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900000005

第5章 菊与刀(4)

我们有些学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日本人,必须从其历史中追根溯源。在老百姓心中,天皇只是一个很模糊的影子。那究竟为什么这个模糊的影子会被日本这个保守民族当作神一样的崇拜,甚至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呢?他们还认为,那些反复强调说“天皇对日本臣民有永久统治权”的评论家真是太夸张了,他们越强调这一点,就越能说明这种说法是多么的脆弱。

因而,战争结束后,美国人认为没有必要削弱天皇,而只要猛烈抨击日本近年来杜撰出来的邪恶的元首观念就可以了。天皇是日本至高无上的神圣象征,是日本民族神道的核心,如果我们对天皇的神圣权威进行摧毁,日本的整个价值体系就会分崩离析。

而另外一些有才干的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熟谙日本的一切,也读过来自前线的报道和有关日本的资料文献。他们认为,只要在日本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没有什么比言辞侮辱天皇或者攻击天皇更能激起日本人的敌意了。他们很清楚,日本人决不会以为这是攻击****,而是攻击天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军人去东京市区都必须谨慎地换上便服。但即使是在那个时期,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崇拜仍然十分狂热。他们认为,不能将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敬与对希特勒的崇拜相提并论,因为希特勒是**党盛衰的晴雨表,是与***的一切罪恶感紧密相联的。

从一些日本俘虏所提供的供词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上面的结论。与西方战俘不同,日军战俘没有接受过一旦被审讯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的训练,这导致他们的答案个个都不一样。这大概源自日本一贯坚持的不投降主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前几个月才发生改变,但也只限于部分军团和一些地方部队。俘虏的供词代表了日本军队意见的一个方面,所以显得比较重要。俘虏们并不是因为士气低落而被俘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受伤或失去知觉后无法抵抗只好束手就擒。仅就这点来看,他们的供词就很有研究的价值。

一些顽抗到底的日军俘虏把他们的极端****归根于天皇,自己则是在“奉命行事”,是为了让“天皇放心”“为天皇献身”“天皇指引这场战争,服从是天职。”然而,反对这次战争及日本整个侵略计划的和平主义者,却也把他们的和平主义归根于天皇。对所有日本人来说,天皇就是一切。

厌战者称天皇为“热爱和平的陛下”,他们坚信天皇“始终是一位自由主义者,是反对战争的”,天皇“是被东条英机欺骗了”。在满洲事变时,“天皇表示反对军部的”;战争爆发时,天皇是“毫不知情的,这并未得到他的许可”,天皇“倡导和平,厌恶战争,禁止他的臣民参战”,天皇“并不知道他的士兵受到这样的虐待”。

把日本战俘的这些供词与德国战俘的供词相比,就会发现两者差别很大。尽管德国战俘会对他们的将军和最高司令部背叛希特勒的行为不满,但他们仍会把挑起战乱的一切责任归结到最高统治者希特勒的头上。日本战俘则坚决表示,对皇室的忠诚和对****及其侵略战争的政策是两码事,必须区别对待。

在日本人眼里,天皇与日本是密不可分的,“日本没有天皇就不是日本”“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即使日本打了败仗,责任也在内阁和日军将领,天皇是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也无须受到任何谴责的。“纵然日本战败了,所有的日本人也会一如既往地热爱天皇。”

日本人始终认为天皇是无罪的,不能受到任何批判的这种极端崇拜让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美国人认为,只要是人,就难免犯错,就免不了被别人怀疑,被别人批判。事实上,一直到日本战败,日本人依然坚持这些观点。最有经验的审讯官都认为,在每份日军战俘的审讯记录上写下“拒绝谴责天皇”的字句是多此一举,因为没有战俘愿意谴责天皇,就连那些和盟军合作,帮助我们向日军广播的人也不愿意这样做。

在所有的战俘供词中,只有三份委婉地表示了对天皇的反对。其中,最尖锐的一份也只是说“保留天皇是一个错误”;还有一份则是小心翼翼地说“天皇不过是个傀儡,意志软弱”;第三份则是作了一下预测,说“天皇如果传位给皇太子,如果废除君主制,日本妇女也许可能获得像美国妇女那样令人羡慕的自由。”

日本****分子大肆利用举国上下对天皇的忠心,将“天皇恩赐”的香烟赏给部下;每当天皇生日时,他们就率领全体士兵对着东方三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当部队日夜受到敌方空袭时,他们就带领部下从早到晚不停地诵读天皇特颁的“军人敕谕”中的语录,“诵读声在森林中回荡”;他们极力号召部下要“奉诏必谨”“祛除圣虑”“以崇敬之心报陛下之仁”“为天皇献身”!

