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700000011

第11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2)

诗的意思是说,九百多年前统治杭州的极苛酷的钱鏐虽然死了,但像钱鏐这样的人那里仍有。与其到杭州去,不如到更旷远的地方去。在那里,倒是“风波浩荡足行吟”啊!可惜郁达夫没有听从鲁迅的劝阻,他还是去了杭州,以至于后来这对当年的“富春江上神仙侣”,在再次回到富春江边后不久反倒分道扬镳,演绎出一段爱情婚姻的悲剧;也正是因此,后世善良的人们,在一面惊叹于鲁迅对于人生和社会超强的洞察力之强之余,总是无比惋惜地想——假如郁达夫当年听了鲁迅的话,那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吧!然而,人生是没有假如的,历史也没有假如,一切都似乎是命定。

鲁迅为什么要劝阻郁达夫去杭州?有人说是因为鲁迅不喜欢杭州。

的确,鲁迅似乎一直不喜欢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1924年,他“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便高兴地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文章开头后他就写下了这么段话:“(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通过这段话就可以看出,鲁迅对杭州及西湖似乎早无好感。1928年,鲁迅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不但明确表达了他对杭州的西湖没有好感,而且还说出了其中的原因:“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袁子才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在这儿,鲁迅表达了他不喜欢杭州西湖的原因是:“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

然而,这里鲁迅仅仅只说出了一个原因,也是表面原因,另一更深的原因则与社会政治有关。

辛亥革命后,杭州像中国其他城市一样,都在这场革命中得到的洗礼,但是由于杭州是鲁迅家乡的省会,他的许多朋友都在那里生活与工作,他看到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那里因革命而牺牲,同时也看到不少人,也在那里是如何的镇压革命、出卖战友,为此鲁迅写过许多以此为题材和为背景的小说与散文。1928年,国民党统一全国后,实行文化戒严和文化迫害,当时的浙江当局竟趁机发出通缉令,通缉鲁迅、郁达夫等“堕落文人”。正是因为这些,鲁迅对于自己家乡的杭州,可谓因爱之深而恨之切。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当郁达夫要移家杭州时,鲁迅才竭力劝阻,先是口头相劝,后又以诗相阻,且这首律诗也写得章法别致:一般律诗都意思上常常是四句一转,分上下两层,但这首七律,鲁迅竟然连用六句写了杭州的种种不是,道明目的的只有最末两句。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旧体诗研究最深、创作水平最高的作家,对于鲁迅这首诗的内容和深意肯定是一目了然的,更何况这首诗鲁迅虽然是写给王映霞带回家的,但郁达夫一见后便说:“他(指鲁迅)这意思早与我说过。”

然而,郁达夫终究还是没有听鲁迅的劝阻。

后世的多数研究者主要将其归因为政治气候,因为郁达夫离开创造社并与之发生论争,又加上当时风传上海国民党当局要搜捕郁达夫,所以他才不得不离开上海。然而这看起来很有道理的归因,其实并不太合逻辑:一是如果确是这样,那郁达夫只要离开上海就行了,为什么一定去的地方是杭州呢?二是为了躲避风传的搜捕而投身到曾经发出过通缉令的地方去,显然也说不通。

其实郁达夫移家杭州的原因是多重而复杂的。

1932年11月10日晚,临时去杭州的郁达夫住在一间旅店里,孤寂难眠之际给在上海赫德路嘉禾里的妻子王映霞写信——仅仅小别几日,竟就忍不住要写信对妻子嘘寒问暖,这本身足可说明,他们那时夫妻关系还如胶似漆——将自己在杭州的活动作了一番告知后,或许是郁达夫发现杭州的房地产市场较有前景,在信的后半部分他告诉妻子王映霞说:“《弱女子》(即后来成为现代文学史上名作的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落得卖去,有一千二百元也可以了,最低不得比一千元少。这钱卖了,可以到杭州来买地皮或房子。”

十天后,郁达夫又在一封给王映霞的信里说:“我将有一篇东西(短篇小说《瓢作和尚》)寄出,字数在八千字左右。你送去后,可先向刘某说明,此系创作,非十元千字不可也。中华数字,也同商务一样,标点空格,都须除去,必要十元千字才能合算。”

《她是一个弱女子》20000多字,最终郁达夫得稿费1000元(大洋),《瓢儿和尚》8000多字,郁达夫最终得稿费只有80元。两相比较起来,那1000元的稿费对于郁达夫来说,无疑是得到了一笔巨款。得到一笔较大的收入,想到投资,这是人之常情。郁达夫首先想到的是买地建房,或买房。这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那么为什么要到杭州来买呢?便宜!

