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学说就没有价值。它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发:其一,大自然蕴涵着无限多样性的和谐统一性。即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物理世界,万物纷然杂陈但又不彼此孤立、相互无关,它们以多种形式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多中有一,乱中有序,纷繁中见协调,差异中见统一。其二,和谐作为多样统一乃是具体的同一。和谐是根植于客观自然界基础之上的,是自然界本身的固有结构,宇宙本来就有的秩序,是宇宙布局的精髓。
“我思故我在”
三百多年前,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提出了这个著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据说这是哲学自产生以来所能提供的传播最广的哲学命题。但是同时,它却又是最费解、最富争议的哲学命题。自它产生的三百年来已经有无数对它的解释,但是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我思”和“我在”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个哲学之谜。那么,笛卡儿在他的这个著名论断中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17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趋于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工场手工业,飞速发展。但是法国在政治上却相对落后,正处于君主专制的极盛时期。天主教在法国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耶稣教会把持学校和一切官方的学术机构,压制和迫害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思想家。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方面笛卡儿对现状不满,有变革的呼声,另一方面也对教会所宣扬的经院哲学十分厌恶,认为它是“伪科学”,希望建立为实践服务的新哲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笛卡儿提出了用“理性”来衡量一切,以对抗神学的权威。然而人虽然生而具有理性,但是却在还不能完全运用自己的理性前,已经接受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成见,导致理性被谬误所窒息,所以要完全运用自己的理性,首先必须排除这些成见和谬误。于是他提出了“普遍怀疑”的方法,通过对以往接受的一切知识、观念的大清理,重建以理性为基础的真理大厦。
作为一个卓越的数学家,笛卡儿看到,与归纳相比演绎推理具有必然性,真理大厦必须通过演绎方式来重建。但是演绎推理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那么最初的前提如何得到呢?他论证说:我们怀疑一切,但是我们却不能怀疑这个怀疑者本身的怀疑,否则就会陷入矛盾,而怀疑意味着怀疑者一定是存在的,换句话说思维就意味着思维者的存在,也就是“我思故我在”。可以看到,笛卡儿不是从经验的心理事实推理出这个命题,而是从逻辑上推论出来的。接着,他从“我思故我在”又推出了“上帝存在”和“物质世界存在”。这样,笛卡儿就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形而上学体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笛卡儿实际上是从“我思”这个精神性的实体,推出了“我在”以及“物质世界”等物质性实体。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由精神到物质的“超越”,从而成为以后的哲学家批评以及聚讼不休的焦点。我们常说笛卡儿是个“二元论”者,就在于他既承认物质性的实体,同时也承认精神性的实体,两者不存在谁主宰谁,谁决定谁的问题,而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两个东西。当然,也有人说,笛卡儿还是认为精神性的实体是第一位的,因为物质和精神都是由上帝创造的,而上帝是个精神性的实体。
白板说
当代随着脑科学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知识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认识能力是大脑的固有功能。但在古代和近代,关于知识和认识能力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是认识论中存在重大争论的问题。这些争论分为两方,一方主要观点是知识和认识能力是天赋的;另一方则认为认识是人脑的功能,知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映。前者以柏拉图和笛卡儿为代表的“天赋观念说”最为著名,而后者的代表则有著名的“白板说”。而其中以洛克的“白板说”最为出名。
实际上最早提出认识论上“白板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感觉前,人们的灵魂犹如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认识是由于受外物刺激,由于感官接受了事物的可感觉的形式而形成的,正如蜡块接受图章的印迹一样。
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他以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理论而成为英国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洛克的白板说理论吸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在洛克看来,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来源于经验。
关于认识能力,洛克认为,人具有某种先天的机能,它是观念、知识生成的必要条件。“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一切知识。”借着这种能力,人们首先获得关于外部事物及心灵活动的简单观念或经验,进而在简单观念的基础上构造出复杂观念及知识系统。洛克这里所说的经验,是指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对自己心灵活动的反省,是供给人们理智以及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
