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500000007

第7章 创意求量不求质

避免根据既有经验做决定

弗雷德·史密斯在耶鲁读书的时候,曾在一篇论文中阐述了自己关于联邦快递公司的设想。但他的管理学教授却给了他一个“合格”,教授对他说:“虽然这个设想很有趣,结构也较为合理,但是如果你想得到比‘合格’更好的成绩,那就必须使这个想法具备可行性。”当弗雷德成立联邦快递公司时,几乎所有该领域的美国专家都不看好他的公司。他们觉得,按照这个行业的既有经验,没人愿意为投递速度和公司信誉投入高昂的成本。

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我们的既有经验来做出决定,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既合理,又能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但是,如果你一味考虑那些在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那么你只能想到雷同的点子。如果你想要找到成功的商业创意,就要告诉世人,未来行得通的是什么,而不仅仅只是重复过去被证实为可行的。

多年前,我在研究大脑是如何工作时,偶然发现了一组非常有趣的数字:当你练习跆拳道的时候,你的身体每分钟会消耗10卡路里的热量;当你走路的时候,每分钟会消耗4卡路里;而大脑每分钟仅消耗0.1卡路里。但是,当你积极思考时,大脑消耗的热量则变为每分钟1.5卡路里。要知道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百分之二,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能耗啊!

你的大脑总是在尽可能地节省能量。一旦你开始思考某个问题,大脑会快速检索你的既有经验并在几秒钟内告诉你:“找到一个答案。”这时你说:“嗨,大脑,我不喜欢这个答案,换一个。”然后大脑会重复刚才的步骤:“找到一个答案。”不过,这些答案往往平淡无奇并且对创造成功的商业毫无价值可言。

如果让你的朋友“列出二十种动物的名字”。起初,他们最可能想到的动物一般是“猫”、“狗”、“熊”、“狮子”等。因为你的朋友对这些动物的记忆是最清晰的,而且它们经常出现在大街、动物园、电视或广告中。但名单最后一般是些不常见的动物,比如“美洲狮”、“树懒”或“豚鼠”。

研究表明,比起那些不常见的事物,我们更容易想到的是那些常见的事物。研究同样表明,我们在思考某一问题时,大脑最先反馈的通常是那些基于既有经验的现成答案,而不是有创造性的答案。

当基于既有经验的快速解决方法全部用完后,你的大脑才会开始努力思考。而开动脑筋,找到顶级创意的唯一方法就是先拥有大量的创意。

那些伟大的革新者深谙此道。当他们思考某一问题时,他们不会满足于那些率先映入他们脑海的答案。相反,他们会尽可能多地想出不同的创意,然后从中挑选出最可行的方案。爱因斯坦曾被问及为何他的思维异于常人,他回答说:“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其他人在找到一枚针后就不会再找了,但我会。”

数量即质量

假设你需要一个完美的方法来解决某个问题,许多人会说:“好吧,我会一直思考,直到找到最完美的方法。一旦我找到它,我就不会再思考了。”虽然这种方法是下意识的行为,但却很少奏效。为什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左右脑的思考策略。

左脑负责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左脑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而且通过左脑的思考我们通常会得到一个不错的答案。当你问道:“我应该走哪条路去上班?这件外套很贵吗?二战爆发于哪一年?”左脑会快速检索以往的答案并给出最佳选择。我们每天都习惯使用逻辑型左脑进行思考,尤其是当我们需要一个有创造性的新的解决方法时。但不巧的是,逻辑型左脑不仅对产生创意毫无帮助,甚至会有适得其反的影响,因为它会阻碍创造型右脑的工作。

右脑的运转速度要比左脑快几百万倍,它主要负责产生创造性的原创思维。创造型右脑会针对同一问题找寻多种答案。即使你最终只采纳其中一种,但右脑会尽量去搜寻所有可能或不可能的解决方法。产生的想法越多,最终找到的答案就会越好。

迪恩·基斯教授曾对创意数量和质量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他研究了数百位最有创意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中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出色的科学家不仅所发现的成功创意要远远多于那些平庸之辈,而且失败的次数也远远多于后者。

