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200000011

第11章 绿窗人去远

想了一下,这篇回忆文字需要从我整理旧书说起。

我念过八年私塾,读过的、收藏的旧书不少,“三、百、千”、“四书五经”,连同那些铜版、木版刻印的古代诗文选本、专集,以及部分史学名着,加起来总有一二百本吧。那淡淡的书香中,不仅埋藏了我的辛劳、凄苦的童年,浸透着近三千个日日夜夜的心血;而且,许多书册上都留存着塾师的“手泽”一封面上有他用正楷题写的书名和我的名字,书页上还有他用朱笔点出的断句。

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我一直刻意地珍藏着。它们跟着我从僻远的荒村走进了县城,又从县城到了我曾工作过二十多年的城市,近十几年,又随着我来到了省城。其间,它们也像人事一样,经历过甘甜,也遇到过苦难,甚至面临着毁灭的危险。说来,我们也是患难之交了。虽然那些书里没有什么珍本、善本,并不具备特殊的收藏价值,但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毕竟存在一种难剪难理的深厚感情。

“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刚刚涌起,“破四旧”就开始了。那时,我刚刚从一家报社调到市委机关工作,行李和物品零乱地堆放在楼上一间暂时没有住人的空屋子里。这些锁在木箱里的旧书,也随之原封不动地运到楼上,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打开过了。我整天提心吊胆地关注着这些旧书的命运,唯恐那些难以理喻、思想单纯的中学生,会把它们作为“四旧”的典型付之一炬,可是,又苦于找不到一个理想的掩藏处所。为此,常常中夜惊悚,忧心如捣。

一天,我在窗外闲步,突然发现这座楼房原是尖顶的,就是说,上面装有木质的桁架。那么,天花板上必然有着很大的空隙了。回屋看了看,墙后果然有个可以直达棚顶的缘梯。于是,便在一天深夜,悄悄地把书箱搬到棚顶上去,密藏起来,然后,再把缘梯撤除。化用朱熹老夫子《九曲棹歌》中的两句诗,从此,也就“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卷千篇锁翠烟”了。

尔后,“破四旧”的飓风虽然止息,其他名目繁多的“批判”、“斗争”却还是一场接着一场,而且愈演愈烈。随着我连续几年下放工厂、农村劳动改造,再就很少进入这座楼房来住宿了,更是难以提起展读旧书的兴致。直到机关给我分配了住房,家里从农村迀回城市,一切都安顿得差不多了,我才重新架起梯子,钻到顶棚上沾着浑身满脸的灰尘,把旧书箱搬运下来。屈指一算,已经八个年头过去了。

这天,我撬开了木箱的诱锁,把那些线装书一本一本地放到太阳底下晾晒着。顿时,仿佛我又回到了童年,像三十年前那样,依旧坐在塾斋的炕上。其中的“四书”(《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是用一条布带子打着“十”字花捆起来的,解开布带,见到每页的书角,全都用蜡液熨过,使得那些因为翻检频繁、边角有些打卷儿的书页,变得十分平整了。我想起来了,这都出自小妤姐当年的手泽。

记得,那是1948年的秋天,小妤姐看我早就读了《诗经》、《书经》等一大批新书,“四书”已经放在一边不用了,便把这一摞旧书收在一起,带回她的房间里。多少天以后,重新放置在我的书桌里的“四书”,已经熨得平平展展,简直像新的一样。我现在记不起来,这布条是她捆的还是我捆的,反正从那以后,这一套书我再也没有翻检过。因为过了旧历年,我就进入了高升镇上的补习班,半年后又考取了县城的中学。此后,面对的是全新的视野,便再也没有机缘接触这些旧书了。

现在,翻看着这一册册的线装书,有如旧梦重温,说不出味道是酸是甜,情绪是悲是喜,也许是几分欣慰又夹杂着丝丝的怅惘吧。翻着翻着,我突然发现《论语》上卷里夹着一张写在带格的彩纸上的字条。铅笔字,不怎么熟练,有些歪歪扭扭,却写得十分认真。三十几个字,都是竖着写的(标点是我加的,改了两个错别字):

我要走了,也许以后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嘱咐一句话:你太淘气,闹了几次危险了。

尽管过去没有见过小妤姐的字但我知道肯定是她写的不会是别人。

小妤姐是谁?她是我的塾师刘璧亭先生的小女儿。

要看她待我的那种真诚,那份情意,简直像我的亲姐姐一样,其实,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在我整个就读私塾期间,除了“嘎子”这个铁哥们,还有一个“课外指导”,就是小妤。

她小小年纪便遭遇到惨痛的不幸。十岁那年,在警察署长家充任家庭教师的母亲,因为遭到东家的奸污而含愤跳进了辽河。嫁到邻县的姐姐把小妤接了过去。待到刘先生在我们村里安顿下来,她又从姐姐那里回到父亲身旁。父亲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影响,不让她念书识字。可是,由于她赋性聪敏,又兼较长时期在私塾这种文化环境里熏陶,也懂得许多文化知识。她认识许多字,而且,会背《名贤集》、《神童诗》中的不少诗句。

