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国中出了一批灿若星辰的贤士,楚国令尹斗子文就是颇为夺目的一位,他贤就贤在才能卓越,公道无私,清正廉洁。
令尹相当于后来的相国、宰相。斗子文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此期间,积贫积弱内乱不断的楚国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土拓展、国力倍增的强大国家。斗子文的巨大贡献和杰出表现,使他赢得了史学家们一致的喝彩和称赞,连孔子都评价他:“忠矣。”
斗子文的不同凡响从一出生便开始了。私生子的命运使他得到的不是亲人喜悦的目光,更不是母亲那温暖的怀抱,而是被抛弃在阴冷潮湿的野地。机缘巧合,夜里气温并不太低,也没有风雨,一只华南虎以极大的耐心和母爱,一直守候在他的身边,喂他奶,哄他玩,这个福大命大造化大的孩子居然神奇地活了下来。他的外公无意中去地里田间,见到这一幕惊异不已,终于使这个伟大的人物得归其所。
斗子文是如何成长如何修炼如何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历史上是个空白,但是他的木秀于林的确让楚成王的眼睛亮了,因为这时候楚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内部,民生凋敝,国库空虚,争斗不止,政局几倾;外部,群雄四起,弱肉强食,攻伐不断。时刻都有抽心一烂土崩瓦解之势。楚成王果断地任命斗子文为令尹,将整个国家的军政大事全权托付给他,期望他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给楚国以再造,拯万民于水火。
斗子文果然没有令楚成王失望,勤政廉洁,堪称古今典范。“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他经常不等天明就穿上朝服,到朝堂去工作,直到傍晚才饿着肚子回家;在家时,总是穿着极其粗陋简朴的衣服。这样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楚成王非常高兴,庆幸自己交上了洪福大运,为让斗子文能够放开手脚,索性当起优哉游哉的甩手掌柜。但是困难还在后面,由于多年的折腾,国家已经成了空壳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库里没钱怎么办啊?斗子文“毁家纾难”,把自己家里的财产拿出无偿献给国家,并且动员整个家族给国家捐钱。斗子文的形象好,影响力大,他大公无私率先垂范,别人怎会不出钱呢?他的家族拿了,朝廷官员们拿了,甚至全国百姓都拿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财政立刻得到根本的改善。这回楚成王可就不只是高兴,而是惊呆了,这不只是钱啊,而是排山倒海战无不胜的精神,以此治国,何国不治?以此兴邦,何邦不兴?
国库是满了,可斗子文的家却空了。妻子没了体面的衣裳,孩子没了充饥的食物,最惨的还是他,堂堂一国宰相,在百官面前竟然衣衫褴褛,面呈菜色,体质虚弱,步履缓慢。原来,他已无隔夜之粮,甚至到了有上顿没下顿的程度。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你纵然有旷世奇才,但身体透支完了,也就一切全完了。楚成王既感动,又心疼,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流传后世的办法,下令给他准备一份工作餐。朝堂上每天早朝前都预先放好香喷喷的一块腊肉,一袋子干粮,你宰相先别急着请示汇报,先吃完早餐再说。这一做法,后来被历代楚王遵循不逾,成为一条不成文的制度,一直延续下去了。这样,斗子文的身体逐渐地好了起来。可是,光他一人吃饱了还不行,家这个后方不稳固,前方的胜利是要打折扣的。怎么办呢?楚成王犯了难,因为他知道斗子文的脾气,也早已领教过他的刚正无私清廉如水,几个晚上没睡好,终于想出一个比较妥当的办法,就是找理由给他发奖金。今天,赏布2匹,过几天再赏粮食3石。就算你斗子文再清廉,总不能拒绝国君给你的赏赐吧!可楚成王没想到,这招对于别人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会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可对斗子文不灵。只要楚成王一赏赐,他不拒绝,也不理论,而是借故从朝堂上离开,或静悄悄地躲起来,任谁也找不到,结果一大堆的公务没法办,朝政等于瘫痪。最后,只好是楚成王妥协,取消给他的赏赐。
