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100000014

第14章 中国互联网初梦(2)

1995年7月,上海开通了互联网专线。而此时的中国黄页还没有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一天,马云意外发现了一份投来的简历,叫李琪,马云就让他研究网页设计,一星期后,他做出了一个网页。由于之前制作一个网页,美国方要收60%的费用,因此还是在国内做比较划算。“那时候第一个网页做得丑死了,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毕竟能够自己做网页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跟合作伙伴断绝了关系。”

公司成立不久,马云就在市内一家报纸上做了个广告,二分之一的通栏,叫“海博公告”,内容有关信息高速公路。形象包装他十分舍得花钱,甚至还做了一份很不错的样本册。

1995年7月,中国黄页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经济、文化。《钱江晚报》以“中国最早的政府网上工程”为题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媒体报道在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连美国参议院都发来了贺电,祝贺中国省政府上网。

据何一兵回忆,1995年还有比较有意思的事是,当时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在西湖举行,那是该赛事第一次到中国来,当时中国黄页给赛事做了官方网站。何一兵说:“马云给这些礼仪小姐培训英语,礼仪小姐都是美女,但马云要求很严格。所以我们后来有句话说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马云关’。”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例并购案

1995年12月,何一兵跟马云还去过一趟北京。在中关村,他们看到了瀛海威信息公路的广告,还见了张树新。

何一兵回忆,“当时我们找了一个什么借口,两个互联网爱好者,去见她。因为我们也想了解,居然有人跟我们做同样的事,我们第一次发现,所以就过去了。我跟马云两个人到了张树新办公室,张树新的办公室好豪华,很大的真皮沙发。当时我跟马云看了之后说,好有钱。当时我看看马云,马云看看我,我们太寒碜了。”

此行北上,马云还带了一些文章,想请朋友帮忙发表。不久,《中国贸易报》在头版发了一篇文章,当时马云十分吃惊,吃惊之余更加佩服的是那个批准在头版发这么一篇文章的总编。因为当时大家还都是观望状态,还没有媒体敢提互联网。于是马云立刻去找了这位总编,想和他谈一谈,一次深入详谈之后,这位报纸负责人听得也很激动,他说,“马云,我帮你一个忙。”他请了北京的很多媒体,让马云给大家做一个演讲。

那一天很冷,马云早早把两台电脑安装好,将网页和资料准备好。马云给这些记者讲了两个小时,讲什么是互联网,网络有什么好处……记者们听得也是热血沸腾。不久,马云又上了《东方时空》。

在《东方时空》栏目工作的负责人樊馨蔓当时并不懂马云的网络模式,但是却被他的热情打动了,毕竟这个节目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于是不久,有了一集名为《书生马云》的专题片,它真实记录了马云在北京的凄凉遭遇。樊馨蔓说:“在片子里,他就像一个坏人,虽然滔滔不绝,但表情总有一点鬼鬼祟祟。他对人讲他要干什么什么,要干中国最大的国际信息库,但再看听者的表情就知道,人家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回到杭州后,“中国黄页”陷入困境,一度发不出工资来。当时已经招了五六名销售人员。

这个时候,杭州电信就来谈收购的事情了。为了生存,为了长远发展,也为了得到资金的支持,中国黄页与杭州电信合资200万元,成立了迪佛海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人民币60万元,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资140万元,占70%股份。

何一兵回忆,“差不多1995年年底,我和马云第一次跟张新建谈,好像没两下就谈好了。”

曾参与收购“中国黄页”的时任杭州电信迪福公司总经理张新建回忆,“对中国黄页的收购,这个事情的发生肯定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例并购案,这之前肯定不会有。”

时任杭州电信数据分局副分局长黄优刚回忆,“当时我数据分局的公司也做得很大。因为中国黄页几个字,原来觉得是我们电信搞的,所以说是想收购,但这个意见反应就比较强,最后就合在一起进行了并购。”

1996年,马云失去了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权。到1996年年底,中国黄页实现盈利,营业额突破700万人民币。尽管如此,双方合作并不愉快,马云觉得完全施展不开手脚。

由于后来和杭州电信意见不合,马云最终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会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样?来吧,我都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曾参与收购“中国黄页”的杭州电信数据分局局长谢峰评价马云,“我是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那么执着……他等于说是屡败屡战。”

何一兵评价,“以前马云就是做生意的,你看他当老师的时候就已经在炒股票了,还做礼品,他就是一个想做生意的人,从本质上来讲,大生意、小生意他都做,我们哪有这种观念。马云会把生意包装成一个很伟大的事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外经贸部对马云表示,到北京来吧,你能干得更好!

1997年,马云带着他的团队来到北京,加入了外经贸部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EDI中心,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等项目。

在租来的20平方米的房间苦干一年后,不仅让外经贸部成为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而且将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人民币。“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让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相继开发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在北京的一年多里,马云始终认为北京的网络太浮躁,也受够了在政府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他几乎时刻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1998年年底,马云的B2B思路逐渐成熟,马云选择了为中小企业服务,他打了一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在现在的经济世界,大企业是鲸鱼,大企业靠吃虾米为生。小虾米又以吃大鲸鱼的剩餐为生,互相依赖。而互联网的世界则是个性化独立的世界,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产品更加丰富多彩,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在一段时间的挣扎与考问中,马云又做出了他人生中一个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回杭州!

