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400000017

第17章 忠篇(4)

他一生非常清廉,在没有过世之前,皇上看他家非常清贫,就给他五千两黄金,而他却返给皇上后,隔天就去世了。皇上非常伤心,痛失了良臣,当时皇上跟左右的人说:“李沆是国家难得的大臣,他忠厚纯良,始终如一。”

【注释】①沆:hàng。②陛:bì,宫殿的台阶。③非谗即佞:密奏的人,不是谗言告状就是不好的言语。④跛倚:bǒyǐ,跛:瘸(qué)腿和脚有毛病,走路身体不平衡。倚:靠着、偏、歪。⑤佞言似忠,奸语似信:伪装的言语、阿谀的言语听起来好像也是忠心耿耿;奸巧之语,听起来也好像很值得相信。

王旦荐贤

王旦为相,荐举至公,寇准数短,反称其忠。

王旦,字子明,是宋朝一位著名的宰相。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曾是当朝重臣。父亲王佑,为宋太祖、太宗两朝名臣,官至尚书兵部侍郎,道德隆重,学识渊博,为天下百姓效命,曾经解救因冤狱被连坐的人,多达近千人左右,人们都说他为后代子孙积了许多阴德,王佑曾亲手在他家亭前种植了三株槐树,并说道:“我们家后世为官者,必定有可以当到三公位置之人,此树可以作为见证。”

王旦出生在这样一个德范高超的仕宦之家,从小自然受到父亲的严格教导,古圣先贤的德行令他敬慕,长辈的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幼年时他就显得沉稳静默、气宇非凡。他勤奋好学,并具博大深远的胸襟。因此,王佑十分器重这个儿子,说道:“此儿定当位至公相。”人们见到少年王旦气度不凡,称他颇有其父之风。

宋真宗时期,王旦担任朝廷宰相之职,位高权重,但他朝夕惕厉,处理任何一件事都十分谨慎小心、细致周到。皇上十分器重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大臣,因此,长期让他担任宰相,国家大小事情都特别放心交给他办理。有一次王旦奏事完毕退下,皇上目送他离去,情不自禁地说:“能为朕致太平者,必是此人。”

当时朝廷还有一位大臣——寇准,他刚直忠正,也是皇帝身边的左右手。但寇准见王旦官职在自己之上,心里有点不大服气,隐隐约约感到自己屈才。所以他在见到皇上的时候,言语之间不知不觉就会提到王旦,而且不由自主地对王旦的言行有所诋毁。在朝廷之上,寇准也曾公开指责王旦的缺点,当然这缺点可能只是寇准自己认为的,但王旦全都虚心领纳,可谓从善如流。

反过来,因为寇准作为国家重臣,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王旦认为寇准忠心耿耿,足以堪当重责大任。因此,每次在皇上面前,王旦都专门称赞寇准的优点,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众人学习的榜样,真宗觉得非常惊讶。有一次,他和王旦私人交谈的时候,就问:“你经常称赞寇准,寇准他却数次说你的短处,你为什么能这样做呢?”王旦听了,微微一笑,说:“我在相位已经这么久了,缺失一定很多,但因职位较高,一般大臣都不敢指出我的缺点,而寇准能够直陈我的不足,可见他是如何的忠贞直率,这也是臣下看重他的原因。有这样的大臣,既是国家之福,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皇上听了,不禁开怀大笑,说道:“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就是这样一个宰相啊!”

王旦做宰相的,说话分量比较重,因此有很多人辗转拜托王旦荐举人才或提拔新秀,王旦从来不接受任何私人形式的求情。有一次,寇准私下来找王旦,希望他能向皇上推荐自己当宰相。王旦很是震惊,义正词严地对他说:“当将军当宰相这样的职位,怎么可以去求得来?”寇准听到王旦这样地回答,感到非常惭愧,羞愧地告退了,同时也担心自己或许再也无法当上相位了。后来寇准被朝廷派官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万分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他入朝拜谢皇上,眼眶涌出泪水激动地说:“如果不是陛下了解微臣,怎会有臣下的今天?”皇上特意把事实真相告诉寇准,他说:“你能当节度使,又能当同平章事,都是王旦为你推荐的。”寇准听说了这样的内情,不禁非常羞愧,对王旦的正直宽宏大量自叹不如。

