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300000009

第9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上)(2)

“陲”,《说文·阜部》:“陲,危也。从阜,垂声。”《段注》:“许义垂训远边,陲训危。以垂从土,陲从阜之故。今义训垂为悬,则训陲为边。边陲行,而边垂废矣。”(第736页)段说甚明。今之“边陲”即古之“边垂”。《古今韵会举要·支韵》:“陲,边远也。《增韵》:‘疆也。’”

《盐铁论·备胡》:“今三陲已平,唯北边未定。”《盐铁论》中将“陲”与“边”对举,互文见义,可见“边”、“陲”单用,都能够表示“边境”的意义。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役我农功,虔刘我边陲。”《左传》此例中“边陲”已连用成词而指边境。

“边陲” 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也为李白诗歌中的传承之词。

№6 机兆

【机兆】(2次)先兆。机,先兆,征兆。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大贤达机兆,岂独虑安危?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岛伯。

朱谏注:“机兆者,发动先见之微者也。”

《尚书·太甲上》:“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伪孔传:“机,弩牙也。”机,本来是指弩上射矢用的牙,搬动可以射矢,故引申为征兆;兆为卜筮的兆纹,引申为“征兆”义。“机”和“兆”引申后成为同义语素。故“机兆”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覩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很明显地,此例中“机兆”即是“先兆;征兆”的意思。

李白诗歌中二处所用“机兆”,都含有把握了自然界和人事社会中的规律之后,进而预见万事万物的先机先兆的意思。

№7 a.旌旗 旌旆 旌旃

b.旌节

在李诗中“旌旗”、“旌旆”、“旌旃”和“旌节”,除个别用例外,几乎都出现在李白有关战争、特别是有关“安史之乱”的诗篇中,所以这四个并列式复合词一般是指“战旗”或“帅旗”。

【旌旗】(6次):

(1)此指天子旗帜。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羞言梁苑地,烜赫耀旌旗。

詹本第2171页注释(十):“《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2)指战旗。

《出自蓟北门行》:孟冬风沙紧,旌旗(一作旆)飒凋伤。

《豫章行》:白马(一作百鸟)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猛虎行》:旍旌(一作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六: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送羽林陶将军》: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贾公彦疏:“军事,谓出军征战。”此例中“旌旗”即指“战旗”。

【旌旆】(2次):旗帜。旆:泛指旗帜。李诗中指战旗。

《出自蓟北门行》:孟冬风沙紧,旌旗(一作旆)飒凋伤。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此诗中“旌旆”亦指“战旗”。

【旌旃】(3次)泛指旗帜。李诗中指战旗。

《古风·代马不思越》: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旃。

《后汉书·刘玄传论》:“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后汉书》上“旌”与“旃”已连用成词而指“战旗”。

以上有关“旗帜”的这三个词,均是由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因为“旌、旗、旆、旃”古代都能单用指“旗帜”。

“旌”是古代旗竿上端有旄牛尾或兼饰有五彩鸟羽的旗子,用以指挥或开道。《尔雅·释天》:“注旄首曰旌。”《周礼·春官·司常》:“全羽为旞,析羽为旌。”郑玄注:“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于旞、旌之上,所谓注旄于干首也。”同时“旌”又为旗帜的总称。《仪礼·乡射礼》:“旌各以其物。”郑玄注:“旌,总名也。”

“旗”是上画熊虎图像的旗子,军将所建。《说文· 部》:“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从 ,其声。《周礼》曰:‘率都建旗。’”《段注》:“五,郑本《考工记》作六,熊旗六游,以象伐也。”(第309页)

“旆”本指古代旐末镶以帛制的状如燕尾的垂旒。《说文· 部》:“旆,继旐之旗也,沛然而垂。”又泛指旗帜。《段注》:“旆”为“旌旗之总名。”(第309页)《诗经·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 毛亨传:“旆,旗也。”

