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000000005

第5章 袁氏世范(4)

同住在一起的父亲、兄长、儿子、弟弟,好人和坏人各占一半。如果顽劣、懒惰、刻薄、不爱惜家产的人先死,这个家庭的兴盛就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慈善、忠厚、勤劳、谨慎的人先死,这个家庭就很难继续了。谚语说:“不要说家庭不兴旺,而是使家庭兴旺的子女还没出生。不要说家庭没有破败,而是使家庭毁灭的子女还没长大。”也就是这个道理。

男女不可幼议婚

【原文】

人之男女,不可于幼小之时便议婚姻。大抵女欲得托,男欲得偶,若论目前,悔必在后。

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男女之贤否,须年长乃可见。若早议婚姻,事无变易固为甚善,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或所议之婿流荡不肖,或所议之女很戾不检。从其前约则难保家,背其前约则为薄义,而争讼由之以兴,可不戒哉!

【译文】

人们不可以在儿子、女儿幼小的时候,就替他们商量婚姻。因为女子想找到依恋,男子想得到配偶,如果只就眼前的情况来定,日后就必定会有悔恨。

大概富贵盛衰,变化很快,不能经常。男子女子究竟好不好,也要等到长大以后才能看出来。如果很早就商量了婚姻的事,事情没有变化,固然很好。可是如果以前富有现在变穷了,如果以前很显赫现在下台了,或者如果商定的男孩长大后放荡不贤良,商定的女孩懒惰不检点,那么遵守以前的婚约,就难以保住家庭的幸福;背叛以前的婚约,就是不讲义气。这样纷争和官司就会时有发生。一定要慎重而为。

议亲贵人物相当

【原文】

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苟人物不相当,则子女终身抱恨,况又不和而生他事者乎!

【译文】

男女之间谈婚论嫁,不可以贪图对方家庭地位高,或财产丰厚。如果人不相配,那么子女会一辈子都怀有遗憾的,更何况还会因为两人不和而产生其他纷争的事呢!

媒妁之言不可信

【原文】

古人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覆。绐女家则曰男富,绐男家则曰女美。近世尤甚。绐女家则曰男家不求备礼,且助出嫁遣之资;绐男家则厚许其所迁之贿,且虚指数目。若轻信其言而成婚,则责恨见欺,夫反目,至于仳离者有之。

【译文】

古人说周人厌恶媒人,因为她们的话反复多变,欺骗女家就说男家很有钱,欺骗男家就说女方很漂亮。近来的媒人更是如此。欺骗女家就说男家不要求礼仪齐备,并且要帮助出陪嫁的钱物;欺骗男家就答应要带来大量陪嫁,并且夸大数目。如果轻易相信了媒人的话而结了婚,就会责怪和气愤自己被欺骗了,夫妻两人反目为仇,闹到离散的也有很多人。

分给财产务均平

【原文】

父祖高年,怠于管干,多将财产,均给子孙。若父祖出于公心,初无偏曲,子孙能各戮力,不事游荡,则均给之后,既无争讼,必致兴隆。

若父祖缘有过房之子,缘有前母后母之子,缘有子亡而不爱其孙,又有虽是一等子孙,自有憎爱,凡衣食财物所及,必有厚薄,致令子孙力求均给,其父、祖又于其中暗有轻重,安得不起他日争端。

【译文】

父亲、祖父上了年纪以后,不再想管事,大多将财产平分给予孙。如果父亲、祖父能用公平之心分配财产,本来就不偏向哪一方,而子孙又能一起努力而不游手好闲或放荡不羁,那么平均分得财产之后,就没有争吵和打官司的事,一定会兴旺发达。

如果父亲、祖父因为有过继的儿子,因为有亲妈和后妈的儿子,因为有儿子死了而不喜欢的孙子,又有虽然都是一样的子孙,却厌恶和喜欢各不相同,这样凡是给予衣服、食品等财物,必然有多少不等,使得子孙竭力要求公平对待,而父亲、祖父叉在中间暗地里有轻重偏向,这样岂能不引起以后的矛盾呢?

