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休谟进一步提出,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都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这种本能则是来自我们神经系统中所养成的习惯,长期下来我们便无法移除这种习惯,但我们并没有任何论点,也不能以演绎或归纳来证明这种习惯是正确的,就好像我们对于世界以外的地方一无所知一样。所以,休谟抛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做出了“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这一著名论断。需要注意的是,休谟并不是主张归纳法不可行,虽然他怀疑了归纳法的正当性,但是他依然认为归纳法有用,正像他所说的,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自然决定了要我们期待未来的事物中会有比较多的与过去类似之处,而“这种思考方式让我们得以透过相同的原因推断出可能的结果,反之亦然。这种思考方式是所有人类生存于世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我们不能信赖我们的习惯而做出的错误演绎,因为这样不但使人思考缓慢,而且打从我们出生起在一生中都非常容易因习惯而犯下错误”。
什么是科学的理论
卡尔·波普尔,出生于奥地利,逝世于英国伦敦,20世纪著名的犹太哲学家。波普尔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评判标准以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题目中的话就是对其“证伪”原则的一个表述。
波普尔同意对偶然真理的界定,但它强调这样的经验科学应该服从一种证伪主义。证伪主义至少存在两个优点。第一,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是个别的。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它将是无法穷尽一般理论的。比如,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而只要一只黑羊就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所以,经验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证伪科学理论。第二,证伪主义可以避免对错误理论的辩护和教条。如果坚持实证主义,那么一旦出现与理论相悖的经验,人们便会做出特殊的设定或限制以使得理论能满足经验。但实际上这样的设定往往是极不科学的。证伪主义使人们相信所有的科学都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证实,但却会被随时证伪。
证伪主义应采用试错法。这是指人们应该大胆地提出假说和猜测,然后去寻找和这一假说不符合的事例。根据事例对假说进行修正,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乃至将最初的假说全盘否定。试错法对理论的修改和完善是没有止境的,试错法的结果只能是一个较好的假说,但不是最好的假说。最好的假说是终极真理的代名词,这和科学的探索精神相悖。
波普尔同样想整合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冲突,但他同时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承认,知识起源于一个不变的基础。唯理论认为这个基础是普遍必然的原则,而经验论认为它是人的经验感觉。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核心在于,一切理论和原则都可以被证伪,而经验虽然不是知识的来源和基础,却是检验知识的标准。他将这种观点称作理性批判主义。
于是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在波普尔这里得到了明确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识的。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它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它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而科学和非科学一样,都既包含着真理,又包含着谬误。
凡不可说的事情,应当沉默
维特根斯坦,一位天才的哲学家,一生创立了两个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哲学体系;一个号称终结了哲学的人;一位终身为自杀倾向所困扰,为了“体面的自杀”而参加“一战”,却被俘而在战俘营写成了名著《逻辑哲学论》的人;希特勒的中学校友;一个同性恋者;一个间谍。这些极端不同的面貌会聚于一身,加上他还是一位神秘主义者,维特根斯坦可以说是哲学史上的最神秘的人之一。
维特根斯坦传奇的经历与他一生所创立的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交相辉映,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很少,一生的代表作就是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和后期的《哲学研究》。而且《哲学研究》是在其死后才由学生编排出版的。但是就是这两部书,前者被哲学团体“维也纳小组”奉为“圣经”,后者则启迪了分析哲学一个重要的学派——日常语言学派。
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非常特别,无论是《逻辑哲学论》还是《哲学研究》,都是由一些箴言警句式的短小精悍的段落构成,通过编号组成系统。他使用概念从不进行定义、说明,而是直接使用。这造成了他的哲学的多义性和丰富性,但是却并不是说这些看似散乱的东西缺乏主题和旨归,相反却是明显而有条理的。
简而言之,无论是他的前期还是后期哲学,都可以看成是“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这句话的注脚,他的哲学是以对语言的分析为中心的,他所要做的如他所说正是发现“我要搞哲学时能使我停止不搞的那种发现。它带来哲学的安宁,使哲学不再为问题所困扰。这些问题使哲学本身也成了问题。”所以,他曾两次宣称他已经终结了哲学。
他在《逻辑哲学论》中曾说:“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因此,这本书将为思维划定一条界线,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想的表述划定一条界线,”像康德一样,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也是划定边界,只是康德划定的是纯粹理性的界线,而维特根斯坦划定的是语言的界线——对不可说的东西保持沉默。甚至对待自己的哲学,他也持同样的观点,《逻辑哲学论》大部分是无意义的,只有少部分(其中关于数学和逻辑学的内容)是具有一点意义的。所以,他说自己的命题也不过是个“梯子”,你只有最终越过这些命题,抛开“梯子”,才能“正确看待世界”。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他写完《逻辑哲学论》的十六年后,他却真的回来了,用《哲学研究》这本书完全拆除了《逻辑哲学论》这个“梯子”,而不是之前设想的“抛开”。
认识是对事物主观能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而这种能动反映有两个特点,通过这两个特点来保证认识和认识对象能够保持一致,从而获得真理。首先是摹写性,所谓反映的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必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的,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其次是创造性,反映的创造性表现在人的思维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能够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预见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并能够综合事物的个别方面的属性,提出反映整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还表现在人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事物的客观规律,在思维中建构起理想的观念对象,这种理想的观念对象是在正确地反映现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未来实践成果的超前反映。正是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对象,取得真理。
马克思主义还从思维机制上说明人的认识,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实际上是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和有组织地加工、改造和整合的过程。认识活动中人与世界之间的信息变换,是凭借人脑中的信息结构来进行和实现的。人的神经系统不仅通过种系进化而形成生物性结构,而且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会以信息的形式积淀于神经系统中形成人脑特有的信息结构。反映活动中的信息变换,就是人运用信息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操作和运演的过程,即内外信息的重组过程,最终在大脑中建构成一个与对象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物。而且,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新的信息组合系统又会积淀到人的内部信息结构中去,使人的内部信息结构也处于不断建构和更新的过程之中。因此,人的认识能动性不断增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最后是如何证明认识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否超越自身达到存在,在认识中人与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在主观的范围内,仅靠理论上的论证或争辩,是无法最终得到解决的,只有实践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有效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同时,通过实践,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感觉、认识不是人与世界的屏障,而是人与世界相互联系的通道。
认识何以成为可能
我们能认识世界吗?我们头脑中的世界是否就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会不会那只是我们自以为是、想象出来的世界?
如果你思考过这些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哲学的认识论领域。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那也没关系,就像我们不知道消化理论,但我们照样能够吃得身强体壮一样,我们不知道认识论同样不妨碍我们认识这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以用能动的反映论来概括,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和核心。认识论包括三个相关的层次,第一是世界是否可知,第二是世界如何可知,第三则是如何证明这种认知。
对于第一个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首要问题。马克思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的认识可以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图景。回答了这个问题,接着就要面对第二个问题:这种认识是怎么实现的?
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一种特有的能力,这就是认识能力。而且马克思也回答了这种认识能力的来源问题。在这点上,马克思坚持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从无机物中类似感觉的能力长期发展而来的。而人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来认识世界。
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也就是说,是否为真理不是通过理论来解决的,而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真理是否为真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做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而言之,认识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服务,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根本观点,也是对于认识真理性问题做出的独特解答。
以上就是马克思认识论的主要观点。当然,认识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既是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的辩证综合,也表现了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正是因为引入了实践概念,马克思才科学地回答了认识论的三个主要问题,为我们正确认识“认识”本身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力地反驳了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错误观点,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导。这是马克思的不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