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600000010

第10章 我拒绝一切变化--神经链(2)

在演讲的过程中,有一个应用蔡氏效应的策略,那就是适当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蔡氏效应应用到演讲里叫作"空白效应")。在演讲中出现空白,听众的大脑就会一直想要完成整个过程,致使注意力不断提高。在广告学中,也可以应用蔡氏效应,所以广告都是插播的。插播广告不但不会给节目效果减分,反而会让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电视机里看《甄嬛传》,比自己在网上看要爽得多,原因还是蔡氏效应:不断插播的广告,会让电视机里《甄嬛传》比网络上一点儿不卡、一点儿没广告的在线播放体验要"爽",这都是插播广告的功劳。

蔡氏效应的生理基础是这样的。人的神经链经过三次完整的行为就能初步形成,因为每一次完整的行为都能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放一次电。每一个完整行为,可以细化三个步骤:要做这个行为的想法→进行阶段→做完,这三个步骤对应着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放电过程:准备放电→积累电压→放电成功的过程。

比如要让醉汉形成"地板=睡觉"的神经链。我们已经知道两个神经元之间要有一次完整的经历,才能放电一次,之间进行第一次尝试链接;第二次再有一次完整经历,就再放电一次,建立一点点链接;第三次再有一次完整经历,使得神经链初步完成,就可以让醉汉认为"地板=睡觉"了。

而万一经历不完整的话,会怎么样?地板出现了,醉汉想躺下,放电准备;于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开始积攒电能,积累电压,准备放电。一切就绪,就等他躺下就放电了……这时电话响了,他不得不去接电话。

一切都结束了吗?不。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电压还在,它没有释放!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积蓄着还没有放电的电压,会让神经元觉得憋得慌。而且,这个电压就永远存在在那里了,这就是蔡氏效应的生理基础。

一件事儿没有被完整地做完,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电压就会一直存在,总会有释放的需求。它才不管这个神经链是否能经历三次并最终形成,也不会管你是不是会觉得不舒服呢!反正这个没有被释放的电压的神经元是不舒服的,它会不断积累电压,不断提醒你:注意,这里还有活儿没干完呢。

有了电压,就得释放。你觉得这是坏事儿还是好事儿?我说,这只是我们的生理基础,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它让服务生记得所有没付过钱的就餐者,也让醉汉总有一天必须睡一次地板才行,它只是让任何事情必须完整地做完,必须被了结,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神经元之间的放电被延迟,就可以叫作"半途效应"。应用在成功学里,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积累的时间越长,爆发力就越大。英语里把这种人称之为叫作"lateboomer"(发育晚,一发育就爆发),或者叫作"蘑菇原理"。蘑菇原理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当时许多年轻人生活并不太理想,就经常自嘲"像蘑菇一样活着"。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失败者,而是"尚未成功者"。

有一位心理学家名叫桑代克,他侧重研究惩罚性神经链,他认为学习就是试错,积累的错误越多,学得越多,成功越有可能出现;另一个叫作斯金纳的心理学家则侧重研究奖励型神经链,他认为一切都可以通过小步强化积累。比起这两个,我最喜欢科勒(WolfgangKohler)的顿悟理论:科勒把黑猩猩苏丹利关在一间放置着数个零散箱子的房间里,然后在屋顶上挂了一串香蕉,苏丹利怎么都够不到它。苦思冥想了数日后,苏丹利终于顿悟,它把箱子摞起来,并拿到了香蕉。黑猩猩的智慧是有限的,也没有得到任何来自科勒的提示,但经过几天的思索,它终于变"聪明"了。这也说明,两个神经元之间虽然不能放电,但是,积累的电压越来越大,总有会放电的时候;而一旦放电,就让苏丹利的智力得到了瞬间爆发式的突飞猛进。

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在退休好多年后,居然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赋,七十五岁开始学画,八十岁举行首次个人画展。于是神经元放电不成,又产生了个新词--"摩西奶奶效应"。

其实,不管是蔡氏效应、蒙太奇效应、顿悟效应、大器晚成效应、蘑菇效应、摩西奶奶效应……都在说明半途而废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美丽即美德:漂亮的人怎么会是罪犯?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研究,让人们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具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具中等魅力的,然后让人们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照片上的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

"光环效应"是奖励性神经链的一个佐证。我们对他人的评价会被其外表所左右,如果一个人长得漂亮,那么我们的情绪就会良好。于是,所有把良好情绪打包起来的神经链都开始起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应当拥有那些品质,比如善良、聪明、理智等等,直到有相反信息出现。所以,名人的丑闻,才能称得上丑闻,而我们自己如果有不好的行为,基本上都称之为不良习惯。

1977年,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E.Nisbett)开始对"美丽即美德"的现象进行调查,他们想知道耶鲁大学的学生是如何给老师打分的。

学生们被分成两组,分别看两段同一讲师的不同视频,要求学生们在看完视频后给老师的口音打分。这个老师有浓重的比利时口音。其中的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老师西装笔挺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而另一组学生看了这个老师胡子拉碴地回答同样的问题。

第一组学生认为他的口音很有魅力,第二组则不然。而且,在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学生们试了很多次都给出了同样的评分,而且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评分。实验结束后,学生们被暗示,自己对老师的外表喜欢与否可能影响了他们的评分,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解释说,他们对老师口音的判断,完全取决于他说话时表达是否充分,和他的穿着打扮与长相等外在因素完全没关系。

同理,美国的司法实践中的"陪审团"饱受诟病,因为一般长得漂亮的、帅的嫌疑人,经过陪审团合议,都会和法官的判断相差甚远。

中性神经链:你不打呼噜我怎么睡啊?