“旃”是古代赤色、无饰、曲柄的旗子。《尔雅·释天》:“因章曰旃。”郭璞注:“以帛练为旒,因其文章,不复画之。”《说文· 部》:“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段注》:“《司常职》文,注云:‘通帛谓大赤。’从周正色,无饰。”(第311页)《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前堂罗钟鼓,立曲旃。”也泛指旗帜。《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建戏车,树修旃。”

【旌节】(2次)

《发白马》: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风霜推(一作催)独坐,旌节镇雄藩。

“旌节”刚一出现,就可能是一个“合二物为一制”的概念。《周礼·地官·掌节》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 郑玄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孙诒让正义:“《后汉书·光武纪》李注云:‘节,所以为信也……’……《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于九旗者,无縿斿也。汉制即放古旌节为之,故郑举以相况。”而唐代“旌节”有所改制,具体如下:

詹本第2543页注释(五)引《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使,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 詹本第821页注释(二)又引《新唐书·百官制四下》:“凡命将遣使皆请旌节。旌以颛赏,节以颛杀。”詹本此条注释还引朱注:“旌,旗也。拆(应作“析”)羽于旗竿之首曰旌节,以竹为天子命,使持以为信者也。饰以为玉者为玉节。”

从孙诒让对“旌节”的考证和詹本对唐代“旌节”的注释,即可知道,“旌节”由两种东西(竹和羽)构成一物,成为一种旗帜。而且,就其形制和象征意义说,“旌节”可算作相关并列式复合词。因为“旌节”作为节度使的专用之物,代表他所行使的职权,这一职权主管生杀,故由两者组成一物。即如朱谏注所云“析羽于旗竿之首曰旌节”。故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是可以把“旌节”作为一个词来使用的。如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旌节罗广庭,戈鋋凛秋霜。”(“戈鋋”代指兵器,“旌节”指专节制军事的旗帜)

唐时“旌节” 为旧瓶装新酒之词。正因为这样,“旌节”在有唐一代亦可代指节度使。如杜甫《奉待严大夫》:“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来年回。”

再说李白这两首诗中“旌节”,该怎么解释呢?

詹本在两首诗中对“旌节”的注释,只引两《唐书》和朱谏的注释而阐明唐代“旌节”之制度,却未对李诗中“旌节”作出明确的解释。我们进一步考察诗句的意思和李白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作出如下的判断:

(1)将帅的战旗。由旌与节构成。唐制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

《发白马》: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2)此代指节度使。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风霜推(一作催)独坐,旌节镇雄藩。

其理由是:《发白马》上句称“将军”发白马(出征),下句言将军战旗一挥军队就渡过了黄河。这首诗歌是李白对边关正义战争的歌颂,写将军北伐兵威之盛,帅旗一挥渡过黄河,扬兵而猎于月窟,转战而略乎朝那。根据诗的整个内容,以及上下句的意思,我们推断此处“旌节”即指将军的帅旗。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据詹锳《系年》知此诗写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春,即“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当时,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者至伙。《旧唐书·赵国珍传》:“赵国珍天宝中以军功累迁黔府都督,兼本管经略等使……” 詹锳《系年》断定曰:“中丞乃其兼衔耳。”李白对边关战局牵挂于心,希望赵平原之后(即诗中的赵国珍)出镇雄藩,收复失地,因而激情地写出“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风霜推(一作催)独坐,旌节镇雄藩”之诗句。这样,我们既遵从该诗的题旨,又根据唐代官制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风霜”指赵国珍所任御史之职(参见本书“风霜”一词的考析),“旌节”亦指赵国珍,指他所担任的节度使之职。

综上所述,李白诗中两处所用的“旌节”,皆是合二物于一体,“旌节” 乃是一个整体概念。那么,李诗中两处的“旌节”是词,而不是短语;两处的“旌”与“节”都作构词语素。两个语素的意义属于相关,故两处的“旌节”都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8 鞞靫

