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4500000006

第6章 中国卷·先秦时期(4)

稷下学宫的兴盛衰败,与田齐政权相伴始终,二者密切相关。现在学术界最为普遍的看法是:稷下学宫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闵王时期;中兴于齐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直到秦灭齐国,存在了150多年,对后世乃至今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稷下学宫由田齐王朝所兴办,其直接的原因便是政治需要。田氏代齐后,历代君主都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以谋称霸各诸侯国。稷下学士为田齐君主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客观上也是对田齐统治政治需要的需求。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礼贤下士,吸引人才。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以及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所以稷下学宫又带有社科院的性质。

稷下学士最主要的活动特点便是“不治而议论”,这一特点体现了当时学官鲜明的政治性。“不治”也就是“不任职”,学官虽然有上大夫的头衔,但并不担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以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所谓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所议论朝政,是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所进行,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并没有多少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这对田齐国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

同时,稷下学宫各学派的学者也利用田齐所提供的优良政治环境,潜心研讨,互相争鸣,以取长补短,逐渐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融合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不同学派有名的著作,有些著作也在稷下学宫得以补充丰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这些学派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而稷下先生以及各派著名学者往往是带着弟子们一起聚集到这里。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大量人才。比如荀子15岁便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孟子两次来到稷下讲学,时间长达30年,被授予上卿。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名士就有千余人,有成就者不胜枚举。《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齐国政权对这些才能之士,经常会录用为各级官吏,让他们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

刘向在《别录》中也有记载:“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这里便是说各派学者经常会有定期的学术例会。每逢例会举行,各学派都要推选出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这就直接为各学派提了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为丰富、发展各家学说,以及获得政治上的重视有着积极的意义。各学派争鸣的议题更是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诘难,又有对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这类学术报告例会是百家争鸣的完整体现。

无论是战国早期魏国的“西河之学”,或者是战国中期齐国的稷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3000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非常宽容。各国对“士”都给予了十分优厚的待遇,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最为突出。这时的稷下学宫是当时社会学术文化的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田齐政权虽然提倡黄老学说,但对各家学说并不排挤打击,而是采取兼容并包的方式,礼遇有加。学者们可以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和议论时事。比如儒家大师孟子与齐威王、宣王政见不同,但在稷下学宫深受重视。齐宣王也曾多次向盂子问政,甚至是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虽然因政见不和,孟子离开了齐国,就在离开之前,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即齐宣王打算给孟子建造一座房子,以资助他开课授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对“士”的政策非常宽容,允许其“合则留不合则去”。“士”就好像鸟儿一样,可以“择木而栖”,这就大大促进了各国人才的流动。比如商鞅在魏国并没有得到重视,后来西行入秦,封官拜相。又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在稷下学宫位列大夫,但他不满齐闵王的暴政,而去了燕国,被燕昭王封为太师。到了齐襄王的时候,邹衍又回到稷下学宫讲学,并在齐王建时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并未受到非议。再如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寻明主。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春秋战国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为诸子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种自由的学术环境中,稷下先生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勇于探求与创新,为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就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个时期,各种观点相互并存,相互诘难,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现象。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政治因素。当时的社会正值大变革,动荡不安,各诸侯国纷争林立。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夺得霸主的地位,竞相招纳贤士,利用不同的思想学说以求强盛国力,这就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2.经济因素。随着当时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些人逐渐成为有闲阶层,也就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3.科技因素。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的世界都达到了领先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4.文化因素。随着周王室势力的衰败,饱学之士流落到了各诸侯国,其直接结果便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原本贵族所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下移到民间,以至于“私学勃兴”。

5.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与政治权势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并不依存。各学派虽然是从不同的社会集团利益出发,但他们并非是政治势力的附庸,也并非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此外,各学派之间以及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虽相互斗争,但互有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老子

