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关情——自然美与“比德”传统
大自然是孕育人类并以其乳汁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人类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脉动中,感到惬意、宁静、温馨。无论是芳草萋萋,杨柳依依,还是惊雷闪电,狂风暴雨,自然界总是以其变幻莫测的美,令人心驰神往。自然的美在于自然本身的天然性,如原始森林、遥远的星辰与太空,更显示其原初性。国家第一公园张家界,地处武陵山脉,由于地壳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漫长的风雨袭击而形成了奇峰耸立、沟壑纵横、万物峥嵘之景象。自然美还具有多变的特点,她是多姿多彩的,“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镜,冬山惨淡而如睡”。随着自然美四季的推移,会使环境变幻莫测,让人沉醉。李白在一首诗中写道:“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其中就共同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把自然之色跃然目中,以便突出它的特色。古人对于山水的欣赏,还富于水墨丹青的意味。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细细品味一下,便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无边无涯的碧绿荷叶,点缀着夕阳之下的荷花,自然艳丽无比。世界是无穷的,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欣赏也是无限的,纵然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山一水,又何不是满载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呢?
自然美与“比德”的传统也是分不开的,这种“比德”在中国是一个重要而源远流长的审美传统。虽然是荀子明确提出“君子比德”这个概念的,但这种“比德”的思想在孔子那里就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表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维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这样,人去欣赏自然物就变成了以自然物比拟人的各种道德品质。此种比德观,对后人影响甚大。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王观早已说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也是“比德”的显示,此后,人们所谓的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审美现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说法,实际上也都是这种“比德”式的审美传统的具体运用。
从“花花世界”看花与佛教
“花花世界”一词被我们用来描述纷繁芜杂、光怪陆离的现实人生,殊不知这个词却是来源于佛教典籍。
佛经中与花有关的词汇,较为一般大众所熟知者,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莲花化生、花开见佛、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借花献佛、一花一世界、一花开五叶、心净即莲台、莲花栽净域等。此外,“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是用来譬喻佛法在世间,而不被世间所染着的特性。佛教以清净的本心比为莲花,故名“心花”,后来将心情开朗欢喜谓之“心花怒放”;《华严经》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说法,后来俗语以“花花世界”谓之繁华尘世,就是起源于此。
花是大自然最美的色彩,是生活中最好的装饰,更是人生最佳的写照。
平常只要一提到美,就令人联想到花。花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还能增进生活情趣,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天地间如果缺少了花,则诗人、雅士的诗画作品,必定黯然失色。插花艺术也与焚香、点茶、挂画合称“四艺”,但是却很少人知道插花艺术最早是从佛教的“香花供佛”发展而来,因此佛教与花有极深厚的渊源。佛经中有许多与花有关的成语、典故、譬喻等,借花来阐述诸行无常、缘起缘灭的义理。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有经王之美称的《妙法莲华经》,就是以莲花来象征佛法无上微妙的真理,表示佛法像花一样清净、善美。尤其佛教徒更常借香花供佛,表达虔诚的信仰。寺院也广种花木美化环境,供养大众。因此,佛教与花就这样结下善缘,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佛教与花的深厚因缘在于花如人生。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花如人生,人生就像花一样。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灿烂绽放、花香四溢,乃至凋谢,正如人生的过程;花虽然有开有谢、有荣有枯,其生命的本体却是永恒不死的。然而众生在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中要如何开放呢?佛经中有所谓的“九品莲花”,人生也是有层次的。我们是让自己活出上品、中品,还是下品呢?就看自己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把握生命,继而创造生命的价值。
花不只像人生,花也像人的心。我们常以“心花怒放”来表示欢喜,好的心就像花一样,可以把欢喜带给别人。尤其花正当开放时,总是毫无保留地把它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供人欣赏。
人生亦应如花一样,尽其所能地贡献己力,与人共享,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不见不散——相得益彰的旅游与文学
一片自然的风光除去它缤纷的色彩和多变的形式外,为什么还有神秘的意蕴或崇高的氛围竟能令人心醉神迷、乐而忘返,以至于叹曰:“吾卒当以乐死。”或者说,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一片自然风景为什么变成了“一个心灵的境界”呢?这是因为文学艺术赋予了各类旅游资源以诗情画意和更高的审美价值。
景区中的绘画、书法、匾额、楹联等,或以高度精辟的语言描摹胜景,或以精湛的工艺,巧妙的构思,绝世的书法表达情感,内容富于哲理,极具感染力,大部分都是古今名流涉足时触景生情之作。它们不但使多姿多彩的景观增添韵味,而且为这些景观点睛寄情,扩大这些景区的知名度。例如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楹联:“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远空。”写出了十七孔桥似长虹卧波的姿态,也写出了游十七孔桥的闲雅情趣。全联由桥和影点染生发了桥上和桥下、风和月、动与静、虚与实等相反相成的诸多情趣;又如大明湖历下亭联:“风雨送清凉,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诘画;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把大明湖荷花含笑,翠柳如烟,山色如染的美好山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也使旅游者更深刻地领会大明湖的美妙之处,无形中提升了大明湖的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
旅游活动是捕捉美感的高级精神活动,而“美”是一种诗情画意和我们的审美理想交融的境界。在这里,美感的捕获主要靠山水名胜的优美度,还要借助于旅游文学艺术对山水名胜的描写与宣传。文学的艺术手法会使“美”的内涵得以揭示,吸引旅游者游览、体验、领悟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历代文人雅士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使得他们的旅游活动往往伴随着比普通人更强烈的审美渴求,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创造出或清丽淡雅、或雄浑博大、或幽深邈远的审美意境。这特有的瑰丽想象催化我们的情感,唤醒我们的审美习惯,使我们充分体验了“物我感应”之神奇。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审宇宙之美
