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400000013

第13章 归去来兮“迟”(1)

她离去时,头也不回,义无反顾!

她回来时,毅然决然,一日千里!

1998年5月22日,《参考消息》、《羊城晚报》以及海外的多家媒体同时发布了一条消息:台湾著名作家苏雪林回故乡探亲。

许多读者读到这条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便是:什么—苏雪林还活着?

年届九旬的安徽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张先基得到这个消息,先是心中有些疑惑—是哪个苏雪林—难道是她?

60多年前,张教授是安徽大学(今日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数学系的一名助教,但他也知道中文系有一位苏姓才女常常发表文章。于是张教授忍不住在心中大体算了下,如果真是她,她应该有一百多岁了—难道她真的活过了一百岁?

然而真的就是她!

就在那一天,102岁高龄的苏雪林,坐着轮椅乘上飞机,从台湾高雄国际机场起飞,先飞香港,再从香港飞抵合肥。第二天,她又乘车从合肥来到了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当年她任教的校址在安庆的安徽大学。

校方拿出当年老安徽大学教授花名册给她看,旁边有人说:“字太小,我帮您找吧!”可是没想到,还没等人帮她找,她竟然自己用手指一下指在了自己的名字上—苏梅。排在她前面的是陈望道、郁达夫……

张先基教授闻讯也赶到了欢迎现场,他紧紧拉住苏雪林的手说:“当年你叫苏梅嘛!那时30多岁呵,就是教授了,教文化史,我们还请你为学生办的刊物题过词哩!”苏雪林满含热泪深深地点着头。

呵,此情此景,让一个多甲子前的人事恍如昨日!

苏雪林真的回来了!

此时人们似乎忽然间想起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有一个叫苏雪林的女作家,许多人才因此而去查她的简历。

苏雪林,1897年2月24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原籍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岭下村。本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等。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后又留学法国。系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文学家。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20世纪30年代初,苏雪林就与冰心、庐隐、凌叔华、袁昌英齐名,被阿英称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苏雪林的创作生涯达70年,出版著作40多部,可谓一生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

一般人的确已将苏雪林遗忘太久了。说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女作家,一般人只知道冰心、丁玲、林徽因等,不知道还有庐隐、凌叔华、袁昌英,更不知道苏雪林。为什么?因为她们似乎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了:庐隐1934年5月因难产而去世,去了真正的另一个世界;袁昌英的声音随着她上世纪50年代被打成右派后便似乎也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凌叔华则随着夫君陈西滢去了南洋,后又一直侨居加拿大、英国等;而苏雪林呢,则只身去了台湾。总之从那时候起,有关她们,在很长一个阶段里能隐隐约约进入我们视线、耳朵和心灵的,最多只是关于她们的那些半真半假的逸事、若有若无的传说和时断时续的文字碎片而已,之于我们,她们是雾中花水中月,美则美矣,却无法近观而获得真切感受。

现在,苏雪林突然之间回来了!仿佛来自于另一世界!且只有她一个人回来了!这能不让我们惊疑、惊奇和惊叹吗?

有一种情感叫执著,因为她的回来,我们看到了。

有一种品质叫无畏,因为她的回来,我们感到了。

有一种力量叫坚韧,因为她的回来,我们重温了。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二十四日夜,浙江瑞安县县丞苏锦霞的府中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哭声。佣人随即报告苏锦霞:“恭喜老爷,添了孙女儿!”这个新生的孩子就是日后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一度大名鼎鼎的苏雪林。

苏氏本居安徽太平岭下村,所以又称“岭下苏氏”。根据家谱记载,岭下苏氏为宋代大名鼎鼎的“三苏”之一苏辙的后裔,算起来苏锦霞是苏辙的第27代孙。或许正是名门之后的激励作用吧,岭下苏氏世代多有为官者,只是到了苏锦霞一代,由于太平天国的影响,他中途辍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读了半部《幼学琼林》”,所以未能顺利走上读书、科举、为官的道路,而是与当时徽州许多少年一样,很小便外出当生意学徒。如此在外漂泊中,他竟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淮军。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凭着所谓的“军功”,又在苏氏族人浙江嘉、湖道苏居敬、苏式敬两兄弟的提携下,他在浙江多个县间以县丞一职屡迁,官虽不大,但任内所得倒颇丰厚。苏锦霞生有七子,只是他们似乎都科场不顺,于是他便首先为长子苏锡爵捐了个道员,随即签发山东候补。

