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0900000004

第4章 太宗践祚(2)

五运相互承续循环,是国家大事,历来载籍,都有明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续,但有不同。后梁自命承续大唐“土德”而为“金德”,但后唐却不承认后梁,而自认后唐就是对大唐的恢复,所以后唐与大唐是一个圣统,依然属于“土德”。在后唐看来,“五德终始”的天命关系中,没有后梁什么事。后梁不过像夏王朝中间出来个后羿、寒浞,汉王朝中间出来个新莽一样,都属于篡代,非正统。后唐中兴大唐,理应是正统。

在此之后,后唐“土生金”,代替了后唐的后晋就是“金德”;后晋“金生水”,代替了后晋的后汉就是“水德”;后汉“水生木”,代替了后汉的后周就是“木德”;后周“木生火”,故代替了后周的大宋就是“火德”。

从国初到现在,二十五年,已经有过多次祭祀大典,而且天下承平,显然这是上天降佑,祖宗显灵,“火德”这一圣统是符合天心的。因此,不要听信布衣赵垂庆的这类意见,“伏乞圣宋永为火德”,我匍匐而请求:我神圣大宋,永远属于火德。

史称太宗“从之”,接受了徐铉的意见,“火德”没有改。

可以推知,赵光义之所以改名赵炅,自有附会“火德”,应天顺人之意。

有一故实,可以约略看看赵光义对“火德”的自信。

红鸟与白兔

公元995年,是至道元年。这一年,纳土归宋的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俶,他的从子钱昭序,正在执掌通利军(属河南开封),辖境内发现了一只红色的鸟,一只白色的兔子。红鸟、白兔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这俩同时出现,被人同时捉住。

按照传统神秘家言,红鸟代表太阳,白兔代表月亮。这俩一个属于“阳精”,一个属于“阴瑞”,同时出现,就有阴阳和谐的意味,而“阳精”则恰好属于“火德”。这就等于大宋到了太宗一朝,有了“火德”的“祥瑞”。而“火德”昌盛,更意味着其他“德”应该“服膺火德”,譬如位于大宋西部的西夏,就属“金”。现在有红鸟、白兔这样的“祥瑞”,这是“示金方驯服之征”。表示西夏就要有驯服大宋的征兆。

钱昭序将这俩东西带到朝堂,上表,说了这一番道理,认为这俩东西属于“希世之珍,罕有同时而见”,希望能将此事通告史馆,也即国家历史档案馆,记录下来。太宗看到了红鸟和白兔,答应了钱昭序的请求,并且对近臣说:“乌色正如渥丹,信火德之符矣。”你看那红鸟,颜色红得像红百合,可以相信国家“火德”的征兆了。

赵炅,相信天命,但并不特别相信“祥瑞”。各地经常有人“献瑞”,他都做了很低调的处理,只有这个与“火德”有关的“祥瑞”,他给了肯定性的意见。按照天下治理原则,“炎宋”的“火德”,预示了王朝正朔,是天命条件下的德能彰显。在契丹、西夏、吐蕃等诸邦觊觎之下,王朝应有“顺应天命”的表征,以此宣示内外。后来的真宗皇帝策划天书符瑞,荧惑朝野,泰山封禅,兴师动众,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理解。

改名赵炅的宋太宗,初期还没有“金方”西夏的问题,按照方位,最大的地缘问题来自北方,那里有个强悍的恶邻:契丹。正是因为契丹,才使得北汉至今顽梗地存在着。但赵炅认为可以用一代人时间造就太平天下,他也有能力成为一代“太平天子”。但“太平”的条件是河山一统,是为中原治理争取更多合理的地缘生存空间。

大宋帝国,当人们期待以后不再打仗,期待天下太平时,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位新科皇帝赵炅,久久萦回不去的第一个念头是:

平定北汉,收复河东。

但他将这个念头雪藏起来,不说,不动,一直在隐忍。

诏罢河东之师

河东,黄河之东,在今天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中唐五代以来,为天下第一藩镇所在,现在,北汉在那里。

就像当初赵匡胤面对南唐,忍不住要咆哮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样,赵炅先生面对蜷缩于河东的蕞尔小国北汉,也恨不能如此这般咆哮一句!当初周世宗柴荣费九牛二虎之力,没有拿下北汉;赵匡胤也曾经顿兵于太原城下,功亏一篑。北汉,如此顽固!

