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8500000008

第8章 [爱尔兰]威廉·勃特勒·叶芝(1)

1923年获奖作家

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

魔幻

我深信我们一致称为魔术的事和魔幻的哲学,我深信我不得不称之为招魂的事,虽然我并不知道那灵魂是什么,我深信创造魔幻幻影的神力,深信闭上眼睛时心灵深处的真谛幻影,我深信三条原则,我认为那是从前的岁月流传下来的,几乎也是一切魔幻术的基础。这三条原则是:

(一)我们头脑的边缘永远移动着,许多头脑好像能够互相融合,创造或揭示一个单独的头脑、一种个人的活力。

(二)我们回忆的边缘也移动着,我们的回忆是一个伟大回忆的部分,那是自然的回忆。

(三)象征能够召唤这个伟大的头脑和这个伟大的回忆。

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够的话,我会把我的这种信仰化作魔幻,因为,在男人和女人身上,在房屋中,在手工艺品中,在几乎一切的视野和声音中,我开始窥见或想象一种邪恶、一种丑陋,它源于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缓缓消逝的一种精神素质,这种精神素质使这种信仰和它的踪迹普及全世界。

大约在十年或十二年前,有一个人请我和一个现已故世的熟人去观看魔幻术,此后我曾因为合理的理由和他争吵过,他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毕生致力于为他人所蔑视的研究。他住在离伦敦不远的地方。路上,熟人告诉我,他不信魔幻,但是布尔沃·利顿的小说深深地吸引了他去遐想,他打算将大部分时间和全部心思奉献给魔幻。他渴望相信幻术,他曾经研究过,他思索泥土占卜、占星术、手相术和许多神秘的象征,但并不精通,他怀疑心灵能否超越肉体。他满怀疑惑,等待着魔幻的表演。他的期望不过是一种浪漫的气氛、一种舞台的幻影,在短时间里能激起他遐想的共鸣。招魂者和他美丽的妻子在一幢小房子里接待了我们,那房子紧邻一个花园或公园,花园属于一个奇怪的富翁,他引起了富翁的好奇,也消除了富翁的好奇。他在一个很长的房间里招魂,房间一头的地板上有一个凸起的地方,那是一种平台,装饰得很朴素、简陋。我和我的熟人坐在屋子的中间,招魂者在平台上,他的妻子在我们和他之间的地方。他手持一根木杖,指着一块木板,上面是色彩缤纷的方格,每一格都有一个数字,木板搁在他身旁的椅子上,他反复念着一种话。我的想象几乎立刻开始了运转,生动的形象浮现在我面前,不会太生动,否则就不是想象了,就像我一贯所理解的一样,但它们有自己的动作,有一种我不能改变、也不能塑造的生命,我记得看见了一些白色的人影,我疑心他们那戴冠的头是权杖冠头的变幻,然后,刹那间我熟人的身影也出现在其中。我说出看见了什么,招魂者用深沉的声音叫道:“把他抹掉”,话音刚落,熟人的身影就消失了,招魂者和他的妻子看见了一个身穿黑衣的男人,戴一顶奇特的方帽,伫立在白色的人影中。那是我的熟人,那女幻术家说,那是他过去的生命,那生命铸造了他现在的生命,那生命将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仿佛也看见了那个人,生动得不可思议。这个故事主要浮现在女幻术家灵魂的眼前,但是有时候,在她叙述之前我就目睹了她所叙述的事。她认为穿黑衣的人或许是十六世纪的佛兰德人,我能看见他穿过狭窄的街道,来到一个狭窄的门前,门的上方有一块生锈的铁,他走了进去,我想知道我们眼前的一个人影能持续多久,于是我缄默不语,看见了一个死人躺在门里的桌子上,女幻术家描述说,那人穿过一个长长的大厅,走上了她称为讲坛的地方,然后开始演说。她说:“他是一个教士,我能够听见他的话。听起来就像低地荷兰语。”短暂的沉默之后,她又说:“不,我错了。我能看见听众;他是一个医生,正给学生讲课。”我问:“在靠近门口的地方,你看见什么了吗?”她说:“是的,我看见了供解剖用的尸体。”这时,我们看见他又返回狭窄的街道,我倾听着女幻术家的故事,有时只听见她的话,但有时我自己也看见了。我的熟人什么也没看见;我想,他不可能看见,那是他自己的生命,我想,他无论如何也看不见,他的幻想没有自己的意志……招魂者说,穿黑衣的人正试图用化学手段制造人体,虽然他还没有成功,他的思想却招致了许多邪恶的灵魂,那影子已有了部分的生命……仿佛又过了好几个星期,我们看见他衰弱地躺在楼上的房间里,一个戴圆锥帽的人站在他身边。我们也能看见那影子。它在地下室里,现在已能在门边虚弱地移动了……戴圆锥帽的人对影子画了几个符号,那影子就倒下了,仿佛睡着了一般,然后递给那人一把刀,说:“我从它那里汲取了魔幻的生命,但是,你必须从它那里汲取你献出的生命。”有人看见那衰弱的人俯下身,从影子的身躯上割下了头颅,然后他倒下了,仿佛给了自己致命的创伤,因为那影子满盈着他自己的生命。这时候,幻影变幻着,颤动着,他又衰弱地躺在楼上的房间里。

