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600000011

第11章 大放异彩的文学(2)

这两位生死朋友相见,悲喜交加。在畅谈中,吉尔伽美什问:“死是什么情形?”恩奇都说:“你还是不知道的好,要是知道了,你肯定会胡思乱想的。”“有这样可怕吗?我倒要听听。”恩奇都拗不过吉尔伽美什,只好把地狱的生活惨状一一道来:“在这永恒的黑暗王国种,死者的灵魂像缩在翅膀里的鸟一样,灰尘是他们的滋养品,食物是泥浆。”整个叙事诗,就在这种凄凉强调下,宣告结束。

从吉尔伽美什的经历和其性格特征可以看出,吉尔伽美什的英雄特征带有时代文化的特殊性。在处于人类文化发展初期,产生的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神话,神是神话的主角,人是臣服于神祇的。当人类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察觉到自己可以凭借力量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时,便会产生想当主角的美好愿望。于是出现了半人半神的英雄人物,吉尔伽美什就是这种形象的代表。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将神从主角的地位上替换下来的典型,这也是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所望尘莫及的。

这部史诗情节扣人心弦,语言优美,生动地表达了人类探求死亡奥秘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人们试图反抗神力,但最终失败的悲剧色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吉尔伽美什》不仅具有不菲的文学价值,还具有深厚的史学价值。

巴比伦的《约伯记》

《约伯记》是《旧约全书》中的一篇寓言式作品。书中讲述了约伯的故事:约伯是一位正直、善良的人,但是他的命运非常坎坷,不仅失去了财产和儿女,还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所幸,约伯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坚强地面对这一切。这个故事要探讨的是:为什么正直的人会遭受苦难而恶人却养尊处优?在人们了解巴比伦文明之前,这部作品很受人们喜爱和推崇,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哲学著作。不过,亚述学家在对泥版文书进行破解后,惊奇地发现其实早在巴比伦时期就有了《约伯记》式的寓言作品,比《约伯记》至少早一千多年。

在巴比伦的寓言故事里,叙述了一个名叫巴勒塔·阿特努阿受难者的故事。他笃信宗教,对宗教非常忠诚,但不知什么原因,总是遭受苦难,饱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一无所有,失去了父母、财产,甚至连最后的一点东西也被人偷走了。巴勒塔·阿特努阿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无奈地抱怨:“我比谁对神都虔诚,可是我比谁都穷困潦倒。”他的朋友告诉他,也许他的不幸,是由某些隐蔽的罪恶带来的。神的意志不可猜测,神的旨意也许别有用意。也许看来是祸,说不定是福呢。劝解他不要气馁,重新振作起来。他的朋友这样对他说:“不要怨天尤人,勇敢地站起来,你只要信赖神,神必定会赐福于你。另外,害你的人,最终会受到报应。”巴勒塔·阿特努阿的疑惑、疑虑,实际上是人们对好人颠沛流离、受尽苦难,而坏人享尽荣华富贵、颐指气使的思考,是对理想和现实碰撞的困惑。朋友的劝诫,实际上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坚定对神的信仰,忠贞不移,要相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表达了人类对现实生活中善与恶、好与坏的思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在犹太人的《约伯记》中,约伯的遭遇与巴勒塔·阿特努阿的非常相像,表达的思想也非常接近,只是思辨更加深刻、更富有哲理。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约伯记》可能是根据巴比伦的《约伯记》改编而成的。

诗意的《远征记》

公元前11世纪左右,赫梯人灭掉了古巴比伦王国,自此两河流域进入一片混乱时期,彼此之间争斗不息。而后,日益崛起的亚述人,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自己民族骠勇善战的习俗,最终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庞大的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的建立,是与亚述国王尤其是萨尔贡二世的野蛮好战分不开的。萨尔贡二世在位时,亚述最强大的敌人是乌拉尔图王国。为了消灭乌拉尔图王国,萨尔贡二世亲自率军攻打。公元前714年,他率领精锐军队向乌拉尔图进攻,军队士气高昂、所向披靡。乌拉尔图面对强大的亚述帝国,吓得魂不守舍,最终全军溃败。国王萨杜里二世兵败后不想受到羞辱,自杀殉国。亚述军队歼灭了敌军主力,对乌拉尔图进行血腥屠杀和掠夺,不仅掠取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还摧毁了乌拉尔图主神的神庙。

