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5400000003

第3章 食色男女共烹男女,同享美食(2)

甜吃就比较适合新鲜热馒头,一面看网络下载的电影,一面下意识地揪下一小块馒头,不是直接送到嘴里,而是蘸一蘸炼奶再吃。我看完一部电影,基本可以蘸完小半碗炼奶,吃完一个到一个半大馒头,吃到几乎不便动弹的程度。有时候,在炼奶短缺的时候,我以蜜糖替代,还要甜到骨髓里。

馒头这种元凶就算了,难不成还捉人家归案?

至于肥胖,我想起有人说过,我胖起来只是想在你的心里多占一点地方,我重起来只是想在你的心里多占一点分量。这话像是爱情通知,更像是肥胖借口。

我,两样都占了。

肉里风月

本来把题目取做《肉里虫二》,但虫二显然不如风月更直抵人心。

就好像前凸后翘的比基尼女郎,当然比粗服乱头的灶下厨娘要更吸引眼球。而一盘红亮冒油的回锅肉,当然也远比那碟姿色平庸的白水煮肉更撩人口水。

风月是个暧昧的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青山白马逐风月,一骑红尘走天涯。古人把风月婉称为虫二,他们吃饱等饿,闲来无事,就把 “風”(风)字和“月”字去掉边框,风月就成了虫二,取其风月无边之意。既然处处有风月,无事不风月,那么肉里风月也就说得过去了。

最有风月的人,是女人。

最爱风月的人,是文人。

最有风月的肉,当属回锅肉。

20世纪初,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曾经出现过一个鸳鸯蝴蝶派的文学流派,专写风月言情。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张恨水先生就特别喜欢吃回锅肉,每当写小说写累了,他就踱步到院子里,伸伸懒腰,打打哈欠,手搭凉棚,看看天色,摘下青蒜,猪肉过水,上油锅、加辣酱、放青蒜,美美吃上一顿,再打着饱嗝回到书房继续写他的风月,写他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后来,香港的李碧华笑他的回锅肉是鸳鸯蝴蝶回锅肉。

也许就因为这回锅肉,张恨水先生的风月小说,总比别人多了一点肉香辣香和蒜香,人人爱看,个个爱吃。

人世间的风月之花,常常盛开在这样一盘世俗的回锅肉里。

回锅肉里肥瘦相依,爱恨交集,软硬夹杂,有瘦肉结结实实、正正经经的劲道,也有肥肉颤颤巍巍、油油滑滑的性感,是菜中最为世俗香艳的肉,也是最有致命诱惑的肉。

二手男女也是回锅肉,这些经历了上次婚姻和感情的滚水焯、油锅炼,去了油,爆了香,卷成吱吱冒油的灯盏窝,变得老辣微甜,从容不迫,会哄你也会驾驭你,仰天长笑对众生,逢一个俘虏一个,见一双灭两个,无敌于情色江湖。

世人都爱回锅肉,殊不知回锅肉里有美味的危险,你以为不肥不瘦,不咸不淡,于是吃得口滑,不知不觉吃下半碟,把裤头撑得滚圆。就像一些老练的二手男女,一颦一笑里全是历练过的风月。

人肉里的风月,远远要比猪肉里的风月还要叫人屈膝的。

把舌头当拖把

吻的方式深浅不一,花样百出。

害羞的男女互吻,顶多像羽毛一样轻轻掠过对方的唇。拘谨的男人轻吻疼爱的女人,像是在对方的额头上盖一个热乎乎软绵绵的印章。顽皮的女人挑逗爱人,只肯像啄木鸟一样轻啄他一口。而热恋中的男女,则会舌吻。

所谓舌吻,就是把自己的舌头当作拖把,把对方的牙齿牙床拖一遍,又一遍,又一遍。

同样,吃玉米也有很多种花样,蒸煮焖炸,层出不穷。

最家常的就是炒玉米。起油锅,炝葱花,下玉米粒爆炒,这叫做“黄金万两”。假如再洒下一抓金黄的松仁,洒下一把碧绿的青豆,松仁粒粒松脆芳香,玉米颗颗饱满脆甜,这道菜就叫做“黄金翡翠尽妖娆”,趁热舀一勺,嚼得满口喷香。好的菜名像狡猾的厨师一样,也会刺激我们的唾液,撩拨我们的舌尖,给我们带来欲望的挑逗。

