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7600000007

第7章 文艺进行时(3)

他在《个人尊严》一书中提到商业片,文章叫《商业片与艺术片》。他痛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顺便说了说国产片:“好莱坞商业片看多了,就会联想到《镜花缘》里的直肠国。那里的人消化功能差,一顿饭吃下去,从下面出来,还是一顿饭。为了避免浪费,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会回回锅,加点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饭不像饭而像粪时,才换上新饭。这个比方多少有点恶心,但我想不到更好的比方了。好莱坞的片商就是直肠国的厨师,美国观众就是直肠国的食客。”

十年前追星族越来越多,虽然还没到杨丽娟追刘德华的疯狂程度,但也够癫狂了。王小波在《明星与癫狂》一文中说:“明星崇拜是一种癫狂症,病根不在明星身上,而是在追星族的身上。理由很简单:明星不过是100斤左右的血肉之躯,体内不可能有那么多有害的物质,散发出来时,可以让数万人发狂。所以是追星族自己要癫狂。”

从这些文章中不难看出他对大众文化常常抱持一种批判态度,觉得大众文化是压损自由思想的工具。这种批判不是“左派”的吗?过去闹“文革”的时候,大家没有个人的自由思想,现在投入市场经济大潮,天天被大众媒体洗脑,难道你就自由了吗?未必如此。

很多人说王小波是个启蒙思想家,他启蒙了很多人,“启蒙”已经成为今天我们要谈王小波不能漏掉的关键词。然而我发现王小波虽然想启蒙大家,也热衷于各种启蒙活动,但是他自己却并不真的相信有一个美好的终点等在前面,他不认为世界是越来越好的。当他在批判繁杂的大众文化现象时,当他谈到自己写的严肃小说时,我常常感到他有一种悲观的情绪。他很明白自己写的小说读者不会多,当然,那是他当时的想法,现在自然是很多了。但在当时,他很明白一些他心目中真正美好的文化产品是会被大家漠视的,社会不一定会往更好的方向走,这种时候知识分子应该做什么呢?

知识分子不是为了要指出一条更正确的道路给大家,知识分子要做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有思维的乐趣,都能够继续活出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王小波既不是平常我们大家以为的典型“右派”自由主义者,也不是今天大家常说的“左派”。我们不应该随便把王小波归到任何一个阵营里面,其实对待所有人都不应该如此归类,这种归类方法往往只是大家要打一场混战的时候用来做工具的权宜之计罢了。

《山楂树之恋》

纯爱感动

很多小说都有爱情的成分,但并不都是爱情小说。所谓爱情小说大概像英文里面讲的“罗曼史”一样,跟武侠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说,类型基础建立在它的主题谈的是爱情。爱情小说有特定的语言、特定的表达方式、特定的结构,甚至还有一些特定的主题。这些东西慢慢变成了工业生产的模具。每一本书以不同的方法,将这些固定的语言文法拼凑组合起来,就成了爱情小说。

爱情小说的市场非常庞大。今天的出版市场里,买书跟读书的人主要都是女性读者,而且据说女性读者都挺欢迎爱情小说的。所以很多写爱情小说的人会针对女性的心理,以女性读者为市场定位慢慢发展出一个更精密成熟的写书方法。这样一来,每一本书可能都在不断地重复。比如像琼瑶、亦舒、张小娴她们,每一本书来来去去差不多都是那些东西,但偏偏就能够不间断地卖下去。我们看电视剧或是听流行音乐,来来去去也是那几下子,但我们还是每天都追着去看,因为我们都需要被感动。

常常听说有什么书或什么人感动了全中国,好像今天的中国处于一个特别需要被感动的时代。前两年就有这么一本书,最初是网上的小说,后来结集成书后感动了很多人。我很多哥们看完之后都哭了,像窦文涛。当然了,窦文涛是个连看《蜘蛛侠》都会哭的人,他的话也不能够作准。但是据说一向心肠很铁硬的陈鲁豫看了之后也大受感动。还有一些名作家、名导演,包括文化界的大腕,都说“哎呀,看了哭得不行了,想办法要把它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到底是什么书这么感人?就是《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

