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5500000003

第3章 文明与考古碰撞(2)

1885年,爱德华·汤普森对墨西哥等地境内的玛雅遗迹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并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当他把这些东西在墨西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示时,引起了轰动,让人们为之一动。此后,刮起了玛雅考古、探险、研究的风气。1891年至1895年之间,美国哈佛大学毕博蒂博物馆先后组织了4次对科潘地区的大规模考察。这些考察使人们对玛雅文明有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一个失落的文明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世纪初一直到今天,玛雅考古的进展非常突出。人们发现了分布在玛雅地区的较大遗址有三四百处,玛雅文明延续的年代也要以千年计。各地区、各阶段、各时代的社会情况、政治组织、经济发展与文化演变也看得比较清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失落的文明也像其他古代文明那样不再完全是失落的。经过一个世纪的发掘研究,人们确实对玛雅文明有了科学的、合乎实际的了解。

从事玛雅考古的专业人员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考古事业。他们充分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美国学者莫雷。

莫利在哈佛大学完成考古学和历史学毕业后,一直在丛林中从事艰苦的考古工作。据说他在玛雅地区考古多达40次,对玛雅文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去世前,他出版了其总结性巨著《古代玛雅》一书。在这部书里,雷利对玛雅地区作了比较细致的整理和概括,被学术界认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玛雅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但莫利的书依然成为人们了解、研究玛雅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玛雅地区以外,美洲各地的考古发掘也取得了新的成果。北美大陆从阿拉斯加到加拿大、美国;南美大陆从安第斯山区到亚马逊的大河流域;中美洲从墨西哥到玛雅的广泛考古活动,使得玛雅文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大大扩展了。为更清晰的了解玛雅来龙去脉大有帮助。

现在我们知道,美洲印第安人的老家仍在亚洲。他们在几万年前经阿拉斯加由北而南逐渐分布了整个美洲大陆,然后又逐渐从旧石器时代走向新石器时代,进行了具有美洲特色的农业革命,并且在靠近玛雅地区的墨西哥湾东南沿岸绽开了最早的文明之花——奥尔梅克文明。它是玛雅文明和墨西哥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的共同渊源。这些发现使美洲古文明的出现提前了1000多年。

莫利之后到今天,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解读这些雕刻和文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我们已经能从许多纪年柱上找出国王的名字、城市国家的徽号以及有关国王登基、王朝世系、城市联盟、战争兼并等重大历史记载,还在原来认为只是神庙的金字塔内部发现了国王的陵墓和有关碑铭。与此同时,玛雅象形文字的读音与语法结构——这些过去认为永远失落的历史秘密,现在也开始有了了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确信玛雅纪年碑的铭文与埃及、巴比伦的铭文一样,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虽然这些释读只是刚刚开始,远远没有做到我们对埃及文、巴比伦楔形文字那样透彻了解的程度,但是失落的文明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并开始揭开其神秘面纱。

文明之源—奥尔梅克

玛雅文明的光芒,一度让人们误以为它是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可是让人疑惑的是,玛雅能肯定的年代都在公元后2、3世纪。这让人不得不猜测:在玛雅文明之前是不是还有一个更古老的文明曾经存在过?这只是猜测,没有确凿的证据。而奥尔梅克的发现,无疑证实了这种猜测。让人们不再对玛雅文明的起源产生疑惑。

19世纪以来,人们对玛雅文明的了解逐渐加深。对与玛雅文明同时或较后兴起的墨西哥各地的文明也有了较多的了解,并且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人们不禁会问道:“除了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交流而产生的这种相似之外,还有没有更古老的文明作为玛雅文明与这些墨西哥地区文明的共同渊源,从而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亲近?”这只是人们的猜测,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能证明。

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迈克尔·科博士在最新一版《玛雅》中这样写道:奥尔梅克文化的影响遍及了中美洲地区各部分,但唯一没有遍及的便是玛雅。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说他也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但他推测,可能是当时的玛雅人对日益壮大的奥尔梅克文化不感冒。这只是科博士的猜测,并没有有力的证据。后来,科博士和同事在研究史前古器物时,发现了一些破绽,推翻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在这些古器物上,发现了奥尔梅克文化对玛雅影响的痕迹。从这些痕迹中他们推断,玛雅人至少从公元前100年起,就开始接受奥尔梅克艺术、宗教信仰、橡皮球游戏及奥尔梅克统治者在庆祝仪式上的着装。除此之外,玛雅的一些神像也明显的和奥尔梅克神像相似。在玛雅城墙上还发现这样的一个情景,一群人围着一个神,纷纷献上食物和水的图像。“神的头像分明就是奥尔梅克石头头像一样。”科博士说道。所以,科博士认为,奥尔梅克文化对玛雅文化的影响并不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可能它们之间经过了另一种文化的传递,即伊扎帕文化。伊扎帕是墨西哥恰帕斯内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古代神庙。这些神庙里既有奥尔梅克雕像,又有玛雅油画。毫无疑问,它就是处于连接奥尔梅克文化和玛雅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在墨西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说是在远古时代的密林里生活着拉·文塔族,他们居住在美丽的城市里,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只是把它当做一个传说而已,从没有放在心上。但出乎意料的是,1938年,有人竟然在传说中的拉·文塔族生活过的森林里,发现了11颗巨石头像,其中这些石头像最重的达20吨。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收获,发现了拉·文塔和特雷斯·萨波特斯两处重要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玉器、大型雕刻等众多文物,尤其是发现了一块残缺不全的石碑上数字铭文。这个数字与玛雅数字很相像。经过学者反复考证,它所记载的年代应该在公元前31年左右,这要比已知的玛雅年代提前了很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推断这是比玛雅文明更古老的文明,但这一论断并没有得到众多学者的赞同。大家为此一直争论不休。直到20多年后,随着圣洛伦佐遗址的发现,学者们才确定了奥尔梅克文明。

