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000000002

第2章 江汉之光

如果摊开一幅世界地图,凝神细看,我们就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足迹总是与大江大河如影相随,如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在古代相应地形成了西亚文明、南亚文明、东亚文明。其他如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等,都在各自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沉浮与各大文明的兴衰。

有学者将这种文明模式称之为“大河文明”。大河文明的根基是大江大河,沃野千里,灌溉便利,有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代居民逐水而居,生息繁衍。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有河流的地方就具备了文明发生的客观条件。所以,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便是顺理成章了。

我们不妨继续将目光投向世界地图,还会有一个更加惊人的发现:在地球的北纬30度线的附近区域,地质地貌纷繁多样,自然生态奇特多姿,物种矿藏丰富多彩,神秘现象集中多现,是地球远古自然奇观和人类史前文明遗迹最为集中,也最为神秘的地区。如地球上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纬30度地带;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如美国密西西比河、埃及尼罗河、伊拉克幼发拉底河、中国长江等都在北纬30度区域入海。此外,像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玛雅文化遗址、撒哈拉大沙漠壁画、“复活岛”巨石人像、百慕大三角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都在北纬30度线上;世界著名奇观绝景如黄山、庐山、天柱山、武陵源、神农架以及佛教四大名山中的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也都处在北纬30度区域;北纬30度线上,还散布着许多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几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印度教等,发祥地都在北纬30度线附近。人类的起源地,如“巫山人”、“长阳人”、“郧阳人”都位于北纬30度线上。中国许多著名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遗址、河姆渡遗址等也在这里揭开面纱。甚至有人说,在北纬30度上生长的姑娘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

这真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度线,它给世界留下太多的奇观,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对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一种解释是:北纬30度恰好处在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降水丰沛,植物茂盛,适宜人类生存,早期文明和社会就很容易在此勃兴并发展。

现在,我们收回目光,将视野投向中国:荆楚大地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从鄂西横切大巴山进入湖北境内,天然形成举世无双的奇观――长江三峡,然后缓缓地穿越江汉平原,一路东去,奔向大海。长江流经湖北境内26个县市,流程1000多公里。令人称奇的是,湖北不仅有著名大河长江横贯其中,而且又处于北纬29度与33度之间,即北纬30度区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追寻荆楚先民穿越鸿蒙的文明之光吧:

现有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早在200多万年前,远古先民就在湖北这块沃土上劳作、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远古人类文化。远古湖北地区是人类演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北省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址达200处以上,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人类化石,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湖北现已发现的有关人类起源文明的重要发现主要有建始人、郧县人和长阳人等。饶有趣味的是,这些惊天大发现,都是在不经意中来到我们眼前的――

196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考察队,在湖北巴东药材收购站收购的“龙骨”中意外地采集到280多枚巨猿牙齿化石。“龙骨”是中医用作治疗创伤的一味中药材。实际上,它是与古人类共生的动物化石,往往混杂有远古人类的骨骼化石。

考察队得知这些巨猿牙齿可能来自与巴东相邻的建始县某个地方,于是按图索骥,一路追寻到了其产地――湖北建始高坪镇麻扎坪村巨猿洞,当地人称“龙骨洞”。考古学家随即对龙骨洞进行科学发掘。通过研究,确认在建始县发现的牙齿化石为人属的早期成员牙齿化石,距今有215万年至195万年,早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因此,龙骨洞发现的古人类被命名为“建始直立人”。直立人是人属的一个种,是现代人的祖先,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

建始人的发现,为我国寻找人类起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它填补了中国人类发展史从猿到人进化史中“直立人”这一关键环节的空白,足以证明中国人的发展具有本土连续性,对于当今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对于探讨人类的起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郧县人的发现也颇具戏剧性:郧县位于湖北西北部,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非常适宜人类生息、繁衍。1989年,湖北省组织了全省文物大普查。郧县博物馆馆长王正华和郧西文化馆的屈胜民编为一个普查小组,展开工作。5月18日,王正华、屈胜民二人来到距县城三十里外的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的曲远河口。为了寻找新的线索,王正华还把随身携带的动物牙齿化石拿出来让村民观看。

“啊,土龙骨!”村民们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原来,他们把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称为“土龙骨”。

就这样,在村民的指引下,被称为“土龙骨”的两件头盖骨化石出土了。它们就是举世闻名的郧县人化石。这是湖北首次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经研究,这两具人类头骨化石与此前亚洲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如北京人、蓝田人、爪哇人等的形态基本一致,应该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人”。经测算,郧县人的脑量值为1065毫升,接近北京人的平均值1075毫升,这为郧县人处于比较原始的直立人阶段的推测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郧县人距今大约100万年,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发现的又一处材料最丰富的重要发现。郧县人遗址出土的两具头骨化石标本,是在中国大陆至今所发现,显示人类祖先直立人进化为较进步人种的最完整标本,为古人类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郧县人的发现,还修正了关于人类仅仅起源于非洲和非洲迁徙的传统观点,为进一步探讨人类起源与发展,以及直立人与早期智人提供了重要线索。美国《发现》将郧县人化石的发现列入当年世界50项重大科学发现成果之一。

