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000000006

第6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

明代,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科技文化,湖北地区的发展都足堪称道。明中后期,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

在明代政坛上,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和一位杰出的宰相,二人都出自湖北,他们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宰相张居正。

明正德二年(1507年),明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在钟祥出生,这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年仅31岁且膝下无子的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驾崩。朱厚照是朱厚熜的堂兄,按祖训“兄终弟及”,于是时在湖广安陆州、年仅15岁的朱厚熜匆忙赴京继位,次年改元嘉靖,成为继明成祖之后第二位以“藩王”身份“傍支入主”的帝王。

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被追尊为“恭睿献皇帝”,朱厚熜对父母在家乡钟祥的王墓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将王墓升格为帝陵,这就是“显陵”。

嘉靖十年(1531年),朱厚熜以“钟聚祥瑞”之意赐名家乡“钟祥”,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成为与顺天府(今北京)、应天府(今南京)齐名的明代三大中央名府。

嘉靖帝在位前期,政治上还是颇有作为的,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宿弊、振兴纲纪的措施,开创了20多年的“新政”时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史称“中兴时期”。

嘉靖帝其人,有振兴之志、中兴之举,又有偏执之性、荒政之嫌,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亦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也就是在嘉靖朝,湖北江陵人张居正正式步入政坛,并最终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杰出政治家。

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江陵。他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意,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被称为“神童”。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

明神宗时,48岁的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前后主政10年。他厉行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在军事上,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平定外患。正是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变了明中期以来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窘境,国势出现中兴景象。

在张居正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乂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一时政绩炳然”,朝政为之一新。

张居正改革,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同时也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某些特点。因而,他也成为西方政治和经济理论家关注的“中国经济第一人”。与张居正同时代的著名清官海瑞评价他“工于谋国,拙于谋生”。明代思想家李贽称誉张居正为“宰相之杰”。台湾史学家黎东方先生在《细说明朝》一书中如此评价张居正:“他是有明以来唯一的一位大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诸葛亮和王安石才能勉强与之相提并论。”

明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卒,遵其遗嘱,千里迢迢,发丧回乡,归葬荆州故土。

自宋元以后,一直有“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及至明代,这一谚语逐渐转化为“湖广熟,天下足”了,说明以湖北为中心的湖广地区已逐渐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

明代成化年间,汉水入江口改道,使汉水从不稳定的分汊入江到稳定归一地汇入长江,从此结束了汉江下游河道游移不定的历史。

汉水改道,其入江北岸故道积淤,湖水并归,芦洲靠岸,陆地得以成片,人民相继盖屋定居。明正德初年,知县蔡钦在此筑堤捍水,拓荒造田。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设汉口镇巡检司,属汉阳县,汉口镇之名自此始。汉水成为汉阳、汉口的界河,于是武汉由隔江相望的双城蜕变为相依长江、汉水的三镇。可以说,汉水改道最终确立了三镇鼎立的地理格局。

新兴的汉口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两岸地盘开阔,港湾水域条件良好,是一处“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天然良港,成为江汉咽喉,是云、贵、川、湘、桂、豫、赣等地区的货物转输地。于是,汉水两岸房屋连片,商船进出繁忙,逐渐形成了商贾辐辏的汉正街,汉口镇的名声不胫而走。到明朝后期,汉口已经一跃成为九省通衢的“九州名镇”了。

“五百年前一荒洲,五百年后楼外楼。”汉口镇的崛起,使武汉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由汉口镇领衔,武汉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之一。

明末战乱,汉口一度陷入萧条。清朝前期,汉口开始复苏,并迅速繁盛起来,发展为一个地当要津、交通便利、舟车辐辏、五方杂处、市场繁荣的商业巨镇。清人吴淇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赞语。清人刘献廷赞誉汉口为“天下四聚”之一。

在汉口迅速崛起的同时,誉为“三楚名镇”的沙市也极为繁盛。沙市形成市镇始于唐代,至宋代发展为盛极一时的经济都会,明代号称“十里长街”。明清之交,沙市也陷入一片萧条之中。随着清初政局渐趋稳定,沙市也很快得以复苏,并迅速发展。

宜昌“扼荆襄之门户,川楚之咽喉”,位置非常重要。但在明以前,这里的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相对缓慢。明代,宜昌除粮食运输与贸易外,鲜有其他商业贸易。有清一代,宜昌位处贯穿四川、两湖、江浙等经济发达之区的水运线上,转口贸易发达,有“过载码头”之称,其中以米市贸易和淮盐运输为最。

明代,湖北文风鼎盛,众多的鄂籍文学巨子脱颖而出,其中最耀眼的是“公安派”和“竟陵派”。他们独创流派,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使湖北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重镇。

