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8300000003

第3章 梁山山头的核心(2)

看到此诗时不禁让人拍髀仰天而笑,“文才不下武才高,铜链犹能劝朴刀”,是文才高还是武才高?文武兼资?我们知道,《水浒传》虽是写宋朝的人物,但很多都是明代生活的折射,明代(特别是晚明)的文人中多狂人,多另类,如王艮、李贽、汤显祖、徐渭、“公安三袁”等等。

从“另类狂人”中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士人对自身处境所感到的困惑和尴尬,他们努力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改变不了社会,就改变自己的服饰言行。美国学者黄仁宇把李贽描述成一位始终在矛盾冲突和困惑中挣扎的“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就是说在李贽这样的人身上表现出强烈的叛逆性,这种叛逆性一方面主张个性自由,另一方面却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也就是说仍然属于士人阶层。这种“自相冲突”可以说正是当时士人对自身尴尬处境的一种表现。我们从吴用的铜链上,似乎看到明代文人并不能超然物外,一心志于道的情怀被社会裹挟,没有一定定性。

明代的文人不好做,和《水浒传》有血缘近亲的《金瓶梅》中所写的和吴用一般文凭的秀才,包括有功名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皓首穷经的酸腐书生。但《金瓶梅》中的描写却和传统士人不大一样,《金瓶梅》中提到的秀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第五十六回应伯爵举荐的水秀才;另一个是倪鹏引荐的温必古。水秀才在书中未露面,据应伯爵介绍“他胸中才学,果然班马之上。就是他人品,也孔孟之流”。而实际上这位水秀才的才学不过写写打油诗,人品则专事偷鸡摸狗,其实是一个无耻之徒。至于另外一位温秀才,从相貌上看“生的明眸皓齿,三牙须,丰姿洒落,举止飘逸”,而谈到行藏则是:“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峨其冠,博其带,而眼底旁若无人;席上阔其论,高其谈,而胸中实无一物。”而且这位温秀才最后和水秀才的下场一样,因为鸡奸书童而被赶出门去。这两位秀才虽然着墨不多,但几乎可以说是书中最卑贱猥琐的小人形象了。写吴用“只爱雄谈偕义士,岂甘枯坐伴儿曹。”与其说他是个文人,不如说是个戴方巾的有点江湖气的黑道边缘人更为恰当。

但这样的知识分子其实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醋,眼高于顶。我们且看智多星吴用一出场,作者便介绍他的道号是“加亮先生”,就有点好笑,其实国人有个心结,即使八竿子打不着也爱和诸葛亮攀亲,做错了事把评点者称作事后诸葛,就连臭皮匠也和诸葛联系,城市乡村布满诸葛,真是卧龙何辜!我们在《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的爹还没亮相,赵树理也是先点出他的“二诸葛”绰号;清朝时左宗棠“雅喜自负,与友人书翰,恒于其末自署‘老亮’”;民国时张作霖的总参议杨宇霆,自负力度也不亚于“老亮”,于是起了个表字叫“邻葛”,和诸葛亮作对门邻居的意思。这一连串的别号、绰号、自署、表字,都遵循一条线索,即一个人物的姓名转成一个公共符号,一个符号又化生出更多人物的名字、别号,而且毫无例外,都以这符号所概括的足智多谋为指归,使人一目了然,一闻即明。好像连一双袜子贴上诸葛牌子,那脚气就芳香四溢不用掩鼻了。

吴用的绰号“智多星”,就是为人多智,但我以为绰号里这一“星”字,把他和众白肚皮的黑道哥们划开来,古代的社会是颇尊重知识分子的,不把他们看成人,而是天上的星宿。但吴用还有一别名,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里称吴用为“智多星吴学究”,有几句表扬:“古人用智,义国安民。惜哉所予,酒色粗人。”但龚圣与也看到吴用可惜处,和那些粗人没有混出名堂。

学究并不是好词,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礼》、《春秋》。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从字义上说,学究一经,就表示学通一部经书。

据《谷山笔尘》记载,宋神宗时改革科举制度,应进士考试经义论策,取中的分为五等:第一等和第二等赐进士及第,次之赐进士出身,再次赐同进士出身,最后一等赐同学究出身。后来“学究”作为书生的美称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随着词意的变迁,“学究”一词也渐渐产生了贬意,人们开始把读古书、食古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村学究”了。