天皇的旨意就好像是一把双刃剑。正如许多战俘所说“只要天皇有令,就算只有一杆竹枪,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同样,只要天皇下令,我们就会立刻停止战争”“只要天皇宣布停战,明天日本就会放弃抵抗,即使最强硬、最好战的满洲关东军也会放下武器”“只有天皇的圣旨才能让日本国民接受战败,并情愿为重建家园而生存下去”。

日本国民对天皇的虔诚膜拜,与他们对其他人或集团的无情批判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在报刊杂志或战俘供词中,就有很多对政府或军部领导人的批判。对于那些在前线的指挥官,尤其是不能与部下同生死的指挥官,战俘们深恶痛绝。至于那些扔下浴血奋战的士兵,自己坐飞机逃之夭夭的指挥官,战俘们更是倍加痛恨。他们常常对一些军官加以赞扬,而对另外一些军官谴责有加,他们并不缺乏辨别善恶的能力。

日本的报纸杂志也会批评“政府”,指责政府没有更好地配合战争,甚至抨击政府限制舆论自由。1944年7月,东京《土家报纸》刊登了一份由新闻记者、前国会议员、日本极权主义领导人和皇家顾问一起召开的座谈记录,其中有一位发言者说:“我认为振奋国民的重要方式就是舆论自由。近些年,日本老百姓都不敢直言不讳地表达心声,因为他们害怕受到追究,做起事来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老百姓的嘴被堵住了,手脚被缚住了,怎么能够谈发挥全国人民的真正实力呢?”另一位发言者也补充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和选民们谈到深夜,征求他们对各种事情的建议,但他们却唯唯诺诺不敢开口。舆论自由完全被压制了,这确实不是一种振奋国民意志的好办法。在各种刑法和治安维持法的管制下,国民唯唯诺诺胆小如鼠,战斗的潜力就根本不能够发挥出来。”

不仅如此,日本人在战争过程中也敢对政府、帝国大本营以及他们的直接上司进行大肆的批判。可见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并不是无条件地接受等级制的所有规则。但是,天皇决不会受到丝毫批判。不过,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直到近代才得以确立,那为什么批判不得?日本人性格中的何种因素使得天皇会获得如此的神圣地位呢?只要天皇一声令下,日本人就会赴汤蹈火战斗至死。同样,只要天皇一声令下,日本人也会心甘情愿俯首称臣。这些话是故意欺骗我们的无稽之谈,还是他们真实的心声流露?

从反物质主义到对国家元首天皇的态度,所有这些日本人在战争中的行为,不但影响到了战争前线的士兵,还影响到了日本本土的国民。其中,日本军队的战争风格更是深受某些理论的影响。比如为了赢得胜利,牺牲多少人也值得。当美国把海军勋章授予台湾海峡机动部队的指挥官乔治·艾斯·麦汉将军时,日本媒体对此大为惊讶:乔治·艾斯·麦汉被授予海军勋章的官方理由竟然不是他打败了日军。我们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因为他的确是击退了日军,这个事实已经由尼米兹的公报确认无疑。而麦汉授勋的理由竟是他成功地挽救了两艘损坏的美国军舰,并安全地把它们护送回了基地。这个报道的重要性在于,它确实是真人真事,而并非虚构。麦汉将军确实挽救了两艘军舰,这点我们毫不怀疑,让我们困惑不解的是,在美国,挽救两艘坏军舰也能得到勋章?!

对于每一次救助行动,每一次对落难者的无私相助,美国人都极为感动。这种救落难者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更被视为“英雄”。日本人则排斥这种勇敢。他们甚至把美国在B-29型轰炸机和战斗机上配备救生设备的行为称为“胆怯”。日本人通过报纸、广播中不断地向人们宣扬这样一种观点:只有视死如归才是最高尚的,贪生怕死、过分谨慎则是无价值的。这一态度从他们对待伤病员或疟疾患者等病患的行为中可以看出来。这些士兵在他们看来是“废物”。在医疗服务极其不足,医疗用品非常匮乏,后方补给的困难使正常的战斗力都无法维持的情况下,日本人认为对这些伤员进行治疗是一种资源浪费行为。当然,这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人对物质主义的轻视。