【鞞靫】(1次):盛箭器。

《北风行》: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鞞”,本装刀盛剑象袋子之类的器物。《说文·革部》:“鞞,刀室也。从革,卑声。”《诗经·大雅·公刘》:“维玉及瑶,鞞琫容刀。”唐孔颖达疏:“鞞者,刀鞘之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六引《方言》:“(剑削)关东曰削,关西曰鞞。”鞘,《说文·革部》:“鞘,刀室也。”可见,“鞞”与“鞘”在《说文》里是同义词,孔氏以“刀鞘”释“鞞”,慧琳引《方言》言“鞞”为“剑削”,证明“鞞”本指装刀盛剑的器物。《诗经·大雅·公刘》:“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正因为“鞞”是“刀鞘”、“剑削”,故又把它解作“刀鞘末端的装饰物”,戴震《毛郑诗考正·瞻彼洛矣二章》:“刀下饰,乃鞞也。”

“靫”,盛箭器。《说文》无“靫”,见于《玉篇·革部》:“靫,箭室。”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煮胶》:“破皮履鞋底……破鞅靫,但是生皮,……悉皆中煮。”元稹《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蛇蛊迷弓影,雕翎落箭靫。”

“鞞”指装刀盛剑的器物,但与“靫”连用为“鞞靫”一词,指“盛箭器”,故“鞞靫”为偏义并列式复合词。李诗“鞞靫”正指“盛箭器”。

“鞞靫”是李诗中产生的新词。

“鞞靫”这个新生的偏义并列式复合词,反映出“鞞”与“靫”由单音词结合成双音词的特点,“鞞”是“鞞靫”一词里的“化石语素”,这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词义实际是由“靫”来表示的。可见,“鞞靫”刚结合为词时,就是一个偏义并列式复合词。

№9 a. 风骚 风雅

b. 雅颂

【风骚】(1次)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非天雨文章,所祖记风骚。(“记”,本书疑为“托”字)

从词义可知“风骚”为《诗经》和《楚辞》的并称,决定该词以并列方式造词。“风骚”,全唐诗中出现77次。

唐代诗文中,“风骚”一词,还见于《宋书·谢灵运传论》:“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又见于唐贾岛《喜李余自蜀至》:“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可见,“风骚”为唐代诗人的常用词。

现代汉语中“风骚”分雅俗两种意思,雅能泛指文学;俗则形容妇女举止轻佻。今之“风骚”多用于口语,为贬义词;而李白时代多用作书面语,为褒义词。在唐代“风骚”甚至可以指代诗文。如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风骚”成为贬义词,据本书所考查,那是元、明以后的事。

【风雅】(3次)

(1)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因以代指《诗经》。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2)指教化风规。

《赠常侍御》:大贤有舒卷,季叶轻风雅。

《别韦少府》: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风雅”一词与“风骚”一样,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汉班固《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可见,班固已将《国风》和《大雅》、《小雅》简称为“风雅”,以指代《诗经》。

“风雅”正因为有如此的含义,所以倍受唐代诗人的推崇,是诗人对诗歌追求的境界,是诗人对诗歌衡量的标准。从李白诗句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同时,杜甫也有这样的警句,见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风雅”用来“指教化风规”,是该词的引申义。《诗经》时代就有采诗的风气,加上儒家文化的发展,“风雅”一词自然产生出“文章教化”之类的意义来。《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至于战国,王道陵迟,风雅寖顿。”

唐代诗人以《诗经》,特别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为诗之正宗。李白《古风》首篇即《大雅久不作》,全唐诗“风雅”一词使用达44次。《风》、《雅》是诗的源头,唐代是诗的天国。“风雅”一词在唐代富有特定的含义,它与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是有所不同的。

【雅颂】(2次)此指盛世之乐或庙堂之乐。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政成闻雅颂,人吏皆拱手。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雅颂播吴越,还如太阶平。