长阳人的发现同样与所谓“龙骨”分不开。1956年,湖北省长阳县农民在山洞中挖“龙骨”,挖出了一块完整的人形头骨化石。山洞挖出人形头骨化石的消息传到了长阳县一中,生物教师陈明智带着学生到供销社察看,他们从龙骨堆中找到了一块古人类上腭骨,上面还附有两枚牙齿。这批化石标本被送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后,鉴定为古人类化石,而且其中的上颌骨化石是在长江以南地区从来没有发现过的。鉴于这批化石材料的重要性,195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派曾参与北京人考古发掘的著名人类学教授贾兰坡先生前往长阳,对该地点进行科学调查和试掘。当时长阳山区路况条件非常差,于是,贾兰坡先生骑着马来到了化石出土地。就这样,长阳人也在不经意中被发现了。

长阳人是我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距今20万年左右,说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我国远古人类文化发祥地,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

因为湖北境内建始人、郧县人和长阳人等一批重要考古发现,我们可以这么说,正是两百多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湖北大地上的远古人类用简陋的火把和粗糙的石器,为我们拉开了湖北历史文化史诗剧的第一道大幕。

大约从距今七八千年前开始,湖北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在湖北境内,已调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2000多处,几乎遍布省内全境。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科学发掘和潜心研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谱系,其发展轨迹是:湖北境内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城背溪文化,距今8500―7000年;继城背溪文化之后,大溪文化兴起,距今6500―5100年;大溪文化之后,屈家岭文化兴起。它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个被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是湖北地区继屈家岭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史前文化,距今4500―4200年。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发现为探索文明的起源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明起源要素的讨论热烈,说法多多,但基本认定,至少需要具备城市、文字、冶金、农业和礼仪等要素。结合考古材料,我们可以认定,湖北新石器文化中,文明曙光初现。

城市方面,湖北境内已经发现近10座新石器时期的城池,分别位处长江以北、汉水两岸的荆州、石首、公安、沙洋、天门、京山、应城、孝感等地,时代跨度在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

农业方面,考古发现证明,新石器时期,湖北地区稻作农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成为史前原始农业的主体,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稻作农耕时代。同时,荆楚先民还以捕鱼、打猎等作为重要的补充。湖北新石器时代已经初具“鱼米之乡”的风采。

礼仪方面,1998年在秭归东门头城背溪文化遗址发现出土1件“太阳人”石刻,精巧美观。在远古先民心目中,太阳是神圣而伟大的,崇拜太阳并用图形记录下来,是远古人对太阳崇拜之情的体现。“太阳人”石刻是目前在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太阳图腾崇拜文物,为研究原始宗教、艺术、文化和社会性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因此,我们可以说,勃兴于江汉大地的湖北新石器时代文化,为荆楚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湖北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轨迹,从建始人、郧县人到长阳人,从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混沌蒙昧到开化文明,江汉地区自古就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一块热土。远古“湖北人”(姑且这样称呼)一直在这块土地上开辟草莱,生生不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原始文明,为璀璨夺目的荆楚文化开启了先声。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返初三

    重返初三

    凌潇潇发现自己一朝回到了初三那年那时,她肚子上被医生鄙视的白嫩嫩的小肥肉还在颤颤巍巍的抖动暑假过半,作业还堆在那里一点没写曾经,让她神魂颠倒的那个人还没有出现一切似乎都还来得及改变只是,那个谁,离我远点行不?我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再一次喜欢你。~~~~~~~~~~~~~~~治愈系,轻松欢快小甜文,欢迎大家入坑,么么哒
  •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老狐狸却说:“巧言令色,助你成功。”须知,成功者的故事里,从来都没有侥幸。狮子把羊叫来,问他能不能闻到自己嘴里发出的臭味。羊说:“能闻到”,狮子咬掉了这个傻瓜蛋的头。接着,他又把狼召来,用同样的问题问狼。狼说:“闻不到。”狮子把这个阿谀奉承的家伙咬得鲜血淋漓。最后,狐狸被召来了,狮子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狐狸看看周围的情形,说: “大王,我患了感冒,闻不到什么味。”于是活了下来。马雅可夫斯基曾说: “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口才。
  • 冰山酷爱:魔女饲养法

    冰山酷爱:魔女饲养法

    他大概是第一个从相亲会场被赶出来的亿万富豪。然后,他拣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少女……她是异界光明阵营里唯一精通黑暗系魔法的天才魔法师,亡灵魔法光明魔法全不在话下。一次失败的魔法研究将她自己送去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里的天空没有龙而是飞机,那里的铁盒子里还可以放出影像!于是当冰山酷总撞上腹黑魔女,就只有天雷勾动地火,撞一个火花四溅、暧昧丛生。——“光明系魔法?黑暗系魔法?还有命运系的大预言术?你到底是什么人?”——少女舞动着法杖,露出一个坏坏的笑容:“你猜~”
  • 第三条毒蛇

    第三条毒蛇

    本书描写解放初,解放军侦察员格布侦破一起案件,与暗藏敌人进行了一场错综复杂斗争的故事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于崇祯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谕时(1634—1638年)撰写成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
  • 真魔

    真魔

    “我容缺体术无敌,天才之资,为何不让我练气?!”星陨大陆,练体修气者为尊。炼体可拳碎星辰,脚踏星空;修气可气吞星宇,力拔六界!容缺,颜家天才少爷,体术无敌,可家族却始终不敢让他练气,只因……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虎雏·阿黑小史

    虎雏·阿黑小史

    该卷本收录《一个女剧员的生活》《虎雏》《都市一妇人》《阿黑小史》《凤子》几个子集。在这些奇伟瑰丽、嗅得出泥味芳香的文字中,可以体验到他不断探索的创作历程,时隐时现的湘西风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