王旦就是这样一位称职的大臣,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私底下发现了真正的良才,就绝对不放过,一定会推荐给皇上,而且他施恩从不求回报,总是默默地做。后来朝廷整理宋真宗的遗稿与修订史料时,他们无意发觉原来朝廷当中,有许多大臣及众多建功立业的栋梁之材,很多都是出自王旦的推荐。

后来,王旦病重之际,真宗忧心忡忡地问他:“将来朕该把天下大事托付给谁啊?”王旦勉强举起奏事的板笏①,一字一句地说:“以微臣的愚见,莫若寇准最为合适。”王旦病逝之后不久,真宗果然启用寇准为相。

王旦一生忠正清廉,而且度量之大,实在少见。在他的传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平常在家,家人从来没有见过他发怒。有一次,家人要来考验他是不是真正有涵养,就在他的肉羹汤里撒了一些脏的东西,王旦看了也不生气,他就只吃饭不讲一句话,旁人问他为什么不喝汤,他说:“我偶然有点不喜欢吃肉。”后来家人又在他饭里弄了一些脏东西,王旦就说:“我今天不喜欢吃饭,是不是可以另外做点粥?”家里人无不为他的修持、涵养而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人评价说:“魏国公(王旦封号)德量恢弘,从容大度,为国家举荐贤才,真诚地为国为民,是一个真正的忠臣。但他却经常称赞别人忠正,而且自己却不漏痕迹地做,让对方没有感觉,也不会跟对方邀功,他的心胸、度量是何其的宽广!”

王旦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廉洁之人,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置田宅家产?为什么不留给你的儿孙?”王旦当时就讲道:“儿孙当要自立自强,如果父母留下这些田宅财产给他们,无非就是要让他们造成不义之争而已。”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事实上,如果其中一德真正做到了,“八德”也做到了。王旦是一个忠臣,也是一个“八德”具足非常完美之人。的确,古圣先贤的点点滴滴,无不垂范于后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努力效仿啊!

【注释】①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

岳飞报国

岳飞兵寡,善破众军,尽忠报国,盖世功勋。

宋朝岳飞,他最擅长以少胜多,岳飞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力量,他拉的箭有三百斤,并且左右手都能开弓,所以人们都称他为神力。他在出生当天,天空有许多大鸟在他家的屋顶上,因此,父亲给他起字鹏举,名飞。

在他没有满月时,黄河决堤,母亲抱着他坐着家里的瓮顺流而下,后来平安活下来。他在十几岁时就读兵书《左氏春秋传》,对于忠贞报国的事情了如指掌。在十几岁时就跟周炯学箭,学得非常好。后来不幸老师过世了,每逢初一、十五在家祭祀老师,他的父亲、母亲又谆谆告诫他,一定要凭借这些武艺好好地报效国家。

岳飞出生的时候,北宋、辉中、金中发生战役,所以当时的国仇家恨铭记在心,一定要报效国家。因为他精通武术,又懂得兵法,作起战来比别人精明,以少胜多。在朱仙镇战役中,岳飞以五百人就破了兀①术所率领的十余万敌军,可见岳飞非常善战,是一个文武至全之人。但每次朝廷下来褒奖,他一定说:“这些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自己哪里有什么功绩?”所以,底下的人非常效忠岳飞,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杀得金兵闻风丧胆,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曾率军一直打到距离原北宋首都汴京附近的朱仙镇,很快就要收复汴京。然而,以奸臣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掌握了朝中的大权,秦桧平时在朝廷里跟岳飞有摩擦,所以处处跟岳飞过不去,想办法陷害他。秦桧与兀术私通说服宋高宗,一天之岳飞内,朝廷连发十二道金牌,让岳飞从前线回到杭州。他又设计把岳飞父子打入大牢,让大臣何铸来审判。当时何铸是一位忠臣,他举证了一些资料证明岳飞是清白的。岳飞被审问时,把自己的衣服撕毁给何铸看,母亲在他入伍前,在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何铸看到很惊讶,他也知道岳飞的忠心,就跟秦桧讲了这件事情,秦桧当时无话可说。可秦桧一心一意要害死岳飞,他看到何铸跟自己不是一路人,就改用万俟契②继续审判岳飞的罪,最后实在找不到罪名,就用“莫须有”这三个字来定罪,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害死了。