“雅颂”,本指《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乐为朝庭的乐曲, 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诗》其风、雅、颂以体别,乐之风、雅、颂以律同,本之性情,稽之度数,协之音律,其中正和平者,则俱曰雅颂焉云尔。”

《礼记·乐记》:“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唐孔颍达疏: “雅以施正道,颂以赞成功……”可见“雅颂”特指太平盛世之音, 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全唐诗“雅颂”一词使用12次,李白使用2次。我们又一次见到李白在他的诗里准确地使用传承之词。

№10 风气 风俗

【风气】(1次)指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

《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摇扇及干越,水亭风气凉。

“风”,空气流动的现象。《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从虫,凡声。” 《广雅·释言》:“风,气也。”清钱大昭疏义:“风气者,《庄子》云:‘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六书故·动物四》:“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者命之曰风。”可见“风”与“气”意义相同,作语素构成同义并列式复合词“风气”。

“风气” 指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郦道元用“风气”之本义,李诗亦用“风气”之本义。

现代汉语中“风气”仍为一个常用词,但指社会上所流行的爱好或习惯,而很少使用它的本义。

【风俗】(5次)

(1)指风气、习俗。

《赠清漳明府侄聿》:心和得天真,风俗犹太古。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时时慰风俗,往往出东田。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2)指诗文创作之风。

《赠从孙义兴宰铭》: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

“风”的引申意义作“习俗”讲,上古使用已很普遍。如《荀子·乐论》有“移风易俗”之语。《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杜预注:“省风俗,作乐以移之。” 《吕氏春秋·音初》:“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高诱注:“风,风俗。”

“风俗”为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风俗”可以用来指“民间歌谣”,如《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风俗”从指“民间歌谣”而引申指“诗文创作之风”。

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这首诗歌颂义兴贤宰李铭既有政绩又有文才,此诗开头即明题旨:“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

“能文变风俗,好客留轩盖”是该诗第五段中的两句,这两句的前六句诗皆赞美李铭的政绩高。这两句紧承前两句:“峻节冠云霄,通方堪远大”,又接续后两句:“他日一来游,因之严光濑”。

詹本第1528页注释(五)引《汉书·窦田灌韩传》颜师古注云:“方,道也。”然后詹本解释说:“通方,通于为政之道。”詹本第1529页串讲该诗第五段大意引朱云:“其节之高,可以贯乎云霄;其道之通,可以致乎远大。能文则变风俗,为诗书;好贤,则来嘉宾之车盖,尤见其乐道之不倦也。”

根据前后诗句的意思和朱谏对本段诗句大意的串讲,本书认为“能文变风俗”里的“风俗”指“诗文创作之风”,乃是赞颂李铭的诗文对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一带的诗文创作之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周代“采风”之习俗,“风俗”固能指“民间歌谣”,从这个意思引申出“诗文创作之风”的义项,是很自然的。

№11 a. 风韵 风采 风骨

b. 风颜

c. 风义 义风

【风韵】(1次)风度,韵致。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风采】(1次)表情,颜色。

《白马篇》: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风骨】(1次)指人的品格,性格。

《上云乐》: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同类推荐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涉及面广,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萌妃来袭之嫡妻不乖

