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000000004

第4章 百家姓(1)

《百家姓》导读

蒙学读本。一卷。著者佚名。旧题宋初钱塘老儒所作。

据宋代学者王明清《玉照新志》考:《百家姓》首八姓,“赵”指赵宋,为国姓;“钱”指吴越;“孙”为钱鏐正妃;“李”为南唐李氏;“周吴郑王”为钱鏐以下后妃。据此可推断著者为原吴越治下之人,依皇权正统观念编成此书。

该书为古代最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之一。通行本《百家姓》共五百九十八字,收录姓氏四百九十八个,其中单姓四百三十六个,复姓六十二个。全书虽无义理可言,但采用四言体例,编排巧妙,句句押韵,读来顺口,听来悦耳,易学易记。开头四句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最后四句为:“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百家姓》由于“以便日用”,自南宋就广为流传,直至明清时期,都一直作为重要的蒙学教材,与《三字经》齐名。

《百家姓》收录古代中国常见姓氏近500个,从今天看来当然很不完备(今天已有3000多个姓氏),但它主要是作为一种启蒙教材而不是姓氏手册,所以也不必苛求。在古时,它与《三字经》、《千字文》并列为最基本的童蒙读物,合称“三、百、千”。

【姓氏来源】

西周时期,周穆王有个御者名叫造父,擅长驯马和驾车,曾经进献骏马给穆王,并协助穆王打败了徐偃王,所以受封于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他的后代就以其受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造父的第五世孙赵夙做了晋国将军,其后代又建立了赵国。赵姓是我国五大姓氏之一。百家姓最早是宋代人编的,所以把当朝皇帝的姓氏排在第一位。

【历史名人】

赵雍:就是赵武灵王,他在战国时期积极倡导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习俗的创新,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使赵国成为强国。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追随刘备,有胆有识,武艺高强,功勋卓著。刘备称他一身是胆,军士叫他“虎威将军”。

赵匡胤:宋代开国皇帝,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姓氏来源】

远祖起始于周代。传说古帝颛顼的玄孙彭祖活了八百岁,在商、周都做过官,彭祖的后代中有个叫彭孚的人,曾担任周朝“钱府上士”的官位,于是就以其所担官职名中的“钱”为姓。

【历史名人】

钱乙:北宋医学家,博览医书,熟读本草,尤以儿科著名。

钱大昕:清代著名学者,精通文字、音韵、训诂,著有二十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等作。

钱玄同: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是最早倡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之一。

【姓氏来源】

孙姓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周文王的后代惠孙,惠孙的孙辈为纪念惠孙,取他名字中的“孙”字为姓;二是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孙叔敖,他的后人取他的字“孙叔”为姓,逐渐演变为“孙”;三是春秋时期的田书,他是商朝君王的后裔,因为有功,被齐景公封赏并赐姓“孙”;四是商朝末年的贤臣比干,他是商纣王的叔父,因性格耿直而被昏庸的纣王杀害,他的子孙为避难而改姓,其中有一支姓孙。

【历史名人】

孙思邈:唐初医学家,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等,并创立内脏、伤寒等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突出贡献。

孙中山: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开创者。

【姓氏来源】

李姓来源有四:一、远祖起始于商代。帝尧时担任大理官职皋陶的后裔理征,因为直言不讳,不被纣王所包容,所以获罪被害。他的妻子领着儿子逃难隐居,靠食李子而活,遂改“理”为“李”姓。二、源自春秋时期。李左车是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裔,后代就用其名字中的“李”作为姓。三、源自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叱李氏所改。四、源自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十六姓,由于跟从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建立唐王朝南征北战,功绩显赫,于是被赐从皇族姓李。

【历史名人】

李世民:唐代皇帝,即唐代开国皇帝李渊之子,知人善任,治国有方,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有“诗仙”之称。

