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越细,心里越踏实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要有一个过程,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急于求成的人,到头来总会适得其反。而且,如果目标过于笼统,忽视了实现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那就失去了可操作性,其实现的可能性就会大为降低。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问题:“你怎样吃掉一只大象?”当然,答案是:“一口一口地吃。”你把一项艰难的任务细化成一步一步的具体活动,然后从第一个活动开始做。这样你就不会因为目标太遥远或者太大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曾有学者为了研究相关内容,专门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20千米外的一个村庄步行前往。第一组的人对村庄的名称和路程一无所知,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刚走了不到5千米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又走了几千米,离终点只剩三四百米时,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最后坚持走到终点的不到一半的人数。
第二组的人被告知村庄的名字和路,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千米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路程每缩短一千米大家便有一阵小小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同样的例子在其他领域也是屡见不鲜。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比赛是比拼体力和耐力的运动,不仅要身体素质好还要有耐性,才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山田本一不善言辞,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十年以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合理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细化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10多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距离吓倒了。”这是胜利者的获奖感言,也是成功者的行事风格,更是通向成功的经验之谈。
因此,为了不让自己定的目标成为一个空想,一定要尽可能地把步骤细化,越是这样做,你才能在实现的过程中越踏实,不至于迷茫,同时也不会因为失去路标而让自己失去方向和信心。
关注细节,接近成功
或许注意细节并不值得我们把它当做“成功”的一个话题,然而事实上,它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有一则轶事,说到美国总统麦金莱(Mckinley)曾想从两个老朋友中选一位担任驻外大使,但是他无法决定谁较适合;后来他回忆起多年以前的一件小事——在一个风雨之夜,麦金莱搭上街车坐了最后一个座位,随后上来一位老妇人,手挽沉重的衣篮,站在走道上没有人让座。这时麦氏的一个朋友(亦即两位候选人之一)坐在前面低头看报,想要借此遗忘周围的一切。最后还是麦氏起身让了座。——这个朋友一定做梦也想不到,这么一件小事竟然决定了他的命运。假使他有先见之明,恐怕会情愿让一百次座位给别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类因小失大的例子随处可见。
没有随手关门,文件忘了签名,瓦斯忘了熄掉等等小事,都可能酿成无法收拾的意外。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因为小数点的误置而失去一项专利;有些战役的失败关键就在“少了一根钉子”。
人往往好高骛远,喜欢成大功、立大业,疏忽了“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肯踏实地关注细节。一位法国名厨说:“假使我没有这几把快刀的话,还不是跟一般厨子一样?”这正是注意细节的好榜样。
注意细节也不能太过极端,成为“见树不见林”,甚至“见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西方希腊罗马人喜欢讲究品德,而公认的诸德之首则是“Prudential”,也就是“谨慎与明智”,因为谨慎与明智常是相辅相成的,甚至是不可互缺的。
有人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与“大德不逾矩,小节出入可也”来为自己的粗线条作风辩白,但是却忘了先反省自己是否具备大德,是否是“成大事者”。《圣经》上记载一位精明的管家把主人吩咐的琐事办得非常妥当,主人对他说:“你既在小事上忠信,我必可托你大事;你去负责治理十个城市吧!”医师疏忽了细节,可能使病人丧命;律师疏忽了细节,可能使好人蒙冤;在牧师眼中,却没有细节可言,因为凡与心灵有关者皆是重大之事。
注意细节,是负责与谨慎的表现;一个负责而谨慎的人,总是更接近成功的。
不等不靠,机会要靠自己创造
成功的人创造机会,迷茫的人等待机会——这就是成功者与失意者的最大区别。没错,当今社会机会遍地都是,但都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你,可以说是大部分都与你不合适。所以,你要学会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机会,开辟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
一次战役胜利后,有人问亚历山大是否暂时休整,然后等待机会,再去进攻另一座城市,亚历山大听后对此表示不满:“机会?机会是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不断地创造机会,才使亚历山大成为历史上最伟大帝王之一。也唯有不断创造机会的人,才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
无论做任何事情,总是等待机会,这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是最危险的。一切努力和期望都可能因等待机会而付诸东流,而机会最终也不可得。
如果你看过林肯的传记,了解他幼年时代的境遇和后来的成就,会有何感想呢?他住在一所极其简陋的茅舍里,没有窗户,也没有地板,以今天的居住标准看,他简直就是生活在荒郊野外。不仅如此,他的住所距离学校非常远,生活必需品也很缺乏,更谈不上有报纸、书籍可以阅读,吸取知识了。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坚持不懈地走二三十里路去上学。为了能借几本参考书,他不惜步行一二百里路。到了晚上,他靠着燃烧木柴发出的微弱火光继续阅读,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素养……
林肯只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成长于艰苦的环境中,但他努力奋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完美的伟大人物。
林肯出身贫寒,本来社会资源就比较少,如果他一味地等待而不知自己创造,则无论如何是达不到后来的高度的。正是他看准了人生的一个个机会,并且善于把握机会,在别人看不到希望的地方为自己打开通向成功的大门。
一丝不苟成大器
任何困难和事情,只要你认真对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事情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态度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日本的一位成功者——野田圣子,就是一丝不苟、终成大器的例证。日本国民中一直传颂着一则动人的故事:多年以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生。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将从这里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为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做出成绩来!