遗嘱公平维后患

【原文】

遗嘱之文皆贤明之人为身后之虑。然亦须公平,乃可以保家。如劫于悍妻黠妾,因于后妻爱子中有偏曲厚薄,或妄立嗣,或妄逐子,不近人情之事,不可胜数,皆所以兴讼破家也。

【译文】

遗嘱是贤良的人为自己死后的事考虑而立的。然而也必须公平才可以保住家庭的和睦。如果被凶猛狡猾的妻子逼着,便在妻子儿女中有所偏心,或者妄自定下继承人,或者妄自驱逐儿子,做很多不合乎人情的事,这都会导致官司的发生,使家庭转为衰落。

遗嘱之文宜预为

【原文】

父祖有虑子孙争讼者,常欲预为遗嘱之文,而不知风烛不常,因循不决,至于疾病危笃,虽心中尚了然,而口不能言,手不能动,饮恨而死者多矣。况有神识昏乱者乎!

【译文】

父亲、祖父有担心子孙会发生矛盾的,因而经常想事先立下遗嘱。却不知道就像风中的蜡烛一样,到了疾病危险的时候,虽然心中还明白,嘴却不能说话了,手却不能动了,怀着遗憾而死去的太多了。更何况还有很多神志不清的人呢!

第二处己

人之智识有高下

【原文】

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著,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

【译文】

人的智力及知识水平本来就有高低之分,如果两个人的水平相差太大,那么,智力及知识水平高的人看待水平低的人,就好像登高望远,一览无余;而智力及知识水平低的人看水平高的人,就好像站在墙外想往墙内看一样,无法看清。如果两人水平相差无几,那么还可以相互交流,如果二者相差甚远,那么,水平高的人就不必去理水平低的人了。因为即使交流也是白费话语。这就好像下棋一样,双方水平差不多,还可以对弈,如果是一个国手与一个棋盲对弈,其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呢?

处富贵不宜骄傲

【原文】

富贵乃命分偶然,岂宜以此骄傲乡曲!若本自贫窭,身致富厚,本自寒素,身致通显,此虽人之所谓贤,亦不可以此取尤于乡曲。若因父祖之遗资而坐享肥浓,因父祖之保任而驯致通显,此何以异于常人!其间有欲以此骄傲乡曲,不亦羞而可怜哉!

【译文】

富贵是命中偶然发生的事,怎么能因此而在家乡炫耀!如果本来很贫穷,后来经过苦心经营而发财致富;本来是一个平民,经过自身努力而身居高位了,这种人虽然被人称为有才能,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家乡过于招摇。如果是凭借着祖先的遗产过上富足生活的人,倚靠祖辈、父辈的保举而获取高官的人,他们与常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之中居然还有人想在家乡人面前骄纵,这种炫耀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更是可怜的。

礼不可因人分轻重

【原文】

世有无知之人,不能一概礼待乡曲。而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见有资财有官职者则礼恭而心敬。资财愈多,官职愈高,则恭敬又加焉。至视贫者、贱者,则礼傲而心慢,曾不少顾恤。殊不知彼之富贵,非我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长厚有识君子必不然也。

【译文】

社会中有一些无知的人,他们对父老乡亲不能一概以礼相待,而是因人而异,以富贵贫贱为标准来划分出高下等级。他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总是恭敬有礼,而且钱财越多,官职越高,他们就越发恭敬。而当看到贫穷的平民百姓时,就非常傲慢而毫无礼貌可言。他们很少去关照、周济那些贫贱的人。殊不知,他人的富贵不是我的荣耀,他人的贫贱也不是我的耻辱,为什么要用不一样的标准来对待别人?德高望重的人一定不会这样做。

穷达自两途

【原文】

操履与升沉,自是两途。不可谓操履之正,自宜荣贵,操履不正,自宜困厄。若如此,则孔、颜应为宰辅,而古今宰辅达官,不复小人矣。盖操履自是吾人当行之事,不可以此责效于外物。责效不效,则操履必怠,而所守或变,遂为小人之归矣。今世间多有愚蠢而享富贵,智慧而居贫寒者,皆自有一定之分,不可致诘。若知此理,安而处之,岂不省事。古代人物【译文】

品德的好坏与官职的高低,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不能说品行端正,自然就能得到荣华富贵;也不能说品行不端,就一定会被遭受厄运。如果真是这样,孔子、颜回等人就应该当上了宰相。而事实上,古往今来的宰相和达官中有不少人就是小人。提高自己的修养自然是我们所应该做的事,不能因此而带有什么功利目的。否则,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然会放松了在品德方面的修养,原本奉行的信念有所改变,就会沦为一个小人。如今,世间有很多愚蠢的人在享受着富贵,而聪明的人却很贫寒,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必深究。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泰然处之,岂不少些烦恼!

