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9300000002

第2章 苦与乐(1)

1.吃苦就是吃补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

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苦占其一。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惟独没有喜欢吃苦的地方。非但不喜欢,人们还对吃苦特别的反感。为这,还有人专门编了个脑筋急转弯——人们最不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苦。

人类是最善于趋利避害的生物,苦无疑是大害之一。但问题是,我们不喜欢吃苦,苦就不会伴随我们了吗?我们想逃避苦,苦就会放过我们吗?

人生少不了苦。苦就像人生的伴娘,除非你不出生,否则你必然要受苦、吃苦。正因此,有人干脆称人生为苦旅。

其实人生未必是苦旅。苦不过是人生五味的五分之一,吃到甜头就高兴,吃到咸、辣、酸也能勉强接受,唯独不认同苦,这不是苦的事情,而是我们的心理有问题。而心理有问题无疑也是很苦的,所以,不认同苦无异于自讨苦吃。

人类几千来所干的事情无非两件——逃避苦,追求甜。人人都喜欢吃甜头,再甜也不嫌甜;谁也不喜欢吃苦头,再少的苦也是苦。如果不是为了“思甜”,人们是连“忆苦”都不愿意忆一下的。

其实,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会腻,甜也不例外。而苦,则是生活的必要调剂元素,没有苦,甜又从何体现呢?

为人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子们吃苦药时会把药吐出来。当然有些大人也是这样。这是人类的本性。然而人生就是一个五味瓶,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五味瓶即告打破,只吃甜,不吃苦,从理论上也说不通。所以,明智的人不仅不会拒绝吃苦,还会以苦为乐,没苦也要找点苦吃。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会找苦吃的大明星。想当年,为雪洗战败之耻辱,他放着锦榻不睡睡柴禾堆,放着美味不吃糙米饭,还专门命人找了个猪苦胆,挂在居室中,每次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上一尝,尝完后还大声问自己:“勾践,你忘记了战败的耻辱了吗?”然后又像模像样地回答:“没有,我没有忘记!”就这样,经过长期的发愤图强,吃苦受罪,他终于打败了吴国,但是之后,他就再也不睡柴草、吃糙米、尝苦胆了。因为没必要了。吃苦是为了享乐,如果吃苦换不回享乐,那还吃苦干什么?

这种理念一点儿也不高明,不过在群众中却很有市场。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人上人,简单来说就是出人头地的成功人士,这类人士自然是不必再吃苦的。如果有人成功了还在受苦,那绝不是作践自己,而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那么什么理念才称得上高明呢?

很简单,以苦为乐。

唐朝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称得上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据史料记载,有一次,贾岛骑着驴赶路时,在驴背上忽然诗兴大发,得了两句佳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接着,他嘴里嘟嘟囔囔,手上比比划划,开始琢磨全诗。而小毛驴则失去了控制,径自前行,结果不小心冲撞了时任长安市长刘栖楚的仪仗队。没素质的刘大人一发火,便把贾岛送进了大牢,关了一晚上。但第二天出狱,贾岛反倒春风满面。为啥?因为他在牢里也没闲着,把那首诗反复修改了多遍,最终达到了留传青史的程度。这首诗便是那首著名的《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比这首诗更著名的是那首《题李凝幽居》。当时贾岛同样是在骑着毛驴赶路,走着走着就做起了诗,得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自己念叨了几句,觉得第二句中的“敲”字不如改用“推”字,再一想,又觉得用“推”还不如用“敲”,犹豫不决,便不断地做着推、敲的样子。小毛驴再次失去控制,冲撞了大文豪韩愈的仪仗队。好在韩愈不仅有文化,也有素质,没和他计较,还帮他确定下了用“敲”字为好。

在不懂诗、不爱诗的人看来,为了一首烂诗中的一个破字绞尽脑汁,像个神经病,还为此坐了牢,这简直是没事找事。但在诗人眼里,这非但不是一首烂诗,一个破字,而是他的灵魂所在。这个过程在旁人看来很苦,很无聊,在诗人则是莫大的冲动和燃烧,一旦达到燃点,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甜蜜,而这种甜蜜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讲一个我个人的小故事:我年轻时学过一段时间的吉他演奏,当时我非常崇拜那些吉他老师,手上一动,美妙的音乐就出来了,为了达到自己也能手上一动就出音乐的地步,我也称得上遍访名师。我曾经问过一个长得就颇像艺术家的老师:我要练到您这程度,得交给您多少学费啊!结果对方立即露出一副鄙夷的神情说:“你给我多少钱也达不到。这是手上的功夫,你得吃苦,得自己回家练去!我又不会传功大法,把我手上的功夫传到你手上!记住,小伙子,干什么都得吃苦!”