    萌妃来袭之嫡妻不乖

    她是悍北大将军嫡女,三岁时,父亲战死,亲娘过世,她心智未开,便受尽欺辱!年华十载,二娘掌权,庶姐妹无不想取而代之,还是稚儿的她可怜殒命!那双眸子再次睁开,芳华初绽!X你一户口本!穿越到这个主身上怎么破?!受了重伤,一身剧毒不说,还短胳膊短腿,被人关在笼子里明码标价。窝囊!刚刚逃出来就面临追杀,还自己撞到人犯子面前。倒霉!想卖她?就要有反被她卖的觉悟!所以,云歌把那个拿着她画像的男人给卖了。什么?他是当朝御亲王!战功赫赫,刚刚班师回朝,实乃大宇朝春闺第一男神!苍了个天的,这回卖亏了,早知道那一两银子怎么也不能少!!!某女渐渐的有了觉悟,什么二娘横行,姐妹暗害,身中五毒,恶名昭著,……这些都不算是个事!这世界上,唯有那一个人,才是她逃不了的“劫!”※※※※※※※※※※※※※※※※※※※※※※※※※※※※※※【精彩片断之诱拐萌妻】“小云歌,只要你相办法把皇上给本王赐婚的事情解决,这一千两黄金就是你的。”“御亲王可是愿意不计一切手段,不顾一切后果?”“随你。”“好!成交!”一夜之间,流言四起:御亲王天成孤煞,克妻之命!赐婚的柳尚书之女坠湖了,淹了个半死……二次赐婚的敬王之女突然得了怪病,昏迷不醒……第三次,第四次,一直到了第八次……御亲王纵然再风华绝代,盖世无双,也无人敢嫁。……十里红妆,大将军之女云歌嫁于当朝太子为妃,花轿刚出将军府就被劫到了御亲王府。“你这个老狐狸,竟然敢抢亲!”“皇上不是愁着本王的婚事吗?”“关我屁事!”“大国师为本王批了八字,与本王有着天定良缘的,就是小云歌你。”“什么天定良缘!老狐狸,你不就是记仇嘛!”“……”【精彩片断之宠妻至上】“唉!”云歌托腮叹气。“怎么了?”“太子殿下后悔了,向我忏悔示好来着。”隔日,太子被废。“十四皇子说,此生非我不娶!”隔日,十四皇子看破红尘……出家了。“赤狄的皇子与我邂逅,从此茶饭不思。”三十万大军将赤狄皇子“请”了过来,装痴情的皇子,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小云歌,他们能给的,我都能给!他们不能给的,我一样能给!现在的大宇皇朝,日后,乃至整个苍云大陆,你给我横着走!”云歌凝眉沉思,这个男人除了老了点,好像各个方面都能……凑合用。※※※※※※※※※※※※※※※※※※※※※※※※※※※※※※
  • 逍遥魔妃

    逍遥魔妃

    “你…我…”又是异口同声的解释。他,我不是有意的,却在遇见她时,我只是觉得你身上的药香很好闻,爱上了魔女。“你什么意思?难不成…”兰雨馨眯起小眼睛,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了。”“你先说吧。“我不认识路。动心、动情、懂恋。”又是异口同声。你从丛林外来,绝色倾城,会知道出去的路。两人都沉默了。被兰雨馨的质问从沉寂中惊醒的白雾宇在看到兰雨馨脸上的愤怒的时候,他是可以依靠一生的爱人,尴尬的笑笑:“对不起,只因她而存在。最后沉默了一会还是兰雨馨先开口:“我以为,状似被欺负了似的。跨越时空的爱恋,我不是故意的…”无心、无情、无恋。片段一:“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是,“你不认识路?”两人同时问了出来,打断了他,唯美无双;素手银针,故意曲解了他的话。动了情,我,冷漠温情,我不是那个意思!”白雾宇更加的慌了,遇见了此生的良人。“额,医行天下。一次异世旅行之路,那时我是被人追杀至此,兰雨馨,如果不是误闯进丛林,医毒双绝,并且被你救了,却是自“你想干什么?”在白雾宇的投靠过来之前,灵动风华,兰雨馨厉声质问。”又是异口同声。小无父,估计我现在只是一具尸体了,白雾宇,那时的我,惊才艳艳,怎么可能会注意路是怎么走的!可是,失了心,你怎么不知道出去的路?不知道的话,你怎么进来的?”白雾宇解释,她是一个迷一样的女子,有问向兰雨馨。她,说话都有些混乱了。片段二:对于他来说,所以想要靠近你闻一下,让他沉迷。对于她来说,我真的只是想闻闻…”白雾宇激动的想要向兰雨馨解释,是无意间的相逢,但是似乎越解释越乱。“不是这个意思,身世成谜,那是哪个意思?难道是你真的想…”兰雨馨故作是被白雾宇的话激怒了,夜阑王朝的三皇子,根本不听白雾宇的解释,一切都伴随着两人的相遇、相逢、相知、相恋,而且一直在曲解他的意思!而且话语中还带有一丝委屈似的哭腔。“不是故意的,还是命中注定,那就是有意的喽!”兰雨馨在白雾宇想解释的时候,而清明!“不,兰氏家族的少主,不是,冰锁心门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 鬼妃谋天下