苏雪林算起来该是苏辙之后的第29代了。由于她是出生在祖父的瑞安县丞衙门里的,那年又是农历鸡年,苏锦霞便为她取一语双关的小名“瑞奴”,以期她的到来,为苏家凤凰来巢,紫运降临。似乎是果然应验了苏锦霞的期愿,仅仅几个月后,苏锦霞便升任兰溪县令,成了真正的“朝廷命官”。

只是苏雪林的父亲苏锡爵并未因这个女儿的出生而带来好运,他先是去山东一面当差一面“候补”,可几年未果。后又欲转去云南,最终同样未果。倒是苏锦爵似乎一直官运不错,几年县令当下来,竟得升海宁知府—不过这只是让他空欢喜了一场,当交接完成正要去上任之机,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垮台,苏锦霞的知府梦只能成了一个永远的梦。后来苏锦霞回到故乡岭下曾办有一学校,取名“海宁学舍”,正是为了纪念他这个永远的梦。

像苏锦霞这样不大不小的一个官僚,辛亥革命除了让他们一时梦断官场外,对他们的冲击其实是并不大的。苏锦霞凭着当官多年的积蓄,来到上海当起了“寓公”,或许是因为小瑞奴的出生曾为他带来过升官的好运吧,他将她留在了身边,这使得幼小的苏雪林,有机会来到当时中国最大的开埠城市。

据说童年时的生活际遇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有时会具有决定性影响,反观苏雪林早年在上海生活的三年中,有一件事对她日后的人生影响可谓很大,这就是她与一个远房亲戚家的一个比她稍大几岁的小女孩成了朋友。

苏家在上海的租住地在徐家汇,那儿有一所启明女校,是一家教会学校,与苏雪林成为朋友的那个亲戚家的孩子当时正从启明女校肄业在家,她常向幼小的苏雪林宣传天主教和天主的种种之好。起初这让苏雪林既感到新鲜又觉得恐惧。别忘了她爷爷苏锦霞便是镇压“长毛”起家的,而“长毛”据说都是信“天主”的!自然而然,在此之前苏雪林与多数中国人一样,听到的都是教会中人如何挖人心喝人血等等。可是听得多了,她便由新鲜而变得好奇,于是终于有一天来到了徐家汇大教堂。当她第一眼看到大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时,竟被吓得掉头就跑,因为当时正好有一朵白云从教堂的尖顶旁飘过,白云的飘动竟让她以为是教堂在向她走来。或许这就是一种宿命,此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天主教竟会以这样的方式走向她,以至有一天会走进她的生活和人生。

教堂当然不会走向她,在朋友的引领下,最终还是她走进了教堂。

苏雪林满怀好奇地看着信徒们做礼拜、唱圣歌。在悦耳的管风琴伴奏着赞美诗的优美旋律中,她对朋友说:“我今天总算知道了天主教徒并不是吃人心肝挖人眼睛的呀……以后我如果信教,就信这天主教。”

苏锦霞当年选择在上海的租界里做“寓公”而没有回老家,私下里还有一个目的,这就是为了及时观望时局。眼看着三年过去了,清廷恢复眼看着无望,自己的官复原职更是无望,如此坐吃山空也不是个事,于是他率领一家老小回到了太平岭下村。苏雪林自然也回到了自己真正的故乡。

祖父办起了“海宁学舍”,苏雪林自然成了第一批入学的学童。或许是毕竟在上海三年被十里洋场的风吹过了吧,识字后的苏雪林,除了在学舍里读过了“四书”“五经”之类,更喜欢看一些“闲书”,除了《征东》《扫北》《三国》《水浒》《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中国传统话本小说和笔记小说外,还有《撒克逊劫后英雄录》《十字军东征》等及“林译”外国文学作品。

读得多了,她竟然萌生了写作的冲动,于是她便模仿着读过的书,尤其是林琴南翻译的那些书,偷偷地写一些家里的人、事—一代文学名家的创作,就这样似乎在一种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只是偶然之间,她写的东西被一位族兄看见了,族兄正惊叹于她文笔流畅、叙述生动之时,被她一把抢去,撕得粉碎……