最近有人对猴子做研究,他们带来一只猴子,把它一只手的四根手指压住,在另一根手指(大拇指)上掰来掰去。一次又一次地做,做了成千上万次之后,就发生有趣的事情。你每次弯动猴子的这根手指时,都可以想象是在猴子的脑袋里把神经元一个个地连接起来,动一次猴子的手指就做一次链接,动两次就做两次链接,做了成千上万次之后,猴子此时已经被连线好去这么动了。

--选自安东尼·罗宾的演讲

奖励性和惩罚性的神经链形成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种是中性的,和情绪没有关系的。有些人的脑袋一碰枕头就犯困,有洁癖的人看到脏东西就擦。还有个故事是这样的:老婆埋怨了老公一辈子,说他睡觉打呼噜,老公就去开了好些药,很管用,但老婆晚上睡不着了,翻来覆去的,最后忍不住大叫:"你不打呼噜我怎么睡啊!"还把他的呼噜药都给扔掉了。

中性神经链完全依靠不断的重复行为所形成,它能使一个东西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形成的过程会比较慢,但是一旦形成就会牢不可破。张大千是个大胡子,胡须垂到肚子上。有人好奇地问他:"你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放被子外面,还是被子里头呢?"他一愣反倒答不上来了。结果,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把胡子先放在被子外头,觉得不对劲儿;又放在被子里面,觉得不自然,结果一宿没睡好。同时还说明,中性神经链对睡眠来说是非常有启发的。如果每次躺下就睡,不困不睡,那么枕头和睡觉之间就建立了稳定的中性神经链;反之,如果人们总是躺在床上看电视,倚着枕头看书,就会建立起"躺在床上+不睡"和"倚在枕头上+不睡"的稳定的神经链,从而破坏"枕头=睡觉"的神经链,因为那中间的部分正储存着我们最顽固的习惯。

固执的中性神经链在我去西藏时发挥了作用。记得第一次吃糌粑的时候,我觉得很腥,吃了特别不舒服,其实这就是神经链在捣鬼。看起来仿佛是身体在拒绝糌粑,但是身体怎么会拒绝脂肪和淀粉呢,拒绝它的实际是神经链,是神经链认为这不是食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助手去拜访某个社区里三分之二的家庭主妇,让她们把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有一半人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助手再次拜访这个小区里所有的家庭主妇,请她们把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很不美观,之前未被拜访的那三分之一主妇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同意放大招牌;而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中有百分之五十五的人同意放大招牌;曾经没同意放小招牌的家庭主妇中,有百分之十七的人同意放置。弗里德曼把这种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是中性神经链的一个变形应用。

这个原理还有很多叫法。比如"温水煮青蛙效应":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就会一下子跳出来;把它放进温水,然后再慢慢升温,青蛙就会一直若无其事地待在水里,直到被煮熟;比如"秃头论证":如果发生"鬼剃头",一夜掉光头发,或者是某个理发师技术不到位,没把顾客的头发理好,到最后只能给他剃个秃瓢,人们就会暴怒、恐慌;但是,如果人们只掉了一根头发,就不会那么担心;再掉一根,也不担心;慢慢地也就觉得掉头发是很正常的事情,最后变成秃头了,也觉得是正常结果。再比如,往一只骆驼身上放一根稻草,骆驼不会有负重感,再加一根,骆驼还是没有反应,又加一根……直到最后一根轻飘飘的草压到骆驼身上后,骆驼就被压趴下了,这就是著名的"一根稻草压死骆驼"的谚语,又叫"稻草原理"。

从中性神经链的形成角度来讲,各种仪式都是很重要的,绝对不会形同虚设。比如在封建社会,娶个媳妇要三媒六聘、八抬大轿、跨火盆、射三箭……虽然夫妇双方都经媒妁之言,在洞房是第一次见面,但大多数都会厮守终生、相扶到老。为啥?经过这么多道仪式,中性神经链形成得太牢靠了。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中国式人际关系

    为什么你才华横溢却总是不得成?为什么能力不如你的人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你是否想过你在人际关系中出了什么问题?系是为人处世得以进退自如的根本,本书针对中国人的生活传统、思想模式和生活模式,阐述百姓身边的关系学,教给你圆处世的技巧和睿智生存的哲学。
  • 你可以更聪明

