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000000005

第5章 袁氏世范(4)

同住在一起的父亲、兄长、儿子、弟弟,好人和坏人各占一半。如果顽劣、懒惰、刻薄、不爱惜家产的人先死,这个家庭的兴盛就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慈善、忠厚、勤劳、谨慎的人先死,这个家庭就很难继续了。谚语说:“不要说家庭不兴旺,而是使家庭兴旺的子女还没出生。不要说家庭没有破败,而是使家庭毁灭的子女还没长大。”也就是这个道理。

男女不可幼议婚

【原文】

人之男女,不可于幼小之时便议婚姻。大抵女欲得托,男欲得偶,若论目前,悔必在后。

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男女之贤否,须年长乃可见。若早议婚姻,事无变易固为甚善,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或所议之婿流荡不肖,或所议之女很戾不检。从其前约则难保家,背其前约则为薄义,而争讼由之以兴,可不戒哉!

【译文】

人们不可以在儿子、女儿幼小的时候,就替他们商量婚姻。因为女子想找到依恋,男子想得到配偶,如果只就眼前的情况来定,日后就必定会有悔恨。

大概富贵盛衰,变化很快,不能经常。男子女子究竟好不好,也要等到长大以后才能看出来。如果很早就商量了婚姻的事,事情没有变化,固然很好。可是如果以前富有现在变穷了,如果以前很显赫现在下台了,或者如果商定的男孩长大后放荡不贤良,商定的女孩懒惰不检点,那么遵守以前的婚约,就难以保住家庭的幸福;背叛以前的婚约,就是不讲义气。这样纷争和官司就会时有发生。一定要慎重而为。

议亲贵人物相当

【原文】

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苟人物不相当,则子女终身抱恨,况又不和而生他事者乎!

【译文】

男女之间谈婚论嫁,不可以贪图对方家庭地位高,或财产丰厚。如果人不相配,那么子女会一辈子都怀有遗憾的,更何况还会因为两人不和而产生其他纷争的事呢!

媒妁之言不可信

【原文】

古人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覆。绐女家则曰男富,绐男家则曰女美。近世尤甚。绐女家则曰男家不求备礼,且助出嫁遣之资;绐男家则厚许其所迁之贿,且虚指数目。若轻信其言而成婚,则责恨见欺,夫反目,至于仳离者有之。

【译文】

古人说周人厌恶媒人,因为她们的话反复多变,欺骗女家就说男家很有钱,欺骗男家就说女方很漂亮。近来的媒人更是如此。欺骗女家就说男家不要求礼仪齐备,并且要帮助出陪嫁的钱物;欺骗男家就答应要带来大量陪嫁,并且夸大数目。如果轻易相信了媒人的话而结了婚,就会责怪和气愤自己被欺骗了,夫妻两人反目为仇,闹到离散的也有很多人。

分给财产务均平

【原文】

父祖高年,怠于管干,多将财产,均给子孙。若父祖出于公心,初无偏曲,子孙能各戮力,不事游荡,则均给之后,既无争讼,必致兴隆。

若父祖缘有过房之子,缘有前母后母之子,缘有子亡而不爱其孙,又有虽是一等子孙,自有憎爱,凡衣食财物所及,必有厚薄,致令子孙力求均给,其父、祖又于其中暗有轻重,安得不起他日争端。

【译文】

父亲、祖父上了年纪以后,不再想管事,大多将财产平分给予孙。如果父亲、祖父能用公平之心分配财产,本来就不偏向哪一方,而子孙又能一起努力而不游手好闲或放荡不羁,那么平均分得财产之后,就没有争吵和打官司的事,一定会兴旺发达。

如果父亲、祖父因为有过继的儿子,因为有亲妈和后妈的儿子,因为有儿子死了而不喜欢的孙子,又有虽然都是一样的子孙,却厌恶和喜欢各不相同,这样凡是给予衣服、食品等财物,必然有多少不等,使得子孙竭力要求公平对待,而父亲、祖父叉在中间暗地里有轻重偏向,这样岂能不引起以后的矛盾呢?