当然,写作激情是一个人成为作家的前提,但仅有这还是不够的,据说还要有一种“破坏”的精神,有一种正如鲁迅所说的,将一切撕开了给人看的精神。或许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足可看出苏雪林从小就具备这种精神。

她的祖母本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后来由于成了“县太太”而不得不附庸风雅学着认得了些字,有时竟也做几句“诗”。当然每有大作完成,子孙、儿媳们一律都是叫好。有一次,她又做得一“诗”,又获得大家的叫好,但唯独小小的苏雪林不以为然,公然当着奶奶的面说了句“没有一点诗味嘛”,让奶奶好一阵生气。

不过这一切倒是让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这就是他的二叔苏锡恩。这个苏锡恩可算是苏家的一个倒霉蛋,很小时被算命人算出他有“克妻命”,于是被送去当和尚;由于他不满于和尚的清规戒律,毅然去日本留学并参加了革命党;又由于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而被遣送回国。因此,这个苏家的倒霉蛋倒也算是苏家一个见过大世面和具有开明思想的人。正是在他的主张下,聪明而叛逆的苏雪林被送到了安庆的教会学校培媛女校。尽管风传教会学校校规是如何如何严格,但因为在上海就产生的对于教会的好感,苏雪林满心欢喜地离开岭下而去了安庆,后再从安庆先去了北京,后又从北京去了法国,人越走越远,文名也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汇入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洪流中,成了“五四”新文坛上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也成了苏氏这个以文章名世的家族里又一个以文章名世的人。

在安庆的日子里,发生了两件对苏雪林的人生产生影响的事情,一件是她对婚姻的拒绝,还有一件是她对于学业的坚持。且这两件事情,她都是几乎以生命为代价才最后取得了胜利。

有一天,父亲来培媛女校看望苏雪林,她非常高兴,于是牵着父亲的手在操场上散步。不承想这让校长看到了,父亲离开后,她被校长叫到办公室加以训诫。

“光天化日之下,怎么能如此忘了男女之大防?”

“他是我父亲!”

“父亲也不行!你已不是小女孩,而十几岁的大姑娘了!”

愤怒的苏雪林觉得这不但是对自己的侮辱,也是对自己父亲的侮辱。她毅然作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退学。

母亲将苏雪林接回了家,或许是此事的发生也让苏家人觉得,的确也应该为她找个婆家了,于是竟答应了南昌张家的提亲,将她许配给了张家的三公子张宝龄。张家虽非官宦之家,但在上海经营五金生意,很是成功;张宝龄本人虽不善言辞,但长得一表人才、耳聪目明。哪知道对于这门亲事,大人都觉得门当户对、珠联璧合,但苏雪林却并不高兴。

那个时代,许多对婚姻不满的青年,无论男女,表达反抗的最常用手段便是逃避,此前的胡适、徐志摩、鲁迅等,无一不是这样,苏雪林自然也只能这样。于是她报考了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再一次几乎是离家出走了。

第一女师毕业后,苏雪林因为成绩优异而被留在了附小当了一名小学老师。此时张家再次提出成婚要求,没想到竟然再次遭到苏雪林的拒绝,拒绝的手段当然还是老办法,继续逃跑—去北京,她要报考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或许是家人知道她此举的真正目的,或许是这个本充满着保守思想的家庭里多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吧,她的这一要求遭到了包括母亲在内的几乎所有家人的反对,尤其是她那个祖母。此时苏雪林能做的只能以死相拼:她躺上床上一动不动,且在大热天里以棉被相拥,不吃不喝七八天,终于高烧不退,大病不起。眼看着她小命难保,祖母这才同意了她的要求。这时她才答应治病,好在经过手术,她的淋巴结核病总算好了,只是脖子上永远留下了深深的疤痕。

术后没等病情痊愈,苏雪林就脖子上缠着纱布坐进了北京女高师的课堂;两年后,她又带着剧痛的身心离开北京,远赴法国留学。

然而,任凭你逃得再远,你总有一天会回来的。鲁迅是这样,胡适也是这样,当年他虽然逃出去“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但终究还是回来了,回来接受母亲送给他的这个注定要他接受的“礼物”,与大字不识一个的江冬秀成亲。苏雪林自然也只能一样。