最无趣的是玉米糊糊,霍霍霍喝下一口,嚼也不是,喝也不是,嚼没有嚼头,直接喝下又恐发生堰塞,玉米糊糊像稀稠不定的泥石流一样,总是在你舌尖犹豫不决的时候,不由分说地,前呼后拥地灌进你的肚子。

最有趣的是爆米花。这也是很多人挥散不去的童年记忆,一条老街,一群小孩,一只火炉,一鼎黑锅,一个风箱,一把玉米,火起锅转,“嘭”一声巨响后,满街飘香。有一个网络笑话:两颗相爱的玉米粒决定结婚,新郎在婚礼开始就找不到新娘了,只好问一直跟在身边的一颗蓬松的爆米花,爆米花害羞地说:“讨厌喔,人家穿了婚纱你就不认得了?” 这蓬松的爆米花,就跟一些空虚蓬松的爱情一样,看着满满一捧,其实就一小把,吃下肚去并不顶饿。当然,有的恋爱并不是为了不饿,只是为了不寂寞。

小时候看见玉米上的玉米须,总把它扯下来,挂在颌下假装京剧老生的胡须,咿咿呀呀地假唱几句。蔡澜嗜好吃玉米须,他在专栏里眉飞色舞地说,把玉米须下油锅,炸得香脆,略加点糖吊味,新鲜可口,最为精彩。玉米须真的比玉米本身更美味吗?这有点像我第一次听到人家用紫茄子把蒂来炒五花肉时,倍感好奇,顿时来了食欲。当我们和食物相看两厌烦的时候,当男女相处日久平淡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下蔡澜,把玉米须加点肉末,用猪油煸一煸。

再,把我们平时从不说的情话,说一说。

烤玉米是我的最爱,刷了烧烤汁,洒了孜然粉,淋了黄油或者色拉油,丢进微波炉烤得焦黄,一面慢舔细啃,一面努力体味一个女作家说的:“啃烤玉米,就像跟自家奶奶舌吻……”

3个烤玉米啃完,我愣没体会出这个舌吻,这个女作家难道真的是把舌头当拖把,在吃玉米之前用舌头把玉米棒子拖扫了一遍?

软软硬硬的调情

调情的方式,有硬,也有软。

花生的吃法很多,也是有软有硬。

有人喜欢把新收的花生水煮,咬起来清甜软熟,坐在那里吃了剥,剥了吃,剥剥吃吃,吃吃剥剥,直吃到饱死为止。有人喜欢把花生和猪脚炖得烂熟,盛起一碗,汤汤水水,淅沥嗦啰。还有人喜欢把水煮花生风干晾硬,嚼得滋味深远,嚼到脑门头筋胀痛也在所不惜。

我牙口不好,跟《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喜欢甜软的东西,最近几年更是嗜吃花生酱。李碧华说花生酱又湿又黏,好似烂泥巴,她看见花生酱就胃门落闸放狗。我是开门五里,倒屐相迎,舀一勺,厚厚地抹在热馒头或者面包上,又香又甜,食量立马超出一倍,当然腰围也因此而激增无赦。

张爱玲也应该是嗜吃花生的,在《红玫瑰白玫瑰》里,就借了花生酱来安排男女调情——

娇蕊取出一罐子花生酱笑道,“我是个粗人,喜欢吃粗东西。”振保也笑:“哎呀,这东西最富于滋养了,还会使人发胖。”娇蕊开了盖子道:“我顶喜欢犯法,你不赞成犯法么?”振保心领神会,把手按住玻璃罐说:“不。”娇蕊踌躇半日,就支使振保给她面包抹酱。振保真给抹了。娇蕊从茶杯口上凝视着他,抿嘴笑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支使你?要是我自己,也许一下子意志坚强起来,塌得极薄极薄,可是你,我知道你不好意思给我塌太少了的!”这段读来,我看得到娇蕊的媚眼如丝,看得到振保嘴角的坏笑,也闻得到花生酱的甜腻香气。

