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000000005

第5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

隋唐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此间也是湖北历史上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同时,政治中心的东移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相互交织,共同演绎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华章。混同南北的隋唐文化,具有朝气蓬勃、兼容并蓄的宏伟气象,其辉煌灿烂令后世追慕不已。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荆楚大地成为隋唐时期四方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大舞台。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丞相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杨坚之所以将新立王朝名为“隋”,与湖北随州不无关系。周武帝保定二年(561年),时年19岁的杨坚外放为随州(今湖北随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公元581年,杨坚称帝,他以自己曾受封于随,因以“随”为国号,但又忌讳“随”(繁体字为隨)字带“辶”偏旁不吉利,便命去“走之”旁为“隋”,并将随州改为“隋州”,直到宋初才恢复为“随州”。

唐代,作为唐朝重要地区的湖北,社会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同样得到长足发展。唐朝堪称盛世,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所谓“盛唐气象”。在湖北,文艺、思想、科学等方面也风气新开,成就斐然。

首先是陆羽撰写《茶经》,中国茶文化至此名扬四海。陆羽(733—804年),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笃行不倦,访遍神州,写下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誉为“茶圣”,祀为“茶神”。《茶经》的面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宋人梅尧臣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一本《茶经》,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茶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次,湖北诗坛竞风华。有唐一代,湖北籍诗人在唐代诗坛风骚独领,为湖北乃至中国文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河。他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

岑参(715—770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是盛唐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开一代诗风。

张继,也出自襄阳,以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垂诗坛,诗韵钟声,千古传诵。

皮日休,襄阳人,是唐朝诗人群体中的一个“异类”。他以一介书生的文弱之躯,参加唐末农民大起义,冲锋陷阵。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

诗人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等也都曾游历、流连荆楚,写下大量诗篇。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诗人出自荆楚地区的诗篇达2000多首,就一个地区产生诗作的数量来说,仅次于当时的首都长安。尤其是李白,在安陆娶妻生子,一住就是十年。这就是他自谓的“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其后他虽移居别处,但又多次到过湖北。在他长达三十七年的书剑飘零生涯中,在湖北前后度过了十二三年之久。在他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描写楚地风情或写于湖北的就有近两百首。湖北有幸成为“诗仙”李白的第二故乡。

再次,蕲黄禅宗甲天下。禅宗又称宗门,产生于唐代,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它使佛教中国化和世俗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佛教以及中国文化。唐宋以后,“禅”成为中国佛教的别称。

据史料记载,佛教禅宗随初祖达摩自印度来到中国后,一直沿袭游化乞食的修行方式。唐代,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先后在黄梅境内的西山和东山开辟道场,开创了定居传法、农禅并修的修行方式,创立“东山法门”,完成了禅宗中国化的进程。

湖北黄梅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有“三代禅祖聚蕲黄”、“蕲黄禅宗甲天下”的佳话。著名佛学家赵朴初先生也指出:“中国无寺不禅,禅宗信徒基本源于黄梅。”人们常用“十里三座庙,无处不逢僧”来形容湖北黄梅佛教发展的盛况。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多政权并存的分裂割据时期,即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个时期,今天湖北的范围分别为几个政权所统治,其中东部为南唐所统治,西部为前、后蜀所统治,北部大体上为北方五代政权所辖,唯有荆南政权的统治区域全在今湖北荆州和宜昌的范围内。今湖北的其他地区,则为同时并存的其他政权所据。

北宋初年,以洞庭湖为界,分设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其中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即由此始。湖北路范围自洞庭湖以北至于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之地。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布政司分为左右二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湖广左右布政使司分别改名为“湖北布政使司”、“湖南布政使司”。雍正初年,分别改“湖广巡抚”、“偏沅巡抚”为“湖北巡抚”、“湖南巡抚”。湖北作为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

入宋以后,湖北社会经济呈现全面复苏、发展的势头,农业、手工业提供的丰富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促使商品交换日益活跃,商业贸易的广度与深度大大超过以往。湖北人民凭借聪明才智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战乱破坏与恢复的循环后,终于将湖北经济水平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度。

宋代,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尤为令人瞩目。兴修水利,是传统农业突破水旱灾害制约的保障。宋代湖北地区的水利工程,以宜城市境的长渠和木渠最为知名。沿渠百姓深得灌溉之利,粮食富足,盈余部分则销往外地。