可能和从小就失去母爱有关系,她的性格有些内向,也比较孤僻,平素很少和邻居的孩子们交往,但与我却很合得来,用现在的话讲,共同语言比较多。我虽然小她四岁,个子却和她一般高,生就一副“孩子王”的英雄气概,又兼天资颖悟课业拔尖因此很受她的青睐。每天我到塾斋都很早,趁老先生还在吃饭,她就过来和我闲谈,还常常偷偷地拿出一些花生米和糖块给我吃。一次悄悄地告诉我父亲昨天晚上犯了烟瘾早晨起来就没有好气,让我背书时多加小心。

背书,都要站在地下,背对着老先生,面向着北墙上的孔夫子像。有几次,我从侧面的门帘缝隙,看到小妤姐隐在门外的身影。我知道她是在偷偷地听我背书,生怕我出现差错遭致斥责。我那时特别贪玩,在复习功课时,经常从炕席上拆下一些苇篾,弯作弹弓,去弹射他人,以致时间一长,屁股底下便破出一个大窟窿。她便悄悄地把牛皮纸抹上浆糊加以粘补,有时,还趁同学放学回家,把苇席调换一个角度。这样,我也就可以继续干那种拆折苇篾、弹射别人的淘气勾当了。多少天以后,屁股底下又出现了漏洞,小妤姐便再次地耐心粘补看不到有丝毫的厌烦情绪。遇到夜黑天,伸手不见五指路上绝少行人我念完三排香的“夜书“回家时,她总是拎起门后的一条木棒往前护送一程,然后,自己再独自回去。

过大年前后私塾临时停学几天,我便常常跟着小妤姐到前村去看戏。戏台距离地面有五尺高,用木板搭成,坐北朝南,台下挤满了看客,周边都是卖各种小吃的。到了那里,小妤姐总是先去给我买个大麻花或带窟窿的烧饼,然后,我就一边吃着一边观看。这天,我们看到了最精彩的节目。台上跑着一只金钱豹神气活灵活现,简直和真的一样,一蹿、一闪、一跳、一滚,博得了满场的掌声。

还有一个武生,出场时先是威风抖擞地亮个俊相,然后把一支钢叉朝着戏台上方飞掷过去,不偏不倚,端端正正,恰好扎在戏台的柱子上。亏得他功夫到家扎得准,不然,稍稍出了一点偏差,飞叉就会掷到台下,扎在看客的脑袋上。尽管没有出现事故,台下的人群早已慌做一团吓得一个劲儿地“妈呀一妈呀”地乱叫,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拍巴掌喝彩。这时,武生却已踅回台后去了。我还瞪着一双眼睛,定定地等着看他的新招法,小妤姐却不容分说,拉起我的胳膊就往外走,嘴里一迭连声地叨咕着:“白给咱八百吊钱,也不看了,一太危险。”

在家里闲不住,我们便去村子东头看高践秧歌。广场上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唢呐翻着样儿吹,铙钹、锣鼓敲得震天价响。钻到里面一看,扮武丑的“头跷”刚好转到我们的身边。见他头戴着一顶黑尖帽,勾了个三花脸,嘴角旁留着个倒“八”字胡,手里摇着一条马鞭,左翻右摆,闪腰垫步,跳着各种秧歌的舞步。后面紧跟着大队人马,认得出来的有许仙、白蛇、孙悟空、猪八戒一流人物。

最有趣的是那个丑婆,身穿一套花衣红裤,耳朵上缀着两只红辣椒手里攥着一把棒棰,嘴上还叼着一个烟管很长的大烟袋,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洋相百出。当她发现许仙和白娘娘正在眉目传情、亲亲热热地翩翩对舞时,便忙不迭地过去,抡起棒棰捣乱,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干涉。我已经看得入神,张着大嘴呵呵地笑,小妤姐却把嘴巴凑到我的耳边,嘟囔了一句你看这个老东西,烦人不烦人?”

这里,顺便说说小妤姐的字条上写的“淘气闹了几次危险”的事。

在《青灯有味忆儿时》一文中,我写了由于塾斋闹学受到惊吓,病倒了三个多月。那期间小妤姐曾多次到家里去看我,还给我做鸡蛋疙瘩汤吃;每次老师去家里探视,她都要随着前去。

还有一次,我站在秫稻操上与隔院的孩子打土圪垃仗,脚下一出溜,不慎滑进了两个秫稻操的夹缝里。秫秸的茬子尖尖的,像锋利的枪剌一般,把我全身的皮肤划出了十几处伤口,这样,人们还说:“太幸运了,多亏没有扎着眼睛”。最尴尬的是,处在两个柴操的夹缝中,左右动弹不得,往哪面靠都有尖刺顶着,而且,根本无法出来。最后还是由我父亲和东邻的二哥帮忙把林秸一捆一捆地捣动开,才算解救出来。

最危险的那一次,我在《碗花糕》一文中写了,是被牛犄角挑起四五尺高然后抛落在地上,肚皮划出了两道血印子,周围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事后,人们都说我捡了一条小命。