遗嘱公平维后患

【原文】

遗嘱之文皆贤明之人为身后之虑。然亦须公平,乃可以保家。如劫于悍妻黠妾,因于后妻爱子中有偏曲厚薄,或妄立嗣,或妄逐子,不近人情之事,不可胜数,皆所以兴讼破家也。

【译文】

遗嘱是贤良的人为自己死后的事考虑而立的。然而也必须公平才可以保住家庭的和睦。如果被凶猛狡猾的妻子逼着,便在妻子儿女中有所偏心,或者妄自定下继承人,或者妄自驱逐儿子,做很多不合乎人情的事,这都会导致官司的发生,使家庭转为衰落。

遗嘱之文宜预为

【原文】

父祖有虑子孙争讼者,常欲预为遗嘱之文,而不知风烛不常,因循不决,至于疾病危笃,虽心中尚了然,而口不能言,手不能动,饮恨而死者多矣。况有神识昏乱者乎!

【译文】

父亲、祖父有担心子孙会发生矛盾的,因而经常想事先立下遗嘱。却不知道就像风中的蜡烛一样,到了疾病危险的时候,虽然心中还明白,嘴却不能说话了,手却不能动了,怀着遗憾而死去的太多了。更何况还有很多神志不清的人呢!

第二处己

人之智识有高下

【原文】

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著,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

【译文】

人的智力及知识水平本来就有高低之分,如果两个人的水平相差太大,那么,智力及知识水平高的人看待水平低的人,就好像登高望远,一览无余;而智力及知识水平低的人看水平高的人,就好像站在墙外想往墙内看一样,无法看清。如果两人水平相差无几,那么还可以相互交流,如果二者相差甚远,那么,水平高的人就不必去理水平低的人了。因为即使交流也是白费话语。这就好像下棋一样,双方水平差不多,还可以对弈,如果是一个国手与一个棋盲对弈,其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呢?

处富贵不宜骄傲

【原文】

富贵乃命分偶然,岂宜以此骄傲乡曲!若本自贫窭,身致富厚,本自寒素,身致通显,此虽人之所谓贤,亦不可以此取尤于乡曲。若因父祖之遗资而坐享肥浓,因父祖之保任而驯致通显,此何以异于常人!其间有欲以此骄傲乡曲,不亦羞而可怜哉!

【译文】

富贵是命中偶然发生的事,怎么能因此而在家乡炫耀!如果本来很贫穷,后来经过苦心经营而发财致富;本来是一个平民,经过自身努力而身居高位了,这种人虽然被人称为有才能,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家乡过于招摇。如果是凭借着祖先的遗产过上富足生活的人,倚靠祖辈、父辈的保举而获取高官的人,他们与常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之中居然还有人想在家乡人面前骄纵,这种炫耀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更是可怜的。

礼不可因人分轻重

【原文】

世有无知之人,不能一概礼待乡曲。而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见有资财有官职者则礼恭而心敬。资财愈多,官职愈高,则恭敬又加焉。至视贫者、贱者,则礼傲而心慢,曾不少顾恤。殊不知彼之富贵,非我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长厚有识君子必不然也。

【译文】

社会中有一些无知的人,他们对父老乡亲不能一概以礼相待,而是因人而异,以富贵贫贱为标准来划分出高下等级。他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总是恭敬有礼,而且钱财越多,官职越高,他们就越发恭敬。而当看到贫穷的平民百姓时,就非常傲慢而毫无礼貌可言。他们很少去关照、周济那些贫贱的人。殊不知,他人的富贵不是我的荣耀,他人的贫贱也不是我的耻辱,为什么要用不一样的标准来对待别人?德高望重的人一定不会这样做。

穷达自两途

【原文】

操履与升沉,自是两途。不可谓操履之正,自宜荣贵,操履不正,自宜困厄。若如此,则孔、颜应为宰辅,而古今宰辅达官,不复小人矣。盖操履自是吾人当行之事,不可以此责效于外物。责效不效,则操履必怠,而所守或变,遂为小人之归矣。今世间多有愚蠢而享富贵,智慧而居贫寒者,皆自有一定之分,不可致诘。若知此理,安而处之,岂不省事。古代人物【译文】