【姓氏来源】

周姓来源有三:一、始于上古时期。传说是黄帝时期周昌的后代。二、源自商代。为商太史周任的后代。三、由他姓所改。例如北魏献帝次兄普氏、代北地区贺鲁氏改姓周,北周普屯氏也改姓周。唐代先天年间,为避唐玄宗隆基名讳,姬氏也改姓周。

【历史名人】

周邦彦:北宋词人,被格律派词人推为“巨孹”。

周瑜: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曾经指挥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

周恩来: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鞠躬尽瘁,深受人民的爱戴。

【姓氏来源】

吴姓来源有三:一、远祖起始于上古时期。古帝颛顼时期的吴权,少康帝时的神箭手吴贺,他们的子孙以此为姓。二、源自夏代。夏少康时期有叫吴贺的人,在他之后就有了吴氏。三、源自周代。太伯是周部落的首领古公掸父的长子,他想让三弟的儿子姬昌(周文王)继承王位,就和二弟仲雍躲到现在的江浙一带,被推为当地的首领,号称句吴。太伯死后,仲雍继位。仲雍的三世孙周章被周武王封为诸侯,国号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王室子孙便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吴广:秦末反秦起义领袖,与陈胜一起在大泽乡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

吴道子:唐朝著名的画家。后人用“吴带当风”形容他的画,尊称他为“画圣”。

吴承恩:明代杰出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西游记》。

【姓氏来源】

西周末年,周宣王赐封母弟友(即郑桓公)于郑(在今陕西华县以东),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公的子孙迁移到陈国与宋国之间,以原国名“郑”为姓。

【历史名人】

郑成功:明末民族英雄,曾率军驱逐荷兰侵台军队,收复台湾。

郑燮:即郑板桥,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姓氏来源】

王姓是我国五大姓氏之一,支脉众多,据说有五种起源:一、远祖起始于上古时期。为古帝虞舜的后代。二、源自商代。商朝有皇子比干,被纣王杀害,剖腹挖心,子孙以其称号中的“王”为姓。三、源自西周时期。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四、源自战国时期。信陵君无忌,因为出身王族,子孙便用“王”为姓。五、贵族王者的子孙多数号称王氏,经常把它作为姓,别人也有赐姓或冒姓王氏者。

【历史名人】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妃,曾出塞和亲,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神宗时拜参知政事,实行变法,改革科举。所作诗歌道劲清新,文章亦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临川集》。

【姓氏来源】

一、远祖起始于周代。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在晋国做官,晋献公吞灭了许多小国后,将他们封给功臣。毕万的一个孙子受封于冯城,所以以封地名作为姓氏。二、源自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夫叫做冯简子,他的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冯”为姓。

【历史名人】

冯延巳:五代南唐词人,官至宰相。著有《阳春集》。

冯谖:战国时人,孟尝君门下食客,曾为孟尝君到封邑薛收取债息,把债券撕掉,使孟尝君赢得民心。

冯玉祥: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

【姓氏来源】

一、远祖起始于春秋时期。古帝虞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今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一部分)建立了陈国,他被称为胡公。春秋时陈国被楚国消灭,国君公子妫完逃到齐国,改用原来的国名为姓,叫陈完。这是陈姓最早的来源。二、源自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中有姓侯的,后改成陈。

【历史名人】

陈子昂:唐代诗人,以《感遇》诗三十八首和《登幽州台歌》最著名。

陈平:西汉初大臣,有谋略,历任惠帝、吕后、文帝时丞相。吕后死,他与周勃等人合谋,诛诸吕,立文帝。封曲逆侯。

【姓氏来源】

远祖起始于春秋时期。宋共公子段,字子石,曾经担任褚师(即管理市场的官吏),后代就以其所担官名中的“褚”为姓,也有以“褚师”为姓的人。

【历史名人】

褚遂良:唐代著名大臣,出色的书法家,曾任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邵公。“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褚少孙:西汉史学家,曾补述司马迁所著之《史记》。

