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300000007

第7章 人为自然立法(3)

虽然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学说就没有价值。它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发:其一,大自然蕴涵着无限多样性的和谐统一性。即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物理世界,万物纷然杂陈但又不彼此孤立、相互无关,它们以多种形式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多中有一,乱中有序,纷繁中见协调,差异中见统一。其二,和谐作为多样统一乃是具体的同一。和谐是根植于客观自然界基础之上的,是自然界本身的固有结构,宇宙本来就有的秩序,是宇宙布局的精髓。

“我思故我在”

三百多年前,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提出了这个著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据说这是哲学自产生以来所能提供的传播最广的哲学命题。但是同时,它却又是最费解、最富争议的哲学命题。自它产生的三百年来已经有无数对它的解释,但是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我思”和“我在”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个哲学之谜。那么,笛卡儿在他的这个著名论断中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17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趋于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工场手工业,飞速发展。但是法国在政治上却相对落后,正处于君主专制的极盛时期。天主教在法国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耶稣教会把持学校和一切官方的学术机构,压制和迫害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思想家。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方面笛卡儿对现状不满,有变革的呼声,另一方面也对教会所宣扬的经院哲学十分厌恶,认为它是“伪科学”,希望建立为实践服务的新哲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笛卡儿提出了用“理性”来衡量一切,以对抗神学的权威。然而人虽然生而具有理性,但是却在还不能完全运用自己的理性前,已经接受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成见,导致理性被谬误所窒息,所以要完全运用自己的理性,首先必须排除这些成见和谬误。于是他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方法,通过对以往接受的一切知识、观念的大清理,重建以理性为基础的真理大厦。

作为一个卓越的数学家,笛卡儿看到,与归纳相比演绎推理具有必然性,真理大厦必须通过演绎方式来重建。但是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那么最初的前提如何得到呢?他论证说:我们怀疑一切,但是我们却不能怀疑这个怀疑者本身的怀疑,否则就会陷入矛盾,而怀疑意味着怀疑者一定是存在的,换句话说思维就意味着思维者的存在,也就是“我思故我在”。可以看到,笛卡儿不是从经验的心理事实推理出这个命题,而是从逻辑上推论出来的。接着,他从“我思故我在”又推出了“上帝存在”和“物质世界存在”。这样,笛卡儿就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形而上学体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笛卡儿实际上是从“我思”这个精神性的实体,推出了“我在”以及“物质世界”等物质性实体。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由精神到物质的“超越”,从而成为以后的哲学家批评以及聚讼不休的焦点。我们常说笛卡儿是个“二元论”者,就在于他既承认物质性的实体,同时也承认精神性的实体,两者不存在谁主宰谁,谁决定谁的问题,而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两个东西。当然,也有人说,笛卡儿还是认为精神性的实体是第一位的,因为物质和精神都是由上帝创造的,而上帝是个精神性的实体。

白板说

当代随着脑科学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知识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认识能力是大脑的固有功能。但在古代和近代,关于知识和认识能力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是认识论中存在重大争论的问题。这些争论分为两方,一方主要观点是知识和认识能力是天赋的;另一方则认为认识是人脑的功能,知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映。前者以柏拉图和笛卡儿为代表的“天赋观念说”最为著名,而后者的代表则有著名的“白板说”。而其中以洛克的“白板说”最为出名。

实际上最早提出认识论上“白板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感觉前,人们的灵魂犹如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认识是由于受外物刺激,由于感官接受了事物的可感觉的形式而形成的,正如蜡块接受图章的印迹一样。

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他以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理论而成为英国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洛克的白板说理论吸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在洛克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来源于经验。

关于认识能力,洛克认为,人具有某种先天的机能,它是观念、知识生成的必要条件。“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一切知识。”借着这种能力,人们首先获得关于外部事物及心灵活动的简单观念或经验,进而在简单观念的基础上构造出复杂观念及知识系统。洛克这里所说的经验,是指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对自己心灵活动的反省,是供给人们理智以及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

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的复杂系统,但可以把这些简单区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的获得具有被动的接受性,人们不能拒绝、改变或任意涂抹,因而简单观念单纯而不可分。在感觉与反省的基础上,人们又获得了复杂观念。

