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8300000004

第4章 [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

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

1913年获奖作家

我们在老年时,确实有足够的闲暇,去计算过去的日子。把手中永远失去的东西,在心里珍爱着。河流冲破一切堤防,歌唱着迅速流去了。然而山峰留下来了,念念不忘,深情地追忆着。

(吴岩译)

今天是星期日,一早听见教堂里传来清凛的钟声。起床推开窗户,呵,一切都染白了。楼房倾斜的屋顶敞开胸怀欢迎着漫天飞雪:来吧,用素纱遮盖我!凝结的雪河荡涤了路尘的王国,化为无数支流,向四面八方迤逦流去。

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湿婆仿佛端坐在树梢播布晶莹的祝福。路边的枯草似青春的残痕,尚未遮严,但已慢慢地垂首认输了。鸟儿停止鸣啭,天空阒然无声,纷纷扬扬飘着雪花,可是听不见它的足音。

在异国他乡酣睡时,天庭的重门悄然开启。可是天使未来报告消息,唤醒入睡的人。“宁静”离别天界幽寂的道院,未乘辚辚飞车;驭手不曾挥舞闪电之鞭,怒吼抽打发狂的天马。她舒展白翼,轻轻垂落,动作那么轻盈,姿态那么婀娜。不撞击任何人,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

太阳被挡在雪幕后面。天光一点不刺目。整个世界莹莹地透闪的柔光,罩着恬静、温润,柔光的面具即面容。

清静的冬晨,我迎迓、我顶礼的白雪的洁净进入我的灵府。我真诚地祈求:你缓缓遮覆我的一切忧思、想象和工作吧!你跨越了夜阑的无边黑暗,无声地永驻于我的生活吧!呵,在未被污染的皎洁中,唤醒我崭新的黎明,不留任何污点;把天国光华的永恒圣洁注入我生活的天地!

今晨,我将我的灵魂沉入深广的洁白之中。这种沐浴异常冷凛,异常艰苦。我像婴孩一样赤裸着,下垂着。垂至深处,前后、上下、左右,一片纯洁。我的全身心在纯洁中膜拜湿婆。

此刻,我看到,暮年之光多么庄重,多么安详,多么美好!繁丽静静地慢慢地隐遁了。缜密的“一体”的皎洁把万象拽到它的身后。歌声,精灵全被盖住,多彩的游戏在白色中消隐。然而,这不是死亡的阴影。我知道,常言的死亡是黧黑的。空虚不像光照那样透明,而像朔月之夜那么暗黑。光束隐藏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并未吞噬它们,而是整个地占有。今日沉寂中潜藏的乐音,将喜悦注满我的心胸。

今日树木卸去盛装,光秃秃的,生命的财富贮存在幽深的心底。袅娜的枝条倾吐了渴慕,此时在心中默诵梵咒。犹如修道的迦里,舍弃花饰,身着素服,默想湿婆威严的仪容。她抑制点燃欲火、培植缱绻的爱恋,让情欲的灰烬飘逝。纵自远望,四野银装素裹,与湿婆团圆的障碍业已排除。北斗星的慈辉在天幕上书写了喜讯:吉日在即,修行的专注开辟了道路,谱写了节日的乐章,看不见的地方盛开的鲜花,可以编织佳偶交换的花环。

呵,我的心,进行同样的苦修吧!稽首冥想,容银洁的恬静一层层包裹你,把你坚韧的求索置于沉隐的奥妙之中,请“纯净”之神的使者从人生的起点到终点,清除全部垃圾。尔后,苦修的静慕升起,杯状如地平线的允乐之杯里,充溢新的觉醒,新的生命,新的团圆的庆祝。

美国1912.12

(白开元译)

云使

相会的第一天竹笛奏了什么曲?

她吹奏道:“我那位远方的人,来到了我的身边。”

竹笛还唱述道:“要说保留,我在保留着无法保留的东西;要说获得,我可以获得被抛弃的一切。”

那么,后来竹笛为什么在白天不吹奏乐曲了?