【姓氏来源】

一、远祖起始于周代。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封于卫,成为卫国的开国帝王,分管商朝六族遗民,卫国经历了七百年的历史,后被魏国吞灭。卫国的子孙就以国为姓氏。二、南北朝时鲜卑族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甚至改了姓氏。其中部分人改姓卫。

【历史名人】

卫青:西汉名将,屡次打败匈奴,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玠:西晋时著名的贵公子,传说因为相貌英俊常被人围观,疲惫而死,因此有“看杀卫玠”的典故。

卫夫人:卫夫人名卫铄,东晋有名的女书法家,据说还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老师。

【姓氏来源】

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姓,通常被人冒用,但是在历代史籍中,还没有发现过蒋姓被外族人冒用的记载,俗称“天下无二蒋”,蒋姓出自姬姓,源于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姬伯龄封到了蒋国。伯龄是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周成王的堂兄弟,他就是蒋姓的得姓始祖。今天绝大多数蒋姓人都是伯龄的后裔。

蒋国是一个小国,后来被强大的楚国所灭。蒋国子民为了纪念故国,就把国名作为姓。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如今全国各地都有蒋姓,南方尤其多。

【历史名人】

蒋琬:三国时蜀国大臣,诸葛亮死后,曾代为执政。

蒋士铨: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著有杂剧、传奇十六种,其中九种辑为《藏园九种曲》。

【姓氏来源】

沈姓来源有二:一、西周时期,周文王的儿子聃季(季载),受封于沈,建立了沈国(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以南,以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二、周代楚国公族封于沈鹿,后代就以其地名中的“沈”为姓氏。

【历史名人】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撰《梦溪笔谈》三十卷,记录了古代许多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在科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沈德潜:清代诗人,编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等书。

【姓氏来源】

韩姓来源有:一、远祖起始于周代。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于唐(在今山西翼城西部),他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之后叔虞的后代为争夺王位而厮杀。有个叫万的后人,因帮助武公夺取了王位而封于韩原(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一说在今山西芮城县)。他的子孙就以其封地名为姓。二、以国为氏。战国时,三家分晋,建立韩国,后为秦所灭,失国后的韩国王族就以国为姓,即为韩氏。

【历史名人】

韩信:汉初名将,善于统御兵马,以战功受封楚王,后改封为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韩愈: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均为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姓氏来源】

杨姓来源有二:一、远祖起始于周代。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受封于杨(在今山西赵城县东南),后来,杨国被晋国所灭,他的子孙就以其封地名作为姓氏。二、还有一种说法,说杨姓人是唐叔虞的后代。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周成王的弟弟,是晋国人的祖先。尚父的父亲周宣王与周武王、周成王都是一家人。因此,杨氏源于周朝的王族姬姓,而且是从山西境内发源出来的。

【历史名人】

杨坚:隋朝的开创者,即隋文帝。后为其次子杨广所杀。

杨玉环:唐代玄宗皇帝的贵妃,体态丰盈,容貌美艳。“安史之乱”中,被迫自缢于马嵬坡。

【姓氏来源】

朱姓来源有二:一、远祖起始于上古时期。传说是虞舜臣子朱虎的后代。二、源自周代。古帝颛顼后代曹挟,被周武王封于邾(今山东邹县一带),建立了邾国,后来被楚国所灭,曹挟的子孙,有的继续姓曹,有的则将“邾”去偏旁,改姓了朱氏。

【历史名人】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述颇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即明太祖。

【姓氏来源】

秦姓来源有二:北方的一支,是颛顼嬴姓的子孙;南方的一支,则是黄帝姬姓的子孙。

【历史名人】

秦越人:即战国名医扁鹊,他治病以诊脉为名,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秦琼:唐朝初年的著名将领,又叫秦叔宝。他的故事被编成小说、评书和戏剧等。

秦观:又叫秦少游,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姓氏来源】

尤姓来源于沈姓。五代时,一个叫王审知的人在福建称王,因为他名字中的“审”和“沈”同音,所以福建姓沈的人都要避讳,把“沈”字去掉偏旁,改为“尤”。这就是尤姓的由来。

