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7500000001

第1章 胜战计(1)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注释】

备周则意怠: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太:极,极大。

【译文】

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战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30年前陈霸先所建,国号为陈,定都于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军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军队于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一带)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高举旗帜,大张旗鼓,虚张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虚实难辨,起初以为大军来犯,全国兵马倾城而出,准备迎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调防,并没有来犯,陈国便撤回大部队。如此三番五次,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半点不露,陈国也司空见惯,防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也未有察觉。隋军从天而降,令陈军来不及防备,随后,一举夺取陈国的南徐州。

【赏析】

本计是指人们平时对待事物,由于对某些事物习以为常了,也就没有了怀疑,慢慢地滋生出松懈、大意,是一种以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作战争伪装或掩盖某种军事行动,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致胜目的。

第二计摇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释】

共:集中的。

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敌:敌,动词,攻打。句意为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译文】

进攻集中的敌人,不如分散它而后再打;攻打势气旺盛的敌人,不如攻打虚弱的敌人。

【战例】

之一

公元前猿缘源年,魏惠王为解失中山国的仇恨,便派最为器重的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赵国。这中山国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家,后来归降于魏国,没过多久赵国乘魏国国丧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中山国给攻占了。魏大将庞涓认为中山国是“鹅卵石”的小地方,离赵国比较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这样又解以往的仇恨又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魏惠王认为这种计策可行,就满心欢喜地答应大将庞涓的计策,随即拨些人马供庞涓调遣使用,然后大军直逼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在这生死面前只好向齐威王求救,并向齐威王承诺等到解围以后,以中山国作为报酬送给齐国。齐威王同意相助,他令田忌为大将,并重用从魏国救下的孙膑为军师,统兵出发。孙膑曾与庞涓同窗之交,对用兵之道,都非常精通。魏王用以重金聘请孙膑留在自己的身边出谋划策,当时庞涓也在事奉魏王。庞涓自认为才能不如同窗孙膑,嫉妒他的才能,遂谋害孙膑,并在他脸上刺字,目的就是让孙膑不能自由行走,又无脸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卖傻,遇得齐国使者在危难中得以相救,才能够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残害孙膑的陈年往事。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两国交界的地方,田忌要直取赵国都城邯郸,孙膑就对田忌说:

“要解开乱成一团的绳子,不可以用拳头打它,要解开打斗,就不能参与双方的打斗,解除纠纷要抓住双方的要害,伺机出击,双方因受到牵制才能自然解开。现在魏兵将大举进攻赵国,其国内力量很薄弱。如果我们现在乘机去攻打魏国,那么庞涓必定撤军回来进行自救,如此一来邯郸之危不费一兵一卒而得到解围。

我们应在途中埋伏袭击庞涓军队,其军必然遭到惨败。”田忌依计施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途中遭遇伏击与齐国战于桂陵,魏军因长途跋涉变得疲惫不堪,根本无力与对方交战。最后,魏军输得一败涂地。庞涓十分狼狈地收拾残败余部,逃回魏国。这次交战齐军大胜,赵国之危自然解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过十三年,齐、魏两军再度相遇战场,庞涓又中孙膑的埋伏,自知才不如人,魏军惨败后,他遂自杀。孙膑因此名扬天下,兵法被后人相传于世。

之二

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部矛盾加剧,大大削弱了太平军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军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兵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变成一座孤城。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议对策,但对如此迫在眉睫局势,诸王众将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他说:

“如今,清军兵马众多,硬拼难以取胜。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清军屯粮之地杭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杭州。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再杀回天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翼王石达开也积极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李秀成作战。诸王众将都认为这是“围魏救赵”

之计,有两位王爷率领精兵突围,胜利是很有把握的。可是洪秀全猜忌心很重,以为天京被围,危机四伏,怀疑二王是想乘机逃脱,所以迟疑不决,没有吱声。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道:“天王,现在天国处于围困之中,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达开也下跪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突围。洪秀全深受感动,终于同意发兵突围。这年正月初二,清军仗着人多势众,已把天京围得水泄不通,也就略有松懈。这天深夜,李秀成、石达开各率一路人马,乘着黑夜,从敌人封锁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清将和春见是小股人马逃窜,也就没有派兵追击。二王突围后,分兵两路:李秀成奔向杭州,石达开奔向湖州。李秀成率小股人马到杭州城下,见防守严密,他急令士兵强攻,但都被击退。原来杭州是清军重要的粮仓,城中守军有一万多人,他们只守不出。李秀成见三天三夜没有攻下杭州,心中难免有些焦急。突然天降大雨,城中守军见太平军每次被击退,都很疲惫,再加上天降大雨,就都躲到城堡里休息,因为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睡觉,倒在地上,便呼呼大睡。李秀成乘着雨夜,派一千多名勇士,用云梯偷偷爬上城墙,等守城士兵惊醒,城门已经打开,李秀成率部冲进城内,攻下杭州。为了吸引围困天京的清军,李秀成下令焚烧清军的粮仓。和春闻讯,知道杭州失守,断了补给,急令副将张玉良率十万兵马,火速救援杭州。洪秀全见清军已分兵去救援杭州,敌军正在调动人马,于是下令全军出击。李秀成攻下杭州,放火烧了粮仓之后,火速赶回天京。石达开也率军队赶回天京。两路兵马一汇合,机智地绕道而行,躲避了张玉良去救援杭州的军队,终于顺利地赶回天京。此时城内城外的太平军对清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清兵没有想到太平军能出这一招,打得清军一败涂地,死伤惨重。清军大败,天京之围已解。

