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000000004

第4章 人物春秋(3)

魏征因病去世,唐太宗悲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持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这面镜子,不仅是一面映射人性缺点的镜子,起到让唐太宗可以明察自己得失的作用,它同时也是高悬在历史时空的一面镜子,让今天的人们随时自省。

无字碑下的女皇——武则天

在人类长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一向不高,在权力相互倾轧的政坛,历来严格遵循着让女人离开的古训。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女性与众不同,她身处权力争夺的旋涡中,并在争权夺利的滔天巨浪中渐渐占得先机,位居九鼎之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人物。她就是备受史家贬责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史家诟病武则天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指责她篡权改制。武则天十四岁入宫为才人,服侍太宗皇帝。二十六岁时被太宗诏令出宫削发为尼,在感业寺度过了五个春秋,三十一岁她再度入宫,侍奉太宗的儿子高宗皇帝。后来,因高宗李治患风眩不能视事,武则天逐渐代替李治处理一些批驳奏章、策划国事之类的事情。李治死后,武则天利用智慧与手中的权势,为自己称帝扫除了障碍,终于在公元690年,身着帝王的服饰,登上则天楼,宣誓登基,自称“圣神皇帝”,同时把国号由唐改为周,定年号为“天授”,以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的荒淫无度,也是后人谩骂她的主要原因之一。后人提到武则天,总喜欢对武则天的风流生活津津乐道,说她多蓄男宠,承欢床笫。其中为世人所知的男宠有和尚薛怀义、御医沈南缪及张宗昌、张易之兄弟。此外,她还广选美少年入宫供奉等。

有一些文人用夸张、演绎的手法把武则天荒淫无度的一面渲染到极限,风流女皇更成为武则天的代名词。更有学者专门考证武则天男宠的数量,从而证明她私生活的荒淫无度。

上述评判武则天的理由,大多是经不起推敲的。即便上述理由都符合历史事实,大凡稍微了解历史知识的人都应知道,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有哪一个不是通过排除异己,用无情杀戮稳坐皇位的?说到武则天的淫乱,我们拿武则天拥有的男宠数量与那些男皇帝的三宫六院里的妃子相比较,显然武则天的男宠数量少了很多。如果我们认为男皇帝拥有如此多的嫔妃是合乎情理的话,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谩骂武则天的淫乱?

综合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来看,武则天在位期间,唐朝的经济、文化、民众的社会生活得以继续发展,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单凭上述贡献,就足以名垂史册。我们不难理解,由于武则天破坏了男权政治氛围下的游戏规则,她因此长时期备受各界人士的诅咒与谩骂,在男权意识成为主流意识的社会中,这种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之物,同时又显得合乎情理。历史发展到今天,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我们评价武则天的时候,还在坚守红颜祸水的荒诞思维,会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公平正义的黑脸偶像——包拯

包拯公正无私的铁面判官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颂。他那副黝黑的面孔,也被人们视为清官的标志,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广泛的面孔之一。

据说,包拯曾经弹劾当朝宰相宋庠、宋仁宗爱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表现出了不畏权贵的品质。戏剧文学中更是把包拯刚正不阿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在《铡美案》中,包拯不顾皇后与公主的情面,让负心薄幸的驸马陈世美命丧铡刀口下。在《陈州放粮》中,包拯还把欺男霸女、作恶多端的国舅爷就地正法。在《狸猫换太子》中,包拯就连象征皇帝身份的龙袍也敢付之于刑罚。此外,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包拯更被描绘成一个足智多谋、断案如神的判官,大凡包拯插手,任何复杂的案件都会迎刃而解,哪怕是沉冤多年的案件,包拯都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出断案的有力证据,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包拯还不念及私情,把触犯法律的侄子绳之以法,受到民众的爱戴。包拯幼年父母双亡,是嫂子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因此包拯对嫂子十分敬重,尊称为“嫂娘”。

包勉是嫂子唯一的儿子,但还是因为触犯刑律被包拯处以极刑。

诸如此类关于包公的故事数不胜数。

上述包拯故事的种种版本,从不同角度再现了人们心中的“青天大老爷”的形象。如果我们仔细琢磨,有许多故事情节是值得我们怀疑的,比如对包拯鞭打龙袍这一事件的渲染。包公此举毫无疑问是对皇权进行的无畏挑战,尽管这符合大众的口味与心理要求,但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包公是不可能做出如此的举动。除非包拯疯了,否则他决不能毫无顾忌地触及封建官僚的禁区。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包拯已经逐渐被神化,进而演绎成人们心目中渴望的“救世主”。

中国渴求“清官”的文化现象正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清官缺位的一个社会现实。直至今天,民众依然对包拯具有浓厚的崇拜之情,当他们遇到不公平时,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遇见如包拯那样的“青天大老爷”。这种状况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即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以及法制的尚待健全。如果人们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他们绝不能把司法的公正寄托在某些清官身上。换言之,对清官包拯的崇拜是法治文明缺失的一种表现。