吴用既不甘作孩子王,也不愿意作一个老学究,吴用是个投机者或者换个好听的话叫机会主义者,一切以自己的穷达来算计、称秤,他把自己比成诸葛亮,但宋江却非卖草鞋而有大志的刘备,虽然刘备好哭鼻子,但刘备也算是个枭雄,而宋江却是无大志,小打小闹,一心想做大宋公务员的、有心计的强盗而已,所以吴用的投机目的是扶着竹竿想腾达,但到头却发现扶着的是一根立不起来的井绳,文人造反,十年不成,萨孟武先生在《水浒与中国社会》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争夺帝位的野心者不外两种人,一是豪族,如杨坚、李世民等是。二是流氓,如刘邦、朱元璋等是。此盖豪族有所凭借,便于取得权力,流氓无所顾忌,勇于冒险。

出身豪门的文人不行,底层的文人也不行,为何那些打家劫舍、偷鸡摸狗之徒却成了气候?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文人不敢担当,心理孱弱,我们对比萧何、曹参与刘邦即可明了。《史记·高祖本纪》,在陈胜、吴广起兵天下汹汹之际,沛县子弟也怂恿县令“反正”,并与因私放刑徒、斩白蛇而拉了杆子在外流窜的刘邦取得了联络。可这沛县令一度答应后又旋即反悔,关闭城门,搜拿图谋造反分子。这时刘邦闻讯带人来到城下,威胁说如果城里人不杀了县令起兵,等他刘邦攻进城去那可就要挨家灭门。于是沛县父老率子弟杀了县令,造反遂成定局。但是谁来挑头呢?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萧何、曹参——他们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宰相,可是他们却无法担当起这历史的使命,“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族其家,尽让刘季(即刘邦)。”

他们是文吏,害怕事情不成,秦廷灭他们的族。于是这支逐鹿天下的队伍的大旗上就飘扬起了大大的“刘”字,而不是“萧”或“曹”,历史重任便落在了刘邦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流氓身上。

刘邦可以拿着儒生的帽子当成小便的溺器,但儒生只敢光着屁股在朝堂擂击鼙鼓泄泄愤而已,流氓脑子少牵挂,敢赌命,文人就差得远。

吴用命运不济,先选择晁盖的原始股,劫了生辰纲竖起了大旗,但旗帜没飘扬多久就改变了颜色,后来就转而把宝押给宋江,但这宝最后也黄了。我想,作为谋士,把自己比成诸葛孔明的人,对自己和自己依靠的人,吴用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晁盖只是吃吃喝喝之辈,并不想杀到东京夺了鸟位,只是在梁山满足口腹之欲。但吴用所谓的谋略却有时让人担心,由于吴用的小聪明遮蔽了大智慧,到头只是在小地方偷偷摸摸,用阴招损招,即使智劫生辰纲,细究起来其实也是漏洞百出,差点阴沟翻船。本县作案要慎之又慎,劫夺生辰纲的总共八人,除公孙胜、刘唐外,其余的都是郓城县人,且晁盖更是郓城的知名人士,手托青石宝塔而被江湖人所钦佩。吴用是个秀才,在当时学历还被看好的时候,一个郓城县也不会有几个秀才,更要命的是在安乐村王家客店住店登记时,负责填写住客登记簿的何清问:“客人高姓?”是吴用脑袋一热抢着回答:“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人家只问你姓什么?并没有问你是做什么买卖的,吴用说这么多废话,是嘴快还是心虚?生辰纲事发后,沸沸扬扬地传说是“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晁盖明明姓晁,非要说姓李,又正是个贩枣子的,推着七辆江州的车,事情就这么巧,给联系上了,何清不就是把这一系列巧合的事连在一起,告诉了其兄何涛,何涛才很快破案了。还有错用了白日鼠白胜,吴用智取生辰纲时,请他挑了担酒,在黄泥岗上下蒙汗药的,挑的明明是酒,见人问,说是醋,酒是香的,醋是酸的,这怎能骗人?