世界著名科学家所撰写的论文中,大部分都未被引用过,小部分被引用100次左右,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篇文章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基斯教授对作曲家和杰出的艺术家做了同样的研究。他发现,无论是作曲家、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他们失败的次数越多,最后成功的次数也就越多。

爱迪生拥有2000多项专利,但大多数专利没有为他赚到一分钱。他还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但大多数论文都未曾被其他科学家引用。毕加索创作了2万多件作品,但大多数作品并没有出现在顶级的艺术展览中。创意数量和质量间存在着一种直接联系。创意大师们的创意中,大部分糟糕透顶,一部分差强人意,只有极少数堪称天才之作。但正是这些少之又少的天才之作促成了他们的巨大成就。

大自然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摸索创造了多样的物种,并通过自然选择来决定适者生存。在自然界,百分之九十五的新物种以失败和死亡告终。那些存活下来的物种得以繁衍生息,并最终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作为一名创意家,你不仅要发现大量的创意,而且还要给予它们“生存”的可能。这些创意中只有极少数能够“幸存”,并给你的事业带来巨大的成功。你拥有的创意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金点子。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世界顶级的创意大师,请牢记这个创新的守恒定律:数量等于质量。

设置创意指标

几年前,我受聘于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在一个工作室指导如何发现创意。我把成员分成几个组,并给他们下达了一项任务,“请想出砖头的100种用途。天马行空也好,不切实际也好,只要凑够100种就行。你们有30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如果接到这样一项任务,你首先会根据既有经验快速地写下砖头的用途。例如,“砖头可以盖房子,可以用作武器。”几分钟后,当你既有的想法逐渐枯竭,想不出砖头还有哪些常规用途的时候,大脑就真正开始思考了。

这些新的想法可能会是“乐器、玩具或扇子。”只有当你再也想不出那些呼之欲出的答案时,你才会意识到什么是真正有创造力、有价值的主意,它们一般会出现在第80到第100项之间。

完成了这个练习后,我又给了他们另一项任务:“请为公司即将开展的产品宣传活动拟200个标题,要求同上。你们有60分钟的时间,开始吧!”知道他们是怎样完成这项任务的吗?所有的小组都想出了不下200个标题。其中一些创意的确十分有趣,最后公司也采纳了其中一个。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要设置一个目标,限定自己在短时间内找到尽可能多的创意。不要进行自我评价,让你的想象力激发出足够的灵感,无论多么疯狂、愚蠢、不切实际,先完成指标。在这些创意中,有三分之一是旧的观点,有三分之一是有趣的观点,只有最后那三分之一才是与众不同的观点,并且能让你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创意指标”这项技巧会迫使创造型大脑努力思考,产生大量的创意,然后从中挑选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个。

以上内容可以用国际设计公司IDEO创立者大卫·凯利的一句话来概括:“如果让你想出10个方法,那一定是你脑袋里的那些陈腔滥调。但如果让你想出100个,那结果一定非同凡响。”

设置界限,在界限内思考

我12岁那年的某个周一,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她说:“作业是一篇作文,主题不限。”三天后,我的朋友马克斯向老师哭诉:“我已经想了好几个小时,但一点线索都没有,我甚至连一句话都写不出来。”听他说完,老师问:“马克斯,你家住哪儿?”马克斯回答:“我家住在戏院对面的那条街。”老师接着说道:“那就以你家门前的戏院为题写一篇作文。”马克斯回到家,用一下午的时间写了一篇长达十页的作文,最后他的作文被当作全班的范文。现在,马克斯已经成了一家国际创意机构的主管,负责寻找创意。

就创造而言,最令人痛苦的是在没有充足资源的情况下去创造事物。如果你说:“我想寻找商业创意,我有的是时间和金钱。”这样只会扼杀创造力,并且你也不太可能收获好的创意。但是,如果你事先明确你要得到多少创意,设定截止时间,控制项目预算,并通过你的潜意识尽可能清晰地描述该任务,那么你将收获许多出色的创意,而且部分创意会最终促成商业上的成功。那些有清晰的描述,明确的截止日期,固定的指标及有限的可用资源的问题更有可能得到创造性地解决。