因为有一半含义被我忘却。我只记得她在我的身边,可是没有想到她远在千里。爱情的一半是相会,这我见过,但爱情的另一半却是分离,这却是我没有见过的,再也看不到那遥远的永不满足的幽会;近在咫尺的屏障已经树起。

两个人之间,横亘着无限的天宇;在那里一片寂寞,在那里没有话语。只有用笛声去填补那巨大的寂寞。如果没有辽阔天宇的罅隙,竹笛就不会奏起乐曲。

横在我们之间的那块天宇跨入了黑暗,在那里充满每天的劳作、话语,充满每天的恐惧、贫穷、忧虑。

一个月夜,和风习习;我坐在床上,毫无睡意,心里感到痛苦悲戚;我记起来了。近在身边的那个人,已被我丢失。

这种分离如何结束呢?这可是她与我的永恒的分离。

日暮,我下班回到家里,谁和我叙谈呢?她只不过是人世间千百万人中的一个;可以了解她,可以认识她,可是她已经耗尽自己。

然而,我那位没有耗尽自己的人,我那位唯一的亲人在哪里呢?我到哪个无边的希望之岸再重新找到她呢?

我再一次重新同她交谈是什么时候,是在哪一个充满浓重的茉莉花香的悠闲的黄昏呢?

这时节,新雨出现在东方大地,宛如肥大的青色长袍在漂移。于是我想起了诗人吴久伊尼的话语。我仿佛觉得那是在向我的爱人派遣云使。

就让我的歌声飞翔吧!让它飞越那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难以逾越的异国去吧!

然而,这样一来,我的歌声就必须逆着时间而行,就让它追溯到我们第一次相会的那一天吧!那一天充满了悲怆的笛声;那一天宇宙的潇潇细雨与永恒春天的一切芬芳气息、一切哀痛哭泣都交织在一起了;那一天凯多基花丛发出了深切的叹息,纱尔花的枝叶表现了激昂的自我献身精神。

在无人的湖畔,在椰子树的密林里,雨声淅沥;请雨后把我的话语送到我爱的人的耳朵里。她大概正在那里束起发髻,将纱丽缠在腰间,忙着做家务呢。

辽阔无垠的天宇,今天来到林木葱绿的大地床头,躬身俯首,并且悄悄耳语道:“我是属于你的。”

大地说:“这怎么可能?你如此辽阔无边,我却如此渺小。”

天宇说:“我已经在四周为我的行云划定了疆界。”

大地说:“你有那么多的光明财富,而我却一无所有哇。”

天宇回答说:“今天我的日月星辰全被我遗弃,今天你是我唯一的亲人。”

大地说:“我那颗饱含着泪水的心灵在随风颤抖,而你却安然不动。”

天宇说:“难道你没有看见,我今天也泪如泉涌。我的心胸今天也像你那颗晦暗的心一样,罩上了一层晦暗的阴影。”

他说着就用那充满泪水的歌声填平了天宇和大地之间的永恒的距离。

就让这新雨带着天宇和大地婚礼的祝词降落在我们的离别上吧。让深藏在我爱人心中那些无法表达的话语,像突然弹响的琴弦一样,发泄出来吧!就让那宛如远处林缘般颜色的碧绿的纱丽披在她的头上吧。让所有云雨的音符在她那双炯炯的目光中鸣响吧。愿那个编到她辫上的贝库尔花环更加绚丽!

竹林里的幽暗伴着蝉鸣渐渐浓重,冷风吹拂的灯火颤抖着熄灭了,这时候她离开她所眷恋的世界,在我那颗孤独之心清醒的夜晚,沿着那弥漫着湿润芳草气息的林间小路走了。

(董友忱白开元译)

忘恩的悲痛

早晨她告辞而去。

我的心灵向我解释道:“一切都是空虚。”

我生气地说:“我桌子上的针线盒,晾台上的花盒,床上那把署名的扇子——这一切难道不都是实实在在的么?”

心灵说:“那么,你想想看——”

“你住嘴吧!”我说,“你没看到那本故事书吗?那书中还夹着发簪,她还没有把书读完。假如那也是虚幻,还有什么是真实?”

心灵于是沉默不语。一位朋友来了,对我讲:“凡是美好的东西都是实在的,而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整个宇宙永远保护着美好的东西,就好像把珍珠串在项链里。”

我忿然质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人的身体不是美好的吗?可是她那个身躯又在哪里?”