最近一次,赵匡胤出兵平北汉,已经两个多月,虽然北汉还在那里,不倒,但它已经摇摇欲坠。京师汴梁,不断地接到来自前线的捷报。现在,哥哥赵匡胤不在了,他派出去征讨北汉的军队还在那里,怎么办?

继续征讨,还是调回?

太宗赵炅思前想后,最后,拿定主意,在国丧期间颁诏,调回了前线的征讨大军。史称“诏罢河东之师”。

他为何要召回看上去胜利在望的北伐军?

北汉政权一直得到契丹的支持。但宋太祖时,大宋已经与契丹“通好”,契丹对赵匡胤、对大宋有敬意,对困守河东的北汉则更多了约束,要求他们不要撩拨大宋。

北汉主刘继元感觉到契丹与大宋的“通好”,不免忧惧丛生,甚至想过破罐子破摔,干脆南距大宋、北战契丹,与两个大国决一死战,最后经臣下劝谏才放弃了这个昏妄的念头。

赵匡胤在世的最后一年,感觉到了河东与契丹之间微妙的政治裂痕,于是抓住难得的战机,开始收复河东。当时派出两大指挥官: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禁军马军总司令)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河东前线马军、步军总司令),宣徽北院使(略相当于中直机关副总管)潘美为都监(河东前线总监)。这两位前线指挥官干得不错,开宝九年冬十月之前的几个月,不断传来捷报,宋师已经包围了太原,大有指日可下之势。契丹接到北汉泣血请援,一直拖了很久,才派出援军缓缓前来,在石岭关与宋师发生一场战事,败归。但并没有提出终止与太祖的“和约”。失去了契丹有力支援的河东,似乎就要覆亡了。但是,现在,前线将士们得到太祖赵匡胤病逝的消息后,同时得到了新任皇上班师回朝的命令。史称党进、潘美等人,“皆自行营归阙”,都从前线军营回到朝堂。

这是太宗践祚之后,做出的一个有意味的重要决定。

党进、潘美等人,乃是太祖时名将,现在太祖驾崩,前线将军有理由回朝参加葬礼。而命令他们回朝的乃是新任大帝宋太宗。他们接受了调遣,也即意味着军权在中枢。中央集权,对于藩镇割据而言,具有秩序价值。党进、潘美之流,如果在前线“辉煌”,承五代流风,不幸被“权反在下”的将士们“阴谋拥戴”,乘国丧期间杀回京师,是可能的——晚唐、五代以来,这样的“阴谋拥戴”,反复上演。更吊诡的是,往往不是主帅造反,而是被部下“拥戴”,不得不反。所谓“部下”,基数庞大,良莠不齐,怀有造反发家念头的不逞之徒,二百年来,并不罕见。假使部下已反,主帅不反,那就有两个结局:主帅回到朝廷,是死罪(事实上也回不去);不回朝廷,是死事(将士们会杀掉主帅,另外“拥戴”他人)。故主帅一旦被将士“拥戴”,只有造反一途。二百年来,中原大地,多少次上演这类充满血腥汗臭的故实。太宗不想出现这类格局,于是抓住时机,行使帝王权力,彰显最高权威。此举自有遏制藩镇流风,捍卫大宋秩序,将可能的悲剧消弭于无形的良苦用心。

