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有一对男女,同住前后院。从小一起玩耍,长大相互爱慕,结成亲眷。结婚那天,新娘本不必坐花轿,但其母执意让对方迎娶一番。于是,花轿起动,鼓乐齐鸣,新娘在轿内十分好笑,却又得假作哭啼。有个客人据此写一副对联,戏嬉逗趣。
上联写轿外状,下联写轿内态。巧用叠音词,渲染气氛,增加趣味。
挂珠帘生孩儿墙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乎,亥时乎巧手拆“珠”;妙法分“孩”。联语幽默,口气自然,很有点趣味性。
乐极生悲来一个去一个,不多不少;笑两声哭两声,兼喜兼悲。
一财主六十岁得子,皆大欢喜。幼子满月时,财主大宴宾朋,喜不胜喜。不料,财主兴奋至极,一命呜呼了。送殡之日,有人戏作此联。
上下联喜悲各自对仗,工稳贴切,不乱阵脚。
哭笑不得遇丧事,行婚礼,哭乎笑乎,细思想,哭笑不得;辞灵柩,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从前,有一个人新婚佳日,喜气盈门,宾朋齐至,共贺新禧。没想到,祸从天降,其母得急病,当下气绝身亡。这样一来,放下丧事办婚事,办着婚事想丧事,悲喜交加,哭笑不得。有人据此罕见之事,撰写此联。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情此境,矛盾心理尽在语中。措辞得当,合乎情理,让人看了,也不禁哭笑皆非。
君子至交醉翁之意不在;君子至交淡如。
从前,有个秀才,家境贫穷。朋友生日之期无礼可贺,便装了一坛子井水送去。朋友以为是酒,一品饮,笑着吟出上句。秀才立即对吟下句,合成此巧联。
上联故意隐去“酒“字不言,下联有心隐去“水“字不提。此处虽无字,却余音未断,耐人寻味。
汤汤汤汤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一日,二友相邀到餐馆吃饭。甲知乙不会喝酒,成心开他的玩笑,便提议要对对子。而且是对什么,吃什么,乙点头应允了。甲瞅见对面酒店门挂一盏方灯出对,四个“酒“字出口,将四盅酒硬给乙灌了下去。乙略带醉意,但还想“报复“甲,于是,结结巴巴地吟出了下联。这四碗汤,把甲的肚子灌得像一面鼓,崩崩崩崩。
此联巧用叠字。上联四个“酒”,似乎出来不难。难的是对以四个“汤”。以更夫手中的“两面锣“找到了构思点,下联妙在四“汤”,意取双关,既可理解为锣声,又指的是让对方喝汤四碗。
烛问灯鼓对锣烛问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鼓对锣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使物人格化,并以其话语为联,乃是此联巧思之处。对话形象生动,幽默可笑,给联语增掭了妙趣。
“绿竹“戏“红莲“绿竹无心,生出许多枝节;红莲有孔,不染半点污泥。
相传,有一相公自作多情,出句向一女子求爱。不料,那女子根本无意,即刻以下联拒之。
“绿竹”、“红莲“用来借喻本人。联语含蓄,意带双关,耐人寻味。
渔女试书生渔女梳妆波作镜;书生耕种砚为田。
从前,一个渔女在船上看上了一位书生。但两人素不相识,怎好对话?思来想去,渔女以对对子与书生搭腔。果然,书生一听渔女吟出的上联,就随口对出了下联。这样,二人感情发生了共鸣,终成眷属。
联语从各自生活环境出发,形象鲜明,颇有诗画之妙。
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二人交凤尾,妻地丈夫天。
“千里“为“重”;“二人“成“天”。拆字得体,首尾呼应。
轰穷鬼接财神燃几串爆竹,把穷鬼轰开,多年来被这小奴才,害得俺一双空手;烧数根文香,将财神引进,从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我万贯缠腰。
从前,有一穷苦秀才,满腹经纶,总不得志。新春伊始,感慨万千,自撰此春联,贴于门口,以抒心中不平之气。
联语流畅自然,幽默诙谐。不过此秀才也太书生气十足了,如果“燃几串爆竹”、“烧数根文香”,就能由穷变富,那么,世上还有什么怨声愁苦?!还是靠自己改变命运吧,没有救世主来普救众生的免去侯门折腰礼不做官也行,免去侯门折腰礼;未发财更好,省得子弟败家资。
宦海浮沉,惯常之事。须知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旧日,有被罢官者,做此联以抒怀。
官场、利场,无非过眼浮云、脚下尘灰。此联自我开心,也算是大度量、明白人。颇有几分乐观之气。
二人作揖四躬腰两镜悬窗,一女梳头三对面;孤灯挂壁,二人作揖四躬腰。
上联为镜中反射影,下联为灯光投影。形象清晰可见,跃然纸上。尤其是下联,幽默滑稽,令人破涕而笑。
罗朱赶集四维罗,马累骡,罗上骡下罗骑骡;八牛朱,犬者猪,朱后猪前朱赶猪。
一天,姓罗的和姓朱的同去赶集。姓罗的骑一匹骡子,姓朱的赶一头猪。半路上,二人戏对成此联。
此联构思巧妙,上下联各巧并同韵字,念起来,有一种特殊韵味。
做朋友下功夫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这是陶行知先生当年创办“晓庄师范“时,亲笔书题在茅屋礼堂(取名“犁宫“)大门上的一副楹联。