故事主要讲的是“文革”后期一个下乡的女知青,认识了一个叫老三的男孩。两个人都具有典型爱情小说的特点:女孩很漂亮,身材也不错,很纯真;男孩老三更是不得了,长得英俊,下水能游,又会读书,颇有诗意,而且非常善良,对女主角静秋好得不得了,苏童说他简直就是情圣,总之是个近乎完美的男人。然后这本书出现了一个让我觉得很土气的地方,一个我以为只有琼瑶才会喜欢的素材:白血病,男主角最后是得癌症死的,大家可以想象这段爱情绝对是个催泪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特别冷血,看这种书或电影的时候,往往很难哭,我不容易被感动。我总是在想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它的结构,它是用什么方法去感动你,它为什么要感动你,你又为什么会被感动。看电影也是这样,有时候看喜剧片我也不大笑,总在想它用什么效果让人笑。倘若看一个悲剧的爱情电影,我想的则是它用什么效果让人哭,我满脑子想的全是这些事。这一点小朋友在家里没有家长指导可不要随便学习,长大会很没人性。

既然有那么土气的元素,那么典型的人物类型,为什么它还是能够感动人?正如很多人所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实。它跟琼瑶笔下的故事不一样,琼瑶往往写一个富家子弟如何如何,而这本小说写的是很多人可能经历过的“文革”后期,那样一个压抑的时代,在那种环境下谈恋爱会是什么样的滋味。这本书在这方面写得相当有实感,所以又有人说它是个伤痕小说或知青小说。

它的伤痕伤在这段爱情是有缺憾的,这个缺憾成为后来很多人称赞这本书的地方,说它纯洁。书里的两个角色,每当有性冲动的时候,比如摸来摸去,或是男主角把头在女主角胸前擦来擦去,而女主角觉得身子下头一紧,都会中途禁止,因为在那个年代搞性行为就是耍流氓,是罪大恶极的事情。最后男主角得了白血病快死了,两个人终于在病床上肉搏相见,但最后还是没搞,摸一摸就算了。男主角说,要保住这个女孩的贞操,要她将来好好嫁给别人去生孩子,代代相传下去,然后告诉女孩的子孙“我是那个爱你的人”。看到这里很多人就哭得不行了,说“哎呀,这太纯洁了”。

或许是因为当下大家常常把性、金钱想得乌漆麻黑的,所以看到这类纯爱的东西就觉得特别纯洁。就像日本流行的纯爱小说,现在日本的小孩有的甚至才十三四岁就已经“搞”定了,难得有些不搞的,看到纯爱小说,就觉得太感人了,这世界上居然有无性的爱。但反过来争论就来了,很多人批判这本书,说这是一本变态的书,因为它宣扬的是性压抑。有性冲动而不发泄,居然被称赞是个纯洁的美事,这不是很变态吗?可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有爱就必须有性,而性是很自然的东西呢?

法国大思想家福柯曾经在他的《性史》里提到压抑的假设。现代人总觉得性是一种本能而自然的东西,必须抒发出来,而爱情达到某个程度必须要有性生活、要有性行为。强行压抑它的话,就会像这本书一样,是“变态的”、“不自然的”。福柯这种说法也是一种假设,我们凭什么以为性就是本能而自然的东西?你压抑性冲动或者你有性冲动,但是你选择不去有性行为或者很自然地抒发,这两种模式都是一种文化的选择,都是一种社会的控制,它跟所谓人性和自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变态的爱情小说,倒不如说是伤痕爱情小说。

山楂树

--黄红英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

暮色中的工厂已发出闪光,

列车飞快地奔驰,

车窗的灯火辉煌。

山楂树下两青年在把我盼望。

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

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

轻风吹拂不停,

在茂密的山楂树下,

吹乱了青年旋工和铁匠的头发。

白天在车间见面,我们多亲密,

可是晚上相见却沉默不语。

夏天晚上的星星看着我们,

却不明白告诉我,他俩谁可爱。

秋天大雁歌声已消失在远方,

大地已经盖上了一片白霜。

但是在这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上,

我们三人到如今还彷徨在树旁。

他们谁更适合于我心中的意愿?