    你可以更聪明

    受益一生的思维方法全集,全方位开发大脑潜能,百分百提升思维能力。十几种经典思维方法,上百个全脑思维游戏。让我们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一起思考,你可以更聪明。
  •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杰出男子汉青春讲义

    男子汉们,也许你正在独自面临这个社会中的种种挑战,也许你正在面临人生重大的选择,也许你正苦于找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12堂人生必修课让你体会到希望、自信、快乐和坚强……增长才干,找回曾失去的自信,告别平庸,告别人生的茫然。
  •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本书系统阐述了记忆力训练的意义以及记忆力训练的各种方法,这是我们在记忆力训练领域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研究之后的深度思考结晶,无论对记忆力的学习者还是从业者,或是孩子的家长,相信都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都市龙极高手

    都市龙极高手

    一个夜晚,没有月光,伸手不见五指。有光,是刀光,有影,是剑影,有人,是站着的活人,还有躺在地上的死人。最当中的十几个黑衣人,正手持锋利的武器,向着一老者劈了过来!风起,云动,那个老者就站着,一动也没有动。不,他还是动了,但看不清他的影。嗤嗤嗤嗤……无数道破空之声响起!一阵的剑影之后,紧接着便是无数声闷哼,地上也只留下了十几具死尸,地上鲜血横流,腥气冲天。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金牌相公腹黑妻

    金牌相公腹黑妻

    舒清鸾,相府嫡长女,知书达礼,温婉淑雅,是内定的太子妃人选。眼见圣旨即下大婚在际,却被人捉奸在床。“孽货!不知廉耻!让她去死,免的败了我舒家的门!”生父绝然拂袖而去。“你无情,休怪本宫无义!”曾经誓言相对的男人,欲将她杀之。“姐姐,何以你要如此不堪?”姐妹情深的妹妹言辞指责。“鸾儿,你让姨娘很失望。”疼爱有佳的姨娘恼羞成怒。三尺白绫,结束自己。再次睁眸,绝地反击。你不让我好过,我便让你生不如死!【片段一】:夜美人出浴……男子灼目相视她泰山蹦于前不惊色,一抹娇娆尽显风华绝代:“王爷可还满意所见?”他倾城一笑:“本王绝对相信自己的眼光。”【片段二】:“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王爷何须为了一件衣服而失去手足?”十足挑衅的话对着他说,十分暧昧的眼神对着她看。她星眸潋滟,嘴角微扬,露着一抹比之狐狸还要狐狸的狡黠笑容:“王爷,有人想穿你的衣服,你给穿不给穿?”他眉头不带半皱一下,杯盖轻叩杯沿,风淡云轻:“谁动我衣服,我砍他手足,谁动我手足,我让人穿他衣服!夫人若是喜欢,本王找足一队人去穿了他的衣服。”她嘴角含春,笑如桃花:“不好意思,我家王爷没有与人共穿衣服的癖好。您若有此癖好,请另寻他人。恕我们夫妻不奉陪!”
  •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战术原则,以及它的谋略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史学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都重视它。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它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蜚声于世界军事理论界,载誉于世界文化史。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就是两本书;办事兼传教之一曾国藩誉其为处世为人之圣典;经营之神松下幸这助誉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它已被译成英、俄、日、德、意、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出版。
  • 他爹,认命吧

    他爹,认命吧

    但是,本是个快乐无忧的实习小护士,谁能告诉她,可为什么穿成了一个“木乃伊”?好吧,为什么当她打算与大酷男结婚的时候,哪知从楼梯上摔下来居然就穿越了。看在一直照顾她的大酷男的份上,她原谅那个让她来到这里的命运之神。穿越也就算啦,她居然怀孕了!--情节虚构,想她沙箬,请勿模仿
  •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共分为五个大章:好员工才会成功,好员工擅长合作,好员工明白事理,好员工掌握规律,好员工知进识退。书中案例经典、论述深刻,是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冷血傲妃:纯情皇上追邪妻

    她是现代金牌杀手,一朝重生乱世,她女扮男装从军南征北战,占卜观天象,运筹帷幄的指点一切,十三岁便在那乱世战场杀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万人敬仰的镇国将军。十三岁神将,却无人知将军本是女儿身,圣旨下,迫娶当朝公主,同房三年却不知公主本男儿身。一朝本性暴露,风云人物争着要,异国太子:嫁我,并肩指点江山,许你一世恩宠。天下首富说:用天下钱财买你一生相伴。他说:“若我为皇,你必为后,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看她最后选择了谁?谁有是谁的归宿?异国太子?天下首富?还是他?
  • 庶女传奇之翻手江山

    庶女传奇之翻手江山

    穿越到深山老林,遇到一贫如洗体弱多病烂好心的废柴男,顺手又捡一个骗吃骗喝小乞丐。莫名其妙被追杀,逃难漂泊也不可怕。黑衣刺客,异族王子,狠毒女侠,对我不利的统统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