士兵在军队里常常被灌输这样的思想: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胜利,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完备的医疗救助以及轰炸机上的救生设备,反而会成为英雄主义的反面教材。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日本的平民百姓也不像美国人那样经常光顾医院。在美国,对伤病患者的救助要比其他任何福利设施都优越。这一点就连在和平时期到美国来观光的欧洲人也经常谈论。这些行为对日本人而言,确实是陌生的。

总而言之,在战争中,日本没有一支专业的、能够在战火中及时救助病患的医疗队,也没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如前线救护所、后方野战医院以及远离前线的疗养院等。对于后方医疗供给的关注就更让人感叹了。在遭遇紧急情况时,为了轻装上路,日本军队会干脆把伤员干掉。尤其在菲律宾和新几内亚,往往是敌人已经近在咫尺,伤病员却没有预先转移,他们就从有医院的阵地上撤退。而他们在执行所谓的“撤退计划”时,会将所有伤病员统统干掉,或者让伤病员自己举枪自杀。

在日本人看来,伤病员是累赘,是废物。这一点在他们对待美军战俘也是同样的。以我们的标准,日本人不仅对美国战俘,而且对自己的同胞都犯下了虐待罪。前菲律宾上校军医哈路德·W.格拉特里在讲述他的三年战俘经历时说,美军战俘得到的医疗护理超过了日本士兵,因为营中盟军军医可以照顾美军战俘,而日本士兵却连一个军医、护士都没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日本士兵给自己治病的唯一的医护人员只是一个下士,后来换了一个中士。这位上校一年当中也只见过一两次日本军医。

日本的这种可怕的牺牲理论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不投降主义。西方的任何一支军队在竭尽全力还是没有找到出路的情况下,他们就会选择向敌人缴械投降。他们绝不会认为这样做有辱使命。根据国际协议,他们活着的消息还将通知本国,让其家人放心。无论作为军人,还是平民,或是他们的家人,都不会因此而受辱。然而,日本人却完全相反,“不成功当成仁”,当非常绝望甚至看不到任何希望时,他应当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赤手空拳冲向敌人与敌人作困兽斗,即使最终同归于尽,也决不低头。万一受伤后丧失知觉无法抵抗而被俘虏,他们就会觉得丧失了荣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因为回国后国民会蔑视他,他会名誉扫地,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日本军队有“严禁投降”的明文规定,所以,在战争前线他们不会再对此做特别的训练。日本人忠实地实践着这条军规,以至在中缅会战中,被俘者与阵亡者的比例为142/17166,也就是1/120。而这142名被俘者,除少数外,大多数是因为已经身负重伤或昏迷不醒无法抵抗。独自一人或者两三个人一起来投降的几乎没有,三五成群“集体投降”的盛况更是罕见。在西方的军队里,如果牺牲人数已经达到全军兵力的1/4或1/3,那么该部队很少会誓死抵抗。投降者和阵亡者的比率大约都是4/1。虽然在霍兰迪亚第,日军第一次大规模投降中比率仅为1/5,但比起缅甸会战中的1/120,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所以,对日本人来讲,那些成了战俘的美国人已经很丢脸了。如果他们还受了伤,或者患了疟疾或赤痢,日军哨兵就会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当作“废物”,从“健全人”的名单中剔出去。很多美国人都提到过,在日本俘虏营里,美国人只是随便笑一笑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因为这会刺激哨兵。在他们看来,当了战俘就已经是奇耻大辱了,而美国人居然恬不知耻,还能笑得出来,真是让人气愤。

同类推荐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热门推荐
  •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既成的结果,而弱点却是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源头。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可以克服。当我们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听取成功人士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跟我们一样平凡和普通,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把自身的弱点都一点点、一个个地加以克服,最终到达了人生成功的顶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拥有黄金心态,在顺境中,瞳得感恩,在逆境中坚守快乐,让你获取财富和成长的空间,赢得和谐、健康、富足的如意人生。12种黄金心态为你提供成功的驱动力和竞争力,引领你的命运轨迹,成就你的一生。
  • 三世战妖娆