充满诗意的《远征记》详细描述了这次远征的情形,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作品之一。在《远征记》中是这样描写的:萨尔贡二世的军队在行军时扬起的灰尘,就好像天边的乌云,遮住了天,遮住了日;军队士气高昂,就像怒吼的雄狮,威震百兽;军队英勇杀敌,个个奋不顾身。亚述民族的血管里仿佛注入了征战的血液,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奋勇杀敌的豪气。经过几百年的征战,亚述军队早已成为一支钢铁般的军队,无坚不催。据国外学者研究,亚述军队兵种齐全,有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水师等部队。此外,军队还配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进攻性装备,如铁兵器;防御装备,如盔甲、盾牌;工兵装备,如撞城墙,即我们现在所称的“坦克”原型。亚述正是依靠这样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才得以在西亚站稳脚跟。

萨尔贡二世在征服、消灭了乌拉尔图王国后,并没有停下征战的步伐,而是把目标对准了米底地区,并顺利地征服了米底地区。伊朗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有赖于他的远征记而保存下来。

关于萨尔贡二世的身世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萨的第三子,在其兄被神庙祭司集团暗杀之后,继位成为国王的。也有人认为,他并不是王族的人,而是依靠武力篡夺王位的。

萨尔贡二世上台时,正是亚述内外交困的时候,以国王为首的军事官僚集团和以神庙祭司集团为代表的工商业贵族势力发生了利益冲突。正当国内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各附属国瞅准这个时机,纷纷起来反抗,要求脱离其统治和管辖,使亚述的统治风雨飘摇。他上台后,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改变了统治策略,拉拢神庙祭司,给予他们很多优惠政策,并得到了祭司的大力支持,建立了以军事官僚和神庙祭司集团为支柱的专制王权,巩固了内部的统治。

萨尔贡二世是一位有着征战癖好的国王。不过,在其戎马一生中,他改变了以往的征战政策。他把历代亚述国王对待被征服地区残忍的杀戮政策变为强制移民政策,企图诱使其放弃放抗。

萨尔贡二世在进攻耶路撒冷城时,其将领拉伯沙基就向城里的居民说道:

你们要与我和好,出来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果子,喝自己井里的水。等我来领你们去一个新的地方,那个地方与你们本地一样,就是有五谷和新酒之地,有粮食和葡萄之地,有橄榄树和蜂蜜之地。好使你们存活,不至于死。

可是,那些被征服地区的人们不会相信他的这些话。对他们而言,被强制背井离乡,辗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他们宁死也要守在自己的家园。因此,如果被征服地区的人们仍负隅反抗,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杀戮。亚述军队会把壮丁全部杀死,焚烧村庄,妇女和儿童作为战俘被迁往各个地方,充当王室的奴隶。

公元前705年,萨尔贡二世死于远征伊朗的途中,但记录他远征的作品仍然在流传。关于他的功与过,今人自会有定论。而那部充满诗意的《远征记》,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

最早的谚语和格言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学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外,还有谚语和格言,它们也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苏美尔—巴比伦文学的重见天日,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享有人类最早谚语和格言创造者的桂冠。苏美尔人的谚语和格言集不是全部,但很大部分,要比埃及的谚语和格言早几个世纪。现在保存的苏美尔—巴比伦谚语和格言集并不是全部由苏美尔文刻写,还夹杂着阿卡德文及巴比伦方言。

苏美尔—巴比伦的谚语和格言内容非常广泛,主题众多。它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一、反映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政治观念和社会制度的谚语和格言。比如“人民没有国王(犹如)羊群没有牧人;人群没有头领(犹如)河水没有管理者;劳动者没有监工(犹如)田地没有扶犁人”。

二、反映穷人和富人生活状况的谚语和格言。比如“有钱人可能很快乐,有大麦之人可能同样很快乐,但一无所有之人可能高枕无忧”。有的格言还形象地表现了穷人的艰难处境,如“穷人活着不如死了好,如果他有面包,便没有盐,如果他有盐,便没有面包,如果他有肉,便没有小羊,如果他有小羊,便没有肉”。