奥尔梅克文明遗址的位置很独特,它位于玛雅的政治版图和墨西哥古代居民政治版图中间,其中心是拉·文塔、特雷斯·萨波特斯和圣洛伦佐3处遗址。

传说中奥尔梅克人的家乡,就是科泽科克斯河注入墨西哥湾的地方。这个地方沼泽丛生、水草丰美、河流遍布。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没有办法,为了生存,只能进行农业革命,采用各种方式把这里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慢慢地,拉·文塔和圣洛伦佐这样的泽国孤岛就成为了宗教仪典中心,政治中心和国际贸易活动的商业中心。

公元前1200年,奥尔梅克逐渐发展起来。聚集在它周围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在湖泊附近的肥沃的淤泥上种植玉米作物,同时临近湖泊,有着鱼虾水禽作为肉食,因此人丁兴旺,聚集演变成了村落。他们的生活属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生活,使用的工具是粗糙的陶器。他们之间也不是完全没有组织,没有秩序,他们有首领,一般是族长或部族长。他们的权威不是依靠作战神勇,而是依靠他们的宗教职能。首领作为天神的祭司或代言人,率领全族按时举行宗教祭典。建立和守护崇拜天神的祭台、庙宇,并且代表天神处理人间各种事物,比如:解决纠纷、审判罪犯、抵御外敌、收集贡品等。这时的首领手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权势,所以此时的社会已经从完全平等的氏族公社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了。

公元前1000年左右,奥尔梅克出现了学者们所谓的“神权统治”的国家,这其实是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了阶级分化。奴隶主一般是族长、头领等上层人物,从战争中抓获的战俘充当奴隶。这些奴隶有的被活活杀死当做祭品,剩下的的就在奴隶主家中耕种、劳作,从事各种体力劳动。

宗教活动在此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统治中心往往是宗教祭祀中心,建筑的主体就是神庙和祭台。这些宗教建筑物往往用土石垒成高高的台地,神庙更像一座小山那样呈金字塔形,显示着神权统治着一切生灵的至高无上的威严。

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400年,是奥尔梅克文明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在拉·文塔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座神庙、祭台,秩序井然。与神庙相比,拉·文塔的巨石头像更令人叹文观止,这些高达1.8米的头像是用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其形象往往是这样的:嘴唇肥厚,鼻子扁平,扁桃形的大眼睛,深邃冷漠,头上戴着古怪的头盔。这种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明最典型、最有特点的标志,也是美洲最早的纪念性雕刻,被美其名曰为奥尔梅克头像。这些头像不是一般的头像,而是当地族长或者最高祭司或国王的纪念像。

奥尔梅克文明的又一特色是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它们往往是用翡翠绿玉制成的。这些玉石器物不管雕刻的是神、人还是动物,都很形象,逼真。其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带有美洲虎头部特征的神像。美洲虎是当地最凶猛、最威武的动物,因此成为奥尔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之一,她被认为是世界的主宰。这种崇拜也被玛雅人继承下来。他们喜欢将自己的牙齿修成尖状,用来模仿美洲虎的牙齿,还喜欢将孩子的前额向后推平,用来模仿美洲虎的前额。尽管这种相貌,用我们今天的审美观来看,并不是很美观,很漂亮,但对于玛雅人来说,却有着非凡的象征,即勇武和英俊的象征。

奥尔梅克文明为美洲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仅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文明,而且开创的各种传统都被日后的中美洲各文明继承下来、延续下来。神权政治、金字塔神庙、纪念碑和祭台、象形文字、历法系统、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所有的这一切成为了中美洲文化的基础。哪怕他们创造的橡胶球死亡游戏,对玉石、可可豆和奎特查尔凤鸟的偏爱,也极其影响了其他印第安民族,并被他们接受、继承和加以改进。