郁达夫后来在杭州的“风雨茅庐”,据今天实测,占地1.8亩,当时花费5000元左右,其中1000元是地价,核算下来,杭州当时的地价每亩在556元左右。而据有关研究者考证,当时上海的地价比之要高得多。租界地价极其昂贵自不必说,每亩价格在150000元以上;即使是相比均价低了105倍的华界地价,也在1500元左右。所以根据郁达夫当时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在上海买得起地和房的。前面就已说到,由于种种原因,浪费如郁达夫者,此时也不得不为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所以他在得到一笔较大收入考虑投资时,不得不考虑效益,而选择移家杭州未必不是一明智之举;更何况王映霞本是杭州人,他的这一决定未必没有讨好爱妻的原因;至于有没有讨得王映霞的好,我们虽不能轻易断言,但是一个事实是,郁达夫的这项巨大的家庭投资也好,消费也罢,很快就不但得到了作为家庭女主人的王映霞的批准,而且事实上也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而这倒让人不禁想,如果郁达夫选择的移家地不是杭州而是别处,她还会同意和支持吗?

1933年春天,杭州场官弄的一座老房子里住进了一家五口。在邻居们眼里,这家的男主人个头一般,常穿一件蓝布长衫,喜欢去浙江图书馆;平时进进出出与人很和气,显得平易而普通,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瘦;倒是这家女主人显得很招眼,因她似乎是从月份牌上走下来的一般漂亮,虽然她平时只在家看孩子,与邻居们并无多少交往;倒是他的大孩子,在附近的横河小学读书,与他同学的孩子因此常到他家去玩。邻居们不久也便从那些孩子口中得知,那孩子叫郁飞,他爸爸就是著名作家郁达夫,他妈妈就是当年“杭州三美”之一的王映霞。

郁达夫一家是在1933年春迁至杭州居住的,“风雨茅庐”开工于1935年冬天,直到第二年春才竣工。也就是说,虽然早有买地建房的打算,但在最初的三年里,郁达夫一家是在杭州租住的。为什么没有立即建房或买房?不言而喻一定是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吧!郁达夫本书生气十足地想“只茅草代瓦,涂泥作壁”,建“五间不大不小的平房,聊以过过自己有一所住宅的瘾的”,不料他的想法却引出意外的回响:他那些建筑业界的朋友表示,“你若要造房子,我们可以完全效劳”;他那些有钱的朋友则说,你缺资金可以“通融”;还有那学过洋文懂些“风水”的朋友积极出谋划策,总之使他原本的构想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就在这样不断的改变中,建房的设想一直停留在“设想”中。

不过这三年里,郁达夫虽然不停地为写作挣钱,为心中的爱巢努力添砖加瓦,但生活倒过得平静而安详。这在他的一生中,似乎也算难得。正因为这样的生活,这三年也在他一生的文学历程中形成了一个创作的高峰。这一阶段他是写作游记为主,他们仿佛又成了当年那对“富春江上神仙侣”,杭州及周边的名山丽水上都曾留下了他携妻漫游的足迹,而他的那些游记,多数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珍品。因选进今天的中学语文教材而使得我们一般人很熟悉的《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等,便是其中著名的篇章。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那么的短暂,且平静的只是表面。

王映霞后来在自己的自传中回忆说:“(回杭州)这就很自然地给我招来了不少慕名和好奇的来访者,增添的麻烦和嘈杂。从此,我们这个自以为还算安静的居处,不安又不静起来。比如,今天到了一个京剧名旦角,捧场有我们的分;明天为某人接风或饯行,也有给我们的请帖;什么人的儿子满月,父亲双寿,乃至小姨结婚等等,非要来接去喝酒不可。累得我们竟无半日闲暇,更打破了我们家中的书香气氛。我这个寒士之妻,为了应酬,也不得不旗袍革履,和先生太太们来往了起来,由疏而亲,由亲而密了。所谓‘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正是那一时期我们热闹的场面。同时因为有东道主招待,我也饱尝了游山玩水的滋味,游历了不少名胜。”

王映霞此话说的大体是事实,但是尽管她嘴上说对于这样的日子似乎厌倦,可事实上如此叙述的字里行间仍掩不住向往。当时与郁达夫、王映霞来往颇多的“湖畔诗人”之一汪静之说,那段时候“王映霞最爱郁达夫带她去认识所有的朋友,专门同人家交际”。或许正是在那种交际中,王映霞认识了郁达夫的两位老同学,一位是留日时期的许绍棣,时任浙江教育厅厅长,还有一位更是鼎鼎大名的“特工王”戴笠,此时他正在杭州办“训练班”。这便注定了看似平静的日子风雨欲来。