张爱玲的小说里还有个漂亮的使女叫做睇睇,长脸儿,水蛇腰,因为和女主人争宠,惨被赶出公馆。临出门前,睇睇虽然两眼哭得红肿,脸庞却寂静得泥制的面具,有人远远偷看她,看久了才发现她脸上有一条筋在那里缓缓地波动,从腮部牵到太阳心,而红而脆的花生米衣子,时时在嘴角掀腾着——霍,原来这妞子竟然还在吃花生!我当年看到这里,心里像打翻了一罐过期花生酱,抹得心里乱七八糟的,明白这睇睇肯定不会去上吊了,因为她还吃得下花生。

一颗花生就能缓解睇睇的悲哀。

我的堂姐夫是酒鬼,逢饭必酒,逢酒必花生米,我见过他炒炸花生米——先是冷锅放湿花生米,再冷油漫花生米,小火徐徐加热,期间不断翻炒,油一开,花生米先是噼啪爆响,继则咝咝小响,等到终尔吡啵有声时,就出锅了,洒上细盐,任其自然凉透。上桌时一看,每一颗花生米都沾着盐粒,带着油花,每一颗饱满油亮,志得意满。这多是酒鬼下酒的心头之爱,一碟花生米、半瓶三花酒、一个人,硬是可以从黄昏吃喝到半夜。

至于“温一壶月光下酒”,根本就是臭屁文人的瞎掰呻吟,只要有一碟酥脆花生米,立马原形毕露,酥脆略咸的花生米一颗紧接一颗吃得像鸡啄米,根本无暇与月色调情,皎皎明月只好去照沟渠了。

对于花生,大多数男人女人都不关门坚拒,各喜欢吃软的硬的,或者不软不硬的。

对于男女间的调情,大多数人却各有各的坚持,有人喜欢硬的,有人喜欢软的,还有人喜欢不软不硬的。

比较少见的是有一种人执拗,不仅软硬不吃,还放了狗在门口龇牙咧嘴。

拥有江湖气质的肉

爱吃牛肉的人,无论男女,多少有点江湖气。

跟味道中正平和的猪肉相比,牛肉味道浓厚,纹理粗粝,更像须发戟张、性情热烈的男人,更有拥有江湖气质。

《水浒传》里江湖好汉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吃的就是上好的卤牛肉。武松喝了十八碗“透瓶香”村酒,吃了四斤牛肉,直吃得口滑,这才提着哨棒,摇摇晃晃上景阳冈打虎去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贬到草料场,店家也是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他吃。林冲又自买了些,临走还打包两块牛肉,揣在怀内带走。除了义气,牛肉就是这些江湖男人们的最爱。

《诗刊》杂志曾经发表了毛泽东的《念奴娇·鸟儿问答》,里面也提到牛肉,“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末句有伟人一贯的气冲霄汉,在瞬间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句。

以致我每次吃到土豆加牛肉,就心生豪气,豪气之后就静等着有没有屁。

古龙的江湖是食色江湖,他那么江湖的人,自然爱吃牛肉,他小说里的武侠人物总是爱吃切得薄薄的牛肉片子,炖得烂烂的红烧牛腩,炒得嫩嫩的蚝油牛肉,细软而不烂的烩牛肚丝……牛肉汤总是由那种胸脯很高,腰肢很细,年纪却很小的女孩子做好端出来的,有人说古龙的牛肉汤更像一个载体,承载着一个好女人应有的内涵。她必须热气氤氲,必须玲珑有致,必须浓而不腻,还必须清而不浮。

古龙真挑剔,这样的女人还真难找。

我嗜吃牛肉,每到饭馆,坐下便点一客水煮牛肉。这道菜的牛肉须得有江湖气的人来切,太薄显得小气局促,太厚又显得心思太重,须胆大心细,要切得半个巴掌大小,从滚烫鲜辣的牛肉汤里,夹起大片鲜辣牛肉,嫩而多汁,实在过瘾。有一次,在同一家饭馆里吃水煮牛肉,一看那汤,浑浊有余油亮不足,一夹那牛肉,比平时的缩水一半,随口问服务生:“你们换大厨了?”服务生答:“没呢,大厨请假回四川,下礼拜回。”同桌的人,见我竟然分得出大厨二厨的水平,大感惊诧。

张爱玲当年吃得出鸡味里有“二天油”的药膏味道,为此“把脸埋在饭碗里扒饭,得意得飘飘欲仙,是有生以来最大的光荣。”我那天也是,假装低头喝了半盅茶,左右顾盼了好一会,这才把得意掩饰过去。

前不久,回家看望生病的老爸,进得门去,即闻到牛肉汤的香气,问老妈,是我们家的汤?