江陵地区开始出现新兴水利田――垸田,这是江河湖泊低洼地区为防水患,筑堤解决水高于地、不利耕种的矛盾而创造的土地利用新形式。垸田在江汉地区的出现,也是湖北农业开发水平在宋元时期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

宋元时期,武汉即以商业繁荣著称,江夏(今武汉市武昌)与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并列为南宋三大都会。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湖北一跃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

宋元时期,湖北地区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开拓与进取的脚步未曾停息。与此相应,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则在灵动中升华,学术包容、文学开新、教育复兴、科技精进,无不浸染时代气息。

承接盛唐气派,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程颐、程颢、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是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文学方面,原籍、客籍湖北的文人墨客,或字斟句酌,或写意泼墨,江陵公安(今湖北公安)人张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宋庠和宋祁兄弟二人、黄州(今湖北黄冈)人潘大临、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林敏功和夏倪、襄阳人魏玩、兴国军(今湖北阳新)人王质、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杨冠卿,以及客居湖北的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王禹偁、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苏轼等众多的文才俊秀宛若璀璨群星,共同扮靓了宋代湖北文坛的天空。

在艺术领域,米芾父子的书画艺术堪称一绝,世称“二米”。

米芾(1051—1107年),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后迁襄阳,故有“米襄阳”的别称。

米芾一生于书法用功最深,篆、隶、楷、行、草诸体,样样精通,尤其以行书成就最高。其书法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常常自嘲为“刷字”;在绘画方面,米芾独创“米氏云山”之法,即善以“模糊”的笔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米芾的画作是当时文人画的代表,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

米芾还是著名的书画收藏鉴定家,他收藏宏富,涉猎甚广,宦游外出,往往随其所往,在坐船上大书一旗“米家书画船”,每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米芾的儿子米有仁子承父业,在山水画上继承米芾事业而有大成就,自成一家。米氏父子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重要书画家,享有“米氏云山”美誉。

教育方面,官学、书院比翼齐飞。宋代湖北文化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州县的普遍立学和书院的勃兴。宋元统治者重视教育,地方各路、府、州、县相继分别设立路学、府学、州学、县学,官学教育迅猛发展。宋代湖北书院尚处于起步阶段,书院数量不是太多,入元以后,湖北书院的发展明显加快。著名书院有黄州韩魏公书院(阳明书院)和雪堂书院(东坡书院)、江陵六一书院、嘉鱼义学书院、蒲圻竹溪书院、崇阳山谷书院以及公安竹林书院(公安书院)和鄂州南阳书院等。

科技方面,以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和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最为突出。

庞安时(1042—1099年),字安常,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自幼聪颖过人,除了向父亲学习医术外,还广泛涉猎《黄帝内经》、《灵枢》、《太素》等医学书籍,兼收并蓄,颇有心得,而尤精于《伤寒论》,以善治伤寒名闻当世,时人有“庞安时能与伤寒说话”之称。

毕昇(约970—1051年),出生于今湖北英山。毕昇曾在家乡和杭州等地从事印刷工作。作为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人,毕昇总结了历代印刷技术的成功经验,经过反复琢磨,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即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对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从13世纪到19世纪,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

苏东坡的到来,给宋代湖北的天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1080年,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自号“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名号的由来。

他亦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寓居黄州的4年时间,是苏轼文学艺术创作上的巅峰期。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一词二赋”(《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中国书法史上的名山之作《寒食帖》,都是苏轼寓居黄州期间所作。他在黄州共写了753篇作品,平均每两天一篇。创作的诗约占现存苏轼诗的八分之一。苏东坡《自题金山画像》概括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说明黄州的生活在他一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毫不夸张地说,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同时也成就了黄州。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风潮席卷荆楚大地,当时活跃在湖北的农民起义军有徐寿辉、陈友谅和明玉珍率领的几支队伍,他们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是当时势力最大、反元斗争最强的力量,加速了元朝统治的土崩瓦解,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已完结,新书《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已发布,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谢谢捧场!】人只有死过一次,才明白自己贱在哪里!重生归来,势要把握一切先机,可这一个个目露凶光的女人,实在是太恐怖了,怎么办才好呢?她冷冷一笑:“那就能动手就决不动口,能弄死就决不留活口。”那一天他说:“怡儿,朕护你一世无忧,可好?”她不语:一世无忧当真是许她的?多年以后他又说:“怡儿,朕陪你一世无忧,可好?”她得意的笑了:开玩笑,现在的她会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被人搞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狂僧