事到如今,想想的确如此。被誉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说过:“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其实苦无不止磨炼人格那么简单,苦也是成功的发动机。吃苦就是吃补。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状元只有一个,哪一行的状元都不是那么好当的。想从多如牛毛的准状元中脱颖而出,你得有自己的绝活。任何一门绝活,都得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有些高难度的绝活,比如某些武术、杂技中的绝技,甚至要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不间断练习才能练成。我们读武侠小说,里面动辄说某某神功练至第九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拿成功、状元等说事儿。如果不懂得成功的真谛,成功就是世上最害人的东西。但即便你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吃苦也一定是少不了的。家里家外、大事小情、天上地下、柴米油盐,只要你还活着,还没麻木,苦就断不了。所以,我们不仅要认可、接受人生的苦,还要学会从苦中品出些甜来。可以说,如果你能从苦中品出甜来,你便懂得了生活。

从苦中品出成功来,需要努力和坚忍。而从苦中品出甜来,则需要境界。

2.痛的极致是痛快

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

——潘光旦(清华四大哲人之一)

人生少不了苦,也免不了痛。

这么说,痛与苦难道不是一回事吗?也是,也不是。

严格地说,心理上的病叫做苦,身体上的病才叫痛。

话虽如此,痛也好,苦也罢,都是不招人待见的东西,所以并无本质的区别。

有一句残酷的哲言讲得非常到位:如果不想受挫折,除非你是夭折。天有不测风云,生活的列车隆然向前,不管我们带着多少祝福上路,它却随时都有翻出轨道的可能。对于那些不期而至的痛苦,除了接受,谁也找不到第二条路走——除非他要走绝路。

前面讲过,吃苦就是吃补,那么痛呢?自然也不是全无益处。

痛在有时候意味着希望。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在医院里,受了重伤的病人,如果患病部位还能感觉到疼痛,医生就会恭喜他!他还有治!因为疼痛代表患病部位的血肉还活着!只有血管和神经还活着,机体才会感觉到疼痛。只有疼痛的机体,才有治愈的可能。

痛在有时候意味着赐予。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莎士比亚也说过:“北风塑造北方人。”不管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北欧,其气候、环境都相较于各自的南方较为恶劣,生活自然也不如南方人滋润,但生活是公平的,北风也塑造了北方人积极乐观、粗犷豪壮的性格。这是一种成功者的品质,只不过中国古代北方多出帝王将相,而北欧则是海盗的发源地。

当然,莎士比亚的说法并不尽然,只在中国,我们就可以举出很多反例。比如清华大学已故教授潘光旦先生,他的家乡位于江苏宝山县,宝山地处上海北郊区,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但潘教授的坚强,莫说是北方,就是全世界也是有目共睹的。

潘教授有个绰号,叫做“独行者”,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过的绰号,因为潘教授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爱好运动,一次运动中不慎伤了腿,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的不足,导致结核菌侵入患处,造成悲剧,最后不得把右腿锯掉,还为此延误了毕业。有一次,他问当时的代理校长严鹤龄:“我只有一条腿,能不能出洋(留学)?”严鹤龄回答:“怕不合适吧!美国人会认为,中国人两条腿的不够多,一条腿的也送来了!”潘光旦很不服气。美籍国画女教师Star也很不服气,她站出来为潘光旦说话:“潘光旦不能出洋?那清华还有谁能出洋?!”

到了美国,潘光旦先是在达茂大学插班读三年级,一学期之后,该校教务长告诉他说:“对不起,你应该读四年级。”潘光旦的学习能力可见一斑。此后,他在美国广涉博览,无所不学。别人暑假时大多出处旅游,经济不宽社裕者则外出打点零工补贴生活,潘光旦虽然也不宽裕,但他宁愿受些衣食之苦,照旧雷打不动地学习,最终在优生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这些成就取得的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过的:“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

稍微有点儿境界的人都知道,与灵魂相比,身体只是个臭皮囊。一个人只要心里没问题,身体上的些许感受是算不了什么的。但肉体又是灵魂的进身之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为了把自己琢磨成最精美的宝石,大多都是敢于向自己挥刀舞凿的狠角色。因为他们懂得,要么自我革命,要么被人革命;想要少受折磨,先要自我折磨;如果风雨一定要来,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与其等待痛苦光临,不如尽快地把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因为生活之所以屡屡将我们刺伤,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还不够强大,至少不是足够强大。

战国人苏秦,自幼家贫,连书都读不起。他数年如一日,靠着勤供俭学,习得满腹经纶。后来,他又背井离乡到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学纵横之术。一年后,苏秦认为自己已把老师的本事都学会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闯荡天下。最初,他试图从周天子身上打开局面,但苦于没人引见,他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各诸侯国寻找出路。可东奔西跑好几年,钱用光了,连生活都成了问题,依旧没有人认可他。

穷困潦倒的苏秦只好踏上回家之路。回到家,妻子见他混得连乞丐都不如,摇头叹息,连织布机都没放下;嫂子见了他扭头就走,连饭也没给他做;父母、兄弟、姐妹也不理他,还在背后挖苦他!