他仿佛在那里躺了很久,戴圆锥帽的人在身边照看他,然后我就记不清了……

故事结束了,我端详我的熟人,他脸色苍白而恐惧。我几乎能清楚地记起来,他说:“我的一生里,我总是梦见自己用那种手段制造人。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幻想一些发明,给尸体通电以恢复生命。”这时他说:“我这一生,身体很糟,或许就因为那次实验。”我问他是否读过《弗兰肯坦斯》,他说读过。我们这些人里面,只有他读过,但是他却没有看见幻影。

然后,我请求他展现出我过去的生命,于是,在满是小方格的木板前又表演了一次新的招魂。我已记不清谁看见了这个细节,谁看见了那个细节,我对此已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幻影本身。我给这种方法下了结论。我知道,那幻影多少是有些人所共有的。

一个身穿锁子甲的人,穿过城堡的大门……这人来到一个宽敞的大厅,走进了一个开着门的小教堂,那里正举行一个仪式。那里有六个身穿白衣的女孩,她们从圣坛上拿下一些黄色的东西—我想那是金子,虽然他们告诫我不要窥视,就像我的熟人那样,我还是情不自禁地看了。有人认为那是黄色的鲜花,虽然我记不清了,但我想,女孩子们将那黄色的东西放入那人的手中。他出去了一会儿,当他穿过大厅的时候,我们中的一个人,我记不清是谁,注意到他经过了两块墓碑。这时,幻影破碎了,但现在他身穿僧侣的法衣,在一个村庄的中央,站在骑兵队里,读着一张羊皮纸……幻影又破碎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他们仿佛来到了圣地。

在棕榈树林里,他们开始了一种神圣的劳动……招魂者说,他们肯定是在修筑石头房子。他的思想,就像许多研究神秘之物的学生的思想一样,总是游荡在石头建筑中,并在神奇的地方发现它们。

……他们没有修筑石房子,只造了一个巨大的石头十字架。现在,他们全都离去了,只剩下先前见过的穿锁子甲的人和两个僧侣。他倚靠十字架站着,他的双脚歇在两块石头上,离地面不远,他的双臂伸开。他仿佛整天都伫立在那里,夜幕降临,他就到紧邻着另外两个屋子的小屋里去……恍惚之间,岁月倏忽,幻影颤动着,像眼前飘飞的落叶,他变老了,白发苍苍,我们看见那两个僧侣也老了,也是白发苍苍,他们将他扶在十字架上。我问招魂者,为什么那人伫立在那里,他还没来得及回答,我就看见两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浮现在十字架上的人眼前,像梦中之梦一样升起。招魂者也看见了他们,他说,其中一个人举起了无手的双臂。我想起了穿锁子甲的人从教堂里出来时,在大厅里经过的两块墓碑,我问招魂者,骑士是不是在忏悔,正当我问他的时候,正当他说也许是这样但他不知道的时候,幻影画了一个圆圈,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我所知,这次的幻影并没有另一次幻影的那种切身意义,但它的确是神奇而美丽的,仿佛只有我凝望着它的美。如果这是一个故事的话,那么是谁编织了这个故事呢?不是我,不是那位女幻术家,也不是招魂者,他也没有能力。幻影在三个人的灵魂里升起,我记不清我的熟人是否看见了,它升起了,毫不模糊,毫不费力,费力的事是保持我们心灵眼睛的清醒,幻影飞速地升起,那是任何笔都记不下来的。就像布莱克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那创造者或许在永恒里。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看到和听到许多这样的幻影,虽然我不相信,虽然有一两次半信半疑,以为它们是古老的生命,是生命一词通常意义上的生命,我也将发现,它们和生命中的主宰情绪和塑造活动永远有着无限的联系。或许在多数情况下,它们是这些情绪和活动的象征历史,或是塑造这些情绪和活动的冲动的象征影子,好像是那个疑惑者的祖先生命的问候,但我刚才所描述的幻影似乎不属于这类情况。