岳飞去世后,皇上封他谥号“武穆”,忠勇之将。他虽然被秦桧陷害,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成为名扬千古的抗金英雄。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们联想到民国初年书法家林闪之很有哲理的四句话:“有德有才(他会)爱才;无德有才(他会)妒才;有德无才(他会)用才;无德无才(他会)毁才”,这是用人的方法。有德有才会让更多的人贡献社会;无德有才祸国殃民,忌妒置人于死地,我们看到秦桧杀害民族英雄岳飞,但是他也没有好下场,夫妇二人至今还跪在杭州岳飞庙里,天天受到万人唾骂,真是弄权一时凄凉万古。当一个人有地位的时候,绝对不是用这个地位去弄权去享受,而是代表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老百姓服好务,造福于人民。

【注释】①兀:wù。②万俟契:mòqíxiè,秦桧的老师,万俟,复姓。

孟容制强

孟容执昱①,贷债令偿,不奉诏旨,抑制豪强。

唐朝许孟容在当京兆君的时候,遇到了保护皇宫的神策军官吏李昱。这些军吏,自己凭借特殊的权威就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借钱不还。这个李昱跟当地的富人借了八百万两,三年从来不提,富人就到衙门告状。

先前许孟容还没有到位时,这些神策军我行我素,没有章纪,为非作歹。孟容到职后,不怕权势把李昱抓了起来,收押在狱中,没收身上的武器,并立下契约,让李昱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欠债,否则要处死刑。当时军队里的同僚非常害怕,从来没有一个官吏敢办他们,碰到许孟容不怕权势。同僚向朝廷反映这件事,皇上派一位吏者让孟容将李昱送回军队里,孟容说:“我不能接受这个诏令,因为臣管辖的区域是陛下的相邻,如果不能抑制他们,如何能治理这个乡镇、这个都市,使这些地区得到安宁呢?李昱钱一日不还,就不可能送他到军中。”于是皇上体贴到孟容的一片苦心,就赞叹孟容,也肯定了他的做法。

富有的人经常放高利贷,固然危害社会很大,而借债不还会失去诚信,社会风气将会大乱。如果你袒护富有的人,是不对的;如果你矫枉过正,袒护贫民,也是不对的,如佃户抗租,欠钱赖债,使信用丧失,风俗败坏,这种现象跟掠夺没有什么区别。孟容刚直不阿,心地无私,皇上奖赏了他。

【注释】①昱:yù。

洪皓就鼎

洪皓不降,愿就鼎镬①,此真忠臣,光明磊落。

南宋的洪皓,奉了皇上的使命,到金朝里去做使臣。到了云中的地方,金朝里的人强迫他在刘豫部下去做事(刘豫原本是宋朝人,后降金人)。洪皓说:“奉了皇上的使命,走了万里的远路,哪里能侍奉两个主人?这是不可能的,我恨不得能把叛逆刘豫给杀了,哪里能忍受这种屈辱来侍奉刘豫而苟且偷安呢?如果让我投降,宁愿下油锅都在所不惜。”当时金中有一个叫粘没喝的大怒,要一剑将洪皓杀了,这时金兵里面有一个军官说:“这个人是真正的忠臣,不要杀他。”就替洪浩跪着请求。后来粘没喝接受了军官的请求,就把洪皓流放到了冷山这个地方。一直到了绍兴十二年时,他才回来。

洪皓在回来时,秦桧还当权,因为以前与秦桧有冤仇,秦桧在他回来时也屡屡向皇上说他的坏话,又被流放。当洪皓到秀州做司禄这样的小官时,碰上大水来临,许多食物不能及时发放老百姓,他就向陵守建议,发官库里的谷粮,直接给受难老百姓。而在当时绣州是粮食的转运战,米到此处要转送到一般小的城市,所以洪皓向陵守建议不转运,而卖给老百姓。当时郡守不敢担当,说:“不可以。”洪皓又说:“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十万人生命,希望郡守将粮发放给汲汲②可危的百姓。”后来太守也深受感动,这样就解救了十万人的性命。人们感之入骨,大家把他比喻跟佛一样救苦救难,悲天泯人,称他为“洪佛子”。在发水灾后不久,又遇到了盗贼,盗贼抢到洪家的时候,知道他就是洪皓洪佛子,盗贼说:“洪佛子不能抢。”可见,当时百姓是多么的尊重他,皇上在他过世后封他为“忠宣”的谥号。