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的复杂系统,但可以把这些简单区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的获得具有被动的接受性,人们不能拒绝、改变或任意涂抹,因而简单观念单纯而不可分。在感觉与反省的基础上,人们又获得了复杂观念。
复杂观念是人们对简单观念进行组合或分离而形成的观念或命题。由于人本身具有一种保留简单观念的把握力和对简单观念进行分辨、比较、组合、抽象的能力,所以在这种能力的作用下,人将自身把握的简单观念进行比较、辨别,然后根据不同的规则及个人的习惯、意志进行组合、分离或抽象,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复杂观念。有了复杂观念,人们会从中进一步获得知识。知识是人们把各种观念进行组织、抽象而获得的知觉。
洛克白板说虽然并不完美,但它的提出,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创立了一个博大的认识论体系,为我们全面地理解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份极为丰富的哲学遗产。
“我在说谎”是真话还是假话
“我在说谎”,这句话看来毫无疑义,完全是一种坦白交代的面目,只是在承认一个错误罢了。对于此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这一般不取决于这句话本身,而在于其他一些东西,比如,他一贯的表现,比如,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等。然而,仔细看看这句话,问题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简单。
我们不妨推究一下这句话。
假设“我在说谎”这句话是真话,那么我就没有在说谎,我说了实话,那么“我在说谎”就成了一句假话。而假设“我在说谎”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正是假话,“我在说谎”也就反而是句真话了。这下你就能看到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困难。“我在说谎”既不能是真话也不能是假话,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带来矛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悖论。所谓悖论就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上面这个论题实际上是一个古老悖论的变体。这个古老悖论是这样的:
公元前6世纪,克里特哲学家艾皮米尼迪斯(Epimenides)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这句话有名是因为它没有答案。因为如果艾皮米尼迪斯所言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说谎者,身为克利特人之一的艾皮米尼迪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应为谎言,但这跟先前假设此言为真相矛盾;又假设此言为假,那么也就是说所有克利特人都不说谎,自己也是克利特人的艾皮米尼迪斯就不是在说谎,就是说这句话是真的,但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又会产生矛盾。因此导致了悖论。
像这样的悖论还有许多,比如:书目悖论(一个图书馆要编纂一本书,其内容是列出该图书馆里所有不列出自己书名的书的名字。那么作为目录的书该不该列出自己的书名?)、堂吉诃德悖论(桑丘·潘萨在他治理的岛上颁布一条法例,规定过桥的旅客必须诚实地表示自己的目的,否则就会被绞死。有一个旅客在见到桥上的告示后,宣称自己过桥是要被绞死的。那到底该不该让他通过呢?)、全能悖论(上帝能创造出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吗?)、理发师悖论(一个城市里唯一的理发师定了如下的规定:只帮那些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现在问一个问题:理发师应该为自己理发吗?)等。聪明的读者,你不妨试试像本文上面那样推导一下这些悖论。
悖论的出现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
“习惯是人生伟大的指南。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休谟在由《人性论》第一卷所改写的《人类理解研究》中这样写道。休谟作为近代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角色,在继承之前哲学家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归纳问题”或者称之为“休谟问题”。
“归纳问题”和“因果问题”是纠结在一起的,它们同样历史悠久。早在中世纪哲学家迈蒙尼德的著作中便列举出了几名同样不相信“因果关系”的伊斯兰哲学家,从这些伊斯兰哲学家的角度来看,造物主所创造出的任何东西都是独立而不相连的,因此这些事物间并没有一定的联结。
因果关系问题在常识上是为我们所承认的,但是休谟却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说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可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他认为只有那些可以观察到的才是真实的,才是知识。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个事物造成了另一个事物,一个事物是另一个事物的原因,而只能说它们之间有一种“恒常联结”。
他的论证是如此有力,以至于以后的哲学家,如罗素,完全抛弃了因果关系的概念,只将其视为一种迷信。事实上,直到现在,因果关系究竟从何而来,这仍然是个不解之谜。而归纳思考正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只有因果关系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必然性是可能的,归纳推理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总是会有意外发生,也就是未来可能有一天,太阳不再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