【赏析】

围魏救赵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个成功的谋略,此计是从根本解决问题入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或者说一举多得。围魏救赵在政治斗争中表现为:要围的对象是第三方,从而解救处于围困之中的友军。这里的友军可以是联盟军,也可以是一方以利益许诺暂时的友军或者说有利害关系的友军,还可以是针锋相对的非联盟军,为了共同的利益或者说入侵者侵犯到他们各自的利益时,而暂时联合的敌人。不管哪样的友军,他们之间有某种利益相联系,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地去相助友军解围。围魏救赵之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是从表面上、浅层次上去解决问题,而是从根本上、深层次上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谋略。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注释】

友: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

引友杀敌:引,引诱。引友杀敌,即引诱盟友的力量,去歼灭敌人。

《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

【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而盟友的主意尚未明确时,要诱导盟友去消灭敌人,不必自己出力,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

【战例】

之一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领兵攻打鲁国。而鲁国实力不如齐国,情况非常危急。孔子的学生子贡分析当前形势,认为只有吴国能和齐国实力不分上下,可凭吴军击败齐军。于是,子贡先到齐国去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要蓄意谋反,急想除掉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说他不要让异己去攻打弱小的鲁国,很易造成他的被动,相反能够增强异己的力量,应该去攻打较强的吴国,借吴国的力量去铲除异己。子贡这么一说,田常感到十分心动,但是齐国已完全做好攻打鲁国的战略部署,现在矛头突然指向齐国,便觉得师出无名。子贡认为:这件事好办,我立刻去游说吴国救援鲁国去攻打齐国,这就不是攻打吴国的最好理由吗?田常十分高兴地答应了。子贡急忙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要是齐国攻占下鲁国的话,其齐国实力必然越来强大,最后必将攻打吴国。大王不如来个先发制人,联合鲁国一起攻打齐国,吴国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且能够成就一番霸业。”子贡不顾奔波劳累,又去游说赵国,劝说赵国派兵紧随吴国去攻打齐国,消除了吴王兵力不足的顾虑。子贡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了齐、吴、赵三国,达到了联合吴、赵两国去攻打齐国的目的,他又想到吴国打败齐国以后,肯定会对鲁国相要挟,鲁国并不能够真正达到解决危难的目的。

于是他就悄悄地来到晋国,向晋定公说明鲁国和晋国的利害关系:

如果吴国攻占鲁国的话,必将攻打晋国,力图称霸中原。劝说晋国加强军队,进入备战状态,以防止吴国兴兵来犯。公元前源愿源年,吴王夫差亲自上阵,率领大军攻打齐国,鲁国随即派兵相助。

齐军中吴军诱敌深入之计,陷入重围,齐军大败,主帅国书和几名大将死于双方交战之中,齐国只好派人向吴国求和。吴王夫差战胜之后,骄狂自大,随即指挥军队去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没过多久就击退吴军。子贡巧妙地利用齐、吴、赵、晋四国的矛盾,进行周旋,借吴国力量,打败齐国;借晋国力量,灭掉了吴国的嚣张气焰。鲁国损失微乎其微,却获得较大的利益。

之二

经过多年的征战到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领军队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双方军事力量悬殊较大,努尔哈赤占有绝对的优势。宁远守将袁崇焕,以身作则,带头奋勇杀敌,击退后金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的拼死抵抗,力挫骄横的后金兵。袁崇焕乘后金军气馁之时,开始反攻,一路追杀,击伤努尔哈赤,后金军大败。努尔哈赤遭到战败,身体负伤,夺取天下的雄心未实现,不久死去。随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带兵攻打辽远。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大败而回。又经过几年的休整,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

他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绕过长城,要攻打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猛,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军日夜兼程,比后金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作好迎战准备。后金兵刚到,即遭到当头一棒,后金兵先锋狼狈而逃。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忌恨又害怕,袁崇焕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皇太极为了除去袁崇焕,想尽办法,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知道崇祯帝有猜忌心,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崇祯帝身边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皇太极订下密约,故此后金兵才有可能深入腹地。崇祯帝大发雷霆,将袁崇焕下狱,并不顾民众的请求,将袁崇焕凌迟处死。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大患,从此,再也没有遇到像袁崇焕这样的强劲对手了。