说宋初直至太宗时代,武将们多少还遗留着五代藩镇习气,不是虚言。

与太祖时一样,太宗也不主动侵扰契丹。他在践祚的第二天就下诏颁下“五条意见”,其中第二条意见就是命令边境将官,要约束属下士兵,不得侵扰境外契丹之地。

但这个诏令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马仁瑀大闹闻喜宴

当时的边将,瀛州(今属河北省河间)防御使马仁瑀,负责管理霸州军(今属河北),另一位边将李汉超,正做着齐州(今属山东济南)防御使,但被扩大管辖范围,来做云州观察使,同时继续管理齐州军政。李汉超的职责是监管关南屯兵。云州,在今河北北部张家口一带,地理位置已经与契丹犬牙交错。所谓“关南”,乃是当初后周世宗柴荣时,从契丹手里收复的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其实还包括瀛州、莫州等地),中原人于是习称这三关以南之地为“关南”。其地略相当于今天河北省西北迤逦东南一带。周世宗打下的关南之地,被大宋所继承,这是自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中原军民“恢复中原”最好的战略成果。

且说马仁瑀。

这位大将军幼时不好好上学,总是逃课。他爹把他弄到乡校去读《孝经》,学了十多天,一个汉字没认识。老师用木板打手心、打屁股,弄得小小马仁瑀怒自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夜半三更,一把火烧了学堂,老师梦中惊醒,在好大一蓬烟火中,跌跌撞撞逃了出来。

据说马仁瑀少时与乡里孩子玩游戏,总是做出排兵布阵的模样,自任“将军”。每次与孩子约定时间,有来晚的,就抽人鞭子。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又常常买了果子分给伙伴们吃,总是分配很公平。孩子们又都服气他。

青年时期,马仁瑀几乎无师自通,射箭有一套,能挽二百斤强弓。后汉时,投奔到邺镇(今属河北邯郸)郭威麾下。他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赵匡胤,因为据资料推断,赵匡胤从军,也在郭威镇守邺镇时。周世宗时,高平一战,他与赵匡胤同时立功。

周世宗征淮南,攻打楚州水寨时,见水寨中间建有一座飞楼,高达百余尺,相距二百步。飞楼上有南唐瞭望士卒,以为周师奈何不得他,就高声谩骂。周世宗大怒,命令左右向那厮射箭,但是距离太远,射不到。马仁瑀不声不响,扯过弓来,拉满弦,只见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嗖的一声,那厮“应弦而颠”,跟着弦声响过,一头栽倒。

随后,他在跟随周世宗南征北讨时,屡立战功。后周末年,已经做到龙捷左厢都指挥使,禁军左路军的总司令。

大宋建国后,他跟随太祖赵匡胤,平定泽潞(今属山西)时,率师巡边。大军曾到幽州境内,契丹早就听过他的大名,蜷缩着不敢出来。马仁瑀就放纵士兵四野略夺,劫了成千上万的牛马羊。后来又奉命随军征讨川蜀,所在有功。在山东做密州防御使时,群盗在兖州一带活动,首领有一人状貌奇伟,大高个子,身手敏捷,江湖人称“长脚龙”,很为盗贼畏服。当地监军多次征讨,不利。马仁瑀知悉后,率帐下十几人进入泰山,擒了“长脚龙”,平定了齐鲁匪患。

从小胆大妄为的一条好汉,眼里揉不得沙子。

当时赵匡胤的小舅子王继勋常常对将帅们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子来,诸将因为他是皇后的兄弟,不免礼让三分。只有马仁瑀不买他的账,曾经有几次要撸胳膊挽袖子揍这位皇戚。俩人甚至暗暗约定,要在太祖郊区讲武时,私下械斗。老赵得到消息后,谁也不得罪,干脆取消了这次讲武活动。

名相薛居正主持科举,马仁瑀请托照顾某某人。但是到了放榜时一看,某某人名在孙山之外。举子们及第,要吃“闻喜宴”,马仁瑀在自家府邸喝高了酒,带着某某人,大闹“闻喜宴”,当着诸考生狠狠地呵责薛相一番。相国岂可随便凌辱?此事闹大,被专门负责纠弹百官的御史中丞告到朝廷,太祖赵匡胤也不过轻描淡写处理一番完事。赵匡胤知道,马仁瑀还有另外一面:执法公正。他一恶侄杀人,苦主被恶侄派人游说,放弃了司法追究,但马仁瑀还是坚持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了杀人犯,并给苦主一家安排后事,做了经济补偿。

