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2100000002

第2章 特定穴位的层次结构与操作(1)

一、腧募配穴

1.肺之俞募

肺俞足太阳膀胱之穴,肺之俞穴。

【位置】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伏位,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两侧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咳嗽,肺炎,盗汗,月经不调等。

中府手太阴肺经之穴,肺之募穴。

【位置】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甲乙》)。

【取法】位于胸壁前之外上部,第一肋间隙外侧距胸骨正中线旁开6寸。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薄。

②中层:三角肌前缘、胸大肌、胸小肌。

③深层: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

【刺灸法】向外上方斜刺0.5~1寸。

【主治】乳痈,咳嗽,气喘,肩背痛等。

2.大肠之俞募

大肠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大肠之俞穴。

【位置】在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椎管。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腹胀痛,呕吐,便秘,痢疾等。

天枢足阳明胃经之穴,大肠之募穴。

【位置】去肓俞一寸五分,侠脐两旁各二寸陷者中(《甲乙》)。

【取法】神阙穴旁开2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以及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腹膜进入腹膜腔而刺中小肠故不宜深刺。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注意:①针刺体位:以仰卧位为宜。使患者能放松腹肌,且利于长时间保持体位,术者亦便于施术,并掌握针刺深度和感应。

②针刺深度:不可针刺过深,应限制在腹膜壁层以上的各层组织中。如针感不强或无针感,也只可在腹壁各层间缓慢提插捻转,或停针候气之后再行操作;如果进针过程中有突然的落空感,提示针尖已进入腹腔,则应立即退至腹壁层。

③针刺手法:刺激量宜小,速度宜慢,手法一般要轻,切忌深刺与反复大幅度地提插捻转。

【主治】痛经,腹胀痛,呕吐,呃逆,月经不调等。

3.胃之俞募

胃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胃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再深刺极有可能刺中肝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呕吐,胃脘痛,腹胀,便秘等。

中脘任脉经之穴,八会穴之腑会。

【位置】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甲乙》)。

【取法】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0.8寸,亦可向四周斜刺,患者会有上腹部胀闷感或胃部收缩感。

注意:再深入极易刺中胃,如加以提插、捻转更可能将胃内容物带入腹膜腔,引起腹膜炎,胃充盈时严禁针刺。若针尖向上深刺,可刺伤肝前缘,引起肝出血,遇肝脾肿大者尤不宜刺深。

【主治】呕吐,胃脘痛,腹胀,便秘等。

4.脾之俞募

脾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脾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深刺可刺中肝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呕吐,胃脘痛,腹胀,便秘,黄疸等。

章门足厥阴肝经之穴,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位置】在大横外,直脐季胁端(《甲乙》)。

【取法】腋中线,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缘取之,或患者取侧卧位,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处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肋。

③深层:膈肌、腹膜,再深入可刺伤肝或者脾。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右侧章门穴可刺中肝右叶前缘,左侧章门穴可刺中脾脏的下端,故不宜深刺,以免产生严重后果。慎之!

【主治】胁痛,少腹胀痛,呕吐,呃逆,月经不调等。

5.心之俞募

心俞足太阳膀胱之穴,心之俞穴。

【位置】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癫痫,失眠,胁痛,咳嗽,健忘等。

巨阙任脉经之穴,心之募穴。

【位置】鸠尾下一寸(《甲乙》)。

【取法】在脐上6寸,腹中线上,仰卧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主治】黄疸,呕吐,癫痫,失眠,胁痛,咳嗽,健忘等。

6.小肠之俞募

小肠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小肠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八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骶髂肌起始部,以及竖棘肌。

③深层:骶管。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主治】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关元任脉经之穴,小肠之募穴。

【位置】在脐下三寸(《灵枢·寒热病》)。

【取法】位于腹中线上,脐下3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下斜刺1.5~2寸,局部酸麻胀,临床多用灸法壮阳。

【主治】中风脱证,痢疾,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7.膀胱之俞募

膀胱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膀胱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骶髂肌起始部,以及臀大肌的起始部等。

③深层:髂骨。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主治】腹痛泄泻,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中极任脉经之穴,膀胱之募穴。

【位置】在脐下四寸(《甲乙》)。

【取法】腹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下斜刺1.5~2寸,局部酸麻胀,临床多用灸法壮阳。

注意:针刺该穴位时,嘱患者排空小便,以免刺中膀胱;孕妇不宜刺!

