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詹本所收集外诗歌,本书不全部作为语料来源,而只涉及到其中的17首。所以,本书收集语料时涉及到李白集内集和集外集所收录的诗歌上千首。
李白集内集诗歌995首,詹锳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收录在第一册第1页至第七册第3761页上;李白集外集诗文,詹锳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标为《宋蜀本集外诗文》,收录在第八册第4403页至第4535页。
本书对詹本收录的李白集外诗歌所涉及的篇目有:《会别离》、《初月》、《对雨》、《晓晴》、《望夫石》、《冬日归旧山》、《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送客归吴》、《送友生入峡中》、《送袁明府任长沙》、《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战城南》、《胡无人行》、《鞠歌行》、《题峯顶寺》、《阳春曲》、《上清宝鼎诗二首》、《上清宝典诗》、《别匡山》、《秀华亭》和《小桃源》等,共21首。
其次说明本书在收集并列式复合词时,对詹本的择善而从。
詹本的注释及题解、校记等是本书搜集词条的重要参考,当然存在着对工作底本这些项目的择善而从。
(一)对詹本中异文多取少舍。
如詹本中李白《将进酒》中有两处异文是这样的:
a.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一作将进酒,杯莫停)。
b.钟鼓馔玉不足贵(一作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一作复)醒。
对a种异文,本书收集语料时采用“一作”,与通行的版本取得一致。这种情况较少。
对b种异文,本书收集语料时兼采 “一作”。一作“钟鼓玉帛岂足贵”,王琦注:“‘馔玉’,敦煌残卷作‘玉帛’。两宋本、缪本俱注云:一作‘玉帛岂足贵’。《英灵》作‘钟鼎玉帛岂足悦’,按钟鼓馔玉不成对文,古无此文法。观各本作钟鼎玉帛者多,知唐人写本不误。”所以,对b种情况的异文,本书兼采之,将“一作”视为语料。
需要特地说明的是,对詹本在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一句下标出“一作横河断海之浮云”,本书不把这个“一作”视为语料。虽然詹本第293页[校记]:“咸本、萧本、玉本、郭本俱无一作句注。英灵、敦煌残卷作横河断海之浮云。” 王琦注本和全唐诗本也在该句下有“一作横河断海之浮云”,但李白的《蜀道难》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所以,本书按人们口中流传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收集语料。
(二)对詹本中“一本下添”的诗句视为语料。
本书搜罗词条时,把詹本中标明“一本下添”的诗句视为词条的出处,进行收集。如《古风·恻恻泣路歧》:“路歧有南北,素丝无变移(一本下添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田窦相倾夺,宾客互盈亏。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崄巇 )。”对此,本书将一本下所添诗句中的并列式复合词“倾夺、宾客、盈亏、翻覆、崄巇”全部收集。
三、解释李白诗歌中的词语时对工作底本的态度
詹本的注释吸收了前人的成果,超过了清人王琦的注。詹本注释有明确的凡例:“杨齐贤注简称杨注、杨曰;萧士赟注称萧注、萧曰;朱谏注称朱注、朱曰;胡震亨注称胡注、胡曰;王琦注称王注、王曰;《李白集校注》称《校注》;郁贤皓《李白选集》称《选集》;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称安注。……”(本书所引詹本注释的简称同此)这样,我们觉得有必要时,便去追查他人之注,在比较中择善而从。
对李白诗歌中有关佛、道二教的词语,是否选为本书的词条,非常棘手。我们当然充分参考詹本的注释。因为对《李太白全集》中有关佛、道二教的典故注释,詹锳自称是经过慎重检讨的,关于这一点,詹锳是这样说的:
王琦号称精于内典,曾帮助赵殿成注释《王右丞集》的佛教典故。但在注释《李白全集》时,对佛、道二教典故注释也未能尽善。我们对全集中具有佛教思想的诗文,都查阅《大藏经》,就王注进行核对。有时注明根据何种译本的佛经,并予以阐释。对有关道教的诗篇,则广泛搜集《道藏》资料并参阅当代对道教的研究,辨析内丹、外丹之别,作了更进一步比较科学的解释。
兹举“苦老”、“津液”和“消烁”为例,本书参考詹本注释,把三者作并列式复合词看待。火
“苦老”、“津液” 和“消烁”,见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相煎成苦老,消烁凝津液。”“苦老”确实不好解,而“津液”又非一般概念的“津液”,“消烁”在此又作“融化”解。这三个词都是关于道教炼丹的词语。
詹本第1538页注释(八)引《周易参同契》下篇,证明李白这两句诗“皆言炼丹过程,以外丹喻内丹。”又引《周易参同契》注云:“此复总言还丹之法,撮其精要。” 詹本对“津液”解释,引杨注:“津液者,华池(口腔)神水也。”詹本解释“苦老”与“消烁”,则引朱注:“相煎者,火候之急也,苦则不和,老则太过,皆火候之谬,临炉而不能定其铢两者也。消烁者,融化也,言其铢两不差,刚柔相得,而自融化也。”参考詹本注释之后,查阅有关资料,我们知道了:炼丹时,以铅汞为水(道教以“水”为四大物质元素之一)制伏炼丹的火候不能“苦”与“老”。此谓炼内丹,以杨注谓心肺唾液炼内丹,意思较为明确。那么,炼内丹之“津液”乃是指心肺唾液。炼内丹时以心肺唾液为“水” 制伏炼丹的火候不能“苦”与“老”。这样,本书以杨注为主要的参考,以朱注为次要的参考,对这三个烁词的解释分别是:
“苦老”:炼内丹时火候的老嫩。苦者,火候未到;老者,火候太过。
此并列式复合词是“形素+形素”的名词。
“津液”:炼内丹者以心肺唾液为“津液”,制伏炼丹的火候的老嫩。
此并列式复合词是“名素+名素”的名词。
“消烁”:(炼内丹过程中物质还丹时)融化。
此并列式复合词是“动素+动素”的动词。
这是对詹本注释充分利用之例。接下来谈对詹本某些词语注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詹锳等人对李白全集的整理,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虽然对李白诗文的注释有超越前人的使命感,也达到了超越清人的目的,但所取角度不一定是在李白诗文词语的训释上。然而,本书的重点是研究李白诗歌中的并列式复合词,所以,本书如果牵涉到詹本未注或注得不直接的词语,又找不到别的参考数据时,那么,本书作者只能尽力从李白诗歌自身出发,然后再从考证的角度去探讨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况。例如“风期”一词,李诗使用共3次。即:
1.《梁甫吟》: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2.《赠崔司户文昆季》:岂伊箕山故,特以风期亲。
3.《游敬亭寄崔侍御》: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第1例里的“风期”,詹本第320页注(五)引王琦注:“‘风期,犹风度也。’”又引《晋书·习凿齿传》:“其风期俊迈如此。”
第2例里的“风期”, 詹本第1547页注(七)引王琦注“‘风期,犹风度也。’”
此两例里的“风期”皆应作“友谊、情谊”解。推其源,似从“风”与“期”两个语素本身所具的意义引申而来。
“风”,在先秦就有兽类雌雄相诱之义。《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
“期”之本义为“约会”,《说文·月部》:“期,会也,从月,其声。”《诗经·墉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既然“风”有牛马雌雄相诱之义,“期”本可指男女约会,故可引申出“情谊”的意思来,因为无情谊则不相诱不相会。
第3例里的“风期”,依詹本的“题解”,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 公元753年)。此时诗人已五十三岁,第三次来到安徽。一则李白对宣城秀丽如画的风景倍感亲切,这是因为李白对谢朓的崇敬;二则地灵人杰处再逢友人,直觉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所以,诗人写出“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的诗句来。所以李白特用“风期”一词指谢朓的“风度、品格”宛然眼前。詹本解此句中的“风期”为“风度、品格”,的是无疑。
“风期”用来指人的“风度”,两个语素是在另一个义项上构词。“风”作“风格;品格”解,是“风”的另一个引申义。“期”因与“风格”之“风”构词而粘染生义 才具有“风度;品格”之含义。
詹本在第2078页对李诗此处的“风期”注释时说:“风期,品格、风度。详见卷三《梁甫吟》注。”接着,詹本又引朱注曰:“‘风期者,闻其风而相期待也。’不确。”可见,詹本把此句中的“风期”,与《梁甫吟》和《赠崔司户文昆季》中的“风期”相混淆,则令人怀疑。
我们不防再从汉语史的角度来考察一下“风期”。“风期”一词在魏晋南北朝时已大量使用,到唐代李白之时便有以下三个义项。
一作“风信”解,见南梁任昉《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胜寄冥通,谅有风期之迟。”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二作“风度,品格”解。《晋书·习凿齿传》:“其风期俊迈如此。”
三作“友谊、情谊”解,为唐时新义。初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倾意气于一言,缔风期于千祀。”
以上,本书对“风期”这个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结合成词的分析,以及考察“风期”在李白时候的用法,足以说明“风期”的引申义是多个,而不是一个、两个,怎能将作“友情;情谊”讲的“风期”解释为“风度;品格”呢?也就是说怎能将李诗中三处的“风期”都解作一个意思呢?
对詹本根本未注释的词语,而本书又收为并列式复合词的,本书作者首先从李诗中推讨其词义,同时参考他人之注,如今人安旗的注释和瞿蜕园、朱金城合编的《校注》等,以确定这些并列式复合词在李诗中的具体含义。然后再从汉语史的角度去考证这些并列式复合词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对詹本注释的参考,有充分利用的,有进一步探讨补充的。
这是本书利用詹锳主编的《集评》来取舍语料解释词义的具体作法,是微观的操作。而宏观的理论指导下搜集并列式复合词,请见本书第二章里的理论与方法。
本书筛选并列式复合词,除辅以计算机查证统计之外,主要靠人工来鉴别,最后再作出准确统计。首先是慎重对待词条的收集,核对原文的工作不容忽视;其次是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尽量不断章取义或望文生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