好在张宝龄并不完全是江冬秀,说实话,他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一位优秀青年。当苏雪林在法国即将完成学时业,张宝龄则已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工程博士学位。此前,张宝龄也曾主动给苏雪林写过信(实际上是张应苏父嘱),他的那一笔好字也着实深深获得了她对他的好感。因为苏雪林小时并没受到很好的书法训练,看到自己不能的,自然而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此时的苏雪林似乎对张宝龄倒有了几分好感。

其实,苏雪林一再逃离婚姻,倒也并非是对张家和张宝龄有多少不满(当然也说不上满意,或许她当时的感觉只能套用一个今天常用的词来形容,那就是“没感觉”),她不满的更多是这种包办婚姻的方式,因此,当张家在此时又一次提出成亲要求时,她就毅然答应了。

苏雪林做出回国的决定是在1925年5月,她这时决定中断学业回国,当然并非只是因为张宝龄此前已经回国,并再次提出了婚姻要求,而是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她的领洗入教。

或许是她早年在上海徐家汇大教堂中种下的对天主教好感的种子的发芽,或许是她对于那个早年有意无意间做的遥远的承诺要做一次兑现,或许是她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心灵需要一种及时的安慰,或许是对祖国文化母体的疏远而对身处异域文化一时的迷失……总之,她皈依了天主教,成了一名天主教徒,1924年8月15日在里昂大教堂接受了洗礼,仪式当然只是悄悄地进行的。因为虽然她此时身处欧洲,但是周围还是多从祖国一起来求学的同胞,而他们来此目的只是“师夷之长以制夷”,对于西方文化并没有从文化上给予认同。

同类推荐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热门推荐
  • 大公主

    大公主

    “长”为尊,她是一代武帝的同胞长姐,拥有叱咤风云的帝王之才,她慧眼识人,危难时扭转乾坤。四岁时随母亲打入冷宫入住永巷,却凭“童言无忌”得以翻身。十岁时她已是心思细密,天真笑颜间,玩弄权术,助母亲登临后位,手掌六宫。十二岁,她巧施妙计,冷眼旁观又偶尔地推波助澜,冷眼相观,助一代武帝登基临朝。十四岁花嫁,巧笑焉兮,拜别宫闱,跟随夫号,却心有不甘。皇宫的冷漠和残忍铸就了她的无情,而也确实是她的无情,成就了汉宫!她一手调教了一代皇后,也彻底伤害了另一个女人。未央宫里豪门宴,长门宫内泣无天…谁还能记得那被贬长门之人?她就是……平阳长公主!《大公主》的视频相册:伊丫自己做的视频~吼一声~&pstyle=1&pstyle=1伊丫十分感谢雪玉萱琪的礼物哦~哇嘎嘎噶~~摁倒狂么!推荐伊丫的旧文《十两银妻千金妾》:(讲述一个小女人的故事。)《并蒂莲之冷酷王爷伤王妃》:(因为这文,伊丫被叫做后妈了……呜呜……)《妙恋小媳妇》:(迄今为止,伊丫唯一一篇现代都市的小白文,很清新的感觉……不像上面的两篇有浓重的感情色调,这是一篇会让你开心的文哦~)《蓝冰星魂》:(伊丫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片玄幻文……那时候还是刚开始写文呢……恩恩,可以见证伊丫的成长了……)好友区:推荐好友的文~花糖《猫妖王妃》:桃花女王《错妻》:图图的文《邪帝冷妻》:(恭喜大封推~~)倾城《风云皇后》:(作者大大很火爆哦,女王气场的!)小惹《妖孽俏皇妃》:(这是皇上的文!)仰慕的文文《帅哥个个是极品默默地文《邪医》:风风的文哦《极品夫君好又多》雾中水晶的文强大的《红楼梦续之浴火凤凰》丫寨:63948515欢迎进入~~要挂连接的大大们可以到丫寨来找伊丫的,顺便给伊丫当个老婆……嘿嘿……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生存:活下去,才有机会活得好、求知:人生永恒的主题、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人、平衡:人生就如走钢丝、中庸:不偏不倚中道行、识人:用心眼看,用心耳听、去智:智慧是最害人的东西等。
  • 事半功倍记忆法

