人爷、‘权爷打转转,把做官当作唯一的价值取向,官本位意识凌驾于改革、发展和老百姓之上,把自己家的经济建设凌驾于地区和人民经济建设之上。这样下去,怎么了得?”

工人们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韩顺继续他的讲演:“我多次在公开场合讲过,公道用人,就要坚持凭党性干工作,看政绩用干部的原则。战争年代选拔干部,主要是看其敢不敢冲锋陷阵,会不会打仗,能不能打胜仗;今天,搞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建设,衡量干部的德和才,主要看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实际表现。对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有高度革命事业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强烈责任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要委以重任;对不负责任,不适应现职的领导干部要果断地调整;对靠拉关系,跑官要官的,不但坚决不给,还要严肃批评,直至曝光;对以权谋私的,坚决处之,绳之以法,以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发展。

所以,对不拿矿工生命当回事儿的干部,那我们也就一定不拿他当回事儿。”

工人们兴奋了,可矿上的干部却都淌下了汗珠儿。

乔剑川也在思忖:这韩顺咋了,怎么冒冒失失突然间叫上在家的常委班子都来到兴安矿,难道就仅凭一封老百姓的举报信就这样大动干戈?前天接到这封信时,他还想着要不要和韩顺通个气,因为他当市长的能接到,那市委书记也一定少不了。可问题是类似的上访信太多了,哪能管得过来?安全是对,但这不是没有出事嘛!

就在这阵,他的秘书周宏宇走过来对他耳语几句,他扭头瞧了瞧韩顺,见韩顺正注视着自己,便说:“韩书记,小周说省里要来个安全检查小组,明天就要到河东,咱们这个要开的会是不是请他们也参加一下?”

韩顺说:“是吗?那好哇!申春江你听到没有,你把省里都惊动了,赶快封井!”

同类推荐
  • 玻璃唇

    玻璃唇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零点交锋

    零点交锋

    违法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利用法律上的盲点、制度上的漏洞、执法者的疏漏,进行扰乱破坏和躲避制裁。而公安、政法机关却要竭尽全力发现和堵塞一切漏洞,依法打击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本书说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预审警官钟子忱和他的战友们排除干扰,不避凶险,与归案或尚未归案的犯罪分子所展开的错综复杂、出生入死的较量。根据一个死囚临刑前夜的交代,钟子忱指挥抓捕两个重要的犯罪嫌疑人。在与之短兵相接的正面冲突中,他为自己的一个微小失误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无意中给了犯罪分子以脱出重围的可乘之机……
  •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唐风和韩江成功破解第二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找到了在频繁的地震中仍保存完好的黑鹫寺上寺。在探险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诡异事件,最后发现,所谓的皇家寺院,居然是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的墓葬!而黑喇嘛的死、克格勃的学员暴动、军统的秘密任务……一切的疑团,全部指向一个地方——中蒙边界无人区。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由《风月宝鉴》及《魔瓶》两个故事组成。著名红学家康家成教授行踪古怪,引起了主人公苏幕遮的注意,并无意中发现了康教授原来是在偷偷寻找埋藏风月宝鉴的地图和钥匙,苏幕遮无意介入此中,并应康教授所请,与其赴岩州将军鞘的火山口下寻找风月宝鉴,不料,当他们一行进入秘洞之后,怪事迭出,血案不断,康教授等人或是自杀或是发疯,苏幕遮在面临着山中野猪及巨蛇的挑战之下,再次进入秘穴之中,终于获得了异宝风月宝鉴,但当他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的时候,却被困于石室之中。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青春的疼痛,在多年后再回首,恍然一帘轻梦。那青葱少年,已策马而去。忆当年,洛锦念,为了他舍去了那个年华里所有女孩应拥有的一切,与父母决裂。而他,欧南声,却在她最难堪时弃她而去,留她独自一人,独承那份岁月的伤痛。五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比如洛锦念,彼时已经在激烈的商场中游刃有余,手段狠绝,往往把对手挫得无翻身之日,只是再难得她一笑,单身了很多年。再比如欧南声,留洋回国,从五年前的欧氏的大少爷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天才的执行总裁,世故圆滑,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心中一直有着一片无法绿化的沙漠,已经拥得美人在怀。相识,相知,相爱,分离到重逢,细数他们两个的爱恨纠葛,说一段关于青春年华里的那些疼痛的故事,倾听那岁月里的呢喃。
  • 小小王妃不好惹

    小小王妃不好惹

    初识在他打胜仗归来之时,三日后他便将八岁的她娶过了门。幼小的她不懂世事,稀里糊涂将他的府上闹了个鸡犬不宁。“王爷,王爷!王妃掉池塘里了!”正在研究兵书的夏侯炫吓得丢下兵书,急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爬上了房顶!”正在会客的夏侯夏候炫吓得不顾在场的客人,快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将西院给烧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踏入府门口的夏侯炫,立马飞奔而去。“王爷,王爷!王妃……”奴才傻眼的看着那离去的夏侯炫,挠着脑袋道,“王爷跑这么快干什么?王妃只是回娘家去了!”……********************************************************夏侯炫:你永远是本王的小妻子!安君浩:莲儿,我们不是亲兄妹,为什么不可以?夏侯焰:小皇嫂,我永远支持你!殷岳寒:安木莲,本王要你做王后!苍良:义妹,义父让我照顾你一生一世!*******************************************************纯真的她,是命中注定还是无意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争斗之中?皇宫,江湖,之间的争斗与她有何干?身世之谜又是什么?且看舍落一一解来!简介待定希望各位亲们多多支持!此文慢热!可从第二卷看起!请收藏不要放弃落!!支持的方式不变:收藏+票票+留言哦!!!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掌掴至尊神

    掌掴至尊神

    浩大世界,三千六界,群英荟萃。人族羸弱,为百族之末,当自强不息,少年强则人族强,人族强则百姓兴。人族一心,上诛仙,下除魔,平灭神,血战六界。战歌吹响,人雄辈出!少年出北麓,闯天人,入圣地,平乱世,荡六界,掌掴天下,谁与争雄?当为至尊神
  • 末世危途

    末世危途

    末世之中,最可怕的不是怪物,是人心!!!
  •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巴巴是一头聪明的小象,生活在美丽大森林里。有一天,他的妈妈被可恶的猎人打死了,巴巴只好只身逃走。他来到了大城市,在那里,他碰到了好心的老妇人,老妇人给巴巴买了新衣服,还送给他一辆汽车。后来巴巴娶了自己的表妹,还被加冕为大象国王,进行了一系列的冒险。为了使大象国的孩子们得到礼物,巴巴独自去找圣诞老人,在这个过程中,巴巴又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翻开此书,你将与巴巴一起步入天马行空的王国。
  • 红楼媚妃黛玉劫

    红楼媚妃黛玉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她原是富家千金小姐,却历尽艰辛,为了爷爷留下的遗产与家中亲人斗智斗勇。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一天亲情的滋润。最终,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哥哥将她推下悬崖。含恨而终,仍不让活着的恶人有好日子过。遇上警幻仙姑,说她仍有世间姻缘账未销,送她复入红楼。她要做一回林黛玉,决不让一个好人冤死,也定不饶过半个恶人坐享太平盛世。而最后红楼各人将作何归宿,最终绛珠仙子将芳心何属,且看转世黛玉,如何玩转红楼••••••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赚钱要学温州人

    赚钱要学温州人

    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