孔子

庄子

孟子

从三家分晋到战国七雄

东周时期,因诸侯之间相互兼并,导致某些诸侯国土地不断扩大。当时,食采邑的贵族有两类:一类是国君的儿子,按周礼规定,嫡长子得以继承君位,其余众子食采邑做大夫,如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齐国的高、国、崔和庆等;一类是立有战功或政绩卓越的异姓人,如晋国六卿中范氏、赵氏和齐国陈(田)氏等。大夫的采邑与名位都是子孙世袭制,国君会在大夫子孙中选出一人或数人做卿,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后来,华夏诸侯国,如晋、齐、鲁、宋、郑和卫等国的卿也成了子孙世袭制。发展到后来,几家世卿几乎把持了国家政权,某些“私家”(大夫)变为强宗,而“公室”(诸侯国君)则逐渐式微。公元前562年,鲁国被季孙、孟孙和叔孙三家瓜分。到公元前537年,三家又四分公室,季孙得二,孟孙、叔孙各得一,季孙私属甲士已达7000余人。

在周朝初期的所有封国中,当属晋国的面积最大、力量最强,最有资格统一中国。后来,晋国实权渐渐落到范、中行、赵、魏、韩和智六家手中,但他们之间争权夺利而互相攻战。后来只剩韩、赵、魏和智四家,其中又属智伯瑶势力最大、最有野心。为了侵占韩、赵和魏三家的领土,智伯瑶把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请到家中,设宴款待。席间,智伯瑶说:“晋文公时期,晋国是中原霸主,后来霸主地位被吴和越抢去。现在,为了重振我们晋国的雄风,我希望我们每家献出100里土地给国君。”

韩康子害怕得罪智伯瑶,便首先表示赞同,把韩家土地和1万家户口交给国家;魏桓子虽然不愿意,但自己势单力薄,也不敢得罪智伯瑶,所以也愿把百里土地和9000家户口交给国家;过了一会儿,智伯瑶见赵襄子一声不吭,便以言语相威胁。赵襄子非常气愤,说:“土地是祖宗留给我的遗产,将它送给别人,我实在不敢打祖宗的主意。”智伯瑶听后当即翻脸,和赵襄子争吵不休。赵襄子最终拂袖而去。

没过几天,智伯瑶起兵攻打赵襄子,并亲自率领中军,让韩为右军,魏为左军,三军直奔赵城。赵襄子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最后逃到晋阳(今山西太原)闭关固守。整整打了两年的仗,智军就是无法攻破晋阳。

智伯瑶看无计可施,十分恼火。一天,智伯瑶到晋阳周边察看地形,发现晋阳城东北有条河,水势湍急。他当即就想出了筑坝蓄水、水淹晋阳全城的办法。

大水冲击晋阳城后,赵襄子和谋士张孟谈探讨对策,说:“目前百姓情绪还算稳定,可只要水势再往上涨,全城就难保了,这可怎么办呢?”张孟谈分析说:“攻城不如攻心。我看韩和魏把土

知识链接

屈原(公元前339年—前278年)

屈原屈原(公元前339年—前278年)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诗人。在楚怀王时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楚怀王被害死后,屈原怒不可遏,于是便劝谏楚顷襄王招贤纳士、远离佞臣,他希望楚顷襄王能够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但楚顷襄王却听信谗言,将屈原革了职,放逐到了湘南。最终屈原在汨罗江自杀。后人为纪念他,就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举行吃粽子、赛龙舟等各种风俗活动。屈原生前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离骚》。

地让给智家,都是不情愿的。或许我们可以派人游说,把韩和魏两家争取过来,一起对付霸道的智伯瑶。”

赵襄子同意后,当夜就派张孟谈出城,直奔韩、魏两营。攻打赵襄子的这段时间,韩和魏两位大夫很是担忧自己的前途,经张孟谈一说,都同意合力对付智伯瑶。

第二天深夜,智伯瑶在营帐里睡得正香时,突然听见一阵喊杀声。他起来一看,发现床下全是水,便以为大堤决口的水从晋阳城漫过来了,心里万分高兴。可走出帐外一看,他就傻眼了,整个兵营一片汪洋。士兵们给突如其来的大水吓得惊慌失措,乱作一团。还不等智伯瑶缓过神来,韩、赵和魏三家大军便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打得智家军措手不及。智家军被砍死和淹死的人不计其数,智伯瑶也死于乱军之中。