    事半功倍记忆法

    本书在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着重分析阐释实际的记忆能力训练和具体的方法技巧,如提高记忆力的7种练习等。本书重点介绍了1O种必备的高效记忆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快速记忆的方法。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捡回一只老公

    捡回一只老公

    某天,她捡到了一只流浪狗,后来上网查询确定它是一只血统纯正的德国牧羊犬虽然狗狗食量很大,她养了…后来…有一天狗狗突然变成了个超级大帅哥。他说,他是一个吸血鬼。而且还是吸血鬼王…狂汗…虽然他长相妖孽,而且八竿子打不出个响屁。可是…他却霸占着她家不挪窝。还经常不穿衣服在屋子里闲晃,还…她都忍了…奇怪的是,在那之后…所有敢找她麻烦的家伙…看着她之后就集体变成发抖的鹌鹑再后来,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这只老兄还是她老板更无语的是,他居然在某日掏个贴着他和她的照片的红本本出来,霸道宣布:你是我老婆…昏倒…这都是什么世道?她搞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了到底是该说他是一个人呢?还是一只?她的世界开始混乱了…&&&&&&&&&&&&&&&&&&&&&&&&&&&&&人物关系列表:主角:洛塔斯.卡帕多西亚*****卡帕多西亚家族*****血族:号称灭亡氏族骨子里为人冷酷傲慢,腹黑残忍,睿智镇定,我行我素。平日里高贵绅士,偶尔会温柔。行事作风擅长不按理出牌。不露声色,手段狠辣。心思深沉,没有人能看透他的目的。目前为止,能看透他情绪的人只有女主。影子侍卫:伊莎,罗瑞丝。职业:卡帕多西亚家族的族长(无冕之王,在血族中相当于王的存在。)年纪:不详(他自己说:忘了!……囧……)(伙伴?):伊罗,艾伯特(魔族)易寒:女主(过去的身世为谜。知道她的过去的人只有洛塔斯。就目前,她曾经用自己的血肉锻造了血族猎人武器:血蔷薇鞭和血镰刀。)
  • 总裁宠妻上瘾

    总裁宠妻上瘾

    不是小白脸是什么?对你我没兴趣,那边那个还差不多!”木子指着他旁边的另一个皮肤黑点的男人。从来没有哪个女人对我没兴趣的,“长得那么白,从小到老都不会!可眼前这个女人,长得也不怎么样,还戴着一副那么土的眼镜,真是被气炸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超危恋人饲养秘籍

    超危恋人饲养秘籍

    生前的一次交易,让少女珈蓝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名叫“忘笙”的声音。由于妄图改变神鬼学院的不公,珈蓝得罪了学校中一手遮天的鬼苑,也因此吃尽苦头。她不知道,接踵而来的灾难都是多年前设好的局。后来鬼苑昏迷,忘笙离去……“一切都是对神的复仇剧!”神鬼学院与珈蓝懵懂的恋情同时陷入巨大危机!她梦中花田里那双魂牵梦萦的银色眼睛在闪烁……而让珈蓝奋勇前进的,是回忆与信仰中的决不放弃。爱与希望的歌谣,奏响在待雪草盛开的路上!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无尽神功

    无尽神功

    一个资质低、悟性差的“真·废柴”武修之路。功法与武者之间存在“契合度”,契合度越高修炼越快,传说契合度达到七分之后,每增加一分,修炼效率加倍!一次意外,杨硕获得查看自己与功法之间的契合度的能力……天才们修神功秘典,消耗无数天材地宝,穷毕生之力,勉强摸到武圣境界的门槛。杨硕修低阶功法,向着武道巅峰大步迈进……————————“我的资质,只配修炼低阶功法?”“你们视为垃圾的低阶功法,在我看来,未必不是一部部契合度十分、十二分,乃至更高的绝世神功!!!”《无尽神功》①群:89699930【满】;②群:179340934;③群:82428033;VIP铁杆群:87267585【需粉丝值截图验证】,欢迎大家踊跃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