世事更变皆天理

【原文】

世事多更变,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见目前稍稍荣盛,以为此生无足虑,不旋踵而破坏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换甲,则世事一变。今不须广论久远,只以乡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论目前,其成败兴衰何尝有定势!世人无远识,凡见他人兴进及有如意事则怀妒,见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则讥笑。同居及同乡人最多患此。若知事无定势,则自虑之不暇,何暇妒人笑人哉!

【译文】

世间的事情变化莫测,这是自然规律。现在,好多人往往看到眼前的事业稍有兴盛,就以为此生再没有值得忧虑的事了,可是,接踵而来的却是事业的失败,这种情况很多很多。天干十年一换,世上的事情也随之一变。不必说得太远,只把家乡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情与眼前的情况相比较,就会发现,成败兴衰哪里有不变的呢?世上有些人没有远见,一看到别人事业兴旺、称心如意,就心生嫉妒;看到别人事业受挫折、不顺心时,便讥笑人家。同家族和同乡之中,有这种毛病的人很多。如果明白凡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那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恐怕还来不及呢,又哪里有时间去嫉妒别人呢?

人生劳逸常相若

【原文】

应高年飨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飨富贵安逸至老者。早年登科及早年受奏补之人,必于中年龃龉不如意,却于暮年方得荣达。或仕宦无龃龉,必其生事窘薄,忧饥寒,虑婚嫁。若早年宦达,不历艰难辛苦,及承父祖生事之厚,更无不如意者,多不获高寿。造物乘除之理类多如此。其间亦有始终飨富贵者,乃是有大福之人,亦千万人中间有之,非可常也。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即飨富贵至终身。盖不知此理,而又非理计较,欲其子孙自小安然飨大富贵,尤其蔽惑也,终于人力不能胜天。

【译文】

如果想要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须在年轻时历尽辛苦。没有人能从年轻时直到年老一直享受富贵安逸的生活的。早年科举及第以及早年就在朝中为官的人,到了中年之时仕途必定会不顺畅,只是到了晚年才能获得荣贵显达。有的为官之人,虽然在官场上没有什么不如意之事,可是家中却生活窘迫,常常要为吃穿发愁,为儿女的婚事担忧。如果早年官运亨通,没有品尝过生活的艰辛,又继承了父祖的一笔遗产,更没有遇到过任何不如意的事,这种人大多不会长寿。造物主对人的命运的安排大多如此。在生活中也有一些自始至终享受富贵的人,这是有大福的人,这种大福之人在千万人中才有一个,实在是极其特殊的。现在的人往往都是机关算尽,幻想不经历劳苦就能永远享受荣华富贵。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且还要毫无道理地算计着,想让其子孙从小就能享受大富大贵的生活,这就更无知了。其最终结果还是人力不能胜过天命。

忧患顺受则少安

【原文】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如者。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其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译文】

人生在世间,自从有了知识,就有了忧患和不如意的事。小孩子的哭叫,都是因为某些事没有满足而致。一个人从幼年到少年再到壮年,最后到老年,如意的事常常很少,而不如意的事却常常很多。即使大富大贵之人,虽天下人都敬慕他,认为他过的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但是,这种人也各有各的烦恼,与贫穷的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二者所忧虑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所以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为缺陷世界。人生不可能一切都能让人满意,能明白这个道理而能顺乎自然的人,就能得到一些安慰。

谋事难成则永久

【原文】

凡人谋事,虽日用至微者,亦须龃龉而难成,或几成而败,既败而复成。然后,其成也永久平宁,无复后患。若偶然易成,后必有不如意者。造物微机不可测度如此,静思之则见此理,可以宽怀。

【译文】

大概人们要干一件事,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必须是经受一些磨难还未必成功,或者快成功时又失败了,失败之后又再成功。只有这样获得的成功,才能真正永无后患。相反,如果靠偶然的机会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日后一定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大千世界,事物发展变化就是这样深不可料。静心思考一下,便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事情的成功和失败也就可以想明白了。

性有所偏在救失

【原文】

人之德性出于天资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习为而补之,则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径行,故多失。《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也。后世有以性急而佩韦、性缓而佩弦者,亦近此类。虽然,己之所谓偏者,苦不自觉,须询之他人乃知。