斗子文官居令尹,为官廉洁,处事公平,不徇私情,不庇护任何人,执法如山,大义灭亲。在他的家族里,曾有一个人违犯国法,刑狱官把犯人逮捕后,听说犯人是令尹斗子文的家族亲人,又连忙把犯人释放了。斗子文知道后,立即把刑狱官叫来,进行严厉批评,他说:“你抛弃国法,违背君令,擅自放掉犯人,就是执理不端正,存心不公平。”斗子文把犯人送交刑狱官,义正词严地说:“你不依法惩罚他,给我脸上抹黑,我就一死而已。”刑狱官见斗子文这样严肃认真,心中害怕,就严格依照国法处罚了犯人。楚成王听到这个感人至深的事件后,不等穿好鞋子,就连忙赶到斗子文家里,向斗子文表示歉意,说:“我任用的刑狱官有法不依,这是我的失察。”楚成王罢免了刑狱官,更加重用斗子文,让他参与宫中事务。国人听到斗子文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的感人事迹后,作歌赞美斗子文处事严明谨慎,为人方正公平。
在斗子文的不懈努力下,楚国的国势蒸蒸日上,各方面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大有如日中天盛世到来之势。就在这时,斗子文却向国君提交了辞呈。楚成王大惑不解:“我又不是不信任你,你又何苦这样呢?再说,国家也不能没有你呀!”斗子文却毫不动摇,他这样说:“您的知遇之恩,我斗子文没齿不忘。我之所以抛家舍业追随您,不就是为了国家的今天吗?这其中,固然有我的一份功劳,但是,如果没有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靠我一人是说什么也不行的。现在,有人立了大功,国家不能够给予重赏,以后谁还给国家卖力呢?”原来,他早已想好了替代他的人选。楚成王心有不愿,但斗子文鼎力而荐,向楚成王保证这个人肯定不比自己差。楚成王实在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先看看再说。斗子文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把自己做令尹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心得等,倾囊而授给后来人。等到有一天,国家又需要他重返工作岗位时,他又即刻受命于危急之际,展惊世之才华,解国家之倒悬,待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之后,再一次退归故里。在他的有生之年,这样的事件重复了三次。楚成王对他已经不只是感谢,而是感佩、敬服了。
当官发财,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一般人的思维。看看斗子文,本来出身于富豪之家,拥有令许多人艳羡不已的贵族生活,不操心、不费力,每日里看看书,会会友,陪陪家人,多么自在,多么享受。可是做了令尹后,这一切统统化为乌有。退一步说,穷点儿就穷点儿,好歹还有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呢!可是,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得建大功,则必身退。最后就是钱没了,官没了,人生的大好年华也没了。斗子文的朋友私下里就这样说他:“人活着就是求个富贵,但你却逃避它,为什么呢?”其实,斗子文的这些“另类”做法,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懂,只是很少有人肯这样做而已。假如他不“自毁其家,以纾国难”,那么楚国能否渡过难关实在不好说,有道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崩溃了,百姓小日子再富足,也会毁灭于兵火之中;假如他贪恋财物,势必不能公正廉明,不能让人心服口服,弹劾、揭露、抨击也就会如影随形,国君的信任也会被猜忌所取代,厄运就会降临;假如他贪恋权位,将那个宝座涂上厚厚的胶水,以图一辈子不下来,结果,必定会被别人拉下来,最有可能的是被失去耐心的国君赶下来,弄不好还会被推出午门身首异处。这与忠诚无关,更与能力无关。越国大夫文种,秦国丞相李斯,汉代韩信、霍光,等等,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
五千言的《道德经》,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典,它早已说得明明白白,“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既是境界,更是智慧,是大智慧。范蠡懂得,张良懂得,斗子文也是这样的智者。这就是他的心声:“当官是造福和庇护百姓的,如果百姓的财物没了,而我却得到了富贵,这就是将我的幸福建筑在百姓的痛苦之上,那么我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我不是在逃避富贵,而是在逃命啊!”多么清醒,多么睿智,多么振聋发聩。斗子文一次次的“逃命”让贤,逃出了举国尊重,逃出了流芳百世,逃出了千古官员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