苏秦十分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地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父母不认儿子,兄妹不认长兄,都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此后,他发愤攻读,每天读到深夜,有时读着读着就在书案上睡着了,醒来后就后悔不已,但当时又没有清凉油一类的东西,他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苏秦又困得不由自主地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突然惊醒了——原来书案上有一把锥子,恰好扎到了他的手臂。苏秦马上想出了止困的办法:用锥子扎大腿!以后每当瞌睡袭来,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在止困的同时,警醒自己。

家人见他如此,有些不忍心,便劝他:“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我们理解,但也用不着虐待自己啊!”

苏秦回答:“如果不这样,我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

如此过了一年,苏秦的学问更上一层楼。他再次闯荡天下,适逢燕昭王广招天下贤士,于是苏秦入燕,走上了自己的政治坦途。最辉煌的时候,他身佩燕、齐、楚、韩、赵、魏六国相印,吓得强大的秦国十数年不敢东视。

就好比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向一些大款、富翁询问什么致富秘籍一样,苏秦成功后,也有人向他询问成功之道。苏秦的回答是:“假如我当初在洛阳城中有两亩薄田,那么我今天肯定不会身佩六国相印!”

一句话,痛的极致是痛快。所有令人不爽的东西,其实都是上天的赐予。只因这种赐予总以我们不喜欢的方式降临,所以很少有人能识别它、认可它,并为它付出必要的努力,它也就成为了卓越与平庸两种人生的分水岭。

3.有一种苦叫作茧自缚

孙悟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能够成仙得道,以解开紧箍咒。孙悟空的紧箍咒是唐僧念的,是为了束缚住这个桀骜不驯的大徒弟。但是,生活中的许多人却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念着紧箍咒,把自己束缚起来了。

——叶舟(著名作家、学者,曾在清华发表演讲)

佛教禅宗有两个著名的公案,一曰“安心”,一曰“去缚”。

话说南北朝时期,禅宗始祖达摩从西天竺(今印度境内)航海来到中国,他先去南朝见好佛的梁武帝,话不投机,便一苇渡江,北上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静悟佛理。消息传开,有一位叫神光的僧人慕名而来,早晚求见,达摩只是不理。

一天夜里,山上下起了鹅毛大雪,神光却不避风雪,在达摩修行的洞外站了一个通宵,这下终于打动了达摩。达摩问他:“你一直站在雪中,有什么心愿吗?”

神光说:“希望师父开甘露之门,拯救众生,教我佛法!”

达摩说:“求道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佛教的高僧大德为求取最高的真理,花费了无限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你凭什么求道呢?”

神光听后,当即抽出戒刀,将自己的一条手臂砍下。达摩见他有此等魄力和毅力,非常感动,当即收他为徒,并赐名“慧可”,慧可就是禅宗二祖。

有一天,慧可对达摩说:“弟子的心总是六神无主,不知所措,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说:“好吧,你把心拿出来,我为你安心!”

慧可说:“我怎么可能拿得出心来?”

达摩笑道:“我已经把心给你安好了。”

过了数年,达摩和慧可先后涅槃,禅宗的衣钵传到三祖僧璨手上。有一天,当时还是一个小沙弥的道信(也就是后来的四祖)向他求教说:“望大师慈悲,传我解脱的法门。”

僧璨问他:“解脱?谁绑住了你?”

道信一愣,转而说:“没有人绑住我。”

三祖又问:“既然没有人绑住你,又何来解脱?”

道信闻言大悟。

这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所谓的痛苦、烦恼,大多是自找的。虽说人生免不了痛苦和烦恼,但你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也就不算回事儿。相反,你越是在乎它,它就越是折磨你。

我这么说,并不是让人没心没肺地活着。对于痛苦,我们不能漠视,不能粉饰,而应该面对它,超越它。

你在乎什么,就痛苦什么。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女人歇斯底里地吵闹:“男人不在乎我!不爱我!”其实未必是男人不在乎她,爱也未必需要表达出来,而是她过于在乎自己。如果在乎是一种茧的话,她已经把自己紧紧地包了起来。除了所谓的爱,她不知道还能追求点什么,在乎点什么。

人要学会超脱,包括爱。很多人想不透一个问题:为什么和尚、道士往往超凡脱俗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出了家,脱出了凡尘俗务尤其是情的烦扰。一个普通人,每天面对柴米油盐、老婆孩子、工作房贷、对手敌人,自然不如那些陪着青山白云吟诗诵偈的方外之人潇洒。

当然我们得面对现实。大家都出家,一来人类会因此绝种,二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寺庙容纳不是?我们要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超脱。而痛苦,则是超脱的基础。不曾痛苦,何来超脱?