韩、赵和魏大败智家军后,乘势瓜分了晋国土地。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使者去见周天子,要求封他们为诸侯。周天子见木已成舟,只好同意,封韩康子、赵襄子和魏桓子三人为诸侯。

此后,韩、赵和魏都成为了中原大国,并与秦、楚、燕和齐合称为“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秦国内政混乱,国力渐渐衰落,社会动荡不安,外交地位很低。当时,魏国因国力强大,常常侵犯秦国。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的儿子嬴渠梁即位,称秦孝公。秦孝公即位后,决定求贤变法,征召人才,励志图强。卫国的没落贵族公孙鞅(即商鞅)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往秦国。商鞅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见到了秦孝公。他向秦孝公讲述霸王之道后,秦孝公极其佩服,于是决定重用商鞅,为秦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施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虽然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但商鞅深知,新法要在全国得以顺利推行,必须先取信于民,否则定会失败。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徙木立信”。商鞅派人把一根3丈长的木头立在南门,并发布告示:要是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10金。但人们都不相信做这么简单的事能得到这么高的酬劳,所以一直没人去搬。后来,商鞅便把赏金提高到50金。当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果然拿到了那50金的赏钱。后来,这事很快传开,人们对商鞅建立了信任。取得信任后,商鞅立即公布了变法内容:

1.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农民分成十家一什,五家一伍,并按照编制编入户籍。只要一家犯罪,另外九家必须把其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一并腰斩。若是告发,则给予奖赏。这一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就是生产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辅。此外,还规定凡一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儿子成人后各自为家,否则就要缴纳双倍赋税。

3.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商鞅把爵位分为20个等级,级别的晋升以在战场上立功为前提,砍下敌人一个脑袋,晋爵一级;斩敌首两个,晋爵二级。这一规定激起了广大官兵对爵禄、田宅、税邑、隶臣等物质利益的巨大欲望,从而大大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4.统一度量衡。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现今的0.23米,1升约合现今的0.2升。此外,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和尺的度量衡。度量衡准则统一后,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推行县制。商鞅废除了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和聚。这一改革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6.废井田,开阡陌封疆。“阡陌”,指的是“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其相应的纵横道路。纵向分布的称为“阡”,横向分布的称为“陌”。“封疆”只能是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总的来说,“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相当于今天的土地承包制。这一规定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商鞅的一系列变法,给秦人灌输了一个思想:人生只有两件大事,即耕田和打仗。商鞅通过给秦人灌输这样的思想认识,让秦国的农业不断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那个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商鞅通过严谨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的宏观管理。这种管理在当时可谓是一种“后现代”的理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较为先进的。在先进的管理模式下,秦国国富兵强,生产力在七国之中遥遥领先。

然而,尽管秦国有发达的农业,但其有限的领土仍无法支撑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为此,丞相张仪和大将司马错在咸阳宫还发生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该先夺取西面的巴蜀还是攻打东面的韩国。最后,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觉得巴蜀是一块富庶之地,可以用巴蜀的资源来养活自己强大的军队。随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个颇具远见的决定使秦国很快强大起来,为以后统一全国铺平了道路。

合纵与连横

同类推荐
  •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柴米油盐理财经

    柴米油盐理财经

    贴心的理财顾问,实用的理财读本。你可能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做着“房车”梦;你可能是一个初为人父的年轻爸爸,正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和教育绞尽脑汁……如何实现“房车”梦?如何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你所要做的就是:尽早学会理财。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傻妃