复杂观念是人们对简单观念进行组合或分离而形成的观念或命题。由于人本身具有一种保留简单观念的把握力和对简单观念进行分辨、比较、组合、抽象的能力,所以在这种能力的作用下,人将自身把握的简单观念进行比较、辨别,然后根据不同的规则及个人的习惯、意志进行组合、分离或抽象,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复杂观念。有了复杂观念,人们会从中进一步获得知识。知识是人们把各种观念进行组织、抽象而获得的知觉。

洛克白板说虽然并不完美,但它的提出,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创立了一个博大的认识论体系,为我们全面地理解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份极为丰富的哲学遗产。

“我在说谎”是真话还是假话

“我在说谎”,这句话看来毫无疑义,完全是一种坦白交代的面目,只是在承认一个错误罢了。对于此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这一般不取决于这句话本身,而在于其他一些东西,比如,他一贯的表现,比如,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等。然而,仔细看看这句话,问题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简单。

我们不妨推究一下这句话。

假设“我在说谎”这句话是真话,那么我就没有在说谎,我说了实话,那么“我在说谎”就成了一句假话。而假设“我在说谎”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正是假话,“我在说谎”也就反而是句真话了。这下你就能看到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困难。“我在说谎”既不能是真话也不能是假话,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带来矛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悖论。所谓悖论就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上面这个论题实际上是一个古老悖论的变体。这个古老悖论是这样的:

公元前6世纪,克里特哲学家艾皮米尼迪斯(Epimenides)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这句话有名是因为它没有答案。因为如果艾皮米尼迪斯所言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说谎者,身为克利特人之一的艾皮米尼迪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应为谎言,但这跟先前假设此言为真相矛盾;又假设此言为假,那么也就是说所有克利特人都不说谎,自己也是克利特人的艾皮米尼迪斯就不是在说谎,就是说这句话是真的,但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又会产生矛盾。因此导致了悖论。

像这样的悖论还有许多,比如:书目悖论(一个图书馆要编纂一本书,其内容是列出该图书馆里所有不列出自己书名的书的名字。那么作为目录的书该不该列出自己的书名?)、堂吉诃德悖论(桑丘·潘萨在他治理的岛上颁布一条法例,规定过桥的旅客必须诚实地表示自己的目的,否则就会被绞死。有一个旅客在见到桥上的告示后,宣称自己过桥是要被绞死的。那到底该不该让他通过呢?)、全能悖论(上帝能创造出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吗?)、理发师悖论(一个城市里唯一的理发师定了如下的规定:只帮那些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现在问一个问题:理发师应该为自己理发吗?)等。聪明的读者,你不妨试试像本文上面那样推导一下这些悖论。

悖论的出现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

“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休谟在由《人性论》第一卷所改写的《人类理解研究》中这样写道。休谟作为近代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角色,在继承之前哲学家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归纳问题”或者称之为“休谟问题”。

“归纳问题”和“因果问题”是纠结在一起的,它们同样历史悠久。早在中世纪哲学家迈蒙尼德的著作中便列举出了几名同样不相信“因果关系”的伊斯兰哲学家,从这些伊斯兰哲学家的角度来看,造物主所创造出的任何东西都是独立而不相连的,因此这些事物间并没有一定的联结。

因果关系问题在常识上是为我们所承认的,但是休谟却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说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可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他认为只有那些可以观察到的才是真实的,才是知识。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个事物造成了另一个事物,一个事物是另一个事物的原因,而只能说它们之间有一种“恒常联结”。

他的论证是如此有力,以至于以后的哲学家,如罗素,完全抛弃了因果关系的概念,只将其视为一种迷信。事实上,直到现在,因果关系究竟从何而来,这仍然是个不解之谜。而归纳思考正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只有因果关系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必然性是可能的,归纳推理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总是会有意外发生,也就是未来可能有一天,太阳不再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同类推荐
  •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其实都是在说这件事——人生的努力方向。因为,有了方向,人生就不一样了。原来贫穷者,定然变得富有;原来低贱者,定然变得高贵;原来懒散者,定然变得精进;原来死板者,定然变得活泼,原来低俗者,定然变得高雅;原来痛苦者,定然变得快乐。快来看看吧!
  • 少儿字谜猜解入门

