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5500000002

第2章 文明与考古碰撞(1)

2、伦敦的哥伦布像

历史很有趣,它时而让一种文明沉寂,时而让这种文明浮出水面。玛雅文明就是这样。在经历了漫长的沧海桑田、日月变迁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得以让人们窥见其背后的历程。

“错误的相遇”

15世纪很平常的一天,大西洋上飘荡着几只小帆船。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这几只小船显得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不堪一击。船上的水手们也个个闷闷不乐、忧心忡忡。他们不知道自己将飘向何方,就好像自己的命运不再由自己掌控似的。他们当初的豪言壮语早已丢到九霄云外了,现在他们祈祷能得到海神的眷顾,保全性命,

当初的豪言壮语早已丢到九霄云外了,不知道能否得到海神的眷顾,平安归来。可他们的司令——哥伦布,却镇静有方,两眼注视着前方。他清楚自己是在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航行,不是从陆地东行,而是从海上西行去拜访富裕的东方帝国——中国。

当时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遍地都是丝绸,黄金。《马可·波罗游记》把这一切描绘的如此美好。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哥伦布踏上了航行之旅。然而,中国是在欧洲的最东边,现在他却带着他的船队向西航行,这不是背道而驰吗?照这样航行下去,不是越走越远吗?

哥伦布心知肚明,他航行的奥妙就在此——不往东而往西,绕地球一圈同样也可以到达在欧洲最东边的中国和印度。哥伦布为什么这么确信,因为在当时,大家已经都明白地球是圆的这个道理。

哥伦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带着发财的梦想在寻找中国。他相信从海上西行同样可以到达东方的中国。因为当时有学问的人都已经知道大地是一个圆形的球,而在球面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无论从哪一边都可以到达它对应的另一边球面上的任何一点。

然而,人们当时对地球的了解仍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把这个简单道理应用在地球游行上,作绕圈般的航行仍然是件极不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心,而哥伦布令人敬佩的正是他敢于冒险的精神。他率领着三条小船在浩瀚无边的大西洋行驶。

尽管哥伦布满怀壮志,但他的水手并不看好这次航行。他们恐惧万分。他们总会想起民间流传的有关海洋深处有水怪,它们伺机在等候着航行的人们。海洋的尽头是无底的深渊,靠近它的船只都会被吸进去。再加上船只的配备极其不完善,随时有命丧海洋的危险。可谓是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哥伦布只好采取又哄又骗的办法来稳定军心。

就在他们快要忍受不住的时候,水手们爆发了,几乎要采取暴力让哥伦布转舵回航,在哥伦布的耐心说服之下,一场风暴才平息下去。凑巧的是,第二天人们看到了一只水鸟翱翔在天空上,他们仔细观察这只水鸟,发现它原来是在觅食,紧接着海面上漂来了一枝带着绿色的芦苇,随后又漂来了一棵长满浆果的小树……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附近有人在活动。果然,在那天晚上,人们看到了前方有一片陆地。他们以为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水手们欢呼着,赶忙把帆收起,静静地等待天明,他们觉得自己的苦日子过去了。终于不用再担心死亡了。哥伦布则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以为自己到达了中国,以为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天渐渐亮起来,前方的岛屿越来越清楚,哥伦布庄重地手持西班牙王旗,率领部下乘着小艇登岸。他们来到陆地上,发现这里树木茂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迎面吹来,风中夹杂着阵阵花果的清香,树上的小动物跳来跳去……这是多么宜人的美景!然而更使他们高兴的是在这里看见了人。原来岛上有人居住。岛民对这群贸然进来的人很是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哥伦布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亲自把红帽子送给他们,把玻璃念珠戴在他们脖子上,这时,他们才打消了惊恐,知道他们没有恶意,盛情款待哥伦布他们。之后,他们带着鹦鹉、成束的棉线和木制的标枪来到哥伦布的船上,友好地交换物品。他们从未见过铁制造的刀剑。当西班牙人拿剑给他们看时,他们竟用手握住刃口,以致手指都被割破了。

这是美洲印第安人第一次接待欧洲人的情景,也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当时双方都在惊奇之中带着友好的愿望。印第安人非常友好,善良,哥伦布为当地人的纯真善良而感动,希望能和他们结下友谊,和平地建立西班牙的统治。当然,真实的历史却无情地戏弄了这些美好的愿望。印第安人绝对没有想到,从这里开始的将是他们整个大陆、整个民族遭到灭顶之灾的苦难历程。哥伦布也没有想到,他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血腥的屠杀,以及那残酷到种族灭绝的奴役与剥削!