历史记载,洪皓饱读经书,他的长子洪适③记忆力很强,次子洪遵举、三子洪迈,三个人都很会读书,都有过目称诵的能力,并同时考中,品性、文笔都兼备。高宗说:“洪皓能效忠宋朝,所以他的后人有这样的果报,闻名满天下。”

【注释】①镬:huò,古代的大锅。②汲:jí,急切的样子。③适:kuò。

孝孺①斩衰②

孝孺斩衰,草诏四字,振笔直书,燕贼篡位。

方孝孺(1375~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县北乡溪下村人。他是明初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从学于大学者宋濂,尽得其所学。方孝孺通经史,擅诗文,博学多才,但生性耿直,人称“正学先生”。

建文四年,明成祖朱棣(原封为燕王)起兵攻陷南京,推翻惠帝,夺取了皇位,而后,朱棣因方孝孺闻名,逼其为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自惠帝被害后,日夜恸哭。听到朱棣召见,就身穿麻衣,殿见朱棣。“麻衣”在古代称为孝服,方孝孺穿麻衣,一方面表示对惠帝遇难的哀悼;一方面是对朱棣篡夺皇位的仇恨。朱棣见方孝孺身穿麻衣,就走下台阶扶起方孝孺说:“你何苦呢?今天环境已经不同往日,哭也没用。我是效法周公辅佐帝王的。”方孝孺冷笑道:“成王安在?”方孝孺义正词严地反击燕王,弄得朱棣十分狼狈。

在周朝时,武王过世早,而成王年少,如果当时辅佐他这个人没有德行,没有大公无私,将无法治理周朝。周公将周朝的礼、乐全部建立下来,辅佐成王有六年,等到第七年成王长大了,周公就把所有的权力交给了成王,他没有因为他弟弟去世,而要篡夺国家大权,他只想治理好国家。所以周公在当时所作所为除了辅佐成王之外,还不遗余力地教他进退、应对等方面的礼仪和规范。因此,周公辅佐成王在历史上传为美谈,被后来许多人效仿。当时朱棣假借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软硬兼施,逼方孝孺为他草诏。方孝孺走到案前,从容提笔,写了大大的几个字“燕贼篡位”投笔于地。朱棣本待发作,忽然记起下江南时,有个叫姚广孝的人曾对他说:“殿下至京,希望保全方孝孺。若杀此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因而仍耐着性子对他说:“这是我家族中的事,先生何必这样自苦呢?”方孝孺听后,便声色俱厉,骂方孝孺不绝口。朱棣见此,再也按捺不住怒喝道:“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从容答道:“即使灭十族,又敢奈我何?”朱棣恼羞成怒,便下令拘捕方孝孺亲属,每捕到一个便当着方孝孺的面,捆缚杀戮。方孝孺仍面不改色,骂声不绝,但当他看到弟弟方孝友被捆缚带到时,便流下泪来。方孝友见哥哥流泪,便随口咏诗一首安慰道:“吾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当此间,华表柱头千载鹤③,旅魂依旧到家山。”

方孝孺宁死不屈,连他的弟弟也那样视死如归。他的门生卢原质、郑公智等都是宁海人,因都是方孝孺的学生而被杀,凑足十族之数。

在历史上记载有一千人左右被杀,有一千五百人被流放到边疆,朱棣手段毒辣,方孝孺是国家的栋梁大臣,他推出被斩时,写了绝别书,让人看到声泪俱下,被害时年仅四十六岁。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热门推荐
  • 彼岸画开

    彼岸画开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谁的叶寒,一直以为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只是自己而已,却在有一天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身体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她们是共同生活的灵魂,甚至曾经是完全相同的长相,只是她的死亡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另一个却还活着。她们拥有相同的梦想,一个选择痛苦的重生,是要梦想,不择手段,一个为了爱情和友情却愿意放弃一切,到底最后是谁的胜利,还是最终都只能沦为伤害?还是她们联手,轻易的让周遭毁灭?
  •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 盗爱妈咪甩爹地