马仁瑀,就是这样一个人。老赵了解他,对他很优容。

到了太宗朝,刚刚上台的赵炅刚刚出台了不得侵扰边境的诏令,马仁瑀就给新科皇帝来了个难堪。

他居然置大宋诏令于不顾,擅自发动麾下兵马,进入李汉超与契丹胶着的边境地带“略夺”,扩大地盘。

李汉超也是生猛将军,镇守关南,契丹多年不敢觊觎。

宋人田况《儒林公议》说一事。说李汉超带精兵五千,常驻高阳关,此地在今天的河北高阳县境,是契丹南侵的必经之路。李汉超总是担心兵少,就派遣他的儿子带着奏章到朝廷来请求增兵。太祖赵匡胤迎着他说:“是不是你老爸让你来请求增兵啊?”于是让他吃饭,并对他说:“你爸要是不能办我的事,那就等着契丹斩了你爸的脑袋,我再用能办我事的去守边关。兵,我是不能增加的。”然后又解下宝带,让他带给李汉超,还给了优厚的赏赐。从此李汉超能够奋励守边,终其一世,契丹没有能够入寇。

但马仁瑀从关南“略夺”,就涉及李汉超防地的安全问题。于是两大边将从此“交恶”,有了冲突。如此,北境会发生什么事?略知“五代史”,就可以大致推知:格局莫测。

置酒讲解

太宗承继了太祖家法,对这两员悍将也不想“严肃处理”,但边衅一开,如果契丹介入,譬如,像当初契丹收买石敬瑭、赵延寿、杨光远、杜重威一样,收买李汉超或马仁瑀成功,那就又是一个乱哄哄的“五代十国”!

隐患凶险,不得不防。可能的祸患,连萌芽都不让它出现,所谓防患未然,是政治家至为高妙的管理智慧。

自从五代藩镇割据以来,抑制武夫们可能的祸乱,让邦国实现文官治理,是太祖赵匡胤以及大宋历代君王的第一选择——无论发生什么事,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大宋再也不允许出现藩镇割据!要理解从“杯酒释兵权”到“冤杀岳鹏举”到“蒙元亡大宋”这条逻辑链上的军政大事件,藩镇割据问题,是大宋历代君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从中唐“安史之乱”以来——事实上,从东汉末年“诸侯兼并”以来——直到民国初期,藩镇割据,确实是祸害中原的恶性政治肿瘤。德能兼备的政治家,必须有抑制这个肿瘤生长、割除这个肿瘤存在的英雄手段。大宋历代君王,在这个政治格局中,与汉魏晋隋唐乃至于元明清民国比较,是做得最出色的。终大宋帝国三百年,无藩镇割据事件出现。

但造化潜施,阴阳秘运。大宋在警惕这个“肿瘤”时,却遭遇了史上最糟糕的地缘政治格局。后来的日子里,强悍的女真、蒙元与大宋同在,让中原大宋在闪展腾挪中,由于不存在藩镇力量,也同时失去了地方武装的加持。此事说来话长,容我以后慢表。

且说两将“交恶”,已经构成了可与藩镇割据之乱世产生联想的重大事件,作为邦国领袖人物,必须要处理,抑制可能的“肿瘤”生长!

赵炅选择了一个很有效益的政治平衡点:

“遣使赍金帛赐汉超及仁瑀,令置酒讲解”,派遣使者带着金钱布帛,赏赐给李汉超和马仁瑀,让他们二人置办酒席好话好说,彼此和解。

这路数很像江湖黑道手段,体现了新任帝王的宽厚,但“令置酒讲解”的“令”字,却透露着“老大”的身份地位,五代时期过来、浑身带着江湖气的两位边帅能够感觉到:老大就是老大,毕竟身份不同。昔年赵匡胤都与武夫大佬们结成过“十兄弟”,宋初的武夫们熟悉这种路数。所谓“杯酒释兵权”,很大程度上,也是老赵操练江湖路数解决了藩镇割据隐患。与乃兄比,太宗是个读书人,也不得不对江湖“规则”高看一眼。太宗一纸诏书,“令”二位边帅“置酒讲解”,让二位边帅瞬间感受到新科皇帝的强大气场,于是二人握手言欢。