我却没法分辨,我终日不安。

他们勇敢又可爱呀,人都一个样,

亲爱的山楂树呀,我请你帮个忙!

啊,茂密的山楂树呀,

白花满树开放;

啊,山楂树山楂树,

你为何要悲伤?

哦,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

哦,山楂树山楂树呀,请你告诉我。

作者小传

艾米,非职业作家,美籍华人,2005年开始在文学城连载纪实性长篇故事,著有《致命的温柔》(与人合著)、《十年忽悠》、《不懂说将来》、《三人行》、《同林鸟》。静秋,《山楂树之恋》的主人公原型,艾米的好友。小说以静秋在1977年写成的回忆文字为基础写就,除叙事部分是艾米根据和静秋的谈话补充描写,对话部分多沿用静秋原有文字。因此,静秋被署名为本书原作者。

张爱玲《小团圆》Ⅰ

乱世之中现苍凉

有人觉得张爱玲常常给人一种非常关注钱,非常势利的感觉,好像她笔下的人物从来都很自私。比如在她《传奇》与《流言》的再版自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视窗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最初在校刊上登两篇文章,也是发了疯似地高兴着,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见到。就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兴奋了。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话,很多人都在引述“出名要趁早”,但大家没注意到,为什么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迟了就不痛快呢?事实上这段话后面还有一段话,那才是真正的重点:“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这句话跟前面那种急功近利,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她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也就是学者李欧梵教授提出来的“苍凉”感。

这种苍凉感是怎么来的?要知道,张爱玲活在乱世之中,就像她的小说《小团圆》里面的女主角九莉一样,念书的时候,遇到日本侵华,生命中最重要的黄金阶段都是跟战争在一块的。在这样的乱世底下,她非常清楚所谓文明,是会衰退的;所谓世界,是会崩坏的;战争,是在我们身边的。她表达的其实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及时行乐的背后是很荒凉的,因为她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自私,她对世事的认知非常清楚。在乱世的状态下,所有的人都是可怜的。她把笔下那些乱世中的人物聚在一块,给他们一个苍苍茫茫的背景,然后看这些人在乱世中踯躅,看他们怎么样去浮沉。当你有这样一个历史感的时候,整个时间的感觉就变了,你会发现,张爱玲所谓的小资情调背后是一种非常荒凉,甚至虚无的现代时间观念。

张爱玲的研究近年成为显学,这本书到底是不是她的自传又引发了争议。我国文学界对任何一种文学的研究都会很快发展到索引派的方向。比如红学,基本上已经不是在研究文学,不是在谈《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而是在谈曹雪芹这个人了。同样,最近研究张学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这本书是正合适的。大家都觉得书里的人物跟张爱玲过往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人物太吻合了:她的母亲、她的姑姑、弟弟、爸爸,她的老公胡兰成,甚至还有导演桑弧等等,全都能套进去。于是大家很自然地把这本书当成自传来看。

有些张迷看了这本书很不满,觉得她写得并不好。大家对张爱玲的印象停留在她30岁前后的那批作品里,那的确是她最炫目的作品。她前期的作品之所以特别让人喜欢,因为文章里有很多出名的比喻,“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她擅长把外在的景物描绘当成是内心的情感映衬。但是如果她一辈子都这么写,聪明反而变成让人厌倦的炫学,炫才是很空洞的。从这个角度看,晚期的张爱玲并不是退步了,而是写法不同了。

我觉得《小团圆》是她一生作品的集大成。很多评论家说这本书写得不好,主要集中批评头两章,第一章讲主人公九莉在港大念书的时期,第二章讲一些家庭关系。这两章出现的人物之纷杂叫人目不暇接。人物一个接一个出场,有些人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段与段之间很不衔接,人物的称谓也很乱。但是这些背景的描述都非常重要,张爱玲要让我们看到的是九莉这个人物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里面怎么行事,怎么反应。这种行事反应的特色是一种疏离的、自私的、清楚算计的。人跟人之间的较量不只是一种现实名声、地位财富的较量,还是聪不聪明的较量。她让我们看到九莉是这样一个很可怕也很冷的人。