“公安三袁”即长兄袁宗道、二弟袁宏道、三弟袁中道,因三人都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的散文以清新活泼之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开拓了中国小品文的新领域。在中国文学史上,公安“三袁”一母所生,文学志趣相投,文学主张相同,文学成就并驾齐驱,文学作品流芳后世,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份奇缘与佳话。

“竟陵派”是明后期又一个以湖北地域命名的文学流派,其领袖是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钟惺和谭元春。竟陵派基本继承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提倡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但又认为“公安派”末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加以匡救。钟惺、谭元春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是明代文坛上闪耀的双子星座,世称“钟谭”。

在明代画坛,吴伟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艺坛领袖。

吴伟,江夏(今武汉)人,明代著名画家,善画水墨写意、人物、山水。取法南宋画院风格,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为明代中叶创新画家。早年画法比较工细,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泼墨淋漓一格,形成兴盛一时的“江夏派”。“江夏派”对当时画坛影响很大,一时间,学吴伟者蜂拥而起。吴伟逝世后,由他开创的“江夏派”余脉不绝,后继者有张路、汪肇、李著等,领一时风气,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明代,湖北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传统医学首屈一指,名医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有万全、李时珍等。

万全,号密斋,出生于罗田一个行医世家,对儿科、妇科、内科杂病有精深的研究。在儿科方面,他提出不滥吃药,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颇有创见。他发明的“万氏牛黄清心丸”,至今仍是治疗小儿惊风的良药。万全晚年,将其毕生所精研的医学理论进行了总结,写成《万密斋医学全书》,为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湖北更出现了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医药学家,他就是被誉为“药圣”的李时珍。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春县一个世医家庭,自24岁起,李时珍在家乡行医,很快成为一方名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发现以往的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于是决心重新编著一部新的本草专书。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本草纲目》始成,前后历时27年。《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医疗学之经验,是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还纠正了前人很多药物学方面的错误,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所以,达尔文称赞《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一出版,就引起强烈反响,很短时间内,就被翻刻30多次,医家几乎是人手一部。明万历年间,《本草纲目》流传到日本,并被翻印多次,再传朝鲜和越南;十七八世纪传到欧洲,先后译成德文、英文等许多种文字,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在世界医药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代,湖北在文学、艺术、医学诸领域仍有长足进步。

清朝后期,湖北出了一位文坛大家,即清代湖北三状元之一、古赋七大家之一的陈沆,他“以诗文雄海内”,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此外,活跃在清朝文坛上的湖北籍作家还有杜濬、顾景星、金德嘉、王戬等人。

清朝,湖北地区以汉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成就突出,尤其是对京剧的形成有开山之功。汉剧,原名“楚调”(或称“楚腔”),又名“黄腔”,后称“汉调”,辛亥革命以后才定名为汉剧,它是一种以“西皮”、“二黄”两大声腔系统为主体进行演唱的地方戏曲。

汉剧在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西皮”和“二黄”合流的过程中,并收了“昆山腔”和“弋阳腔”。明末,汉剧已趋完善,演技娴熟,规模可观。清代,汉剧进一步发展。嘉庆年间,湖北崇阳籍的著名汉调生角米应先(喜子)到北京加入春台班(徽剧四大徽班之一),名驰京师,成为这个戏班的台柱,历20年之久。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汉调艺人入京后,与徽班彼此影响,同时吸收昆腔、秦腔等剧种的曲调、表演方法等,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剧种,这就是京剧的雏形。

在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来自湖北的地方戏剧与戏剧艺人功不可没。湖北罗田人余三胜更是京剧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样从湖北走出的谭鑫培、余叔岩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名伶,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清代书坛,湖北人张裕钊和杨守敬绝对是两个响当当的名字。

张裕钊,武昌(今鄂州)人,晚清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张裕钊是晚清名噪文坛的著名学者,在古文研究上具有很深的造诣。但是,终其一生,最有影响、最具成就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

张裕钊书法源于魏晋,突越唐人,高古浑穆,笔画峭峻,融北碑南帖于一炉,济刚柔俊逸于毫端,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成为一代书法宗师,享誉海内外,与康有为、华世奎、郑孝胥齐名,被称为近代四大书法家。

杨守敬,宜都人,在历史地理学、金石学、目录版本学以及书法等方面卓有建树,被称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杨守敬书法、书论兼长,于楷、行、隶、篆、草诸书俱长。

杨守敬除了书法成就之外,同样著名的成就当属历史地理学,他穷毕生精力研究《水经注》,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完成《水经注疏》。清朝著名学者罗振玉曾将杨守敬的“地理学”、段玉裁的“小学”、李善兰的“算学”推尊为清代三“绝学”。