联内“马牛羊、鸡犬豕“和“稻粱菽、麦黍稷”,出自启蒙识字读本《三字经》。此联遣词幽默怪气,竟与六畜“做朋友”,对五谷杂粮“下功夫”。意在痛斥当时的反动派不如六畜,宁与这些家畜做友,也不愿与那些衣冠禽兽为伍。
何必问及“老子“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属先生诗书易礼春秋,都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一次,一位落第秀才与私塾先生戏对,对成此联。
“先生“与“老子”,都属一语双关,意在戏弄对方。
没有铜钱可做来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钱可做来。
南京“随园“有这样一副对联。
此联以七种处世人品,应对七种生活用品,别具一格,富有哲理。
戏题“几谷“脱去凡心一点;了却俗身半边。
周伯义(生平不详),曾戏题僧人几谷一联。
巧在拆字、嵌字并用,自然利落,不留刀斧之痕,还很有些猜射字谜的味道。上下联说的全是出家人的话语,切合人僧身份,脱去凡心,了却俗身,犹如到了另一番世界。
尼姑戏和尚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尼姑汲水,绳系波底观音。
一日,凤仙庵的尼姑到湖边打水。观见划来一只小船,撑船的是个小和尚。尼姑就出联跟小和尚开玩笑。小和尚以下联反戏尼姑,遂成此巧联。
巧借水中倒影撰联,清晰如画。
僧人与商客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喝一杯各自东西。
大路旁,茶棚坐着一个和尚与一个商客。二人一边喝茶,一边对对子,对成此联。
“四大皆空”,佛家语。联语流利自然,对仗工稳。
童子与丫头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此联以“丫头“对“童子”,更富有天真烂漫之气。同韵字在同一联中,重复出现,音韵婉转,饶有风趣。
“老妪“与“新娘“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妪;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
莲、荷、藕同出一池;谷、禾、粮同为一类。粤地方言“老藕“与“老妪”、“新粮“与“新娘“同音。听来十分有趣逗乐。
大器晚成半岭建半屋,岂可半途而废;大人办大事,毕竟大器晚成。
从前,有一农夫在半山腰建新房,屋基打好了,墙只砌了半截,家中积蓄即已花光,只好停工。有位老先生路过,看见这半截墙壁,如不赶快续建,将会前功尽弃倒坍下来,就在半壁墙上写了上联。那农夫看了上联,心中好恼,以为有人在讥笑自己无能,于是,节衣缩食,求助于亲戚朋友,苦干了一冬一春,终于建起了新房。在乔迁之日,老先生闻讯赶来祝贺,并续出下联。
上联意在激将,半副对联使农夫建房未半途而废,可谓激得巧、将得好。下联趣含赞许,两个成语用得妥帖自然,恰到好处。
向你借点东西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一日夜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房主摸索着去点灯,口拈上联。正在此时,邻家穷秀才推门进来,对了下联。
下联巧在以对句说明来意,“向你借点东西。…‘东西“与上联“南北“相对,实际不指方位,是说物。联语如同口语,妙两个醉鬼戏对红白相兼,醉后不知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卖了东西。
从前,有两个视酒如命的人,在一家酒店,要了白酒和红酒,推杯换盏,直喝得云天雾驾,不知东南西北。这时,两人逗趣般地对成了这副对联。
“青黄“对“红白”,“东西“对“南北”,倒也工整自然。下联“东西“不仅在字面上以方位与“南北“相对,而且从前后联义上讲,又当财物家产解,另有一番情趣。
豆角斗角风吹豆角,豆角与豆角斗角;水冲石头,石头跟石头实头。
此联巧用汉字的音韵艺术。上联“豆角“为名词,末尾“斗角“虽与“豆角“同音,却意思不同,一个“斗“把豆角人格化了,豆角与豆角相撞,好像羊羝角一样斗起角尖来了。下联采用类似手法,“实“为方言土语,当“碰“头讲。读此联音韵别致,很有趣味。
难藏有角蛟龙树大根深,不宿无名小鸟;滩干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一游士投宿路旁一塾师,塾师出上联以拒之。那游士满腹经纶,不卑不亢,即刻对以下联,以“有角蛟龙“回敬了塾师戏他的“无名小鸟”,足见功力不凡。
“将军“笑“小子“旧画一张,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量,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墙上画,眼下棋,对得可算工巧。尾声翘得精彩,叫人领悟到对句者一个是驰骋棋场的“将军”,一个是乖巧伶俐的“小子”。
清风明月两闲人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