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呢?有一段提到九莉的母亲来香港看九莉,这时学校放暑假,整个宿舍不能光为九莉一个人开着,所以她妈妈就把她寄托到修道院去。这么做看起来好像是给不起钱,为了省点钱,而没想到的是九莉妈妈来香港住的居然是浅水湾饭店,当年香港最贵的饭店,这使得情况稍微有点尴尬。有个修女叫亨利嬷嬷,亨利送她们一路下山并让九莉送她妈妈回酒店。九莉怕跟亨利嬷嬷一块上去。“明知她绝对不会对她说什么,但是自己多送几步,似乎也是应当的,因此继续跟着走。但是再往下走,就看得见马路了。”她知道一定有一个男人开着车送她妈妈来的,这个男人跟她妈妈有不寻常的关系。现在看到马路就快看到车子了,无论如何,她就站住了。

九莉送妈妈,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张爱玲的笔下,这是一个要表演给修女看的行为。所以她会要多送几步,但又不想再让自己走前一步看到妈妈的情人,于是就止在了那里。这样的描写是标准的张爱玲式。一个念大学的小女孩,会懂得这么多内心的计算,对人情非常历练的观察跟想法都很成人化。我们在第二章看到她其实在更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懂事到可怕的孩子了。

作者小传

同类推荐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欲轮回

    神欲轮回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虽然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原来一直没有摆脱命运的枷锁,那就不再以之为枷锁,继续掌握自己的命运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跟巴菲特学投资

    跟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总结了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经验,本着实用、全面的原则,从怎样选股,怎样评估股票价值、怎样找到最佳买卖时机、怎样持股等9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投资经典案例,教你在投资中怎样实践操作,让你迅速领会予菲特集中投资、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等投资策略、方法和思维。
  • 异行者

    异行者

    异行者代表着黑暗,是宇宙中黑暗势力的代表,他们有着不老的容貌和无尽的时间,在人心灵最脆弱的时候,用邪恶灌输你的思想,只要牵起异行者的手就会有变强的能力,不过你在的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本质。
  • 阴毒妃嫔

    阴毒妃嫔

    王府风云:睁开眼,钱初的身边躺着两个陌生的男人,转瞬间她从一名作风严谨的律师成了荒淫无道的回天国王妃——柳丝。在一群想让她死的男人面前,她小心谨慎的扮演着这个可恶的身份。上天没有对谁不公,只是不想死的人在狠命的质对方与死地。钱初这个不合实际出现的灵魂,她当如何力挽狂澜保这个奸臣贼女不死,保她荒淫无道无罪。曾经:柳丝仗着父权给予备受推崇的三王爷尴尬的下堂夫身份。柳丝仗着权欲推到一个个她想要的男人,却不慎惹了鬼谷少谷主,怒了玄泽海域一域之王,可这本是柳丝十七八岁的荒唐事,但每个尊严至上的男人都恨不得她死,哪怕等上十年二十年。◆◆◆◆◆◆◆◆在皇权高涨的统治者眼里,在恨不得折磨死她的男人面前,她安静的宁静的看着一个个挑衅的女人,这些女人一半都是她选给三王爷轩辕行役的,如何给她们放血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请原谅她无情,对于这些人她有的是办法折磨死。【鸟家群】:79049601(已满)推荐鹦鹉晒月《低调少奶奶》迷途亡者《豪门婚姻》浅水的鱼《墨心夜奴》鹦鹉晒月《贤妻良母》推荐好友文:张小鹿《狂魔宠女》甜味白开水《英雄难过囧女关》【唐淫才子】《夫君别硬来》【三世清风】《娘子为夫帅不》
  • 鬼宝宝:娘亲太腹黑

    鬼宝宝:娘亲太腹黑

    一穿越,有个六岁的女儿不说,这孩子居然阴气极深,是一个鬼宝宝。孩子她爹找上门,温柔诱哄她嫁给他,却在大婚当日只给女儿一两媒婆费。这下,这对母女不干了,留下书信一封逃之夭夭:“亲爱的,你太穷了!”鬼灵女儿,逆世娘亲,最强母女,他想拥有,再下点功夫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