【主治】阳痿,早泄,水肿,痢疾,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8.肾之俞募

肾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肾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再深刺极有可能刺中肾下缘。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肾脏边缘,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月经不调,耳鸣等。

京门足少阳胆经之穴,肾之募穴。

【位置】在监骨下腰中侠脊,季胁下一寸八分(《甲乙》)。

【取法】侧卧,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该穴处较稀疏)、肋间外肌、肋间内肋,以及腹横肌的起始部位。

③深层:肋胸膜、肋膈窦以及膈肌;深层有重要脏器,如肝脏、胃等。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

【主治】腰胁痛,腹胀,肠鸣,黄疸等。

9.心包之俞募

厥阴俞足太阳膀胱之穴,心包之俞穴。

【位置】在第四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铜人》)。

【取法】俯伏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心痛,咳嗽,呕吐等。

膻中任脉经之穴,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位置】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难经·三十一难》)。

【取法】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之中间,女子可在第五胸肋关节连线上定位。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薄。

②中层:胸大肌腱膜。

③深层:胸骨体。

【刺灸法】针法以平刺为主,针尖向上或向乳房两侧,0.3~0.5寸。

【主治】乳痈,咳嗽,气喘,产妇少乳等。

10.三焦之俞募

三焦俞足太阳膀胱之穴,三焦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一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胸腰筋膜浅层、背阔肌腱膜、竖脊肌等。

③深层:腹腔。再深刺极有可能刺中肾。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腹胀,呕吐,腹泻,痢疾,腰脊强痛等。

石门任脉经之穴,三焦之募穴。

【位置】在脐下二寸(《甲乙》)。

【取法】腹正中线上,脐下2寸处。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薄而富有弹性。

②中层: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

③深层:壁层腹膜、腹腔。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下斜刺1.5~2寸,局部酸麻胀,临床多用灸法壮阳。

注意:针刺该穴位时,嘱患者排空小便,以免刺中膀胱。孕妇不宜刺!

【主治】阳痿,早泄,水肿,痢疾,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白带,腰腿痛等。

11.胆之俞募

胆俞足太阳膀胱之穴,胆之俞穴。

【位置】在第十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十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主治】呕吐,胁痛,胆囊炎,月经不调,黄疸等。

日月足少阳胆经之穴,胆之募穴。

【位置】在期门下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在乳头下方(锁骨中线)平第七肋间隙。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该穴处较稀疏)、肋间外肌、肋间内肋,以及腹横肌的起始部位。

③深层:肋胸膜、肋膈窦,以及膈肌。

【刺灸法】向上斜刺0.5~0.8寸。

注意:从该穴部位的层次结构看,其深层有重要脏器如肝脏、胃等,故不宜直刺、或刺太深。斜刺时,针与皮肤的夹角以不大于25度较为安全,否则针可穿透胸壁进入胸腔,此时可感觉阻力突然消失,有空松突入感,患者可无不适感,但医者遇此情况应退针。如继续进针,右侧可刺穿膈肌进入肝脏,左侧则可进入胃,如同时提插捻转可造成肝胃损伤,慎之!

【主治】胁痛,呕吐,呃逆,黄疸等。

12.肝之俞募

肝俞足太阳膀胱之穴,肝之俞穴。

【位置】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月经不调等。

期门足厥阴肝经之穴,肝之募穴。

【位置】在第二肋端,不容旁一寸五分,上直两乳(《甲乙》)。

【取法】仰卧,在锁骨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

②中层: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肋。

③深层:膈肌、腹膜,再深入可刺伤肝或者横结肠、胃。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右侧期门穴的深层为肝,而左侧期门穴的深层为横结肠或胃,所以针刺该穴位时,尤其是右侧期门穴,若深刺过膈肌再加以提插,捻转,极易损伤肝,引起肝出血等严重后果,慎之!

【主治】胁痛,少腹胀痛,呕吐,呃逆,月经不调等。

二、八会及八脉交会穴

章门八会穴之脏会,见脾之募穴。

中脘八会穴之腑会,见胃之募穴。

膻中任脉经之穴,八会穴之气会,见心包之募穴。

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位置】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七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胃脘痛,呕吐,咳嗽,胁痛,胆囊炎,月经不调等。

阳陵泉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位置】在膝下一寸,胻外廉陷者中(《甲乙》)。

【取法】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取之。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厚薄度适中。

②中层:腓骨长肌、趾长伸肌,位于腓骨长肌的内侧。

③深层:胫腓关节,若水平直刺,碰到的硬性阻力物即为胫腓关节。此时针尖应改变方向朝下,才有可能穿过小腿骨间膜,向内透刺阴陵泉。

【刺灸法】①直刺:向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1~3寸。

②水平刺:沿胫骨后缘水平刺入,透阴陵泉,深达3寸。

③斜刺:向后下方,1~2寸。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麻木,黄疸。

太渊手太阴肺经之原(输)穴,八会穴之脉会。

【位置】在掌后陷者中(《甲乙》)。

【取法】腕横纹上,桡侧腕屈肌腱桡侧。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而敏感。

②中层: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通过。

③深层:腕骨。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咳血,乳痈,无脉症等。

大杼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八会穴之骨会。

【位置】在项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陷者中(《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取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厚,针刺时有韧感,阻力大,所以针体的选择上宜稍粗。

②中层: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等。

③深层:胸腔(肺脏)。

【刺灸法】向后正中线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注意:该区域深层是肺脏,故针尖应该朝向脊柱方向(与皮肤的夹角以60~70度为宜)。