在这期间,刚进中国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曾真诚邀请马云出任雅虎中国的总经理,马云拒绝了。这一年年底,刚刚起步的新浪重金邀请马云加盟,也被马云拒绝了。马云当时的内心独白是,“互联网是一片昏暗的江湖,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这时候你可以去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很可能你几年后还得换工作。”

这一年,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决定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那一晚,马云约齐了团队里的所有人。这些人跟着马云从杭州到北京,从无埋怨,工作出色。马云对他们说:“我近来身体不太好,打算回杭州了。你们可以留在部里,这儿有外经贸部这棵大树,也有宿舍,在北京的收入也非常不错;你们在互联网混了这么多年,都算是有经验的人,也可以到雅虎,雅虎刚进中国,是家特别有钱的公司,工资会很高,每月几万块的工资都有;也可以去刚刚成立的新浪,这几条路都行,我可以推荐。反正我是要回杭州了。”马云回杭州的决定惊呆了所有人,马云接着说,“你们要是跟我回家二次创业,工资只有500元,不许打的,办公就在我家那150平方米里,做什么还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要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如何抉择,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

而意想不到的是,大家都留了下来,决定跟随马云。那一刻,马云心情复杂。在北京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家从没有出去玩儿过,于是马云决定带大家去长城玩一次。

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晚,马云和他的团队聚在一个小酒馆里,大家大碗喝酒,有的抱头痛哭。“创业的时候,我的同事可能流过泪,我的朋友可能流过泪,但我没有,因为流泪没有用。”

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

同类推荐
  • 狼性商鉴

    狼性商鉴

    狼非常有耐性。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少种类的动物濒临灭绝,而狼家族却繁衍生息,日益庞大。究其原因,这与狼生存和捕食时超人的耐性密不可分。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要学习狼的耐性,懂得“大机会往往蕴藏在大忍耐之中”的道理,做事要有耐心,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忍耐当成智慧的选择,当成磨练意志的工具。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 攻心销售力:让你业绩倍增的隐秘说服技巧

    攻心销售力:让你业绩倍增的隐秘说服技巧

    《攻心销售力》主要内容包括:隐秘源于内心,说服肇始于思想;隐秘说服是个心理游戏,有效说服才是硬道理;口才加动作,利用你的语言天赋等。
  • 科特勒的营销智慧

    科特勒的营销智慧

    菲利普·科特勒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科特勒的营销智慧》集合科特勒众多著作中的营销思想精华,帮助企业领导层、营销人员快速掌握科特勒营销要领和技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营销宝典。
热门推荐
  • 极品拳

    极品拳

    高中生李加倍刻苦练习T拳,克服重重困难,夺得T拳冠军的艰苦历程。说明运动本身是艰苦的,取得成绩是甜蜜的。而真正快乐是运动的过程,至于冠军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这哪里是运动,这是我们人生成长的道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苍生绝

    苍生绝

    当劫难降临,该选择逃避还是逆行?空间的大碰撞,另一个宇宙的侵略,六界至尊为保天下苍生,誓死捍卫亿万生灵,其间多少可歌可泣的传奇。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爆笑中国史

    爆笑中国史

    一本让你笑破肚皮的书,网络红人麻辣解读中国历史上哪些传奇的事儿!
  • 惊世风华:废材要翻天

    惊世风华:废材要翻天

    沐灵雨,异世大陆一个白痴废物。十四年来,受尽欺凌。最后被谋害致死。一霎间,天才雇佣兵穿越重生。凤眸张开,风华尽显,屈辱欺凌,统统给我还回去。我沐灵雨的口号是:龙戒在手,钱财我有,美男成堆,一脚踢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耀韩娱

    星耀韩娱

    新的尝试,驭宠幻世~无聊中写写新的。
  • 天才弃妃

    天才弃妃

    这年头,穿越不可怕!但是穿越醒来就在乱葬岗,那就有点可怕了!云依睁开眼睛,一双水眸潋滟生辉,自成一股绝世风华!外表弱不禁风,实则心狠手辣的侧妃,很好!表面贤良,实则阴谋不断的姨娘,很好!表象温柔善良,实则心机深沉的庶妹,很好!还有那刻薄的祖母,伪善的父亲,狂傲自负的前夫,都很好!当有一日,云依携着万千风华归来,曾经的那些人,都将被践踏到底,让那些敌人再无翻身之力。回府,斗姨娘,斗庶妹,斗祖母,总之是要斗倒一切反动派。牡丹会,她惊采绝艳,晃花了无数人的眼睛。琼花宴,她绝世风华,舞姿如仙,让多少人如痴如醉。才华出众,气质悠然,却也因此找来了无数的嫉恨与刺杀。奶奶的,她不发威,还真以为她是只温柔的小猫,人人可欺?纤手一抬,她抢了国库!素手一挥,她灭了造反的王爷!水眸一眨,她毁了当朝的相府!宁静如莲,绝世如仙,燕京第一女子,她当之无愧!异世纷乱,她以为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最终还是卷入了那局中局。心静如水,她以为自己可以独善其身,最终还是为了那个俊美如神的男子不惧生死。俊美如神,心性凉薄,最终还是为了那个突然闯入心扉的女子,倾尽天下。桃花树下,他对她说:“我愿娶你为妻,爱你一生,一生一世一双人。”推荐新文《重生之田园生活》喜欢温馨清水的,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