所以说尤姓是出现比较晚的一个姓,以福建为发源地,然后渐渐向全国其他地方扩散,比如后来的江苏吴兴,也是尤姓的重要聚居地。

【历史名人】

尤侗:清初剧作家,有才名,曾被康熙称为“老名士”。著有《西堂全集》。

尤袤:南宋诗人,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著有《梁溪遗稿》。

【姓氏来源】

在尧帝的时候,有一个贤能的人叫伯夷,本是远古炎帝的后裔。他辅佐尧帝治理天下,被尊称为“四岳”之一。

西周灭商后,周成王把伯夷的后裔,一个叫文孙的人封在许国(在今天河南省许昌市东部),称为许文叔。许国代代相传,到春秋的时候因为势力弱小,受尽了郑、楚等大国的欺凌,被迫迁徙了好几次。到战国初期,终于被楚国吞灭了。许国的子孙流散在中原和江南各地,把国名作为自己的姓。

【历史名人】

许行:战国时思想家,农家学派代表人物。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贤者与民耕而食”的思想。

许慎: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著《说文解字》,为我国第一部文字学专著,对后世影响颇大。

【姓氏来源】

依据《姓考》记录:何姓源自于韩姓。周武王弟叔虞封于韩,建立韩国(在今山西河津县东北),之后被秦所吞并,秦王下令追捕韩王的后代。当地韩与何同音,为了躲避秦国的追杀,韩氏后代就改为“何”姓。

【历史名人】

何晏: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玄学家,好老庄,以清谈知名,著《论语集解》传于世。后为司马懿所杀。

何景明:明朝文学家,“复古派”的代表,与李梦阳、徐祯卿、边贡实并称“弘治四杰”。

【姓氏来源】

远古时候的伯夷,是炎帝的后裔。他在尧帝时掌管礼仪,在舜帝时被任命为“秩宗”。在大禹当政时期,他也很受重用。为了奖励伯夷,舜帝在晚年赐他姓姜,并封为吕侯。吕氏部族就这样形成了。

商朝末年就有了吕姓。吕尚是吕侯的后裔,人们仍用他的祖姓“姜”来称呼他,叫做姜尚,又叫姜子牙。他曾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这时期是吕姓的发端。当时的吕国首领是吕地,由于讨伐商纣王有功,被周武王再次封为吕侯,他的后代即以吕为姓。

【历史名人】

吕不韦:秦国丞相,曾招致门客合著《吕氏春秋》,为杂家代表作。

吕蒙:东汉末孙权部将,少不喜书传,后发奋读书,雄才谋略,处事严谨。

【姓氏来源】

施,是一个具有悠远历史的古老姓氏。根据《姓氏纪略》的记录,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存在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国,之后他们的国家灭亡,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

【历史名人】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水浒传》。

施肩吾:唐代诗人,世称“华阳真人”。有诗集《西山集》。

施琅: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海军统帅。曾率水军出兵台湾,为国家统一做了贡献。

【姓氏来源】

张姓为我国五大姓氏之一,遍布各地,发源主要有二:一、远祖起始于上古时期。东夷部族首领少昊的第五个儿子挥,发明弓箭用于打猎,后又用于战场,帮助颛顼帝打败了共工,所以被赐姓“张”。二、源自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解张的人,封为张侯,后世子孙就以其封爵名为姓。

【历史名人】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盗神

    盗神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盗贼,如何在一群无下限网游高手中打滚成神?【本书技术流,非逆天YY,风格诙谐,幽默,热血,纯洁者请在长辈指导下阅读本书;如被带坏,概不负责】
  •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讲故事起笔,以说理的方式解读人类社会的文明细节,是一本提升读者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极佳青少年励志读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本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包括“手插口袋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热情真挚,恰到好处”、“道歉,谦恭而得体”、“拒绝他人要含蓄委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要诀”等。
  • 极品宠妃