创立传播理学思想的宗师——朱熹

在中国历史上,朱熹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因一句“存天理灭人欲”而备受人们关注。后人往往指责朱熹所倡导的是存自家“天理”而灭他人“人欲”。也有人把他视为中国妇女地位低下的罪魁祸首。其实,朱熹并非如人们所指责的那样,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核心内容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另外,朱熹在其他方面也有着杰出的贡献,是一个值得我们重新认识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朱熹对理学的突出贡献是阐发了“理”的内涵。

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天理论是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把“天理”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朱熹认为,所谓理、天理,就是指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就要求人们遵守自然界规律,少去用个人意念恣意干涉自然规律,这种观点应该说具有科学性。当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知识分子,由于长期受儒学的浸染,他必然要用儒学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于是他把儒家倡导的“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当作“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于是,人们往往就误认为朱熹把封建伦理道德虚构成一个天理世界,把封建枷锁天理化,把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天理化,使封建的“三纲五常”具有绝对性,能主宰一切,且使封建政治有合理性和永恒性,从而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上述理解是对朱熹理学的最大误读。的确,朱熹的思想被后世帝王改造为统治思想,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但罪不应在朱熹本人。难道因为有人用刀杀人,我们就把制刀之人或发明刀的人都称为罪人吗?当然,理学也有明显的缺陷,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使然,我们应历史地评价它。

此外,朱熹在南康任职期间,再三向朝廷请求在此重建白鹿洞书院,孝宗皇帝最后批准了他的请求。朱熹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亲自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教规》,这是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的教育纲领。这个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不仅成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书院办学的模式图,而且为世界教育界所瞩目,国外很多教育家把它当作研究教育制度的课题。朱熹还经常亲自授课讲学,传授理学的思想,为中国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朱熹还著书立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弓马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蒙古国的创建者,即元太祖,名铁木真,出身贵族,父亲也速该因作战勇猛被推举为部落首领。成吉思汗生于公元1162年,卒于1227年,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八岁时,父亲被塔塔尔人毒死,从此他跟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

铁木真少年便抱有远大志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利用对手之间的矛盾,在部落间战争中纵横捭阖,摆脱了被统治的地位,并逐渐兼并其他部落,建立了蒙古国,成为雄霸蒙古大草原的霸主。随后,成吉思汗又先后对西夏、金、辽、讹答剌(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用兵,为后来元朝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为少数民族杰出的将领,成吉思汗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民族之力,初步统一了纷争四起的蒙古各部,为蒙古族的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成吉思汗的旨意下,蒙古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还颁布了蒙古法律,即“大札萨”。此外,成吉思汗还善于招贤纳才,尤其是对当时相对落后的蒙古民族进行了革新,吸收了先进的文化,大大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使蒙古族从落后的部落文明跨越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在征伐其他各部的战争中,成吉思汗又把蒙古文明带到了其他各地,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蒙古文明。从这一层面而言,成吉思汗毫无疑问是蒙古族人民的骄傲。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成吉思汗也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唐朝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分裂局面,数个相互对峙的政权长期的战争,无疑对当时的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以强力统一了各部,为人民过上安稳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对生产力的保护与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拓土开疆的壮举,不仅促进了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再次形成,还为中国辽阔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成吉思汗在西征的过程中,又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

评价成吉思汗,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精英人物,他为本民族的繁荣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应该大书特书的,这是我们评价成吉思汗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当然,成吉思汗所倡导的武力征伐策略,无疑会给当时的蒙古民众乃至征伐所到之处的民众带来巨大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他的贡献远远大于其过失。

贫贱出身的帝王——朱元璋

人生的改变确实难以预料。难以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能成为高贵的天子。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经历了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变。

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乳名重八,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也是一位出名的暴君。

参加郭子兴的义军可以称得上是朱元璋人生的一大转机。朱元璋勇猛善战,待人接物也表现出其他士兵少有的谦恭。参加义军不久,他就凭借自己的才干受郭子兴赏识,连连被擢升。后来,郭子兴看朱元璋前途无量,就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他,朱元璋的地位随之得以提高。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管了他的部队。他从严治军、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很得民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朱元璋先是联合其他义军共同抗元,然后又杀害其他义军将领陈友谅、张士诚,最后诛杀原来义军所拥立的小明王,颠覆元朝的政权,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即位以后,着力恢复发展生产,推行修养生息政策,颁布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如下令农民归田,解放奴婢;移民垦荒,奖励耕织;减免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刺激手工业发展等。在上述政策推动下,明初的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此外,朱元璋还招贤纳士、惩治贪官酷吏、提倡勤俭节约;在政治上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改革官僚机构、严明法纪、加强中央集权等。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朱元璋还制定了严酷的刑罚制度,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督和控制,他还设立了巡检司、锦衣卫之类的特务组织。这些特殊组织实行恐怖的政策,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为了预防臣下颠覆自己的政权,朱元璋还对开国功臣进行大肆屠杀,连刘基、徐达等人都未能幸免。据资料记载,在众多功臣中,只有汤和用告老还乡的方式才保住了性命,其余功臣宿将几乎无人善终。