老妈抬起满是皱纹的老脸,说,我每天给你爸炖牛蹄牛筋汤,削皮剔骨撇浮沫,每天要炖8小时。

娶女人,一定要娶这种能为你炖8小时汤的女人。

这种女人,有真爱,比许多须发戟张的男人更有江湖气。

一斤红薯三斤屎

《一只红薯三个屁》这题目我一直觊觎。

不想几年前,竟被铁鹤舞写红薯时抢先用了,搞得我悻悻。那感觉如同你在街头那个烤红薯炉前,看中一只烤得糖油外溢的烤红薯,眼睛一亮,正待伸手,却被眼疾手快的旁人抢了去,叫人怎能不扯颈?

如今,我也写红薯,怎么也要用《一斤红薯三斤屎》,虽然在闻得到、看不到、抓不着的神秘感上略逊,但在分量和重量上,哈,哈,哈,至少拥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

这话说完要打几个激灵的。

小时候,我们常常把红薯当水果吃,洗一洗,擦一擦,蹭一蹭,再削一削皮,或者用门牙刨一刨皮,就咬了生吃,咔哧咔哧,又甜又脆。记忆中,生红薯有甜浆汁,滴在衣服上眨眼就变成褐色,永永远远洗不掉,好似什么前科印迹一般,生生世世无计可消除。除了生吃,就是把红薯丢进炭火里烤,这叫煨红薯,等闻到红薯的焦香味道,要赶紧扒开炭灰,把红薯抢救出来,扒出来的红薯灰头土脸,皮绽肉裂,焦香烫手,得“呼呼呼”用嘴吹,得“咝咝咝”倒吸气,还得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来回急速倒腾,以免被烫着。因此古人比喻拍马屁之徒就如同吃煨红薯——又吹,又拍,又捧;到了今天,我想这比喻该换成求婚前的男人,他们对婚前的女孩就是又吹,又拍,又捧的。

吃过红薯的人都知道,吃红薯有两多——屁多,屎多。

煨红薯大半熟得不均匀,生红薯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吃下去,就要静等屁来,有时是响屁,“吥~~~~”,声调悠扬悦耳,有时是闷屁,“嗤~~~~”,好似单车轮胎漏小气,还有时是连珠屁,“咕噜咕噜~~~~~”令人起疑, 而且这种屁不来则已,一来必是屁意绵绵,放之不绝,一只红薯,远远不止三个屁!倘若在电梯这种封闭空间里放屁,每一个人掩鼻之余都会鼻知心明——那就是臭名昭著的红薯屁了。

我不爱吃烤红薯,这跟三个屁和三斤屎无关,跟交通疏导有关。

我每逢吃烤红薯,喉咙就要被堵塞,好似下班高峰期塞车一样,水泄不通。

每逢这时我就要屏住气,腾出一只手来捶自己的胸口,咚咚两下,不行就再咚咚捶两下。一口水喝下去,感觉得到少许水小心翼翼地沿着喉咙管壁挤过去。然后后面的水才猛地一下发力,似乎喊了声口号,那些水团结起来,齐心一推,喉咙管子中间的障碍物即红薯才被冲下去了。这一口红薯,往往喝得眼泪都迸出一两滴。不是每一滴眼泪都跟激动啊爱恋啊有关,就好像打哈欠,经常也会迸出一两滴没什么感情色彩的眼泪。

虽然用了《一斤红薯三斤屎》这么够分量的题目,我还是喜欢那个《一斤红薯三个屁》。

越得不到的,越觉得特别好。

烤红薯亦然,婚姻和爱情也亦然。

年轻的月饼

年年有中秋,年年看月亮,年年吃月饼。

我们都老了,月亮还没有皱纹。

而月饼最过分,不仅不老,还似乎越来越年轻了。

中秋的夜晚,举头看明月,低头吃月饼。我们引颈望月,天空通常是深蓝色的,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假如你像鲁迅笔下的后羿对着它:“呔!”大喝一声,月亮也不会理你,抖也不抖一下。倘若你前进三步,月亮便会退三步;你退三步,月亮也会如数前进。