【译文】

人的品性是天生的,而且各有不足之处。有学问、修养的人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因而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它,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普通的人不仅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反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去为所欲为,以致造成许多失误。《尚书》中说的九德,是指“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这些都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这些都是通过学习而养成的。这就是圣贤之所以为圣贤的原因。后世有一些性急的人就佩带韦皮。性子慢的人就佩带丝弦,也就是这个原因。即使这样,自己的不足之处,苦于自己无法知道,就必须向别人请教。

人行有长短

【原文】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译文】

人的品行虽然有不足,但是他也必然有长处。与人交往,如果只看别人的短处而无视别人的长处,那么,就一刻也难以与人相处。反之,如果能常想着别人的长处,而不去计较别人的短处,便能与人友好相处。

人不可怀慢伪妒疑之心

【原文】

同类推荐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热门推荐
  • 绝对0℃情人(大结局)

    绝对0℃情人(大结局)

    夜总会庆祝恢复单身的party上,庆祝恢复单身的苏飘遭遇了神秘的黑街阔少,一晚无意义的放纵自此拉开了一段纠结的感情戏之幕……他是火焰男。她是冰山女。他是热情仗义的黑街阔少。她却是冷艳冷静的外科圣手。他是本市最大最嚣张的夜总会幕后老板,旗下美女众多,夜夜笙歌!她结婚三年却还是……丈夫娶她只是为了她父母的遗产!她的小叔是警察,爱她却眼睁睁地看着哥哥娶了她……当冰山vs火焰时,她是继续做不化的顽冰还是绕指柔的水?当XXvs白道时,她最终的选择又是什么?两个人的爱情之路三人就显得拥挤了,谁甘心将自己的爱拱手让人,谁又将为爱而战……
  • 丞相的新娘

    丞相的新娘

    “碧落,我这里有一盒上好的绿豆糕,只要你玉手轻轻将绣球抛下去,这一盒绿豆糕就全归你了!”郑氏诱惑的说道。肚子里的谗虫被唤醒,婚事?绿豆糕.最终她为了一盒绿豆糕选择了抛绣球。“买大.买小.买定离手.”“我压大!”金碧落将手里的最后一块绿豆糕压在‘大’上面众人惊异“你压绿豆糕?”“恩!”碧落傻傻的点点头,希望这个绿豆糕可以赢回更多的绿豆糕。欧阳耀祖极度郁闷的问道“难道你离家出走的时候就没有带银子?”“没有,我只带了绿豆糕”碧落嘟嚷道。“那你知不知道没有银子就买不到绿豆糕?”欧阳耀祖忍不住笑道。“知道,可是银子太重所以我就只带了绿豆糕!”金碧落边说边抢过他手里的绿豆糕塞在嘴里。============================================
  • 父亲的王国

    父亲的王国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人生方圆全书

    人生方圆全书

    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刀马旦

    刀马旦

    周海亮,《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杂志汁签约作家,《新锐作家》、《小小说火山屏》、《月明中》等文学刊物顾问,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之一。周海亮的文笔很细腻,很温馨,文章虽短,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末世超级保姆

    末世超级保姆

    莫栗穿到死亡率略高的末日漫画里,还成了男配的炮灰姐姐。看着自家超级可爱的弟弟,莫栗决定要让他们远离玛丽苏女主。咦?那几位小正太都挺可爱的嘛,全部拐过来做弟弟,一个都不留给女主荼毒。弟弟越拐越多,形势好像有些不对……等一下!大姐大可不是你们的保姆啊喂!(T▽T)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如花美眷

    重生之如花美眷

    如花美眷,终抵不过似水流年。他,连中三元经世之才,然却是她苏慕云的杀身仇人;枉死之时,她指天发誓若有来生,定叫这些害她之人生不如死,血债血偿!而老天,果然有眼。再睁眼,竟然得以重生!…他,貌如神祇,世间之人事无不在他的算计之中。这一世,他却为了她--苏慕云,将天下当成了手中的棋子…*****重生后片段一******“苏慕云,你不得好死。”男人腥红的眼,恨不得在她身上盯出个洞。“是吗?”苏慕云看着眼前的男子,冷冷一笑,“可惜,你看不到。”*****重生后片段二******“慕云,你听我说,不是这样的,你…”“你去跟我母亲说,跟苏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命说吧,告诉他们,你做了什么。”“不…,我不想死,我不想死…”然不任女人如何挣扎,最终等待她的仍是那泛着寒凉,森冷的刀光。*****重生后片段三******“为什么要帮我?”苏慕云屏了声息看着眼前的男子,因着男子身上的凛冽之气太重,她不敢靠前,三步之外便止了步子。男子独饮独酌,如瀑的青丝凌乱地洒于身后,一双极好看的眉,眼角微微向上扬起,勾人心弦。狭长的凤目牢牢盯着亭下的水面,若有所思。“你不知道?”苏慕云摇头。男子忽的便绽唇一笑,如春晓之花。“因为你将会是我的妃。”*娘子完结文*《嫡女恶妾》《二品嫡女》《高门奴妃》
  • 前妻要翻身