但是残酷的现实将她的梦想击得粉碎,老板竟安排她这个漂亮的姑娘去刷洗厕所!对于刷洗厕所这样的工作,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人都不会主动接受,更何况一个喜爱洁净的少女呢?
开始,圣子虽然不停地暗下决心,鼓足勇气去尝试、去适应。但是,真正到自己手拿着抹布伸进马桶时,视觉和嗅觉上的不良反应还是难以遏制地扑面而来,她感到恶心,胃里翻江倒海,想吐又吐不出来,实在太难受了!而老板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是: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她当然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知道这样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她为此而痛苦,陷入困惑与苦恼之中。她也想过退却,想过辞职,但是又不忍心自己人生面临的第一课就以失败告终。她认为那是非常丢人的事情,她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她想起了自己刚来的时候下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可是,即使她憋足了气要干好工作,还是适应不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她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眼看就要放弃。
就在这时,一位令她感动的前辈出现在她面前,帮她摆脱了苦恼和困惑。他并没有对她反复说教,而是亲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她树立了工作的榜样。
因此,他非常愉快地帮她进行工作示范,一遍一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得光洁如新。然后非常得意地去欣赏自己的工作成果,就像欣赏一幅作品。接下来,让圣子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没有丝毫犹豫,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光洁如新”。
这给她的震撼是巨大的,这位前辈不用多少语言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实的道理:你只有抱着认真的态度工作,结果才会令人满意。
就这样,她从前辈的关怀、鼓励中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激动不已的她从目瞪口呆到热泪盈眶,从如梦初醒到恍然大悟,从痛下决心到付诸行动:就算今后一辈子洗厕所,也要做一名全日本最出色的洗厕所的人。
从此,她开始振奋精神,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她的工作中去。虽然从来没有老板在身边监督,但她始终记得前辈的榜样力量,并尽量让自己的工作质量达到他的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下自己清洗过的马桶里的水,既是检验自己的工作质量,也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她的这份对工作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终于使她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具备这种精神后,她克服工作中遇见的形形色色的困难,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人生不断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程。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后来她成了日本政府内阁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就是野田圣子。
做事一丝不苟,不仅能够体现你严谨的态度,更能无限接近成功。
从细节发现成功的捷径
那些成功者总是能利用别人的钱办成事,这也许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诀之一吧。
福勒是美国一位黑人家的孩子,他有七个兄弟,家里相当贫穷,他决定把经商作为生财的一条捷径,他最后选定经营肥皂。
于是,他就挨家挨户出售肥皂,长达12年之久。后来向他供应肥皂的那个公司即将拍卖,售价是15万美元。
他决定买下这家公司,但他在经营肥皂的12年中,一点一滴地只积蓄了两万五千美元作为保证金,然后在十天的限期内付清剩下的125000美元,如果他不能在十天内筹齐这笔款子,就要丧失所预付的保证金。
福勒在他当肥皂商的12年中,获得了许多同行的尊敬和赞赏。现在他去找他们帮忙了。他从私交的朋友那里借了一些款子,也从信贷公司和投资集团那里获得了援助。
在第十天的前夜,他筹集了115000美元,也就是说,还差10000美元。
福勒回忆说:“当时我已用尽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贷款来源。那时已是沉沉深夜,我在幽暗的房间里自言自语:我要驱车走第六十一号大街。”
夜里11点钟,福勒驱车沿芝加哥六十一号大街驶去。驶过几个街区后,他看见一所承包商事务所亮着灯光。
他走了进去。
在那里,在一张写字台旁坐着一个因深夜工作而疲惫不堪的人。福勒意识到自己必须勇敢些。
“你想赚一千美元吗?”
福勒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句话把那位承包商吓得向后仰去。
“是呀,谁不想发财呢?”他答道。
“那么,给我开一张10000美元的支票,当我奉还这笔钱时,我将另付1000美元利息。”福勒对那个人说。
他把其他借款给他的人的名单给这位承包商看,并且详细地解释了这次商业冒险的情况。
那天夜里,福勒在离开这个事务所时,衣袋里已装了一张10000美元的支票。
以后,他不仅在那个肥皂公司,而且在其他七个公司,包括四个化妆品公司、一个袜类贸易公司、一个标签公司和一个报馆,都获得了控制权。
很多有志青年都抱怨没有创业资本,于是彷徨无计,终日坐卧不安。殊不知每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创业之初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总是能利用别人的钱办成事,这也许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诀之一吧。
做好分内之事就是成功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曾讲起他少年时的一段经历。在他13岁时,他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那个加油站里有3个加油泵、两条修车地沟和一间打蜡房。法里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
当有汽车开进来时,法里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的门前,然后忙着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法里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法里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有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个车的车内地板凹陷极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法里斯给她把车准备好时,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法里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法里斯其实对这个老太太非常不满,终于有一次,法里斯实在忍受不了了,他不愿意再侍候她了。法里斯回忆道,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是你的工作!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法里斯听后非常感动。
是的,“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应做好应做之事,即不要忘记工作赋予你的荣誉,不要忘记你的责任,不要忘记你的使命。一个轻视工作的人,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