同类推荐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竞争的决胜(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竞争的决胜(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 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
  •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担任什么角色,无论你处在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心理学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心理学不是一种可以教你成为心理学家的学问。然而我们在社会上生活,就要学会如何思考,学会变得更具有智慧,学会让自己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学会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本书告诉你:18岁以后,你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摆脱心理困惑、如何获取成功等。没有抽象的理论,只有鲜活的案例,它能让你在精神享受中获得帮助。18岁以后,你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先要改变自身,改变自身首先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
  •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人不管精力有多充沛,能力有多强,如果什么都做,又企图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力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去做想要做的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什么事都做意味着什么事都不能做精做好,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把那些真正应该放……
  •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赌博、对弈或类似情境下为求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策略、手段、方法、措施。博弈论源于生活,其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日常行动的抽象和总结。本书用直观、形象、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博弈场景,从而让读者既能轻松读懂博弈,又能掌握博弈论智慧的精妙之处。
热门推荐
  • 萝莉遭遇腹黑美男:PK我的恶魔校草

    萝莉遭遇腹黑美男:PK我的恶魔校草

    他腹黑,他冷血,他傲慢,他高高在上!他是贵族学院的学生会权利会长,他是一连六届的校草,他是全市最大企业的唯一法定继承人,他是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人物。但是他却和完全毫不起眼的她,因为一个神秘的日记本纠缠在一起。为了找到那个日记本,他捉弄她,折磨她,想尽千方百计要开除她!但是这个女生的石头吗?居然这么倔强?好吧,他承认他爱上了她!而且,这是他的一个小小的阴谋,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紧随而来的是一个更大的阴谋......
  • 神墓传说

    神墓传说

    《乾河图集》藏有八处宝藏,传说是轩辕帝,炎帝,纣王,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宋太祖等人的宝阁……每一个宝阁都藏有万千秘密……
  • 温城初夏情微暖

    温城初夏情微暖

    阮艺和汤媛。也许这两个人秉性相同,也许轨迹相同,就连生活都分毫不差,可最终命运给她们的结局并不同。虽非作者处女作,但却是第一本上架作品。那时写书灵感仅是来源于饶雪漫的(左耳),于是脑洞大开的采用了两个主角的第一视角写,看起来的确有些费劲费脑,作者觉得情节设定架构脑洞不足,所以请各位看官谨慎入坑。感谢收看,广告时间,再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演讲是一门科学与艺术。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不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更是成功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实用演讲技术大全》分为六篇,共四十四章,在全面介绍演讲高手必备的基本知识,演讲前需要进行的精心准备,以及如何分析、了解、打动、说服、调动听众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如何设置精彩演讲的亮点,怎样灵活运用演讲的技能,以及不同类型演讲技法的使用要点。
  • 每天读点博弈论

    每天读点博弈论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
  • 重生之神医逃妃

    重生之神医逃妃

    “小火儿,几天不见,有没有本王?”“想。”“真的?”轩辕玄霄一脸惊喜。“想你怎么还没消失。”“额~”轩辕玄霄脸上的惊喜还没退却,立马换上了一副委屈的面孔,“小火儿,太没良心了,枉本王这几天想你想得吃饭都不香,睡觉都睡不着。”如火顿时翻了个白眼,相信才怪!“秦王,给我讲讲三皇子呗。”如火想起点点的反常,立马眼睛晶亮的看着轩辕玄霄,希望能从这里多了解一些三皇子的事情。轩辕玄霄一见如火如此,顿时感觉一阵酸意从心间泛起:“小火儿,咱两培养感情的时候能不能不聊别的男人?”“那聊什么?”“聊我呀。”“你有什么好聊的?”“有很多,你想了解什么我都告诉你。”“没兴趣!”“.”轩辕玄霄吃味了,手捏着如火的下巴,让如火盯着他的眼睛:“小火儿,在我面前不要提其他男人!”“我就提,你看三皇子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唔!”可怜的如火还没把话说完就被轩辕玄霄以嘴封唇了。
  • 营养主食面点精选128例

    营养主食面点精选128例

    花样主食轻松做、百变面点巧上手,手把手教您做好吃又健康的营养美食!调一碗好吃面、炒一份喷香饭,做一份精致点心。丰盛花样主食“秀”餐桌,让全家人都吃得健康、吃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