公元1502年,哥伦布再一次来到美洲,这是他最后一次踏上美洲,当然也是距离他发现“新大陆”整整10年。这是多么的有纪念意义!他们在海上漂泊了数月,终于平安到达。他们在洪都拉斯湾靠岸,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兴奋地踏上久违的陆地。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在当地市场上,一种陶盆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种陶盆制作精美,非常漂亮。卖主告诉哥伦布,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欧洲人还是第一次听到。

差不多又过了10年,从巴拿马开往圣多明各的一艘海船,极其不幸的在途中遭遇大风,最后被沉没。12名幸存者在海上漂泊数日,最终战战兢兢地登上了尤卡坦半岛。这些人漫无目的在尤卡坦半岛上行走,饿了就吃树上的果实,渴了就喝泉水。两周之后,他们与玛雅人相遇了。玛雅人看见这些外地人闯进他们居住的地方,认为冒犯了他们的神灵,很是生气,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并要把他们作为牺牲献给神灵。幸运的是,有7个人逃脱,连滚带爬回到了西班牙占领区,而那5个人永远地留在了玛雅土地上。欧洲人与玛雅人的首次相遇,竟是这样的场面!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率领军队征战墨西哥,征服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阿兹特克帝国。此时的玛雅文明已接近尾声,但在尤卡坦半岛上,还存在着一些玛雅的小城邦,那里的玛雅人还在继续创造文明。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来到尤卡坦,他们试图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并推行基督教信仰。没有想到,受到了玛雅人的千般阻拦。他们之间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直到1697年,玛雅城邦的最后一个失去战斗力,才结束了这种反抗与被反抗的斗争。

惊人的发现

1566年,来自西班牙的兰达修士看到丛林中高耸入天的神殿时,惊讶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难以置信,在丛林中会有如此雄伟的建筑。他这样写道:“这些建筑都是用雕凿得十分精细的石块砌成的,尽管当地没有任何金属器具可用。”

1786年,西班牙的探险者安东尼奥再次来到了这片丛林地带。他花费了整整半个多月的时间对这里进行了大清理,结果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占地大约有几十平方千米。尽管大多数建筑都已经坍塌了,破烂不堪,但在一些底层的金字塔群落里,还能清晰地看见神殿,而在神殿下面是一座城市。

安东尼奥收集了很多的手工艺品。和他一同前去的还有一位画家,这位画家还绘制了很详细的草图。但是,很遗憾,当时的政府并没有对这个隐藏在热带丛林中的城市产生很大的兴趣。

其后,一位荷兰人杜贝对墨西哥境内的玛雅城市帕伦克进行了探访。他在这里仔细地收集资料,考察这里遗留的古迹,后来他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他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生活在帕伦克当地的印第安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该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后裔。他们一直生活在帕伦克,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伟大的文明。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民族最终灭亡。杜贝的报告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很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虽然这一报告最终还是发表了,但由于印刷质量的问题而无人问津。伴随发现玛雅的过程,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探险家、考古学家乃至谎言编造家。而对玛雅文明的解读最早是从文字开始的。

早期的西班牙探险家带回了大量玛雅文字的材料,于是相当一部分学者投入到解读玛雅文字的工作上来。经过法国、俄国、美国学者的辛勤劳作,终于成功解读。从那时起,玛雅象形文字的80%开始被后人所理解。

1822年,英国人也不甘示弱,通过研究玛雅文化,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玛雅文明的建立者是旧约圣经中“失落的十部族”的后裔创造的。

1839年,来自美国的约翰·史蒂芬斯和英国画家莱迪力克·卡塞伍德决定结伴前往危地马拉东部的热带丛林考察,一探究竟。但很不凑巧,当时中美洲正处于叛乱时期,他们被认为是间谍而被抓起来,后来才被释放。他们不甘心这样两手空空回去,于是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雇佣当地的向导,并在向导的指引下,骑着骡子进入洪都拉斯阴森潮湿的热带雨林。他们顶着酷暑,沿着河边小心翼翼地行走,穿过狭窄的通道,跋涉崇山峻岭。他们完全不顾当地的恶劣环境,一心想找到他们在书中读到的那个湮没在丛林下的城市。他们其实也是胆战心惊的,也许他们会兴致勃勃地来,失望而归。

事实上,当他们第一眼看见科潘时,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科潘,自古以来就是这片河谷和河流的称谓。他们所能看见的只有一面石头砌成的墙。技术虽然高超,但比起他们在欧洲游历时见识过的,规模庞大的城堡来说,这些墙壁显得破旧不堪,摇摇欲坠。“我们登上大块石头砌成的台阶,有些台阶还完好无损,有些则已被石缝中拱出的树根摧毁,我们登上一平台,四周被茂密的丛林所覆盖,难以辨认它的形状”。