于是生辰纲案发,白胜被捕,晁盖、吴用等逃之夭夭,最后无处可藏,只好遁上梁山。

吴用缺少悲悯苍生的情怀,没有道德底线,多的是流氓下三滥手段,只问结果,不问手段,“看我略施小计”挂在嘴上,残忍不让李逵。

宋濂曾概括此类人说:量天下之权,度诸侯之情,而其所欲动之揣摩也,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

为了逼朱仝上山,吴用、宋江定下的计策让人心寒,李逵的利斧活活劈死四岁的小衙内。这手段正与宋江屠灭一村来逼反秦明相似,残忍毒辣全无人性。又如为了强拉卢俊义上山,就去骗卢俊义题反诗,又对卢的管家李固谎称卢已立意上山造反,唆使李固去自首,险些害了卢俊义的性命,这恐怕也只能用阴险二字形容。吴用使的尽是些下三滥手段,首先道德先亏了,这样的人怎能服众,怎能收拾世道人心?

所谓的替天行道在梁山人心中就是一句哄小孩的屁话,指望这样的谋士,梁山的事业能混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吴用短视,在谋划夺取生辰纲的时候,他对三阮明言:“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吴用是一个玩小了的聪明人,而诸葛亮隆中三策,那分明是敢担当的大英雄情怀,所以,《水浒传》只是写了吴用的聪明,而与智慧无涉。他干的只是事,不是事业,可以说吴用是小人情怀,很多的事情是拿不到台面上,见不得阳光的,有点像老鼠,聪明虽聪明矣,可肩膀上扛了猎枪,那尾巴还是要露出的。

而《三国》中的诸葛亮则是智慧的化身,也是知其不可而敢向命运抗争的、死而后已的大英雄。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知遇之恩,虽面对曹操的谋士如云,仍呕心沥血,一心志在恢复汉室,所以我一读到诸葛临终秋风五丈原,就不由悲从中来,诸葛不是机会主义者,否则他要是投靠曹操,那历史就会改写,诸葛是悲剧英雄,出师未捷,英雄扼腕: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罗贯中写诸葛是崇敬,施耐庵写吴用,有时是嘲笑。秋风五丈原的悲慨,在《水浒》中,只有写林冲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到了吴用,只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在《三国》中,我们常为诸葛亮的人文情怀所感动,如诸葛亮南征孟获,设伏火烧藤甲军时,罗贯中写到: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

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若是换了吴用,他不会体察无辜者的苦难之深,这是吴用的道德之失,他会为自己开脱,绝不会自责,面对一个个的死亡者,作为施暴的一方,心灵是应该受到灵魂拷问的,但吴用一直迷信的是“用”,是“术”,而不是“智”。

说白了,知识是把双刃剑,如用不好,在斫杀别人的时候,也会伤及自身。我想到了电视剧《水浒传》吴用的出场,有他和农夫的对话,很是觉得好笑。农夫:“我娘跟我媳妇呕气,都让我说个公道,我想了一夜也想不出个办法来,难死我了。”

吴用:“不难不难。在娘跟前顺着娘说,在媳妇跟前顺着媳妇说。”

农夫想了想:“娘跟媳妇都在怎么说?”

吴用:“低着头,一句也别说。”

是的,最后吴用在宋江的墓前和大宋的庙堂之间,也就没有了话说。

武松断臂,林冲气绝,鲁智深坐化,时迁万马践踏而亡,张顺万箭穿心而死……各位弟兄死死伤伤,凄凄惨惨,真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没有了可以驱使的弟兄,也就没有了吴用。

吴用,无用乎?要是有用,何故如此?要是无用,何必折腾?

神龙见首不见尾——说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的行踪有点像老子,神出鬼没令人生畏。有人说老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写到这,我想是否公孙胜还像那样,就躲在我们身边,其实,我们身边牛鼻子老道一类的人很多。

他像飞鸿,偶然经过梁山时,在梁山留下了雪泥鸿爪,公孙胜是梁山的副军师,也是精神领袖,但我们看到他总是躲在幕后,利用自己的气象功夫,呼风唤雨,说冰雹是冰雹,飞沙走石,制造神秘的气氛。