清代,湖北王葆心的方志学精进独到,堪称大家。

王葆心,出生于罗田一个耕读之家。民国后,王葆心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湖南书报局总纂、北京图书馆总纂、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通志馆馆长等。他撰写的《方志学发微》一书,是我国方志学领域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王葆心病逝后,董必武题写“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挽联以示哀悼。

在医学方面,“戒毒神医”杨际泰闻名遐迩,声名远播。

杨际泰,广济(今武穴)人,出自行医世家,擅长内、外、妇、儿诸科,妙手回春,救人无数,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圣手。他的《医学述要》,内容丰富,新见迭出,是近代中医的百科全书。

杨际泰成名之时,正是清政府衰败之际。外国侵略者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致使很多同胞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出于医家道德和民族责任,杨际泰呕心沥血,终于发明了一种解毒消瘾药,并免费发给吸食鸦片者服用,效果奇好,治愈者无数,开创了中国治毒戒毒的先河。当时,流传有“南有林则徐断绝毒源,北有杨际泰解除病根”的口碑,杨际泰被人称为“鸦片战争的一位后方英雄”。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骄傲自大,闭关锁国。与此同时,鸦片的泛滥,不仅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入不敷出,而且极大地摧残了民众的身心健康。1837年2月,林则徐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他力主严厉禁烟。一时间,武汉三镇的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林则徐在湖北禁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群众禁烟运动,是更大规模的虎门销烟的先声,拉开了中国人民近代禁毒斗争的序幕。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步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号称“九省通衢”的湖北,首当其冲,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列强势力叩开湖北门户,始于汉口开埠。伴随着外国舰船的汽笛,湖北开始了近代充满屈辱的对外开放历程。

西方列强在湖北沿江口岸开辟商埠的同时,还在汉口设立领事馆,开辟租界,实施政治侵略。美、意等七个国家相继在汉设立领事馆,将汉口沿江一带大片土地建成“国中之国”。“欧风美雨”的冲击和刺激,虽然使武汉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苦不堪言,但也使这里成为较早得风气之先并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地区之一。

晚清的湖北,为中国的变局准备着条件。古老中国的上空,熹微初现。

1889年12月,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使湖北经历了一次近代化的崛起;湖北因为有了张之洞,武汉从昔日的封建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大有“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之势;湖北因为有了张之洞,逐步从一个地处中国腹地,经济、文化均不很发达的省份一跃而成为晚清最重要的机器工业中心之一。无怪乎毛泽东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从这一天起,湖北在新式学堂的创办、洋学生的派遣、新军的组训等方面都领先于全国。

张之洞的“湖北新政”,客观上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作了物质、人才和思想上的准备。

与此同时,国内民众反清反帝的情绪空前高涨,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进步革命团体,最终形成了统一的革命政党,为武装推翻清王朝奠定了组织基础。

1911年8月,湖北两大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实现联合,并组成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在武昌小朝街85号的原文学社总部设立军事筹备处,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的原共进会机关设立政治筹备处,分别负责制定起义计划、文告、旗帜、印章等,积极做好起义的准备工作。

1911年10月10日晚,在武昌工程营驻地,革命党人以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经过一夜浴血鏖战,起义军终于占领了湖广总督署。10月11日上午,武昌全城光复,革命军的九角十八星旗帜在武昌城头高高飘扬,古老的武昌有幸成为这场伟大变革的首义之城。

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首义胜利后,革命党人迅速组建湖北军政府。湖北军政府是辛亥革命中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性地方政权,它曾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能。

武昌首义胜利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中华大地,革命浪潮迅即席卷全国。首义爆发一个半月之内,全国有14个省及上海市宣布脱离清王朝的统治。至此,清王朝的崩溃、专制帝制的覆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

武昌起义后,各地起义之势犹如星火燎原,湖南、陕西率先响应,江西、山西、云南、上海和贵州也纷纷起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3年12月10日,袁世凯宣布以段祺瑞取代黎元洪湖北都督一职,从此正式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湖北的历史。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同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召开秘密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推选包惠僧为书记。湖北是全国最早创建共产主义小组的6个省市之一。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标志着湖北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热门推荐
  •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心理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轻松掌握心理掌控术、读心术和攻心术。
  • 穷人怎么办

    穷人怎么办

    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你至今都没有获得你梦想的成功?我曾拿这个问题问我的一些朋友。我的朋友有的茫然,有的思索一会儿,迟疑地说出几点理由。显然他们在这之前都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我给他们讲了本书中的一些故事。他们的反应不出我的所料:有的表情凝重,陷入了沉思;有的情绪激动,眼含热泪……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你为什么还不是赢家?或许,对这个问题,第一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提问本身。不做有才华的穷人,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没有你的位置。
  • 投资理财细节全书