    极品宠妃

    敌国的军队兵临城下,顾鸾不顾自己已有身孕,瞒着紫瑶华,决定代替紫瑶华出征。战场上,成凤萧还有路平遥不想跟顾鸾为敌,不一会发现紫瑶华穿着同样的战服出来应战。战事激烈,战场上双方死伤无数,双方算作平手,顾鸾要挟士兵,不论怎么样都要出去,见到重伤的紫瑶华,顾鸾伤心不已。在紫瑶华重伤期间,顾鸾决定亲自诱敌,在一番角逐之后顾鸾假意被抓,来到苏慕言埋伏的地方,两人中计,于是路平遥丢下盟友逃跑,撤兵回到东平国,只剩成凤萧。南诏国与西黎国正式签订了附属国条约。此后,两人成为一段佳话。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调包计:自在江湖不为妃(完本)

    调包计:自在江湖不为妃(完本)

    狼烟起,风云变,元者去,明朝兴。胜者南面称帝,败者北面为王,虎视鹰瞵,南北对峙,经久不息。谁曾料到,一场家变引起的江湖恩怨,竟然牵出一个惊天大阴谋,事关朝廷兴衰……她,舒子浵,浑金璞玉,天赋异禀,悬壶济世,堪称世外桃源盛开的一朵奇葩。他,龙皓云,江湖枭雄的独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乃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瑰宝。危机四伏,她如何从中斡旋,力挽狂澜……一场厮杀,她又将经历怎样的生死殊博……一个谜题,他们如何抽丝剥茧找到密室……论功行赏,她被皇上钦点为王妃,绝望……调包顶替,他却落寞出走,她何去何从……看一个江湖女子的传奇故事———————————————————————————【相遇篇】他在她面前褪去衣衫,一丝不挂对她说:“你一个大夫见的人还少吗?羞什么?”【相爱篇】他邪邪一笑,将嘴凑到她的耳边,温柔地呢喃道:“你之前狠狠地伤了我,如今应该狠狠地补偿我一下。”【离别篇】——龙皓云版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叹不能,生死与共,酒入喉愁情更浓。人自醉,眼朦胧,乍见她,笑貌音容。未言语,泪先涌,心有灵犀一点通。怨东风,一场空,吹散离人痴心梦。醒来心痛,寒冷如冬。——舒子浵版本路也茫茫,情也茫茫。求不得,连理成双,看遍世间沧桑。叹红尘,造化难挡,英雄美人各一方。谁人帮,心事藏,山长水远心系郎。缘已尽,爱无疆,坐待明日花黄。何日诉衷肠,永世不相忘。———————————————————————————如果您觉得我的文好请告诉您的朋友,如果您觉得我的文不好请告诉我。同时请您关注我的另一篇文:爱那么殇哦:《六个女人的故事》http://m.pgsk.com/a/327350/歌漫:《情逢敌手:卯上神秘宝马女》http://m.pgsk.com/a/327190/琉焰雪:《邂逅之,梦似琉璃》http://m.pgsk.com/a/316953/林夕一蔸菜《逃妃心计:花心王爷特工妃》:http://m.pgsk.com/a/346238/--------------------------------我的读者群号:171215728(敲门砖:文中任何一个人物名)
  •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青少版名著)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青少版名著)

    《童年》主要描写了高尔基幼年时期的生活。父亲的病逝让年幼的高尔基跟随母亲和外祖母投奔到尼日尼市的外祖父家。《在人间》记叙的是母亲死后,少年高尔基离开外祖父的家到外面去谋生的经历。《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梦想来到喀山的生活经历。
  • 如厕时光

    如厕时光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始神复苏

    始神复苏

    盘古为何开天辟地?是天生的使命?还是另有隐情?舍弃生命孕育世界,是命运的归途?还是无可奈何?盘古,究竟来自何方?
  •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