赵氏兄弟懂江湖路数,但在国家治理方向上,并不依靠江湖路数,而是依靠儒学经典以及《誓碑》《宋刑统》所揭橥的政治正义。这一点很像孙文先生。孙先生当年曾与洪门力量来往,很懂江湖路数,但民国治理,并不依靠洪门,而是依靠《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以及“六法全书”所阐述的政治正义。大宋政权之取得,从合法政府后周朝廷“禅让”而来,但后来不仅成全了柴氏后人,更推演“天下为公”之政治正义,乱世以来的风气为之一变。史称“逆取顺守”,也即悖逆而得天下,循理而治天下。赵氏兄弟有时不得不借助江湖路数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似也可从“逆取顺守”的格局中,揣度一点政治伦理的复杂性。

同类推荐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杀手皇后:皇上随我挑

    杀手皇后:皇上随我挑

    顶级杀手魂穿嫡女,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夫君谋得帝王之位,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一个炮灰女配,一生辛劳只是为他人做嫁衣。拼死和渣男、渣女同归于尽,以为黄泉路远,孟婆汤苦,生生世世不再相见!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再次让她回到了穿越的原点。既然上天赐予了一次反悔的机会,踢开渣男、渣女,她势必让那些贱人生不如死。
  • 拒收帝王宠:求一纸休书

    拒收帝王宠:求一纸休书

    “是容妃娘娘的孩子没了……”。”“把皇后的寝宫搜一遍,只是赶潮流的穿越了。“皇上,她不是来自21世纪的金牌特工,娘娘的孩子没了……”。”【收藏+评论+票票,娘娘跳河了。”“大人还有没有生命迹象?”“皇上,娘娘跟凌督卫跑了。”“把能救命的药全部带上。“把全部出口都给朕堵起来。娘娘把銮凤宫给炸了。”“皇上,把炸药给朕拿出来。”“皇上,书群号:172097346】
  • 帮主,求膜拜!

    帮主,求膜拜!

    朵朵菊花开,向阳大神栽!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纯新手,夏天连Boss和大神都分不清的雷劈了大神三次……什么?他要她负责?大神,她明明只是不小心的对你用了一个技能啊!三这个数字这么的吉利,你怎么可以说那些不吉利的话呢摔!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之后,她笑着对着他说:“当初做的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在对的时间劈了你。”大神怒:“什么叫劈了我!打是亲骂是爱,你从那时候就爱上我了吧!”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
  •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这本书带领读者了解核能的惊人威力。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让我来温暖你的忧伤

    十七岁的天才少年林伟诺,因为父亲的交友不慎,原本富足的家顷刻间变得荡然无存。他转去二等中学,搬到了破落的平民居。搬到平民居的那个暑假,林伟诺阴差阳错地认识了那个在黑暗里逆光生长的坚强少女阮凌瑶。暑假的相处时光让他们惺惺相惜,飞进对方窗户的纸飞机里,写满了少年心事。他们约定一起看一次海,却一同失约……
  •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妃本红裳之凌霸天下

    相传,灵魂徘徊在人世之间不肯离去,是因为生前还有未完之怨!雪胭,被她人赋予名字的冥界妖灵死亡,将她的的模样永恒的定格在青春的年华被黑色厌恶模糊了面容的阎王在一张张狰狞面孔的环绕下,分不清是帅是丑。“汝,阳寿已尽,奈何阴寿未满,心愿未了…”心愿未了,心愿未了雪胭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见他这般说了只知道她不知道那心愿是何,难道是因为她死的太早所遗留下了遗愿?!那么若是复活了呢?!因为这一个疑惑,她借尸还魂却发现自己不会做人……【片段欣赏】幽幽清风吹拂,满园开放的花儿随风摇摆如此良辰美景,漂亮少女慵懒的打了个哈欠,眼看着某女又是奄奄一息,一脸菜色仿佛下一秒就会昏倒的模样,漂亮少女笑眯眯的看着一脸担忧的众人,红唇轻启:“今日可有吃饭?!”某女怔愣片刻,迷茫摇头:“不曾”“昨日呢?!”她继续问“没……”想都不待思想,某女果断到“大昨天呢”嘴角浮现笑意,漂亮少女笑容可人“没!”又是一果断不加思考“你是想把自己活生生的饿死吗?!”嘴角的笑意越发浓重,漂亮少女继续问“哎!”某女惊讶抬头,一脸疑惑:“为什么一定要吃饭”众人绝倒O(∩_∩)O~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皆干净欢迎跳坑
  • 战神夫君嗜宠特工魔妃