    傻妃

    本文已经设置了半价,全本订阅只需要3块多钱,亲们不要错过啊!推荐新书,冷宫懒妃亲们可以看看哦!◇◇◇上官墨竹,女娲命定的隐士,命定天子的保护神,集百年功力于一身。一道命令,她成了当今功高盖主摄政王之女,天生的傻子,痴儿,上官家的耻辱!可谁知到,痴儿早已醒来,命运的齿轮也偏离了它原本的轨道,引出千年情缘!是缘?或者是恨?是仇?亦或是爱?剪不断,理还乱!◇◇◇一夜醒来,原本心中对异世充满向往的她,看到了小说中俗套的情节,破败的庭院,发霉的被褥,微微一笑,接受命运。她总是在想,命运只是出了一些问题,将她提前引到了这个地方,神仙也会出错,她只是个过客。免费的异世旅游她欣然接受,她隐忍,装傻,玩的不亦乐乎。◇◇◇到底谁才是她的千年情缘?是他?还是他又或者全都不是?她是否能够化解天子危机?她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当爱与恨纠缠,她是否还能保持那份纯真之心,大爱之心,责任之心?◇◇◇他说:“墨儿,我爱你,爱到超过爱自己”他说:“如果我永远都走不进你,那么请允许我远远地爱你,因为爱你早已成痴”他说:“女人,永远都该在家里绣花!”他说:“对不起,我爱你,却爱不起你”他说:“墨儿,回来好不好?”他说:“死了,才能永远住在这里?”他说:“女人,我错了”他说:“你和我,永远你最重”到底哪个他才是墨竹的归宿,是腹黑英俊的秋王爷,还是谪仙般纯洁的玉箫子,又或是其他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本书分为三卷:卷一痴儿并非池中物。卷二醉情逍遥江湖游。卷三沉落归途君愿否?具体内容,敬请期待!自己做了一个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哦,?pstyle=1推荐的云云好友的文文:肥婆皇后冷情总裁休残妻【请收藏+留言+投票。谢谢!】
  • 逆天妖娆:绝色无良妃

    逆天妖娆:绝色无良妃

    她是杀手之王,月主。一朝穿越,本以为可以安稳一生,可是宿命却不允许她那般黑暗的人过上平凡的日子。仇人未知,无亲无故,只有他一个人陪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他是夜王爷,神域的少主,可是却被自己的父亲所不容。他可以对所有人冷酷无情,独独对她温柔似水。前世的纠缠,今生的宿命。不见则已,一见钟情。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俞敏洪说,幸福有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做到了这三件事,那你的生活每一天都很幸福。
  • 狂魅少年女帝:影歌月舞

    狂魅少年女帝:影歌月舞

    21世纪的她,一朝穿越。人闻色变的魔婴,倾城无邪的俏女,狂傲绝尘的少年,媚惑全城的花魁,叱咤大燕的狂影帮主,神秘传奇的千古女帝。到底……哪个才是她真正的身份?青梅竹马的萌男,江湖浪迹的冷少,张扬跋扈的太子,邪魅神秘的国商……她,又将情归何处?
  • 末日夺舍

    末日夺舍

    末世来了,地球在格式化,一名飞升失败的修真者,沦落在地球,成功夺舍,在末日继续追寻他的道。然混沌必将归于秩序,不管如何艰难,就算是神,我也会杀过去……修炼两条路,一是修真的路子,二是激发血脉异能,属于上古血脉传承,也就是上古巫族修炼路子。两种修炼是平等的,谁的档次都不低……新书《独掌轮回之圣帝》上传,请各位书友光临!谢谢了!
  • 外星人之谜

    外星人之谜

    爱因斯坦曾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未知却是无限的。今天,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不断走向微观领域,而且还更深入地走向了宏观领域——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宇观领域——宇宙的边界、起源和演化等等,沿着这条道路,人们不断从已知走向未知。本书集中了近年来,科学界对地外智能生命进行研究的资料和成果,数字准确,语言详实活泼,特别适合青少年朋友们阅读。从月球、火星、金星等宇宙天体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神秘莫测的飞碟与外星人事件,为你尽情展示地外生命的神奇与宇宙的奥妙,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