若是我能记得那时的感觉,那时的两种幻象对于我就会有稍大的意义,而不只是幻影的权威性的明证,不只是融许多灵魂为一个灵魂的神力的明证,那神力用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思想,一个一个地征服了它们,直至它们融为一种单一的、强烈的、迅速的精力。

毫无疑问,我认为有一个灵魂是大师,在瞬间创造和揭示一个超自然的艺术家,我必须这样称呼,而芸芸众生的灵魂,贡献却极少。

几年以后,我和一些朋友待在巴黎。早饭以前我就起床,出去买一份报纸。我注意到一个女仆,她是几年前从乡下来的一个女孩,正在铺桌备饭。从她身边走过的时候,我正给自己讲述一个冗长而愚蠢的故事,那只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故事。我想,要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发生了,我的手就会受伤。我看见自己在一些幼稚的冒险中,用绷带吊着手臂。我买了报纸回来,在门口碰见了我的房东和女房东,他们一看见我就喊道:“嘿,女仆刚才告诉我们,你的手臂吊着绷带。我们想,你昨晚上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或许你被车撞伤了。”—或是诸如此类的话。我在巴黎另一面的市郊吃饭,回来的时候,大家都睡了。我的幻想强烈地支配着女仆,以至于她看见了一切,那似乎已经远远超过了灵魂的眼睛所能看见的。

一天下午,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正专心致志地想一个同学,我有消息要告诉他,又不愿意写信。数天之后,我收到一封数百英里外的来信,我的同学就在那里。那天下午,我正专心地想他,突然我出现在那里一个旅馆中的人群里,仿佛我的身躯一样真实。我的同学看见了我,他请我人散之后再去。我消失了,然而午夜的时候,我哭去了,把消息告诉了他。我自己对两次的幻影一无所知。

如果精神那巨大能量的爆发不是很罕见的话,当精神的深渊释放的时候,我就能说出那神奇的幻影、神奇的魔力和神奇的幻想,那是我的朋友或我自己有意无意投射出来的。它们浮现在十分隐秘、十分神圣、不能公开的事件中,不知为什么,它们仿佛属于神秘的东西。我已经谨慎地记下了这些幻影的浮现、这些深渊的释放的一些细节,但是我将保密。毕竟,就像布莱克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能作证去保护那相信的人,不是去说服那不信的人,他尽可能地忍受怀疑、误解和嘲笑。我引用约瑟夫·格兰维尔对吉普赛学者的描述,我很高兴,过去的时代像我一样深信不疑。约瑟夫·格兰维尔已经死了,他再也不在乎怀疑、误解和嘲笑了。

吉普赛学者也死了,实际上,只有极其聪明的魔术师才能活着,直到他愿意去死,即使人们看不见他,他也在某个地方游荡着,就像阿诺德想象的那样,“在巴克夏郡荒野上那孤寂的啤酒店里,在温暖的壁炉边的长凳上”,或是“在巴普洛克码头渡过年轻的泰晤士河”,或是“在冰凉的溪流中拖曳着他的手指”,或是“将许多鲜花—叶子脆弱的白色银莲花、浸润着夏夜露珠的黑色钓钟柳”献给那些女孩子们,“她们来自遥远的村庄,在五月,围绕着泛费尔德的榆树跳舞”,或是“坐在杂草丛生的河岸上”,“偕着自由向上的脉搏”消磨着时光。这就是约瑟夫·格兰维尔的故事:

“近来,牛津大学有一个小伙子,天资敏捷,富有想象力,但他没得到跳级的鼓励,贫困迫使他放弃了那里的学业,他投身茫茫的世界,谋求生计。他一天比一天贫困,没有朋友帮助他,救济他,最后被迫加入了一伙偶然碰到的流浪吉普赛人,他和他们混在一起,苟且求生……他跟那伙人混了很久以后,有几个学者碰巧经过那里,都是他以前的熟人。吉普赛人中的学者立刻发现了这些老朋友,他们看见他在这种人群里,感到吃惊,几乎认出了他;但是,他暗示他们不要在这些人面前认出他,他私下把其中一个人带到一边,希望他和他的朋友到不远的酒店去,他许诺在那里见他们。他们按他的意思到了那里,他随后也到了;寒暄之后,朋友们问他为什么会过着如此奇怪的生活,怎么会加入这样的一伙乞丐。吉普赛学者解释说,贫困迫使他过那种生活,他说,与他同行的人并非他们想象的那种骗子,他们之中有一种传统的学问,能够用幻想的神力创造奇迹,他已学会他们的很多魔术,并加以改善,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为了显示他的话是真实的,他说,他要到另一个房间里去,让俐门留在这里说话,回来的时候,他将告诉他们谈话的内容。于是,他就这么表演了,他详细描述了他离开时他们之间所谈的一切。那些学者对这个出乎意料的发现感到吃惊,他们真诚地希望他解开这秘密。他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告诉他们,他的所作所为都依托于想象力,他的幻想支配着他们的幻想;他离开的时候,他们所谈的一切都受他的支配;他说,肯定有某种方法使幻想升到顶峰,融入他人的幻想,当他领悟了全部秘密,领悟了那些他仍一无所知的部分,他就打算离开那一伙人,向整个世界描述他学到的一切。”

如果所有描绘这种事件的人都不曾做梦,我们就将重写我们的历史,因为一切人,当然全是想象丰富的人,必然永远地投射着魅力、魔力和幻象;一切人,特别是那些宁静的人,那些没有旺盛的自我生命的人,必然会永远受制于他们的魔力。我想,我们那些最精致的思想、最精致的意图和最精致的情感,常常并不真正属于我们,它们仿佛猛然从地狱浮现出来,或从天国飘然降临。历史学家应该谨记天使和魔鬼,就像他谨记国王和士兵、阴谋家和思想家一样,难道他不应该记住吗?就像一些古代的作家所深信的那样,假如天使或魔鬼一开始就隐身于有形的幽灵,浮现在人的幻想中,那将怎样呢?就像布莱克所深信的那样,“如果上帝只在存在的生命或人类身上活动或存在”,那将怎样呢?虽然这样,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无影无踪的生命、那些在遥远的地方徘徊的感应、那些从旷野的逸士那里飘来的幽灵,在会议室、书斋和战场的上空沉思。

同类推荐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热门推荐
  • 前夫又来了

    前夫又来了

    问及程暖对于失败婚姻的看法,她总结出一句大俗话:只怪当年太年轻,是人是狗分不清!前夫你好,前夫再贱!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傲武凌神

    傲武凌神

    天才少年被女友背叛沦为废物,但成为绝世强者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辛,他都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脚踏青龙,手提天斧,背火云箭,挎火云弓,狂笑一声灭群雄……
  • 腹黑萌徒:邪王毒爱妃

    腹黑萌徒:邪王毒爱妃

    她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魔女,江湖中遍是她的传说,银发银眸,睥睨天下,龙魂枪出,傲世苍穹。殊不知,几年前,她还是一个跟在师傅后面撒泼耍赖偷懒嘴馋的小萌娃。一场惊变,师傅被九天灭世雷劈的只余下一缕魂魄,为了复活他,她将他的魂魄收在眉心。之前你为我遮挡了无数的风雨,从现在开始,我守护你直到永恒。我会带着你,穿越无尽的洪荒。我会带着你,踏破所有的星域,直到你再次站在我的面前,说一声我爱你。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女人婚姻纠葛

    女人婚姻纠葛

    小说讲述三个年轻女人婚姻生活,她们是对方的闺中密友,性格截然不同,却又无话不谈。婚姻生活中,她们彼此羡慕。在婚姻的潮水中,她们失望,守候,追寻。兜来兜去,却发现现有的生活根本不属于自己,于是她们身在婚姻的围城中,追求围城外的幸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Z组织之恋

    Z组织之恋

    “Z”组织,现在在全球相当受欢迎的一个神秘组织。七位成员竟然在一年的时间里全部都红鸾星动,一个接一个的恋爱结婚了。看看在别人眼中这群怪胎们的恋爱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