    前妻要翻身

    简介:她十二岁给了自己一个赌局。若他们安安分分,她便龙潜海渊,若他们翻动涛浪,她便覆海相还。她从忘情的云端跌落,那么,就拿这个天下来作赔吧。她说,我此生最不需要别人的牵挂。她说,我希望我的一生,什么都不用得到,便什么都不用承受。她说,我只是不甘心,铁杵磨针了十几年,却还是没有等到无心的那一天。她说,今日,不过是来告别罢了。她说,我不会杀你,也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杀你。我给予你最大的惩罚,便是让你尽可能长久的活着。※※※※※※※※※※※※※※※※※※※※她不是那个一心求取佛道的僧,自然不会一悟凡尘遁入空门。她是俗人一个。只是不信永恒,不屑慈悲。只是未及心动,便已无情。只是心太坚硬,不等遇到那僧所遇一般美丽的障,便已经风蚀斑驳了感性。能不能遇上,能不能落入,能不能沉醉一场,其实都已不重要。因为,她已经成了如今的模样。※※※※※※※※※※※※※这是一个腹黑冷血的女人,她的出生为着悲悯之名,却行着屠心之事。她一路行来,骨子里都是强势而恣意的做派,字典里没有软弱二字。你若爱她,那便是你的不幸。你若能从云端抓住一角她翩飞的裙裾,那么,那是你的幸。★★配角一枚★★【姬未央语录】一他是红尘中借宿佛祖的姬未央。冰寒广漠的北地,他和心爱的女子等待黄沙漫漫的残阳,却分别在白雪纷飞的暮冬。他一生的梦止步于佛祖的门外,所以无望的姬未央至死也不可能再前进一步,亦,无法回头。颓倒的姬未央抱着死去的女子跪在冰冷的雪地,黄沙尚在雪白之下,可他的一生,已然随着那人而去。二佛祖的觉明带着未央的记忆敲着木鱼吟唱,满殿余韵悠长。那一年,我怀抱着贪念绝望的寻求救赎,冰雪茫茫,我悲喜耗尽……那一年,我跪看你神秘的法相,磬声回荡,庄严的凝望中,我发落如雪……那一年,佛祖的屋瓦下我曼声颂唱,蒲团上结伽而坐的,是魔鬼,还是虔诚的信奉者?佛祖,荒原雪漠寒冷,我死在朝拜你之前。所以人世浮沉,我却再也无法悲悯。三那些人整日狂热的追求虚妄伤人的假正义,可曾回头看过家中霜白的父母,可曾温柔体恤过痴情的妻子,可曾一手拉扯过襁褓中的婴儿?他们自称侠义,却挥着屠刀踏碎了多少人的家庭?所以他给了他们一个‘三十年’,若他们回头,就该抓住这三十年,洗去杀戮的心,回到慈父严母的身边,回到儿女成群的天伦之乐里面。可惜没有一个回头,全都走火入魔的抱着以身殉道的所谓大义,毅然决然的将利刃cha进自己的心窝。到底是什么东西迷住了世人的眼,让他们看不到儿女真情?手执杀戮的利刃挥舞着叫嚣着要扶持真善,可是那脚下踏碎的,是什么呢?★第一次写文,纯属课外制作,请多多支持鼓励,诚求票票或留下脚印,感激不尽!★重磅推荐好友的文彼时花开《皇帝你算什么东西》绝对精彩!聪明女主与强势帝王!推荐:步行街红楼之溶情惜黛寒玉无心《轮回之狐》风笑花落:漏网千金哪里逃柠檬笑:弃妃欠调教紫玉丁香《绝色逃妃倾天下》魏春丽《就花阴》
  • 重生之小麦加油

    重生之小麦加油

    生命有太多的遗憾,我只想拥有闪光的一面.不要那么多,只要一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