听到我讲述这些情节小妤姐一会儿焦急一会儿惊悸,喃喃地说:“简直把人吓死了你可不能再这么闹下去。”过了一会又补充一句:“我父亲讲过,多难之人必有厚福。一你是一个命大、有福的人。”

她就是这样对我一片真情,时时处处关心着,照应着我。只是,由于我当时年龄太小不懂得感情上的事,对于她没有过任何的回报,甚至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表露过。

有一次,我们坐在一起闲谈,说起了她的名字。她说:

“父亲已经四十多岁了,才有了我,因此,开头我的大名叫做“晚芳后来他又根据一句什么诗给我改成了“野芳”“不论“晚芳’还是“野芳名字都很典雅。”那时我已经读过了《千家诗》便告诉她“野芳’的来历是宋代大诗人欧阳修的诗句:“曾共洛阳花下住野芳虽晚不须嗟、这个欧阳子似乎很喜欢“野芳’这两个字,他在一篇文章里还写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

她听了高兴得跳起来称赞我说你知道的真多!”

就在这次闲谈之后不久有一天深夜我从睡梦中醒转过来,听到母亲和父亲在说话。母亲说:小妤这孩子真挺好,人不大,特别懂事。对咱们的孩子也是一片真心。父亲接上说:“老先生和他“魔怔’叔也有心把小妤嫁过来好上结好,友情加上亲情。可是,我始终没有点头。我不吐口的原因,是他们二人的命相不对。咱们的孩子属猪亥属水;小妤属羊未属土土克水所以说:“水土无常运,猪羊不到头、与水命配婚,最好是属鸡或者属猴的,申、酉属金,金生丽水。命相不对,早晚遭罪。这门亲事做不得!姻缘系由天定,人事不可强求。”母亲也是最迷信命相的,听了父亲这番“五行相生、相克”的宏论,轻轻地叹息一声,两人便再也无话了。

看来,在那个年代,儿女们的婚事,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除了命相,其他条件都是可有可无的,都是费词,就像无须过问一根针尖上能够站立多少天使一般。

从那以后,好像就再也没有见到小妤姐。一天早上上学,发现我的书桌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从《大学》到《孟子》的全套“四书”,书页全部用蜡液褽平了。

后来听说,小妤经她姐姐介绍,嫁给了邻县农村的一个小伙子。此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音信也杳然了。1948年底私塾停办,家居无事,追思曩昔,写了一些小诗,其中有一首涉及到小妤姐:

秋水映长天,黄花似昔妍。

绿窗人去远,相见待何年?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博采众家之长。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知性

    知性

    本书甄选林徽因现存于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选录其中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检验的篇章,力图展现一个最具文学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诗歌名篇,又收小说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戏剧探索之作。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热门推荐
  • 男生隔壁是女生

    男生隔壁是女生

    本书讲述的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会让你领略到住校也是一种乐趣哦。寝室生活是做学生不可避免的,当男生住在女生的隔壁,会发生什么呢?整本书友情爱情穿插而行,即不交叉也不矛盾,连贯性强,十分精彩……在住校的过程中,我们成长、我们相识、我们长大,整本书友情爱情穿插而行,即不交叉也不矛盾。连贯性强,看到最后却会让人轻松一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毁灭噩梦

    毁灭噩梦

    无知贪婪的人类,渴望着连上帝都不曾违反的永生法则,阴谋、残忍的计划、为一己私利却要毁灭一切,科学成了恶魔的帮凶,来至异界,一体双灵魂的兄弟,意外闯入,决战一触即发……回家的路还有多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鸣宫阙

    凤鸣宫阙

    身为罪臣之女,被罚在宫中做了个小小奴婢。她陶君兰就该认命?活得屈辱卑微,死得无声无息?她偏不屈从!她有智谋,也有倾城容颜,她想活出自己人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致我最爱的你

    致我最爱的你

    本书已出版上市,书名《致我最爱的你》,签名版当当有哦,速度去抢咯~“老公,我今晚肚子有些不舒服,求休假!”“老公,我今晚好像有点感冒了,求休假!”“老公,我今晚要去朋友家陪她,求休假!”结婚前的顾倾城,总想着怎样推到唐时。结婚后的顾倾城,却想着怎样让唐时放过她一晚。然而事实证明,不管她找出的借口有多无敌,他总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老公,我现在在马尔代夫,今晚你好好看家!”既然躲不过,那她跑~竟然想擅作主张给自己放假?唐时沉思了一下,对着助理吩咐了两句。当晚午夜十二点,酒店的门被人敲响,隔着门板顾倾城听见唐时的声调轻飘飘的传来:“老婆,开门。”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皇上:饶了臣妾吧!

    皇上:饶了臣妾吧!

    大婚之夜,新娘变成了旁观者,看着新郎和丫鬟洞房,就因为新娘是丑女吗?别人牙被打掉了和着血,吞进肚子里,风妃偏不,牙掉了我偏偏和着血吐出来!谁敢咬皇上的屁股?风妃就敢!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