小孩子生气时会扑打自己的母亲,我就如同小孩子一样,开始击打着这世界上所有的樊篱。我说:“世界是背信弃义的。”

突然我大吃一惊。我仿佛感到有人在说:“真是忘恩负义!”

我凝望窗外,透过柽柳的枝杈,一轮新月正冉冉升起,好似那位离人的微笑在与我捉迷藏呢。从那散布星斗的黑暗夜空,仿佛传来了责备的话语:“我给予你的那种东西难道是空的?莫非要等到帷幕落下,你才如此的坚信不疑?”

(董友忱白开元译)

人类的儿子

为感悟闻讯赶来观看的人,基督在十字架上献出了不朽的生命。自那时起,许多世纪过去了。

今日,他从天国降临人世,极目四望,只见旧日刺得人遍体鳞伤的罪恶凶器——狰狞的矛戟,狡诈的匕首、短剑,残忍狠毒的巨钺,在吊着一面乌烟熏黑的旗子的工厂里,飞快地霍霍磨砺,飞溅出炫目的火花。

而新近制造的死亡的箭矢,在刽子手的手里闪着寒光,教徒以尖利的指甲在上面镌刻着姓名。

基督手捂胸口,恍然省悟他死刑的执行期远没结束,科学的殿堂里试制的新式矛戟一一刺进他的关节。那天站在宗教宙宇的黑影里杀害他的凶手,一群群地复活了,而今站在宙宇神坛前面,诵经似的命令行刑的士兵:“斩尽杀绝!斩尽杀绝!”

人类的儿子悲怆地仰天长叹:“哦,上帝,世人的上帝,你为什么把我抛弃?”

(白开元译)

心扉上我画了死亡之像。

我遐想,极虚的弥留时刻已经到来。属于我的全部给故土和时代。

其他一切物品,一切生灵,一切理想,一切努力,一切希望和失望的冲突,依旧分布各国,分散在千家万户的人的心里。

时空之海的无边的胸中,由近及远,一条条星体运行的轨道上,未知的无尽的能量旋转着爆发,这些还在我感知的最后一条微颤的界线之内。我一只脚仍在界线这边,另一只脚跨了过去,那边,混沌的来世在等待,拨着昼夜悠长的光影的念珠。

“无限”中包盈的无数实体,向着往昔和未来铺展,那密集的群体中,一刹那没有了我,这岂是真实?

狂放的“不存在”终归会获得位置。原子不是还有罅隙吗?死亡若是虚空,那罅隙里岂不要沉没尘世之舟?果如此,则是对宏大的整体的粗暴的抗议。

(白开元译)

不朽形象的福音

好似天狗啖食丽日的漆黑巨口,黄昏的阴影提前吞没了院落。

外面响起了怒吼:“开门!”

屋里的生命惊恐万状,哆哆嗦嗦地顶着门,插上门闩,嗓音发颤地问:“你是谁?”

又是雷鸣般的怒吼:“我是土壤王国的使者,时候到了,特来索债。”

门上的铁链咣啷咣啷响,四壁剧烈地摇晃。屋里的空气唉声叹气。空中飞禽双翼的扑扇,像夜阑的心跳。

咚咚咚一阵擂击,门闩断了,门板倒地毁坏。

生命颤抖着问:“哦,土壤,哦,残酷者,你要什么?”

“躯壳。”使者说。

生命长叹一声:“这些年我的娱乐活动在躯壳里进行,我在原子里跳舞,在血管里演奏音乐。难道一瞬之间我的庆典要遭到破坏,笛箫折断,手鼓破裂,欢乐的日子沉入无底的黑夜?”

使者不为所动:“你的躯壳欠了债,是还债的时候了,你躯壳的泥土必须返回泥土的宝库。”

“你要讨回泥土的借款,只管讨回。”生命不服地说,“你凭什么索取更多的东西呢?”

使者含讥带讽地说:“你贫瘠的躯壳似疲惫瘦弱的一勾弯月,里面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泥土是你的,但形象不属于你。”生命争辩道。

使者哈哈大笑:“你从躯壳上剥得下形象,只管剥去好了。”

“我定能剥下。”生命发誓。

生命的知音灵魂星夜赶往举行庆典的光的圣地,合掌祈求:“呵,伟大的光华!伟大的辉煌!呵,形象的源泉!不要在粗糙的泥土身边否定你的真理,不要辱没你的创造!他有什么权利摧毁你拥有的形象?他念了哪条咒语令我潸然泪下?”