1935年底,杭州场官弄63号南侧的一块原来的空地上,一所中日建筑风格合璧的私家居所拔地而起。

同类推荐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家庭教育口传书

    家庭教育口传书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家长。家庭教育不只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更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幼稚”是毕竟阶段,也是他们的快乐。身为长辈的我们,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其实,当总统是成功,当小丑也是成功。对孩子的爱需要理性,需要节制。盲目地爱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者,是侵略者。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玩物。儿童更接近于动物。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快乐的童年,那么他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学校的“批量培养”相比,家庭更应该是培养“个性”孩子的地方。我们常常以“望子成龙”的名义,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家庭教育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成大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悍女不愁嫁之肥妞来袭

    街市上突然热闹了起来,街坊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都来看这个特别的迎亲。新娘没有坐在花轿里,而是和新郎肩并肩分别骑着两匹高头大马,一白一黑,新郎骑着黑马,新娘骑着白马。只是新娘那肥胖的体型和红彤彤的礼服,在白马的映衬下格外的显眼。大家都好奇地弯着腰,想要一睹新娘的庐山真面目,只可惜那顶大红盖头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与众不同的新娘在半个月前还是……
  • 婴幼儿菜谱

    婴幼儿菜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婴幼儿菜谱:4~6月婴儿断奶辅食谱;7~12月婴儿断奶辅食谱;1~3周岁幼儿食谱;3~4周岁幼儿食谱;5~6周岁幼儿食谱;婴幼儿消积化滞食;健脾益胃食谱;助长益智食谱;防治调养食谱。
  • 绝世倾情:王妃太狂傲

    绝世倾情:王妃太狂傲

    【穿越幻情】一朝穿越的她,沾着为国捐躯的将军爹爹的光,荣登正妃位。<br/>新婚夜,她的夫君不屑的对她说:“记住,本王只给你这位子,其他的,想都别想!”<br/>她冷眼相待,这位子她也不想要。<br/>可是,终是逃脱不了他的纠缠,被他禁锢在床榻,夜夜被迫承欢。<br/>他说,你就是没心,本王也要你的身子陪在本王的身边!死都别想离开!<br/>然,又有谁知,她的心到底在哪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的底牌

    我们的底牌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狂凤戏龙:冲喜小傻妃

    狂凤戏龙:冲喜小傻妃

    一场最奢侈的婚礼,没想到却是爱人精心策划杀她的局!她是他被|迫娶来冲喜的傻妃,看到她流着口水喊着“皇帝哥哥”他就恨不得一脚踹死她!却不知,她的另一个身份竟然是……开赌场,设妓院,杀重官,劫官银,她视人命为草芥,圣旨为放P,却偏偏救他一命,偷了他那颗冰冷无情的帝王心!一封休书,傻妃摇身一变,气的他吐血:“女人,胆子不小,竟敢戏弄朕……”
  • 冰封王座之纵横大陆

    冰封王座之纵横大陆

    玩魔兽把自己玩到异界去了并不希奇,希奇的是你见过这样的异界经历吗?埃尔罗伊虚空劈出一剑,跟前的木棍化成无数的碎片,哼道:“你会凌空劈么?”柔伊在掷出一个火球之后得意的说道:“你会玩魔法么?”依耶芙特则召唤出一只水元素,不屑的哼道:“你会召唤宠物么?”我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后吼了几声,叫:“你们会跳街舞么?会唱两只蝴蝶么?”前面的众人倒下一大片!“我会唱两只小蜜蜂!”络瑞斯在我身后傻傻的说到,前面的众人全倒!
  • 听说你挺爱我的

    听说你挺爱我的

    她是普通人,生的不美不丑,长的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艺,甚至最高荣誉只拿过小学的三好学生。他也是个普通人,至少婚前是。他很帅,挺有钱,据说荣誉一大把,手里还有各种专利项目。相亲的时候,她其实该去隔壁桌,跟一个谢顶的叔叔相亲的。但是奈何……****一场误会,让他们相识。她急着嫁人,他着急继承财产。两个人都有所隐瞒,却又一拍即合,当即闪婚。她一心想着一起攒钱供房供车,一点点的守着婚姻,做个幸福的普通女人,却没想到一纸遗嘱,将她推向了完全相悖的道路。推一下新文:http://m.pgsk.com/a/1112958/99天攻略①早呀,男神大人*已完结:http://m.pgsk.com/a/953145/《婚后相爱Ⅱ甜心,抱一下!》http://m.pgsk.com/a/1026613/《悄悄爱上你①老公,咱别着急》http://m.pgsk.com/a/1069300/《医不小心①老公,情深不负!》http://m.pgsk.com/a/1200348/《最佳幸运,教授大人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