    投资理财细节全书

    如今,理财已经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理财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益处和价值? 大部分人在谈到理财的时候都是说要通过理财来为他的钱保值增值,理财确实有这样的作用,但这只是理财带来的表面效应,人们对理财带给我们的益处和价值还并不完全了解。经济发展迎来“理财时代”,理财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舒适安全的生活。理财二字似乎还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是低风险的,而投资或投机都是高风险的,实际上,在中国当前浓烈的投机氛围之下,理财二字几乎与金融投资或投机同义。本书即花费大量笔墨给大家描绘了投资理财的种种方式方法,希冀每个小细节都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前往深山中疗养。芥川龙之介唯一弟子、新心理主义大师堀辰雄代表作。宫崎骏说:”这个故事,献给对未来抱持着不安的现代人。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宫崎骏收官之作《起风了》原著小说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难逃夫君缠缠缠

    难逃夫君缠缠缠

    绚烂嘈杂奢靡的都市生活,让凤灵心这个从外闯进这里的人颇感新鲜,在游走了传说中的五大洲七大洋之后,凤灵心决定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爱琴海滩,在凤灵心的眼里,这里是个睡觉的好地方,柔软的蚕丝床单里,一个妩媚横生的女人睡得昏天黑地,嫣红粉嫩的唇瓣微微嘟起,唇畔一角,有丝闪亮的东西隐隐滑出来,居然睡得流口水了!“唔!”红艳的唇中发出一声细微的梦呓,而后翻了个身,罩在身上的床单滑下,一……
  •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本书是专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尊敬长辈、友爱同辈、严于律己、彬彬有礼,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 天道狂歌

    天道狂歌

    天道漫漫,浮沉人生,命如草芥。谁比谁更懂得天道?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奋斗不休。一将功成万骨枯!传奇般的大陆,迷一般的国界;在这个崇尚武力的大陆,生命只不过是蝼蚁般的低贱。千年不息的反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物竞天择,强者为尊。只有绝对的强者才能铭刻在历史年轮之上。一个帝国在开始走向属于它的最终归宿,老迈的它已经不堪历史车轮的碾压,发出了最后时刻无力的嚎叫。最终的它依然只能认命。这就是天道!新的统治者正在通过奋斗走向属于他的舞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之豪门千金

    重生之豪门千金

    一场车祸,带走了她所有的不甘和遗憾。本以为这就是解脱,不料再次醒来她却重生为豪门千金。命运从此扭转一个错误,她与他羁绊纠缠;一场舞会,她与他谈笑甚欢;一次邂逅,她与他相识结缘?桃花朵朵开谁会是那个能与她携手白头的良人?————————————————◆—————————————————【片段一】“怎么......刚跟我订婚不久就又在外面勾搭男人了?”眼前的男人眼睛微眯,修长的手指捏着安汐染小巧的下巴,声音冰冷的自头上方响起。熟悉他的人在见到这样的眼神时一定会察觉到危险,可是安汐染却不知,因为这个男人对于她来说,只不过是见了几面的陌生人而已。安汐染对于她的话,嗤之以鼻。不在乎他捏着下巴的手一再地用力,声音清冷中有着说不出的鄙夷。“沈先生,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订婚宴上你好像没有到场,我不知道和我订婚的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是你么?你认为这场毫无意义的订婚喜宴有作用么?”安汐染好心地提醒他,他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她?“当然是我,你头上顶的是我沈浩轩未婚妻的名字,这辈子都是,你要是想拥有一个好的订婚宴,我可以给你再办一场!”“你是在开玩笑么?告诉你,不可能!”安汐染挣脱掉男人的手,毫不犹豫地走掉。望着远去的背影,男人低喃道“既然招惹了我,你以为你真逃得掉吗?”【片段二】“染染,不要走。我爱你。”他看着安汐染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安汐染这一走,他们便永远不会再有交集。“对不起,我不爱你。”安汐染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你也因为我的身份而看不起我吗?”他绝望地喊道。“你知道的,我没有。”虽然知道他爱她,可是她却不能对他的感情做出回应。她不爱他,更不可能会爱上他。【片段三】“染染,你要对我负责。”床上的男人拥着被子,扮着可怜。安汐染额上冒出黑线,扶额叹道:“好像该是你对我负责比较合适吧。”“好啊,我一定对你负责到底。”男人听到这个话以后,眼睛一亮。噌地窜到她的身边。“这个,我说啊,不用了啦。”她还不想这么早结婚的啦。“那你是嫌弃我?”“没有,绝对没有。”以前怎么会觉得他温文尔雅呢?简直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嘛。——————————◆————————————◆———————————★PS:内容绝对比片段精彩,人物不断更新当中。想要知道文文的发展,请点击正文。★★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