品德的好坏与官职的高低,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不能说品行端正,自然就能得到荣华富贵;也不能说品行不端,就一定会被遭受厄运。如果真是这样,孔子、颜回等人就应该当上了宰相。而事实上,古往今来的宰相和达官中有不少人就是小人。提高自己的修养自然是我们所应该做的事,不能因此而带有什么功利目的。否则,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然会放松了在品德方面的修养,原本奉行的信念有所改变,就会沦为一个小人。如今,世间有很多愚蠢的人在享受着富贵,而聪明的人却很贫寒,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必深究。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泰然处之,岂不少些烦恼!

世事更变皆天理

【原文】

世事多更变,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见目前稍稍荣盛,以为此生无足虑,不旋踵而破坏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换甲,则世事一变。今不须广论久远,只以乡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论目前,其成败兴衰何尝有定势!世人无远识,凡见他人兴进及有如意事则怀妒,见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则讥笑。同居及同乡人最多患此。若知事无定势,则自虑之不暇,何暇妒人笑人哉!

【译文】

世间的事情变化莫测,这是自然规律。现在,好多人往往看到眼前的事业稍有兴盛,就以为此生再没有值得忧虑的事了,可是,接踵而来的却是事业的失败,这种情况很多很多。天干十年一换,世上的事情也随之一变。不必说得太远,只把家乡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情与眼前的情况相比较,就会发现,成败兴衰哪里有不变的呢?世上有些人没有远见,一看到别人事业兴旺、称心如意,就心生嫉妒;看到别人事业受挫折、不顺心时,便讥笑人家。同家族和同乡之中,有这种毛病的人很多。如果明白凡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那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恐怕还来不及呢,又哪里有时间去嫉妒别人呢?

人生劳逸常相若

【原文】

应高年飨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飨富贵安逸至老者。早年登科及早年受奏补之人,必于中年龃龉不如意,却于暮年方得荣达。或仕宦无龃龉,必其生事窘薄,忧饥寒,虑婚嫁。若早年宦达,不历艰难辛苦,及承父祖生事之厚,更无不如意者,多不获高寿。造物乘除之理类多如此。其间亦有始终飨富贵者,乃是有大福之人,亦千万人中间有之,非可常也。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即飨富贵至终身。盖不知此理,而又非理计较,欲其子孙自小安然飨大富贵,尤其蔽惑也,终于人力不能胜天。

【译文】

如果想要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须在年轻时历尽辛苦。没有人能从年轻时直到年老一直享受富贵安逸的生活的。早年科举及第以及早年就在朝中为官的人,到了中年之时仕途必定会不顺畅,只是到了晚年才能获得荣贵显达。有的为官之人,虽然在官场上没有什么不如意之事,可是家中却生活窘迫,常常要为吃穿发愁,为儿女的婚事担忧。如果早年官运亨通,没有品尝过生活的艰辛,又继承了父祖的一笔遗产,更没有遇到过任何不如意的事,这种人大多不会长寿。造物主对人的命运的安排大多如此。在生活中也有一些自始至终享受富贵的人,这是有大福的人,这种大福之人在千万人中才有一个,实在是极其特殊的。现在的人往往都是机关算尽,幻想不经历劳苦就能永远享受荣华富贵。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且还要毫无道理地算计着,想让其子孙从小就能享受大富大贵的生活,这就更无知了。其最终结果还是人力不能胜过天命。

忧患顺受则少安

【原文】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如者。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其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译文】

人生在世间,自从有了知识,就有了忧患和不如意的事。小孩子的哭叫,都是因为某些事没有满足而致。一个人从幼年到少年再到壮年,最后到老年,如意的事常常很少,而不如意的事却常常很多。即使大富大贵之人,虽天下人都敬慕他,认为他过的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但是,这种人也各有各的烦恼,与贫穷的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二者所忧虑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所以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为缺陷世界。人生不可能一切都能让人满意,能明白这个道理而能顺乎自然的人,就能得到一些安慰。