但千万不要给你的任务假设某种不存在的限制。如果某种方法在过去行不通,并不代表它现在行不通。如果专家说某个创意很糟,那么你确实需要重新考虑。如果事情总是如此,那就推翻它。

创意大师深知这个道理:要想得到成功的创意,你需要充分释放潜意识,拥有足够多的想法,无论它们多么疯狂、多么有争议、多么不切实际。但是,要想得到这些创意,你需要引导你的大脑:设置明确的定额指标,截止时间,可用资源,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清晰地描述该任务。你的潜意识会为你带来疯狂的想法,但前提是它必须知道你究竟需要什么。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本书内容包括:对挫折的感悟、对爱心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做事的感悟、对智慧的感悟、对品格的感悟、对自信的感悟等。
  •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哈佛面试中会考察到的学生必备的智力、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让申请哈佛的学子和有志青年在通过一系列试题的训练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目标地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
  •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人才招聘会越来越火爆,随便哪个主题的招聘会都是场场爆满,人头攒动,甚至造就了一个新兴产业,一种新的经济热点——“招聘经济”。尚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择业难,有工作经验又有阅历的求职者再就业的形势同样也不容乐观。应聘者找工作难,那招聘者的情况如何呢?与应聘者找不到工作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招不到人,以至于打出了高薪揽才的旗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鲜明的反差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人才不能满足或不适合招聘单位的需要,以至于招聘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而不想招的人却是如过江之鲫。
  •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世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诱惑,名誉、金钱、权势……当我们在各种色彩面前目光缭乱的时候,什么才是最珍贵和最需要的呢?是品格,拥有一份高尚的品格,就如同有了一种参照物,不会被迷惑,不会再挑选的时候,浪费时间;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热门推荐
  • 特殊搜查支援科

    特殊搜查支援科

    特殊搜查支援科,简称支援科。是公安部内部为了一群有着不同能力的警务人员而特别设立的部门。
  •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是娇贵的首富千金,他是宰相家的纨绔长子,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被别人算计成为夫妻。都说她自小娇宠无才无智,他却发现她既可爱又聪慧,简直是天下掉下的好娇妻。听闻他不学无术风流成性,她却觉得他既温柔又专情,并且还有几分神秘感,确实是做夫君的不二人选。既然这样,她干脆将错就错,小手一拍,这个夫君我要了!嗯,有眼光!某男也不甘示弱,张开双臂笑得邪魅,娘子快到怀里来!
  • 爱情的开关

    爱情的开关

    如果爱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独自活在天堂,还是愿意她陪伴自己陷在地狱?如果恨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碎成齑粉,还是愿意她生不如死?从小随母亲改嫁到周家的小萌,与周家独子周衍照成为兄妹。这对“兄妹”互生爱慕之心。当两人决心为爱远走的时候,周衍照的父亲意外出了车祸,而这场车祸竟然是小萌的母亲蓄意的……周衍照接手父亲的“生意”,成为黑道老大,人称“十哥”。周衍照开始蓄意折磨小萌,让她眼睁睁看着他与别的女人恋爱、订婚;小萌则选择了一条与母亲相同的路,她暗中联络警方,成为线人。这段压抑而无望的爱情,最终在南阅黑道大洗牌的时刻爆发了……最偏执的爱情,最疯狂的情感,最浪漫的思念,最婉丽的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三国1:桃园结义

    三国1:桃园结义

    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也是日本历史小说中空前的典范大作。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 冠心病食疗菜谱

    冠心病食疗菜谱

    《常见病食疗菜谱丛书》是为常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精心策划的一套食疗养生菜谱丛书,共10本。本书精选了60余种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和预防作用的日常食材,详细、全面、科学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配备了120余道菜例,还包括一些冠心病的常识,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轻松抵抗疾病威胁,健康生活每一天。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危险恋人:萌妻养成记

    危险恋人:萌妻养成记

    家族世代之间的恩怨与纠葛,感情上的扑朔迷离,就此展开……
  • 名人的做人智慧

    名人的做人智慧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学会做人,可让我们在路途中的风景更加惹人留恋。而读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伟人是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直面人生的风雨。他们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经历时时鞭策着后人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