    三世战妖娆

    【无能版简介】:战小七什么时候从花见花败,人见人踩,变成了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呢?是一口鲜血喷死千年血妖的那天,还是茅房里一脚碾死万年巨蝇精的那天?总之那一天的不平凡,直接导致了以后的天天都很烦!--------------------------------------------------------还好她有一个甘愿为她分忧解劳的谪仙小相公,你斩妖来我除魔,小日子轻松惬意,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感慨道:我家相公初长成!于是乎,正当他家小相公头顶上桃花朵朵开的时候,她站在城楼上双手叉腰,气沉丹田大喊一声:“(内容你猜)”又于是乎,某男站在城楼下一脸得意,乐得花枝好一顿乱颤。---------------------------------------------------------【无能版小剧场】:有一天,徒弟气喘吁吁:师傅!不好啦!小师娘被妖怪抓走啦!某男神色一敛:什么妖?!徒弟结结巴巴:树……树妖!某男勾唇浅笑:顽皮!----------------------------------------------------------又有一天,徒弟又气喘吁吁:师傅!不好啦!小师娘又被妖怪抓走啦!某男又神色一敛:什么妖?!徒弟又结结巴巴:火……火狐妖!“找死!”某男长袖一拂,直捣妖孽巢穴!-----------------------------------------------------------再有一天,小包子拖着焦黑得还在冒烟的小身板憋着两泡泪问天帝:“爷爷!你说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嘎?!”天帝茫然的看着小包子。“爹爹是鸟,我也是鸟,可为什么爹爹长满漂亮的金色羽毛,而我却满身都是难看的扶桑叶子?”“……”“还有,为什么爹爹每次玩火都没事,而我玩火就会变成现在这副蠢样子?!”“……!!!”天帝心中暗哭,想说我也很想知道你那对蠢爹娘到底把你生成了个什么东西!!-----------------------------------------------------------【文艺版简介】:前世,他独坠轮回,只为与她一世缱绻。今生,他倾尽所有,只想护她一生无忧。再生,他散尽修为,只愿换她永生不灭。三生劫入,有情无爱,步不出,有缘无分,步不出,三生劫破,爱无三生,分无三生,
  • 思念是一个荒废的名字

    思念是一个荒废的名字

    哑女林南方是学校里万众瞩目的优等生,转学生宋北方是远近闻名的不良少女,因为相似的名字和容貌而被人联想为姐妹,让原本的林南方声名狼藉,她会如何对待她和北方的友情?在北方离开青岛以后,六年后北方意外回归,她和齐鲁的种种怪异是否另有隐情?是什么事让北方对南方一直心存愧疚,而促使她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南方?北方的抑郁症揭开所有的真相,齐鲁对南方由爱生恨,他的话将置肾衰竭的南方与何种绝望的境地?在面对巨额的手术费南方束手无策时,却从天而降一笔巨款,救她于水深火热,这笔钱是从何而来?那个捐肾者又是谁?齐鲁为何入狱?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善良温婉的南方陷入极端,不惜毁掉自己的人生,亲手把匕首插进别人的胸膛?
  • 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

    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只生一个孩子。只生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可以把各方面的压力与负担减到最小,但是在教育的问题上,却经常遇到棘手的难题。初生的婴儿无疑是一张白纸,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白纸上描绘出什么图案,染上什么色彩,都由父母决定,因为,孩子的性格来自父母的教育,而性格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更需要在繁忙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为孩子塑造健康的性格,发掘他们的潜能,不但充当他们的长辈,还要充当他们的朋友、哥哥姐姐,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也让他们在和谐的亲子氛围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他们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能够从容面对。
  • 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

    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

    这一刻她的眼神,对我而言就是永恒。一个是聪明大方、总是有莫名预感的大眼美女;一个是体贴诚实、偶尔讲冷笑话的腼腆男孩;二人在一次校园十大美女选拔赛中结识。他们的约会,没有一般世俗的追求手段:留电话,夸大的恭维之词,轻挑的行事挑逗或激烈的情节发展;但有的是互相之间莫名的默契,不经意的会心一笑,还有暖暖的甜蜜在二人之间暧昧流动……她的眼神闪亮如同星星。往后的时间,我和她这两条线的轨迹将会是如何呢?这没有说出口的爱情,这动人、让人留恋的爱情,最后会是喜剧还是悲剧收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米虫皇妃

    米虫皇妃

    当睁开双眼,看到眼前人影幢幢时,陶乐儿有短暂的呆愣。在听到那些像极了电视里丫鬟打扮的人在眼前晃动,而且一口一个“王妃“时,她便猜到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骨碌碌地转动大眼睛,脑子还有点晕,不过不妨碍她动脑筋啦。穿越小说看得也够多了,不过是主角变成自己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她才不会傻得还像小说里那样,想什么可能是在拍戏,鬼扯。虽然也算上了好几年的血,应该相信那些无神论、没有前……
  • 弦音星球

    弦音星球

    仿佛听了一场真正的演奏会的故事。音乐+无法实现的爱情+坚定不移的梦想,构建出精彩紧张的剧情,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深的牵绊和感情,这些都是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基石,有血有肉,魅力无穷的人物则是感动读者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