谋事难成则永久

【原文】

凡人谋事,虽日用至微者,亦须龃龉而难成,或几成而败,既败而复成。然后,其成也永久平宁,无复后患。若偶然易成,后必有不如意者。造物微机不可测度如此,静思之则见此理,可以宽怀。

【译文】

大概人们要干一件事,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必须是经受一些磨难还未必成功,或者快成功时又失败了,失败之后又再成功。只有这样获得的成功,才能真正永无后患。相反,如果靠偶然的机会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日后一定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大千世界,事物发展变化就是这样深不可料。静心思考一下,便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事情的成功和失败也就可以想明白了。

性有所偏在救失

【原文】

人之德性出于天资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习为而补之,则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径行,故多失。《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也。后世有以性急而佩韦、性缓而佩弦者,亦近此类。虽然,己之所谓偏者,苦不自觉,须询之他人乃知。

【译文】

人的品性是天生的,而且各有不足之处。有学问、修养的人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因而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它,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普通的人不仅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反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去为所欲为,以致造成许多失误。《尚书》中说的九德,是指“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这些都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这些都是通过学习而养成的。这就是圣贤之所以为圣贤的原因。后世有一些性急的人就佩带韦皮。性子慢的人就佩带丝弦,也就是这个原因。即使这样,自己的不足之处,苦于自己无法知道,就必须向别人请教。

人行有长短

【原文】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译文】

人的品行虽然有不足,但是他也必然有长处。与人交往,如果只看别人的短处而无视别人的长处,那么,就一刻也难以与人相处。反之,如果能常想着别人的长处,而不去计较别人的短处,便能与人友好相处。

人不可怀慢伪妒疑之心

【原文】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剑之终结

    剑之终结

    妖修、人修、魔修、剑修!这里是一切皆可修炼的仙魔世界!小青年无天意外穿越而来,先成了独孤家族传承人,又获灵剑仙法,从此踏上修真练级的成仙之路!人剑合一惹人妒,独揽佳人更逆天!却不想仙界与魔界都看他不顺眼!面对正邪两派的联合绞杀,他又将如何御剑抗敌,一登异界巅峰?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本书分为“怀念”“新解读”“写朋友”“读书乐”“爱生活”“人世间”“少年游”七个部分。选入的散文比较宽泛,不局限于游记、抒情、记叙,亦将哲学、历史、文化、科学各类文论和随笔选入,并包括书评、影评、议论、杂感、演讲等,这些应用类文章不仅对中学生、大学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更有利于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编者在每篇文章中依旧有选择地写出精练的点评,文后还特别写有分析短文,并设有“延伸阅读”板块,供读者深入解读。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掌握生动活泼的遣词造句,体会独特的思想和思考角度,从而领悟到另类的“形散神也散”的散文真谛……
  • 世城

    世城

    本书将一段真挚的网恋故事幻越成一个雄壮的千奇世界!(求月票!!!求推荐和点击!)
  • 骗妻成婚,腹黑老公太危险

    骗妻成婚,腹黑老公太危险

    我多想一不小心就和你白头偕老。结婚登记日分手,一转眼倒是成了前男友他哥哥的女人……她是最年轻的美女医生,白衣天使,他是背景深不见底的豪门公子,神秘非常。阴差阳错,她回去进修,他成了她的操行评定师。只是看着他一脸的正气,她却觉得他邪恶无比。……进修评定当日,他让她独自留下,手把手用力的教她什么才是满分,她闷哼:“混蛋!你不是人!”他勾唇邪笑:“我是男人!”……结婚当日,丢下新娘,左拥右抱娇滴滴的美人,大张旗鼓的温泉共浴。三个月,两人都没见过面,一回来,他住院,她操刀。他怒火滔天,瞪着晃着手术刀在她面前的小女人,咬牙切齿:“你敢!”她勾唇邪笑,银白色的手术刀在她嫩白的手指间叮叮的响:“你别那么凶,等会我吓到了,慌了,刀子唰的一下不留神就把你……切了。”**他宠,他爱,她无法自拔的沦陷,却在彼此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那一晚,他牵着别人高调示爱……
  • 成长美德书