    盗爱妈咪甩爹地

    时钟刚刚转到下午五点,许诺言就微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笔,回房,洗澡,换上前几天和老公一起出去买的黑色超短裙,然后在自己脸上涂涂抹抹,一边做着这些,她脸上的笑容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嘴里也在哼着轻快的歌曲,今天她心情很好,不为别的,只因为,今天是她和老公刘智勋的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她和智勋是大学同学,当年,她是学校的校花,而他则比她高两级,是学生会会长,两个同样都是风云人物,走到一起似乎也是理所当……
  •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她,横空穿越,强入衙门当女官,绝色倾国,腹黑惊人,指点江山谁人在,众多美男入梦来,濯濯之光,揭开了一幕幕人间的黑暗,丑恶……他,邪恶冷艳;他,温润如玉;他,狡猾如狐;他……“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难道这玉锷……”“这玉锷是在哪里得来的?”千里泽冷冷地问道。“喂,你先放开我,你不觉得这姿态很诡异吗?你真不懂……”“快说!”还没等昭茜反抗完,千里泽紧紧地绷着脸,冷声喝道。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一本书,让你成为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本书立足30岁这一特定人生年龄段,总结出33堂口才精华课,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30岁后你将在人生的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捡个仙君来压寨

    捡个仙君来压寨

    她容颜绝色,惹来桃花无数。奈何算尽天机,却终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前世她视他为仇敌,今世他费尽心思成为她的伴侣。一个对感情一无所知,一个断了情根,他所做的一切,会得到原谅吗?罢了罢了,她只是一只孤独的小狐狸,有如此芳华夫君在身边,还纠结个什么过往呢?这委实麻烦,左右她都不记得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独宠

    独宠

    前面的故事虽然有些慢热,但是后面的故事会很精彩,因为我们的成长需要时间,我们不是神人,可以一步登天,我只想写一个温暖的,两人可以比肩站在一起奋斗,和独宠我一人的故事…←☆→“你已经成为我的女人了,还敢给我四处勾引男人,你就这么的缺男人,既然你这么的想要,那就让我来满足你好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你的身体不是只对我有感觉,只想要我的吗?”←☆→“只要你愿意,我会一直养你,一直宠你,一直爱你,不管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你无聊了,我就把景津送给你玩,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保证柔软,质量上乘,童叟无欺。而那景津就是我。”←☆→“如果你们两个我都不想要呢?”“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死去活来,永生不得安息。”鬼魅一般恐怖却英俊迷人的他。“呵呵,你不会的。”恬静如羊脂玉湿润的他。“如果你们两个我都想要呢?”“呵!呵!相信我,你不会想知道这个后果的严重性的。”鬼魅一般恐怖却英俊迷人的他。“只要你想,我就可以答应。”恬静如羊脂玉湿润的他。←☆→一株浸了血的月光华,将两个毫无关系的人牵在了一起,而且他们只能和彼此展开最亲密的接触,否则疼痛难忍,一旦背叛,生不如死。如此诡异的状况,再出现一个恬静如羊脂玉湿润的他,又会如何?再加上一个鬼灵精怪的孩子出世后的乱喊爹,天下该乱了……←☆→“小子,我才是你老子,乖乖叫爹,不然打死你!”正牌老爹。“小朋友,要叫我爹爹哦,这样我就给你好多好多银子,有了银子你想要什么有什么。”披着羊皮实际却是成精狐狸的假爹。“那我能有两个爹吗?”单纯的宝宝。“你找死!”正牌老爹。“我才是你亲爹哦!”披着羊皮实际却是成精狐狸的假爹。“那我不要爹了。”“那我也不要你了。”作势要掐儿子的正牌老爹。“没关系,我要你好了。”把他当小狗摸摸的狐狸假爹。66666推介小楼《惑世星之公子无忧》大俗人《梦之情缘》独酬《红莲寄情》独酬******《花季,我卖我自己》l《魔君夺玉》《惑爱》悬疑言情新文《血染鸳鸯锦》陌上柳絮新作!《画心人》朴儿《泼墨桃花》光光无才《夜销魂》小黑扇难掩娇面笑《穿越时空之绝版丫头》水晶兔子日夜贪欢,稍纵即逝的大作《不准叫师父》
  •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关乎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关乎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关乎学校的事业发展和稳定,关乎教育的形象和行业作风;关乎“三个代表”思想的落实,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因此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与防范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学生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有关的。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安全预防知识,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面临危险时能够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