月亮这么多年来,似乎一直不肯老。

“年轻人想看三十年前的月亮,说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湿晕。像杂云轩信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而且圆。”这话是张爱玲说的。而三十年前,我们吃的月饼是用纸包的,月饼渗出的油渍浸沁在纸上,湮开一个月饼大的红黄湿晕,散发着香甜温暖的气息,即使月饼吃完了,那张油纸仍可以放在枕边诱你入梦,直到月饼油渍日渐陈旧而迷糊……因着这份有滋有味的儿时回忆,似乎我也有理由说,三十年前的月饼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饼要销魂得多。

同类推荐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热门推荐
  • 田园世子妃

    田园世子妃

    一朝穿越,成了一个和妹妹相依为命的乡野小村姑。斗恶霸,显神威,村里皆避之不及。却不想被那大宅子里的男人记挂上了,阴差阳错,收为贴身丫头。【小片段】一日某女但见四下无人,美滋滋的提着袋子爬上了那长满了红彤彤果子的树,正兴致勃勃品尝时,地下悠然飘来一声“味道可好?”某女应声道,“嗯,还不错!”说完自己一惊。陡然转头往下看的时候,就见某妖孽半眯着眼眸,嘴角高翘的望着她、、、※※※※※※※※※※※※约定期限已到,某女如获重释,兴冲冲跑去要卖身契。听完来意,某妖孽凤眸轻挑道,“爷不记得什么约定。”“你无赖!”某女咬牙切齿妖孽薄唇高挑,欺近身来,大言不惭,“爷在你面前只想做禽兽!”※※※※※※※※※※※※世事难料,她又多了一个身份,他再不能与她亲近。她极致诱惑,他不为所动。她彪悍,“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想逃,门都没有!”※※※※※※※※※※※※边境路上,他打马来追,轿中的她水眸含笑。“舅舅,可不要乱了身份哦!”男主纯纯滴,无血缘关系。亲们放心跳坑哈!
  • 霸天神尊

    霸天神尊

    混沌神珠,久蒙尘埃,今世显现,漫天惊变。黄泉道统,可造轮回,可改天命,与众生为敌。开天神体,欲改天换日,涤清世间污垢。沈锋寒本是一名乡野孤儿,于梦中学得绝世奇功,成就绝世神体,纵横于天地。有兄弟佳人,陪我逍遥于天地,我愿与诸天为敌,霸天为尊。
  • 变革

    变革

    "小说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回水坨为代表的我国农村社会,是如何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以及如何创办乡镇企业、走上致富的道路的。小说重点描写了以赵志清、赵志明、陈长生、杨永志等为代表的党的各级农村基层干部敢于开拓的精神,敢于发展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赞扬了他们冲破“左”的思想桎梏,率先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崭新农村的感人事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霸汉第二卷

    霸汉第二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神级修真农民

    神级修真农民

    种灵谷,养灵宠,玩灵鬼……乃是消遣。炼丹制药、法宝制器、布阵画符……乃是副业。逍遥修真、纵横无忌!一界秘武、天下无敌!十方百万世界、唯我独尊!可本质上,还是个农民!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是否青涩的青春,遇见你只在路途,却不知你即将远走,又或者太多年少的我们都走在成长的途中,盲目地找不到方向,跌跌撞撞地奔向远方。一场相遇已是缘尽一如阳光落下的斑驳,一场绚丽的开放已是开至尽头的荼靡。
  •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华人第一富商60年商战不败的经商哲学!精确解读“超人”的经商理念,深刻剖析“商神”的管理模式。李嘉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他在商海中用心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值得有志于在商场上大展宏图的人细细品味,学习领悟它的经商经验,处事风格,做人魅力……
  • 武道狂神

    武道狂神

    耿直带着神秘武道之书穿越到异界,从此废物变天才,张狂昂扬,纵横不败!底层功法?刷选最给力神功,完美契合!武技意境领悟起来太困难?进化成盖世神功就不用领悟了!炼丹救命?我炼丹只用来医天疗地!就这样,耿直打碎风云大陆,打破三千世界,打穿十方维度,打遍满天神灵,打出一条金光灿灿的武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