【前人之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豭,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韩非子·内储说下》)【译文】

攻打已显露出来的目标,而另一种势力又有所增长,且将有所行动,这时应借此种势力,用来摧毁敌人。比如,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列了郐国的豪杰、良臣、辩智、勇敢之人的名单,张贴布告,说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分别给他们封官爵,并在城郊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用公鸡、公猪做祭品,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以为这些豪杰、良臣、辩智、勇敢之人要勾结郑国叛变,便把布告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尽了。郑桓公得到消息,马上派兵去攻打郐国,结果轻而易举灭了郐国。

【赏析】

同类推荐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乌尸绝路

    乌尸绝路

    暗藏势力控制乌尸蓄谋一个更大的惊天阴谋。生化武器;次光枪;高焰弹喷射器;外骨骼重型装甲;肩扛激光炮..........乌尸;人类;叛军,《隐狙暗影》再次来袭!暴雪三队将与你踏入征程!!!还请书友多多支持。就让我们用武力来解决这一切吧!暴雪三队展开生死营救。”乌尸“第二部,一次意外事件导致乌尸大规模爆发感染
  • 传世兵法

    传世兵法

    《传世兵法》共分三个部分:《五轮书》、《孙子兵法》、《罗马兵法》。这三部兵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其中《五轮书》重在提倡一种内外圆融、身心合璧、知行统一的制胜法则。《孙子兵法》则是强调战略战术,在军事对阵中如何运筹帷幄。《罗马兵法》是备受西方学术界推崇的一部古罗马时期的军事著作,包含作者对于军事管理的先进思想,是奠定西方军事理论的基础之作。
  •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等。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 亡命之徒前传

    亡命之徒前传

    本书从臭名昭著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讲述一帮亡命徒在世界各地作战的故事。从籍籍无名到恶名昭著的故事。另:本书续集《我的佣兵生涯》已完本,新书《极限保卫》正持续更新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前往观看。如果觉得不错请不要吝啬收藏与票票。谢谢。
热门推荐
  • 纳尼亚传奇5:能言马与男孩

    纳尼亚传奇5:能言马与男孩

    故事发生在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统治纳尼亚的时期。一天,少年沙斯塔发现自己将被他的养父卖给一个凶恶的卡乐门贵族为奴隶。夜里,他和贵族的战马布里一起逃跑。布里原是纳尼亚会说话的马。沙斯塔和它一起逃往纳尼亚。途中,他们遇到了贵族少女阿拉维斯和她会说话的母马赫温。阿拉维斯是为了不满包办婚姻而逃跑的。于是他们四个便结伴而行。他们历尽艰险,还得知卡乐门王子拉巴达什在向苏珊女王求婚被拒之后,试图突袭阿钦兰的安瓦德城,再进攻纳尼亚。最后,沙斯塔拯救了纳尼亚和阿钦兰。胜利后,他发现自己是阿钦兰王子,原名科奥,自幼被居心不良的叛徒偷走,后被渔夫所抚养。他后来继承了阿钦兰王位,并与阿拉维斯结婚。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画红唇

    画红唇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甩你没商量:豪门总裁欠修理

    甩你没商量:豪门总裁欠修理

    【正文已完结】“女人,你站住。”楚煜祁对着前面的某人暴吼了一句,五年前,敢一声不吭的甩了他,如今又想离开,心里爆发了!“凭什么?你又是谁?”池一看着眼前的人,手渐渐的握紧,又慢慢松开,脸上浮现一丝嘲讽,时至今日,他又有什么资格对她大呼小叫?一场被谋划的局,到底是谁骗了谁?又是谁伤了谁?
  •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初为人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很重要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这其中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育,均衡合理的营养,智力的早期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发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合理及健康的喂养,获得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早期教育,拥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良好的品行、平衡的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和掌握科学育儿新概念。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捉鬼笔记

    捉鬼笔记

    作为新中国的一员,我和普通人一样从小上学,接受社会主义教育,顺利毕业……如果没有遇到我的师傅,我很可能和其他人一样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但当我被色老头师父缠上后,之前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被颠覆了。为了练习捉鬼,我和师傅受雇到裸尸杀人的旅店,没想到在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之后,我们就被各种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阴谋在我们身边悄然展开。神秘的月氏后人、从三途河逃出的水鬼也都陆续出现……捉鬼不仅是捉鬼,人心中的恶鬼也是我们捉的对象!
  • 重生之富贵闲人

    重生之富贵闲人

    前世,穿越女乔珍是尊贵无比的国公府世子夫人。投身宅斗事业,功成名就之时却心力交瘁而亡。这一世重生她再也不想尔虞我诈,斗来斗去。只想做个富贵闲人。可是重生了,准备向着新的人生目标全速前进时,却是满头黑线,鸭梨山大。这要怎么说?她真的不好意思说,没胆量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