    狂僧

    一僧心空,魔宫震动。执金钢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禅圣驾临,诸佛消灭!佛门戒律?与小僧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看一介狂僧,如何在乱世之中拨开重重迷雾,覆雨翻云,成为一代禅宗圣祖!
  • 代嫁庶妃

    代嫁庶妃

    ***他亲手端着那碗堕胎药,送至她唇边,只因他要将她正妃的头街,送给他心中挚爱。***眼泪的温度划过心的位置,她却始终微笑,毫不犹豫饮下那穿心之毒。排山倒海的痛苦袭来,下身鲜血汩汩流下。***她低头,无声低笑,三千青丝却在身前男子眼中寸寸成雪……***当一切明了之时,他,自诩冷心绝情,却从此坠入无边地狱,痛悔终生……&&&&&&&&&&&&&&&&&&&&&&&&**她是当朝宰相侍妾所生之女,十七岁那年终于嫁给了喜欢的人,却不料到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只是一场骗局……**他是当今圣上最受宠的皇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终究无法看清自己的心,亲手将自己心爱的女子推入了地狱……**他是江湖上有名的神医,传言有着能够‘肉白骨,活死人’的医术,传言他是个性格古怪至极的人,从不随意救人,只救自己想救的,只救自己愿意救的……========================================读者群号:75203667敲门砖:内容随意,只要能证明你是读者便行了O(∩_∩)O~========================================推荐新文《盛世狂妃》,女主与《代嫁庶妃》完全不同类型的,绝对不弱哦~~~简介:片段一:“我们私奔吧!”一身男装的她风风火火地冲到白衣少年的面前,无视身后一群人追得鸡飞狗跳,握住了白衣少年的手,故作深情道:“亲爱的,你再不来接我,我们的孩子都要出生了!”身后掉了一地的下巴。男子可生子?白衣少年轻轻挑了挑眉,凉薄的唇忽然抿出一条极具魅力的弧线,大手一揽,薄唇轻启:“好。”“……好啥?”“带你私奔。”“可现在是去哪里?”“回房!”“……去做什么?”白衣少年轻轻一笑,倾国又倾城:“让我们的孩子出生。”“……”片段二:
  • 甜宠萌妻:盛世荆棘爱

    甜宠萌妻:盛世荆棘爱

    可是她是一只腹黑又狠辣的红太狼!(群号:384289972,之前还在婚纱店,怎么一会儿功夫躺到了病床上?还有一群哭天抹泪的女人围着自己!好吧,欢迎进群勾搭),这个女孩儿的父亲真的是亲的吗?有逼着女儿勾引男人的父亲吗?真的有吗?还能不能再狗血一点?她这个身体的主人曾经因男人自杀,而她被逼着去勾引的也是这个男人!天哪,她不要这样子!她只是想勾引一个男人完成任务,为什么会引来另一只大灰狼?她不是小白兔,也不是喜洋洋!管他腹黑的秦氏继承人,管他冷冽的陈氏掌权人,统统别来烦她!再不走,就要他们知道,她接受魂穿的事实了!
  • 残枪

    残枪

    这是著名红色军旅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又一长篇小说力作。抗战时期,好友杨槐和伏生分别在八路军和国民党部队当狙击手。香草与杨槐真心相爱,但为给母亲治病,最终违心嫁给了当国军致富的伏生。杨父失望之余,为杨槐娶了邻村的女孩小凤。末过门,小风和香草就被鬼子抓进了炮楼。最后,香草得救了,小凤却不堪凌辱自杀身亡。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节节败退,杨槐说服伏生参加了解放军。在东北剿匪时,为救杨槐伏生光荣牺牲,杨槐于是承担起照顾香草母子的重任……小说通过三个男女的感人故事和情感纠葛对友情、爱情、战争、人性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堪称军事文学的一大突破。国共两个狙击手的战场较量,三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欢。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女谋天下:帝王劫

    女谋天下:帝王劫

    她是最趁手的兵器,却被心爱的男子利用,指哪儿打哪儿,例无虚发。她是最情义的女子,却被最好的姐妹算计背叛,深深落入她的连环局,还浑然不觉。她是最深谋的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却只为他人保江山。她是最美丽的光环,却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一生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情爱。当她看透人世间所有丑陋,决心重新开始时,却发现一切都是天意,难违,亦不可违。可是,真正爱她,宠她,护她,伴她一生的男子,还会有吗?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