公元前300年左右,奥尔梅克文明逐渐走向衰落,但文明的火焰并没有熄灭,而是被其他民族传承过去,继续传递,照亮整个中美大陆。当奥尔梅克完美谢幕的时候,玛雅文明已经冉冉升起,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玛雅文明辉煌一时之谜

玛雅文明为什么能辉煌一时,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各持一词,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认为这是与玛雅人的信仰分不开的。还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物质保障,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尽管玛雅人所居住的地区地处热带雨林,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非常不利于生产、生活。但也有好的一面,比如相对于地球上其他的生活聚居区,这里几乎没有污染,非常原生态。在这里生活的玛雅人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的后代,常常有着更积极的自省情怀,时常关照自己的内心,天文、历法便是这方面的例证。他们需要生产资料,需要发展,但是,并不与自然发生矛盾。他们在精神上努力提高自己,久而久之,思想变得深刻起来,从而反过来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玛雅人精神上的高度自觉也促进了他们对自己的社会行为的约束,因此使得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和平、稳定的时期。没有战争,也没有奢侈的腐朽风气。在这种社会习气下,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和发展,最终使玛雅文明逐步走向辉煌。在玛雅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尽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天灾人祸,但这并不能影响、摧垮他们内心,反倒让他们更加自觉的关照内心,成为一种信仰。

这便是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至于玛雅文明为何走向衰落,应该有种种说法:即被新的文明所替代。这并不能抹杀玛雅文明的成就。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明,是值得敬佩的。当玛雅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当自然灾害泛滥无际的时候,新的文明自然会产生,这是自然规律,是任何文明都逃脱不掉的。也许这是玛雅人不愿意看到的,没有办法,他们只好选择转移。会不会只有这样才能保存那段辉煌?

同类推荐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雷达兵

    雷达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军队梦,曾经的他文弱,如今的他,却如大树般扎根在部队,魔鬼般的训练,不断的严格要求,军队的氛围,早就了军人,钢铁般的军人,一个特殊军种的军人,是如何在铁与血中磨练成长的。
  • 狂化主神

    狂化主神

    坎比因为父亲有失心疯经常被其他小孩欺负,一次被欺负后回到家中,朝父亲发泄,责怪他,结果让父亲再次发疯,事后很内疚,到山中抓野狗给父亲补身子,回到家中,从父亲口中得知自己竟然是狂战一族的后人,而父亲更是狂战一族的第一高手,为了不伤害族人而隐住在这里,决定变强的坎比和父亲学习狂战决和武技,终于打通百脉。意外参加成人礼后,看到村中少年被魔兽追着打,救下他们并杀了魔兽,贵族查尔斯少爷来到村中强奸村中少女琳娜结果琳娜父女自杀身亡,查尔斯不想让人知道他的丑事,派人下了屠村,结果坎比的父亲和村中的人都被杀死,坎比独自一人向皇城走去,参军成为一个小兵……
  • 皇家童养媳

    皇家童养媳

    好吧,还有,被选进宫名义上陪侍太后的苏四小姐,原则上来说,你的责任,英明神武的皇帝,是勾引到太子,睿智高深的太后,成为未来的皇后或皇妃!,一群美貌聪慧的后妃……嗯。这些其实都不关苏如绘的事,毕竟,才女出身的皇后,她的目标不是嫁给皇帝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大漠英雄

    大漠英雄

    本文系述一位少年英雄,国亡家破,不甘屈膝虏廷,约集同志戚友,率领千余驼队,逃往新疆投一老友。行经戈壁,忽遇狂风黄沙之险,半夜又降大雪,人马驼队齐陷冰雪之中。幸得异人解救,命所豢灵禽乌鹏开路,始脱奇险,于沙漠中忽得世外桃源。当地筑有铁堡,境内良田万顷,遍地桑麻。景既灵秀,人更武勇。时往天山采药行猎,养有不少珍禽异兽。主人文武全才,虽具无上威权,但其部属居民,无行动限制而各忠其主人,无严刑苛政而赏罚严明。无论上下亲疏,一体遵守。又擅森林、矿山、佃渔。畜牧之富,人无弃材,地无弃利。人人均有娱乐,而不荒嬉废时;人人均勤职守,而不劳苦疲乏。政令虽发诸一人,而集思广益,议成于众……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他们曾经是远古时代一群法力无边的神,他们也有战乱纷争,他们以拯救天地劫难为己任,因为“天心”和“天魔之心”的缘故,他们穿越了过去未来和异世空间,他们和今天的人间僵尸之间产生了穿越时空的爱情,他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找不到工作,远古的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身边,时时都在发生着许多穿越的事,只是,我们都未曾发觉,面对使命与离奇的爱情,远古之神又将如何抉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狼性管理法则

    狼性管理法则

    狼是“稳准狠”的动物,身处动物世界的狼群具备了一个优秀团队的所有特征。他们方向明确,特别是在捕猎的时候,狼也被公认为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他们善于交流,最关键的是,狼拥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