    少儿字谜猜解入门

    “猜解”连在一起,既有“猜”的意思,也有解释、解析(谜面谜底扣合关系)的意思。不仅让读者学会猜字谜,当面对一条完整的字谜时还会解析为什么是这个字。书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介字谜的猜解20种方法并举出实例,第二部分为实战演练。共分100组,每组10个字谜。有规律讲解、有猜谜提示、难易适中、读者针对性强。是一本精编型谜书。
  • 青少年文化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文化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寻宝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宝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本系列漫画共8本,以布瓜博士、乐乐淘等主要人物的冒险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他们的探险故事,穿插故事中出现的科学知识点,让小读者在趣味阅读的同时可以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除了惊险刺激的内容,图书的每个章节都还有相对应针对本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的百科知识介绍,这些知识学习也是以漫画的生动形式表现出来,将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于一体。
  •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晾,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臭名远扬的她嫁给阅女无数的他,满城百姓皆欢心雀跃!如此两人喜结连理必定是为民除害的步伐!订婚宴上,宾客们看着台上只有穿着昂贵礼服的未婚妻孤独的坐在台上磕着瓜子时,均投来惋惜的目光。然而她的未婚夫此时正奋战在其他女伴的温柔乡里!婚礼上,神圣的牧师问新郎“愿意娶她为妻么?”新郎转头问新娘“你愿意么?”新娘莞尔一笑,“户口本装不下我的那页了!”新郎勾唇一笑。“成交!”婚后,她依旧腐女,他依然风流,只是慢慢滋生的情愫已悄然破土而出,两人却浑然不知。多年后,她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眼里的柔情出卖了他的心。只是那时的她已然找到自认的真爱,他又该怎样重获伊人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人间(下)

    人间(下)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奧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玩转职场你缺什么

    玩转职场你缺什么

    如果你是金子,任凭环境改变,你还是金子。所以,决定你本身价值的不是公司,也不是老板,而你自己。你在职场上郁郁不得志,原因并不能全怪外界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你并没有你自认为的那么优秀,你身上一定还缺点什么。本书收张笑恒所著,分别从就业能力、适应能力、责任心、合作精神、自觉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迎合的技巧、圆融的智慧等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缺的那一点,然后去积极地调整自己,当你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那么你发现原本存在一堆问题的职场瞬间换了新颜,未来也变得清晰和明亮起来。
  • 嫡女之随身空间

    嫡女之随身空间

    前世蒙冤而死,魂兮归来,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太多太多。今生含冤重生,吾爱吾恨,定要让你们得到应有的一切!且看重生的嫡女,不再软弱不再可欺,走出属于自己的光华万丈的未来。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爱的创可贴

    爱的创可贴

    这世上,谁没受过爱情的伤?可总有这么一个人,跟别人不一样,可以让你的伤痊愈,让你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谁是你“爱的创可贴”?谁会给你受伤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暖暖的慰藉?
  • 冲喜王妃

    冲喜王妃

    这世上怕是没有比赵玉华更悲催的女人,订婚仪式上,男友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劈腿,说最爱的人是她的姐姐赵玉倩,这让她情何以堪。从订婚仪式上落荒而逃的她遭遇车祸,穿越到禹西国丞相府庶出二小姐柳如烟身上。被迫代嫡姐柳如仙嫁给快要翘辫子的六王爷冲喜。她这两世为人,都和姐姐有着纠葛,既然这嫡姐对她不仁,那么就不要怪她这庶妹不义。冲喜就冲喜吧!让她和一只公鸡拜堂,看来这六王爷病的连床都下不了,马上就要翘辫子了。片段一:“对不起,玉华,我爱的人是你姐玉倩!”男友陆子豪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抱歉地对赵玉华说。赵玉华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整个人都懵了。“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片段二:“你干什么?马上就要翘辫子的人,还不好好躺着!”赵玉华推着突然压在身上的男人。“就算本王要翘辫子,也要先和王妃洞房完了,再翘辫子!”六王爷黄甫云风俯下头,贴着她的脸,嘴角微现坏坏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