    战神夫君嗜宠特工魔妃

    她是黑道女王,生杀予夺,心狠手辣。她是大越国孤女,目睹父母死亡真相,叔伯眼中钉,祖母姨母肉中刺,性情大变,贪慕虚荣,出卖弟弟,阿谀奉承,只为活下去。当她成了她——护弟弟,谋生存,建势力,誓要站在世界巅峰,无人敢欺!面对势利眼渣男,冷冷一笑:“听闻王爷扬言,宁娶蛤蟆女,不娶马屁凌琉玥。”某王爷鄙夷,懒洋洋的说道:“的确如此。”“城南商家女自小被毒物伤着脸,头大如牛,满脸脓疮包,是为蛤蟆女。我不忍心棒打鸳鸯,未免遭天谴,已经将信物送给她,不日皇上将会下旨赐婚。”凌琉玥潇洒挥手而去。徒留满面阴沉、满脸狰狞的狗男女,大眼瞪小眼。++++他是战神王爷,铁血无情,狂妄霸道。人人避之不及的嗜血狂魔!当两人相遇,天雷勾地火——一朝失足,砸落浴池,‘坦诚相对’,千钧一发,雷霆之势,扣住对方命脉。“女人,你命够大!”男人掐着某女的脖颈,散发着森寒之气,杀意骤现!某女勾唇,握上男人的命根,妩媚一笑,却不达眼底:“男人,你胆够肥!”“女人,本王欣赏你!”男子目光邪肆,满室春光尽收眼底。某女邪佞一笑,捏了捏某处,“嗯,我也很满意你的尺寸!”【片段一】面对某男的求婚,某女不淡定了。“你食血养颜!”某女眼皮不抬的拒绝。“你吃肉明目!”某男反驳,瞧!他们多配?“我一无所有,喜欢作恶多端!”某女面不改色。“我什么都有,缺人为虎作伥!”某男应对自如,多么互补?于是,某女略微沉吟,便和他‘狼狈为奸,鸡鸣狗盗’,横行于帝京,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百官人人惊惶不安,仇家夜夜难眠。齐齐上告御状请求皇上腰斩魔女。翌日,谏言者全都腰斩于家中,面对众人愤怒的讨伐。某女悠然的啜着茶水:“嗯,王爷隐疾犯了,要食人血!”拜托,她很无辜!【片段二】某日,凌府招婿,大摆擂台。“女人,别惹怒我!”某男脸色阴沉,气势汹汹。某女淡定自若:“你们皇家想得美,我弟弟入赘,不可三妻四妾。难不成还要我也嫁入皇家,凌家偌大的财产充公?天下间,哪有这等美事?”“你要如何?”“皇帝老儿拿个儿子换我弟弟,同样不许三妻四妾。”“好!”某男眼底染上笑意,脸色却冷冽如冰。“你下聘。”“好。”“我娶。”“…”大婚当日,某女身着新郎服,骑着大马,悠哉游哉去战王府接亲。身高八尺男儿,身着新娘服,盖头遮面,众人当场笑尿。“闭嘴!”阴寒之气隐露,咬牙切齿。
  • 89°摩天轮

    89°摩天轮

    触动心底的柔软,难以言说的感动。十七岁的夏天,盛大而苍白的爱情,在我微薄的青春中,呼啸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