灵魂入定苦修。

一千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生命悲啼不止。

路上一刻不停地运送盗窃的形象。

生物界昼夜回荡着祈祷:“呵,形象塑造者!呵,形象钟爱者!‘僵固’这妖魔攫住你的赐予,收回你的财宝吧!”

一个个时代逝灭了!

隐隐传来天庭的懿旨:属于泥土的回归泥土,冥思的形象留在我的冥思里,我许诺,泯灭了的形象再度显露,无形体的影子抓住光的胳膊将出席你目光的盛会。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妈妈播种什么,决定孩子收获什么!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大都来自妈妈,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 人鱼泡泡(全集)

    人鱼泡泡(全集)

    “如果你是美人鱼的话,那么,我一定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不再让你像美人鱼一样受到伤害……”。,“你知道琴音螺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吗?”“如果很真诚地对着它说话的话,那么,那句真诚的话将会一直保存在琴音螺中,直到那个人说的那句话不再真诚,话音才会从琴音螺中消失。”男孩微微一笑,顽皮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往的顽皮,很认真,很专注。然后,他将琴音螺的螺孔对向自己小小的嘴巴,轻轻呢喃了一句。海风微微拂过,吹动了他和她小巧灵秀的发丝。小女孩抬起头,用两只小手一次一次、一点一点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是真的么,琴音螺真的那么神奇么?她望着手中的琴音螺,轻轻举起至耳边。里面,好听地传来了一句小男孩真诚而又稚嫩的声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前夫倒插门

    前夫倒插门

    “我们,离婚吧!”说这话的时候,她都感觉到自己的心在窒息,只是,她别无选择。“好。”对于她的请求,他,从不曾拒绝。听到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她顿时觉得如置冰窟。原来,是真的不在乎啊!“相爱”两年,结婚五年,最初的她本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二十岁那一年,新婚之夜,本是最幸福的时刻,却听到他低喃着不属于她的名字。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替身。一个永远都不会翻身的替身。他对她的好,只因为那个失去的她。他宠她,却从不爱她。对于她的要求,他从不会拒绝,就连结婚,他也只是顺从她的意思。呵呵,原来,是自己一直在做着自己编织的美梦。那么既然无法得到他的爱,有了一个替代品,也是不错的。转身,离开。她本以为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交集,可是,为什么,离婚后,他对自己,仍旧不放手呢?“这个孩子?”再相见,她的身子,已经看得出有几个月的身孕了。“是我的男朋友的。”将自己靠在身边的人的肩膀,她的心在颤抖,不能让他知道,一定不能!可是,为什么,他从此纠缠上自己了呢?此文关于破镜重圆,关于遗忘,关于回归,关于很多很多,前面有点小郁闷,乃披着虐文外衣下面的宠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简介无能中,先这么看着吧,不行再改。小爱在这里各种求,求收藏,求票票,求留言,呵呵,你们懂的。。。投票加更已修改,一周票票超过七百,下周一加一更,亲们要积极投票票哦,哇咔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会说不难:50种社交场合的最佳说法

    社会交际中的谈话,看起来似乎人人都会,因为人人都有一张嘴,但如果说的离题万里,或者不着边际,同样是不会说话的表现因为他没有达到说话的目的。可见,要真正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真正达到表达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还必须把握交谈的一些规律和原则、技巧和方式。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不同的社交场合与社交情境来说,适合于此的并不适合于彼,适合于这个情境的并不适合那个情境,适合于这个场合的并不适合于那个场合。因此,总结与归纳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最佳说话方式,肯定会对每天每时每刻都不停地穿梭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合的亲爱的读者朋友大有用处,大有好处。
  • 大神归来:网游第一女盗贼

    大神归来:网游第一女盗贼

    当大神归来,昔日的一切,是否还是原样?当大神归来,身畔的你,是否依然荣光?我有一群视死如归的兄弟!我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我们在繁华之中谱写盛世豪歌!睁开眼,我便可与天斗!闭上眼,我便能让魔哭!这便是我。我便是——第一女盗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