    鬼妃谋天下

    前世,她是叱咤道界的腹黑神算,秉承着人人为我,我为人财的中心思想,将算命进行到底,人生的一大愿望就是花别人的,吃别人的,住别人的,拿别人的…………,有事没事抛抛灵符,装装鬼神。一朝穿越,到了懦弱无能的简家三小姐身上,天生脸颊胎印,更被迫和亲,嫁给比自己小三岁的司马世子。当她成为她,一纸道符惊艳重生。废材?没错,扮猪吃老虎是看家本领。浸猪笼?笑话,在现代号称“小鬼王”会怕你这点小伎俩,一个纸符把你这猪笼先烧个尸骨无存。泼我冷水?好,姐我肚子能撑船,我忍。让我伺候?好,一定让你知道什么叫落地开花。让我献舞?好勒,让你们见识下什么叫天外飞仙。他,对她百般宠溺,万事听从,简直就是一个绝色萌宠。“娘子,你说我好看么?”某男撩撩衣袖。简木然看着眼前这个妖魅的男子,放下手中竹简,“娘子我突然想到一个对敌良策。”某男纯色双眸泛起丝丝朦胧之色,依偎着简木然,“是何良策?”“美男计。”简木然脱口而出。某男轻笑,将简木然搂入怀中,“确实是良策。”简木然感觉出他话里浓重的火药味,看着某男眼里冒出的火星,心里猛的一个咯噔,“那个,说归说,你干嘛脱我衣服?”他,对她万般逼迫,邪魅异常,恍如地狱修罗。“知道这曼陀噬蛊的效用么?”某男嘴角挂起一抹邪笑,将一瓷瓶从袖中拿出。简木然忍着胸口的剧痛,丫丫的,都让你偷袭成功了,鬼才有空研究那是什么。。“神策门主果然临危不惧,曼陀噬蛊可是极品春药,会让您在享受的同时伴着锥心的疼痛,要试试么?”简木然白了一眼给他,“难道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他,皇族太子,世间痴情第一人。“你真不跟我走?”某男哀怨的看着一旁玩得正乐呵的某女。简木然将某猫甩到一边,皱起眉,看着某男,“可惜了,姐已经是有夫之妇了。”“我不介意。”“可是姐要朝你看齐啊,怎么可以有了芝麻丢了西瓜。”“原来我在你眼里只是一个芝麻,我是东西么?”简木然托起腮帮,想了想,“我没有说你是东西啊,其实你不是东西。”琴歌苍白的脸颊泛着丝丝红晕:就算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了那日我们琴瑟相合的场景。百里安阳面如寒霜,冷眸仿佛能把人冻住:就算你不愿意,我就是要保护你,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正剧版简介:天下局势,合久分,分久合,乱世中,谁与争锋?自有欢乐趣,离别苦,更有痴情儿女;只应君语,道千山万水,如影相随。破符招天妒,引人怨,化山鬼啼风雨;
  •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生命里的波纹:298个小故事,让你感悟一生

    本书汇集了298个短小精干的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让您在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去思考,去挖掘和探索,以“感动悟语”作为读后提示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朋友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感动,进而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生活这个迂回曲折的长廊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不为风暴,一路前行,一路聆听心跳的语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除了爱吹牛外,还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老爸。虽然身上的毛病不少,但他总能给我,还有我的那帮“狐朋狗友”带来快乐。在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
  • 少董的冷魅保镖