作为农民起家的封建帝王,朱元璋消灭割据势力,推翻了元朝统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而他的多疑、滥杀无辜、钳制思想的种种做法,则反映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反映了他所属阶级的局限性。

心灵扭曲的阉党佞臣——魏忠贤

明朝末年,社会上出现了阉党篡权、权势相争的混乱局面。魏忠贤可谓是罪魁祸首,他对明朝衰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明朝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省肃宁)人。魏忠贤二十余岁时,因生活所迫自阉入宫做太监。他善于钻营,在宫中先后结交太监王安、皇长孙朱由校的奶妈客氏,利用他们为跳板,步步高升,最后讨得朱由校的欢心。朱由校即位后,魏忠贤逐渐得到重用,并揽得大权。

魏忠贤发迹以后,并没有满足这种生活,反而对有碍自己往上爬的人进行疯狂的报复,表现出了畸形心态。魏忠贤先是捕杀引荐自己入宫的大恩人堂兄魏朝,后又因怕自己的底细泄露而诛杀了有恩于自己的王安,逐步铲除了自己的心腹大患,彻底暴露其恩将仇报的本性。

为把持朝中大权,魏忠贤通过控制东厂、锦衣卫这两个特务组织,在百官中实行恐怖政策,镇压异己。后又组成阉党与当时权势较大的东林党对抗。魏忠贤首先利用礼部尚书顾秉谦控制了内阁,然后把自己的干儿子、义孙等都安排到国家的重要部门,朝廷俨然成为魏家的天下。东林党为了打击魏忠贤的势力,纠集众人,列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向皇帝弹劾魏忠贤。魏忠贤编造谗言歪曲事实,反告东林党党首杨涟,昏聩的皇帝竟然听信魏忠贤的谗言,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惩罚。此后,魏忠贤就千方百计打击东林党。他以罗织罪名的手段,先后对东林党著名的人士进行迫害,经过“前六君子事件”、“后七君子事件”,东林党派的诸多官员都被废黜或迫害致死。魏忠贤就连宫中的嫔妃也不放过,凡对魏忠贤的倒行逆施颇有微词者,最终都难逃他的魔爪,整个皇宫都处于阴森恐怖之中。就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都遍布了魏忠贤的爪牙。

多行不义必自毙,魏忠贤也没能逃脱这一历史规律的惩罚。

同类推荐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什么美帝,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有我无敌舰队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弘治末年,谢谢,已然回明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一梦千年,搅动了江海之水!
  • 拔剑

    拔剑

    三国之后,中原大地尸骸遍野,人口锐减;到了西晋,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南下烧杀抢掠。汉人从2000万急剧下降到400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热门推荐
  • 帝王之宠

    帝王之宠

    离歌自打醒来之后,就成了沈醉的贴身丫头。这主人对自己也太好了吧?好的不像主仆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的身世,沈醉隐藏在背后的真实身份,这一切都是离歌成仙道路上的秘密。和主人谈恋爱到底能不能成啊?不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吗,搞的这么复杂干嘛!
  • 魏野仙踪

    魏野仙踪

    白天在衙门里坐冷板凳,向人陪笑脸混日子,夜里却带着全部家当逛荒坟进老宅,收妖赚外快。穿越而来的魏野就这样冷眼旁观着天下风云,亲身目睹一个庞大帝国的渐次动荡。没有扶保汉室之志,只打算捞一笔横财就飘然而去的他,仗着一部道书残卷通吃黑白,却一不留神撞上了历史长河的分水闸……在星海般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低头翻看着道书,剑尖刻写着符篆,靠着一身并不高深莫测的道术,莽莽撞撞地造访那些未知的地方。魏野,失业的冷门科目砖家,未受天箓的汉末野仙,就这样毫无芥蒂、心情愉快地开始探索这个充满无尽趣味的世界。仙家云踪遍大千,只要不摆出什么高冷装逼范,那绝对很精彩。
  •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前做的100件事

    35岁以前是耕耘的时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100件事不难做,就怕你不知道自己该做哪100件事。求职创业、心灵修养、工作生活、形象塑造、社会交往……是不是已经充斥着你的头脑?给你提点100件事,让你青春无悔,获得人生的大丰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武帝尊

    绝武帝尊

    【玄幻爽文,强力推荐】天境十大封尊杀手之一,绝世杀神顾风意外身陨,转生在凡境一个边陲小城的少年身上,掀起了一场惊动万古的波澜!天才?妖孽?不过一群土鸡瓦狗,三更索你项上头,阎王也不敢留你到五更后!武之极境,逆乱时空,天地不朽,吾为帝尊!
  • 帝国的荣耀

    帝国的荣耀

    新书发布了,仙侠类的,书名《如是观》,很文艺范吧,嘿嘿!书号:3268745。 下面是新书的简介: 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好吧,回到现实,普通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修仙求道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少林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少林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少林拳是中国拳种之一,得名于少林寺,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中国拳术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要想学好少林拳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即站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