三、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友谊、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比如“友谊维系一日,交易天长地久”;“鞋子是人们的眼睛,行路增长人的见识”;“妻子是丈夫的未来,儿子是父亲的靠山,儿媳是公公的克星”等等。

《伊索寓言》的原型

人们一直把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伊索认定是寓言的开山鼻祖。他那部著名的《伊索寓言》自然也当之无愧地被称作动物寓言的始祖。但《伊索寓言》里面的许多故事原型可以追溯到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动物寓言中。

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留下了许多内容生动、寓意深刻的动物寓言,除了少数篇幅较长外,大多数动物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这些动物寓言反映的主题思想广泛,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反映动物贪婪、邪恶的本性,在耳熟能详的《农夫和蛇》这个寓言故事中,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干完农活,走在路上,看见一条蛇冻僵了。这位老农出于好心,把它放在自己的怀中,想用身体的温度温暖它。没想到,这条蛇醒了之后,咬了老农一口。原来这条蛇是有毒的蛇,这位可怜的老农只能眼睁睁地等死,后悔自己不该救那条蛇。

动物寓言在苏美尔智慧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目前的材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在迄今翻译过来的近三百则寓言和格言中,涉及的动物有六十四种之多。这些动物不仅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马、狗、狐狸、狼、驴和羊等野生动物和家畜外,还包括各种鸟类、鱼类和昆虫类。

除动物以外,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寓言故事还有植物、工具和自然现象等。这些寓言所涉及的内容、表现的主题很广泛,但大多数是表现那些动物凶残、贪婪的一些本性,以及植物、工具和自然现象之间的内部争斗和一些弱点。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寓言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生活。这些寓言故事中包括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狐狸的故事》、《牛与马》、《骑驴的故事》、《柽树与椰枣树》、《柳树的故事》。此外还有《牲畜与谷物的争论》、《冬与夏的争论》、《铜与银的争论》、《锄与犁的争论》及《鸟与鱼的争论》等。

同类推荐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等待NEMO的日子

    等待NEMO的日子

    雷死人不偿命!史上最麻辣孕妇的爆笑十个月!一位精灵可爱、充满奇思怪想的准妈妈,为了记录怀孕经历在天涯论坛上发布的怀孕日志。由于文风麻辣、爆笑温情迅速走红,并吸引了众多“孕友”和“孕迷”一路同行,蔚为壮观。
  • 穿越之韬光养晦

    穿越之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一词,百度释义: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倒霉的她穿越成为大家族里一位相貌平凡的小女孩,刁蛮任性为家人不喜,天赋其差被视为废物,于是刚来的她很快被放逐到了老家……却因此而开始一段奇妙人生。当她又回到帝都,却有传言:废物霍灵相貌丑陋,德行皆缺,娶霍灵者祸及满门。一时间,人人惟恐避之不及。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她全当耳旁风,嫁不出还整天的无所事事,偶尔养养花种种草遛遛小狐狸,偶尔反欺负下一直试图欺负她的二娘,偶尔搬凳子嗑瓜子看后院宅斗,好不快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什么每次谈判,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仍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你都无法走进TA的大脑、弄清TA在想什么,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回报,而那个比你“懒惰”的人却能步步高升?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或者为什么那样?《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些“为什么”的真相,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真相,使事业更成功,使人生更幸福。《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关键词:微表情。全书由七章组成,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从身体和情感的关系角度,全面解析了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让你在商场、职场、情场无往不利!
  •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沧海(第一辑)

    沧海(第一辑)

    本书集汇了作者多年来思考和学习的成果,展示了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其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是与现实主旋律紧密合拍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人生在世,没有人一辈子交好运,也没有人一辈子走背运。失败、委屈、痛苦、无奈、寂寞、诱惑等都是成功前必须要经历和承受的。一个沉不住气的人,肯定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必然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头脑清醒的人。要想游刃有余行走于社会,必须要学会沉住气,必须要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沉住气,是经验的总结,生活的提纯;沉住气,是智者的选择,聪明的对策;沉住气,是信心的标志,希望的基石。该书是一本写给面临选择、陷入困惑和向往幸福的忙碌都市人的人生智慧书。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给读者怎样摸清情绪变化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