宇宙的秘密是无穷的,浩渺无际的宇宙总是给人以崇高壮丽的美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挣脱“小我”的羁绊,与宇宙精神融为一体。所以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只有靠眼睛才升到天上;因此理论是从注视天空开始的。最早的哲学家是天文学家,天空使人想起自己的使命……”宇宙是永恒的诗篇,它的主题是神秘与无限。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极目远眺,只见茫茫宇宙、天地悠悠,不禁悲从中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孔子也感慨万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们都在礼赞宇宙的无穷,感叹人生之短促,充满了探求人生、追求生命、体会宇宙精神的悲凉与慷慨之情。
人生的有限使人自觉去领略和感受永恒的宇宙,开拓胸襟,以期在刹那间见永恒,在有限中现无限,成就人生的审美理想。当我们凝神静思宇宙的各种现象时,不能不感叹这雄伟壮丽与严整精密:大至河系小至原子、粒子,复杂微妙的生物界都在遵循着各自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地运动着,显出惊人的秩序和神奇的内在和谐,这成为人类永远追求的范本。中国的《乐记》把音乐视为“天地之和”,认为美就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罗丹也是一个敬畏自然的人:“我服从自然,从来不想要命令自然,我唯一的欲望就是像仆人一样忠实于自然。”德国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刻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越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便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灿烂的星空充满了宇宙的智慧、壮美和不灭的永恒精神,向我们展示宇宙的无垠,让我们体会自身的渺小,感悟现象界的短暂;仰望苍穹,造物主的博大启示引领我们接近天地的大光明,体会生命的真谛,警醒人类自身以造化所赐的智慧来体证心中的道德律令,并身体力行,凭意志引导自身从自然走向自由。
由此,头上的星空不仅仅以其璀璨而吸引我们的目光,它还启迪知识的惊奇,更是宇宙的示相。它灵运世界之网,妙演宇宙之生,万物为宾客。宇宙正是通过自己的寥廓与光明引导人类心中的灵性,接近崇高,走向神圣,在参天地之造化中顿悟生命的自由与可贵。
咫尺云烟都是画——园林的魅力
园林,不论是辉煌奢华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家碧玉的私家园林,都以其诗情画意抚慰着人类疲惫的心灵。诗情也好,画意也罢,总的来说都属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园林以自己的语言形式对这种艺术文化做出了精彩的表述,这也许就是中国园林的神妙之所在了。
园林有园林的语言,其意象在“隐、秀”之间,或者说园林中充满了“潜台词”。这里所说的园林语义,多指园林形象所表述的诗情画意,这就更走向艺术情态了,如虚实相生、分景借景等。清代的沈复在《浮生六记》
中说道:“若夫国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园林之景由人来组织,如分景、隔景、对景、借景、框景、障景、引景、漏景等,据说组景手法有18种之多。如其中的借景:无锡寄畅园,在环彩楼可以望见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苏州拙政园,在梧竹幽居处可以望见北寺塔。
这些虽不属园中之物,但却属园中之景,可谓匠心独运。
园林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在空间的处理上更隐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园林,多以水池为中心来构园。这种构园方式,其深层意义出自中国的基本哲学思想。中国哲学观认为,“虚”乃是哲学的最高境界,《老子》中说,“至虚极,守静笃”。
《庄子》中也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是最高境界、最高追求。水是“无”,是虚;建筑、石、林木是“有”,是实,所以都是置于周围。不但如此,中国园林之水还主张静水,越静止越美,静则明,可见到水下之物,水中之鱼,水面上还有物之倒影,而水则消失了,见不到了。
园林表述的是自然,但这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人心目中的自然,是人与自然的最理想的关系。这也是中国的人本主义,它与西方人本主义很不相同。园林中的树,中国园林主张“取其自然,顺其自然”,因此园中林木之形态,都保持着它们的本来姿态,松有松样,柳有柳姿。西方园林中的树,多剪成几何形体,圆的、方的、长的,这是出于它们的人本思想,“征服自然,为人而用”。其实,中国的“自然”,互相存在,互利互助。园林毕竟是园林,因此“入画”与“诗意”都是意象的,需品味者以绘画和诗之意境去感受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美妙。
从四合院看天人合一
提起北京的四合院,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八进九进的官宦富贾们的“深宅大院”,不可否认,王府确实是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但北京四合院的“根”还藏于老城区中未经改造过的窄小胡同里的普通民居。那些小四合院虽然只有一进或两进,但它们却是北京人厚重的历史与鲜明的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情感上给人以东方式的、神秘的传统文化的感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传统民居,从辽代起已初步形成规模,经历代逐渐完善,最终成为近代的民居形式,四合院的形成是由中国人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决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他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以中国人居住的空间里,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顶的所谓院子,生活中人与大自然非常亲近。四合是指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合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即“院”。一般来说,正规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位置。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三间,耳房二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屋不算大门四间,加上大门洞、垂花门共十七间。四合院中间的庭院,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家庭成员休闲以及做家务劳动的场所。
居住在四合院内的主人一般都在庭院内种花植木。老北京人钟爱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以及枣树、槐树。庭院宽敞的人家还种上一两株香椿树,春天来临,做上一盘香椿炒鸡蛋,既能赏绿,又饱口福。此外,还有盆栽和水养。最常见的盆栽花木有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通常来讲“天人合一”的意思:是天人一致,一是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不论规模大小,四合院总能够以其结构上的特色阻挡外界干扰,营造一片清净雅致的居所,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给人以独特的美的感受。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也包含了这层深意吗?
爱江山更爱美人——人体美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