    少董的冷魅保镖

    场景一:楚陨皓微眯着眼扫视着眼前这个人。轻启的薄唇又缓缓的闭上,只用一个请便的眼神示意。女人点头,纤细的身子如舞蝶般飞舞…仿若就是几个花拳绣腿的功夫,面前4个大汉已经稳稳当当的躺在了地板上,挣扎着,却再也没有起来。楚陨皓眉头一皱,不止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毫不起眼的女人身手如此敏捷。再次审视,全身上下,身高162cm,体重42kg,三围32,22,32。衣着,朴素的简称土气,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遮住了她原本还算秀气的脸。很普通,普通得彻底。“叫什么名字?”楚陨皓再次眯着他狭长的双眸看着她,语气显得云淡风轻。“秋。”只名,无姓。“秋?”楚陨皓眉头一扬。女人对视着他的眼神,淡泊的眸子没有任何闪烁,“秋,20岁,无父无母,无姓。”就是她了!楚陨皓嘴角一笑,够干净!场景三:夜晚把卧室凸显得更加静谧。对视的两个人僵立在之中,虎视眈眈,小心翼翼,谨慎之至。“国际SPY组织,NO.33:Colo就是你吧,秋。”楚陨皓对视着她,冷冷的语气带着讽刺。“…”秋无语,淡泊的样子依旧冷漠。“听说Colo最强的招数就是易容,相信现在的你应该不是你的真面目吧。”楚陨皓紧睨着她的脸颊,和他缠绵过无数次的女人,他居然从来没有见过她真正的样子。眼眸里,渐渐有怒气显现,隐约可见。“楚陨皓。”秋拿着足以让他一贫如洗的U盘,“这个我收下了,之后的事情,就看你的造化。”不喜欢多说什么,她只把U盘捏得更紧。“你觉得你可以走出这里?”他冷哼一笑,薄唇微动。杀人的眼神异常明显。“别忘记了这里的设置都是我帮你安装上去的。”楚陨皓冷漠的眼神突然一紧,倏然席卷全身的寒气把整个封闭的空间都僵持住了!“我们试试!”场景四:7年之后,天翻地覆的变化。IT业出现一名惊世神童,已通过无数种作案方式盗取了甚多商业机密,警方多番追查也不见任何成效,只留下一排属于他的编号:刚满6岁,有本事,来抓我!“儿子,今晚有什么收获。”一个女人趴在她儿子的电脑前,仰头漫不经心的问他。“盗取到中天集团一致对外保密的土地开发案。”女人有些许怔愣,换了个姿势,“妈咪有没有告诉你,不要去招惹中天集团。”“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女人起身,显得有点严肃,“如果下次我再发现有类似事情,小心我把你的小屁股打开花!”“…”小男孩倔强的嘟起嘴唇。场景五:刚满6岁,用本事,来抓我!
  • 史前最后一只恐龙

    史前最后一只恐龙

    枝繁叶茂的亚热带丛林中,一只冠齿兽正在河边从容地喝水,丝毫没有注意到长草丛后面几只中爪兽阴鸷的小眼睛;河流上游,一只成年鳄鱼将整个身体潜入水下,伺机来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然而这场已经准备好的连环杀戮盛宴却因为一只矮暴龙的插手而泡汤了。眼看猎物被这恶霸夺走,中爪兽们只能够无奈地互相舔舔伤痕,继续物色下一个目标;至于那只潜伏的鳄鱼,则早已经吓得逃回了老窝。 这一幕情景发生在新生代,晚于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们推测的“白垩纪—第三纪恐龙大灭绝事件”至少一千万年。 作为新生代最后一只恐龙,乔华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你能想象出当我知道自己是最后一只恐龙后的那种绝望么?”乔华用爪子轻轻挠着发白的肚皮道,“这就好比重生成了张作霖,结果一问旁边的副官自己在哪儿。尼玛,皇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