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罗列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名字和绰号,其间不乏解珍、解宝、杨雄等,却没有公孙胜,公孙胜的名字始见于稍后的《大宋宣和遗事》。公孙胜号“入云龙”,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观念中,“云”与“龙”,“风”与“虎”是两对关系紧密的,与动物的对应物象。

《易经乾》上说:“云从龙,风从虎。”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解释说:“召云者龙,召风者虎。”意思是龙可以召来祥云,虎可以召来疾风。为什么龙可以招来云呢?孔颖达疏又解释了云与龙的内在联系:“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

而公孙胜的绰号叫做“入云龙”,还有一说,就是“云龙”还是古代兵法中八阵中的两阵。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王琦注:“云龙风虎,皆阵名。”《李卫公问对》:“太宗曰:‘天地风云龙虎马蛇,斯八阵何也?爷靖曰:‘古人秘藏此法,故诡说八名,于八阵本一也。’”因为“云龙”有如此美好的意思,而且它又是兵法八阵之二,而公孙胜又是梁山好汉中最善于用兵布阵的人,所以用“入云龙”作公孙胜的绰号是十分恰当的。

说公孙胜,总想到太平天国的杨秀清,但公孙胜没有向晁盖和宋江逼宫的举动,毕竟杨秀清信奉的是洋教,我们知道,当金田起义前,冯云山被捕。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会众发生混乱,面临分裂瓦解。

这时,以烧炭为业的杨秀清急中生智,利用当地流行的代鬼传话习俗,忽然口哑耳聋,不吃不睡,假托“天父上帝”下凡附体,怒责动分子,要广大会众遵守天父之命跟“万国之主”洪秀全斩妖杀魔。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以天威神力稳定了众心,对维系拜上帝会组织起了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其中多见机智谐趣。却能以小见大,本书分“天分”“勤学”“应试”“授业”“论争”“品典”等共26章,录介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学界名流的趣闻掌故,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涉及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赵元任、鲁迅、白寿彝、竺可桢、傅斯年、梁羽生等。,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报喜特色人物的特色性格
热门推荐
  • 踏霄录

    踏霄录

    命运是什么?为何总有如此多的牵绊在你我的身上,莫非命运便是无法改变的东西?若命运总将你我玩弄,你会如何?坐以待毙?还是,冷笑碎天?沈天身世之谜?修真界之谜?太多的谜团尚未解开,唯有踏碎凌霄之巅,寻根问底!庞大无比奇遇无限的修真界请各位看官跟随着沈天的视角慢慢打开这迷雾。此书非种马文,爱恨情仇纠葛,问人生在世一人心能伤几回?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漫步在武侠世界

    漫步在武侠世界

    我见过小龙女的痴,也听过赤练仙子在耳边轻吟情为何物。我曾与仪琳一起叩首求过佛,也与教主在黑木崖绣过花。我从赵敏手中夺过倚天剑,却也见过周芷若的情与泪。我吃过商秀珣亲自下厨做的食物,与师妃暄论过道,也与婠婠在那月前一起赤脚而舞。……我是谁?一名游走在武侠世界与都市的旅者而已,猖狂而来,却也该纵歌而去。书群一173195143(已满),书裙二54055741欢迎大家入裙!新书《系统评测家》已发,请大家支持!
  •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本书为丛书之《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分册。
  • 凤鸣巫宫:妖孽哪里逃

    凤鸣巫宫:妖孽哪里逃

    (群号9439463)……这是宫斗?错!……是修真?不对!……是复仇?OUT了!当不止一个大馅饼砸下来的时候,报仇神马的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可报仇之后呢?那个长着九条尾巴的,你捶腿的力气大点,还有,把你的兰花指收回去!那个浑身冒火的,是让你烤肉,不是让你烧炭啊!还有你……既然没什么用,就来暖床暖被做抱枕吧,否则,会让你留在眼前惹人厌?至于剩下的灵兽、帅锅、妖孽们……不要急、不要慌,一个一个慢慢来,本姑娘定会好好“调教”你们的……嗯?恰有对联曰,不斗妃子斗妖孽,不用修仙法术高……横批云,贵宫好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如果不是夕阳西下的那个侧脸,不是那个懵懂的岁月里遇见那场盛开的烟花,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会这么复杂,可是,命运在冥冥之中便注定,有一种爱,叫做轮回。它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