【主治】伤风咳嗽,颈项强直,发热头痛等。

悬钟(绝骨)足少阳胆经之穴,八会穴之髓会。

【位置】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甲乙》)。

【取法】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厚薄适中。

②中层:趾长伸肌。

③深层:小腿骨间膜。

【刺灸法】针0.5~0.8寸;可灸。

【主治】失眠,咽喉肿痛,下肢痿痹等。

公孙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

【位置】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甲乙》)。

【取法】在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皮下组织,均较薄而敏感。

②中层:短屈肌腱。

③深层:第一跖趾关节。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主治】胃痛,呕吐,头痛目眩,牙疼,便秘。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

【位置】在掌后去腕二寸(《甲乙》)。

【取法】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之间。

【进针层次】①浅层:皮肤,较薄而有皱褶。

②中层: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肌腱之间、指浅屈肌。

③深层: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甚至到前臂骨间膜(透外关穴时涉及)。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同类推荐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热门推荐
  • 土豪总裁不好惹

    土豪总裁不好惹

    他紧追不放,他冷漠无情,她瞟他一眼:“先生,给她一切,你哪位?”他邪魅一笑:“老婆,她交付身心,该回家洗洗睡了!”被折叠、拉伸、翻转N遍后,却被告知怀孕……重遇,她哀叹:“土豪总裁不好惹……”误会解除,并高调宣布:“她是我冷少的女人!”他对她百依百顺,她才知,唯独对她温柔深情,他是她的天涯海角,却突然发现……她打算离开,此生都逃不过他的心
  • 后宫心计

    后宫心计

    男人有血流成河的江山—— 女人有硝烟弥漫的后宫—— 这群女子,时而闭花羞月,再者尔虞我诈;间或沉鱼落雁,怎堪勾心斗角… 在高墙之中,争相斗艳只博君王一笑。然则倾城红颜,仿佛绚丽烟花,过眼云烟… 在权术阴谋中,究竟是谁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错爱亦生

    错爱亦生

    一场变故,让他们分离。再相见原本青梅竹马的麴冉哥哥,却变得有些陌生!几番观察,却得知他原来不是他……千年的寒冰下的容颜,无微不至守候在身边的身影,一切都不在一样!错爱亦生,道尽一世缠绵,你可知,我爱你!
  • 霸道前夫:娇妻不承欢

    霸道前夫:娇妻不承欢

    新书《火焰娇妻:神秘老公太难缠》已经发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评论,投票!我爱你们,么么哒……木云惜怀孕检查时,却碰到老公带着他的情人一同去检查。离婚协议书毫不留情的扔到她的身上。在晕到之前,她用血一笔一划的写上她的名字。随后木家破产,她爸去世,在那一刻,她一无所有。然而她决定放弃之后,他却纠缠不清。“孩子是我的,与你无关。”他邪笑,“孩子身上流着我的血,不如……一人一半!”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奉子成婚

    奉子成婚

    二十八岁的都市男子倪轩辕是一家证券公司的部门经理,可谓年轻有为。其女朋友优秀、独立,不想生活在倪轩辕成功的阴影之下,一个人跑去美国读书。倪轩辕在独自旅行的路上认识了一个叫他“大叔”的十八岁大一女生季雨凡,并且发生了一夜情。一个错乱的晚上,在他几乎遗忘的两个月后突然有电话打来,对方告诉他,那个女孩子怀孕了……
  • 年度大戏之提拉米苏

    年度大戏之提拉米苏

    她是一抹寻爱的幽魂。前世的她名叫风惜颜,是才名绝冠的江南第一美女。前世的他名叫白袭然,是风流潇洒的江南第一公子。她与她,演绎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倾城之恋!浪漫的爱情,弹指即为天涯……造物弄人,红颜薄命。她消失的令人心疼,令人感慨…奈何桥边,她等了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谢。却未曾见过她的笑颜……她不愿喝下那碗遗忘前世的孟婆汤,她不愿忘记他温柔如玉的眉眼…终于,她的爱感动了上天。可是,她不曾想到的是……
  •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她为爱舍弃自尊,换来的却是他的出轨和背叛。为了报复,她弃爱,逃婚,让他沦为上流社会的笑柄。三年再见,学生妹逆袭为女王。她勾勾手指,他顺势跟上。他说,“一个亿,做我的女人!”她冷笑,“我再加一个亿。来,少爷给姑奶奶笑一个!”
  • 异世界庄园修真传

    异世界庄园修真传

    豪门公子苏山,在继承人的竞争中被自己的兄弟设计害死,却意外的占据了白领沈殿的庄园时代的游戏,而且还得到了一个仙宠,看苏山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不仅玩转苏家集团,更玩转整个修真界……
  • 末世之随身桃源

    末世之随身桃源

    一个孤女和逃犯特种兵在末世中,到底是随波逐流,还是逆袭而上?这是一条艰难的生存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