    成长美德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的中学生选编类读物,与《成长智慧书》为一系列。本书编选着眼于“成长”这个过程,围绕爱、勇气、责任、忠诚、友谊等众多人类优秀品质选取有价值的文章,使学生通过大量美文阅读,深刻感悟和理解人之美德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 毒后为祸之嫡女心机

    毒后为祸之嫡女心机

    前世,她为助他登上皇位,她从一个无知少女硬生生让自己沦落为蛇蝎毒妇,她为他机关算尽,毒害了最爱她之人,怎知,她倾尽一生,换来的却是他薄情寡义,只因一句她是“祸国妖后”便将她打落冷宫,而她同父异母的庶姐却扶摇而上位居后位,冷宫产女,庶姐再临,却给她带来了亲子已惨死的消息,“妹妹你可认识我手中的折扇?”祭天台上,除妖后,爱人的无情,父亲的冷眼,庶姐的得意,她曾经冒死救过齐国百姓的薄凉,只因为一句“母女祭天可保齐国百年安宁,”便无情的将她和刚出生的女儿送是祭天台,祭天台之上,她亲手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儿丢落在地,鲜血染红她的眼眸,泯灭了她良知,当她看着众人宛若见鬼一般的表情时,她突然大笑开来,“我凌芷云,以自己孩儿的鲜血发誓,愿齐国君难为君,臣难为臣,民难为民,如有来生我必要你们的鲜血来偿还今日的一切,”当万箭穿心之时,她才知道原来最爱她的人,一直都是她的敌人,她欠他的何止是一命,只不过她却再也无法偿还,重生后的她,她避他,躲他只为不让自己在去害他,而他却欺她,戏她只为她心中有他,再睁眼,她回到了及笄那一年,这年阴谋未曾开始,同时也是她失忆刚好满五年之期,在醒时她夺回了二生记忆,原来一切都是因为母亲的一杯断肠毒药夺她二生记忆,前世的她其实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穿越女,重生后她,阴谋依旧如期而来,姨娘依旧伪善,庶姐阴毒,庶妹凶狠善妒,父亲虚伪冷酷,只不过这一次她却不在是当初那个傻傻的她,阴谋诡计她便以毒克阴,先毁了阴险庶姐容貌,设计伪善姨娘的清白,逼疯凶狠善妒的庶妹,在将自己那虚伪无情的爹爹送上断头台,这一次,她绝不会再任人摆布,她定要让那些伤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凡是曾经欺她!害她!利用她之人,她今生一个都不会放过,就在她精心设计之下即将再登后位之际,不想她那个以死的公主娘亲,却为了救她那个虚伪的父亲,在次出现她面前,而此行回来的目的,却欲再逼死她这个女儿,好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只不过当她斗了庶姐和庶妹之后,曾经的渣男和太子却又要想来娶他,而且不只是太子,就连那高深莫测的国师,和高高在是的皇帝也一样,渣男说﹕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我若为帝你便是我唯一的后!太子说︰我今生只爱你一人,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尊贵的女人!国师说︰丫头嫁我之后,我便是你的了!死鬼皇帝说﹕云儿,只要你嫁与我,我便立刻封你为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降钻石妻:男神的专属宝贝

    天降钻石妻:男神的专属宝贝

    他一掷千金,买了她三月自由。每天起早贪黑,整衣叠被,为他下厨洗手作羹汤。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衣食无忧的她,有一天竟会为了钱而卖身为奴。可他要她做的还不止这些!“我利子铭亏本生意不做,所以从今天起,你必须给我夜夜暖床!”他要的就是稳赚不赔,于是N年以后……某宝经常在半夜被某爹和某妈的嘿咻声吵醒,于是某天缠着某妈:“妈咪妈咪,我要和你比赛拉嘘嘘,如果我赢了,你就答应我今晚让爹地出去睡!”某妈面抽:“宝贝,尿尿还能怎么比?”某宝:“我们站着尿,看谁尿得远!”某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