向导用大砍刀清出一条道路,这样方便行进。他们在一座树丛覆盖的建筑面前停住了脚步。他们发现这座建筑的形状和金字塔非常相似。除了发现这座金字塔,他们还找到了一根石头立柱。这根立柱呈四边形的形状,当地人把它叫做纪年碑。这根石柱高4米、长1米。碑面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浮雕。正面是一个人物造型,衣着奇异、表情凶煞。其他三面则刻满了象形文字。斯蒂芬斯认为这些雕刻的技巧、手法与埃及人在纪年碑上镌刻铭文的技艺不分高下。他唯一不明白的就是这些符号代表的是什么含义以及这个面目狰狞的人的身份。这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向导告诉他们,这根立柱是一尊偶像。两位探险家觉得应该还会有惊喜,他们继续在丛林中前行,果然如他们想的那样,发现了14座石碑。“一座已被巨大的树根拱起脱离了基座,另一座则被数根树干紧紧地箍住,使之几乎脱离地面。还有一座已坍塌在地,粗壮的藤蔓和匍匐植物把它紧紧地束缚在地面上。”

每一组石碑都增添了新的神秘色彩,让人觉得扑朔迷离。

他们回到了发现大型金字塔的地方,吃力地爬上台阶,想看看能不能有惊喜的发现。结果上面的雕刻更奇特。他们继续向上攀登,越过顶层,发现更多的台阶,然后从另一面爬下。他们惊奇地发现在顶层有一个宽大的平台,其高度大概有30米。他们两个人坐在上面,俯瞰连绵不绝的林海。斯蒂芬斯后来追忆道,“科潘在我们面前像一艘散了架的帆船,搁浅在茫茫林海中。它的桅杆已经遗失,它的名字早已被世人遗忘,它的舵手已弃船儿而去。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它从何处来,它的主人是谁,它已颠沛流离了多久,是什么给它带来了毁灭。”当地的印第安人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当询问他们是谁建造了这座城市时,他们只是说:“谁知道呢?”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热门推荐
  •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是19世纪美国黑人所罗门·诺萨普讲述为爱与亲情、为回家而抗争的人生传奇。自出版以来,成为感动全球亿万人百年不衰的经典。2013年《为奴十二年》雄踞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荣膺英、法、俄、德等15国“年度最感人图书”,奥巴马总统为之垂泪致敬。同年原著改编的电影《为奴十二年》横扫奥斯卡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被誉为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展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生活在19世纪美国纽约州的非洲裔自由民所罗门·诺萨普享受着自由的时光,但黑奴贩子利用他向往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景,使用诓骗的伎俩绑架了他,并使他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炫舞:指尖圆舞曲

    炫舞:指尖圆舞曲

    炫舞,一款用指尖跳舞的网游。它是所有故事的开端,但不是每个故事的结尾。或许现在站在你面前的人对你来说很陌生,但是,到了游戏中,你们可能是好朋友、死党、死对头、甚至挚爱。
  •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教你如何穿衣,做一个会打扮的四季漂亮的女人。从阳春三月到寒冬腊月,展示了大量实用又易于搭配的穿戴方案。每一小节里另附穿戴小贴士,给女性着装更多丰富、细致的细节提示。期望女性通过阅读本书提升对时尚潮流的感知力,塑造最适合自己的美丽女性新形象。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金瓦砾

    金瓦砾

    三位青年经受各自生活的困扰和情感的起落。在彼此相争中展示他们的身世渊源、人生准则和思想轨迹。,青年企业家周四平、某合资公司总经理洪承宗和文物工作者俞怀颖不约而同一起关注城北高地的一地瓦砾
  • 哈佛情商提升课

    哈佛情商提升课

    无论是在一切快速膨胀、充满喧闹与张扬的时代,还是在经济退潮、繁华落尽只剩孤独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都是情商。它让你看清自己,发展自己理解他人,有益于他人,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末世魔神游戏

    末世魔神游戏

    整个地球成为了一个游戏竞技场,想要在这残酷的末日生存下去,只有拿起手中的武器,不断的战斗,打怪升级,不断强化自己。唐天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推倒地球上百级最终BOOS,发现这只是打通了第一张地图而已。看唐天登顶残酷地球竞技场,带领种族争雄绝望种族争霸场,最终打穿地狱神魔游戏场……(新书《两界搬运工》已上传,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