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000000003

第3章 袁氏世范(2)

当人在婴幼儿时期,十分依恋父母。而父母在孩子小时对他的爱恋尤为深厚,抚育也无微不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气血相连,孩子出生后,这种联系也才刚刚割断,孩子的音容笑貌自然能唤起父母的爱恋。这也是造物主将这一切归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使人能够生生不息。即使是飞禽走兽也是如此,小动物刚刚出世时,它的父母哺育喂养关怀备至,表现出莫大的关爱。在其子女受到伤害时,它们便会不顾一切地加以救助。但是,人在长大以后,名分就变得稍稍严格了些,亲情则稍微淡漠。这时,父母就开始力求对子女尽其慈爱,子女则努力对父母尽其孝道。而飞禽走兽在长大以后,母子就不再相认了。这就是人类和动物的不同之处。然而,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护、抚育之情是言之不尽的,儿女们即使是终生尽孝也难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更何况有些人的孝道还做得不是很好呢!凡是有人不尽孝道的,那么就请他看一看,别人在抚育婴孩时是带着怎样的情爱,他应当能够有所醒悟吧。这又好比天地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养育之恩,而人类能够回报天地的又有些什么呢?有人对空焚香跪拜或者请道士做道场以祭祀上帝,以为这样就能够报答天地的养育之恩,这样做真能够回报天地万分之一的养育之恩吗?更何况还有人一味地抱怨天地呢!这都是从来不进行自我反恩的原因啊!

父母不可妄憎爱

【原文】

人之有子,多于婴孺之时爱忘其丑。恣其所求,恣其所为,无故叫号,不知禁止,而以罪保母。陵轹同辈,不知戒约,而以咎他人。或言其不然,则曰小未可责。日渐月渍,养成其恶,此父母曲爱之过也。及其年齿渐长,爱心渐疏,微有疵失,遂成憎恶怒,摭其小疵以为大恶。如遇亲故,装饰巧辞,历历陈数,断然以大不孝之名加之。而其子实无他罪,此父母妄憎之过也。爱憎之私,多先于母氏,其父若不知此理,则徇其母氏之说,牢不可解。为父者须详察此。子幼必待以严,子壮无薄其爱。

【译文】

一般有孩子的人,大多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溺爱而忽视了孩子的坏毛病。随意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纵容孩子的坏行为。当孩子无缘无故地哭闹时,父母不去制止,反而怪罪保姆没有照顾好。孩子欺负了别人,父母不去批评劝说,反而怪罪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有人指出孩子的毛病,父母就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而加以袒护。这样下去,孩子就养成了坏习惯,这全是父母溺爱的结果。等到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父母的爱子之心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孩子稍微有一点过失,便引起父母极大的憎恶,并把孩子小小的缺点看成是很大的错误。遇到亲戚朋友,便夸大其词,历数孩子的过失,并武断地给孩子扣上不孝的恶名。其实孩子并没有什么罪过,这全是父母胡乱厌恶孩子所造成的。这种极端的爱憎之情大多首自母亲那儿产生,做父亲的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听信孩子母亲的话,并且不易改变。做父亲的必须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儿子,当他小的时候要严格要求,长大后则不要削减对他的爱。

子弟须使有业

【原文】

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凡富贵之子弟,耽酒色,好博弈,异衣服,饰舆马,与群小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无业以度日,遂起为非之心。小人赞其为非,则有铺啜钱财之利,常乘间而翼成之。子弟痛宜省悟。

【译文】

只要有孩子,就必须让孩子有一种可以谋生的事业。贫贱的人有了职业,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富贵的人有了职业,就不会去为非作歹。大凡富贵人家的孩子,他们沉湎于酒色,喜好下棋赌博,爱穿奇装异服,坐着华丽的车子,与小人为伍,以至家道败落,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是不肖之子,而是因为没有职业,整天无所事事,这才起了为非作歹的心思。一些小人引诱他去为非作歹,以获得美食和钱财,经常找机会推波助澜。对于这类人,子弟们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子弟不可废学

【原文】

大抵富贵之家教子弟读书,固欲其取科第及深究圣贤言行之精微。然命有穷达,性有昏明,不可责其必到,尤不可因其不到而使之废学。盖子弟知书,自有所谓无用之用者存焉。史传载故事,文集妙辞章,与夫阴阳、卜筮、方技、小说,亦有可喜之谈,篇卷浩博,非岁月可竟。子弟朝夕于其间,自有资益,不暇他务。又必有朋旧业儒者,相与往还谈论,何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与小人为非也。

【译文】

大概富贵之家教子弟读书,本来是希望他们考取功名并深入研究圣贤言行中的精深道理。但是,人的命运是各有不同的,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而人的资质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迟钝,有的人聪明。所以,不能责成所有的人都能获取功名,尤其不能因为子弟没有获取功名就不让他继续学习。因为在子弟们阅读的书籍中,有许多看似无用而实际上却是很有用的东西存在。史传中记载的故事,文集里美妙的辞章,以及那些阴阳、占卜、方技、小说之类的书籍中,都有许多可以谈论的好内容。况且卷帙浩博,不是一年半载所能读完的。子弟们朝夕沉醉在书籍中,自然会有收获,也就没有时间干其他不轨之事。再者,如果子弟们喜欢读书,那么,朋旧故交中的读书人就会与自己的子弟一道谈天说地,这样,子弟们又何必无所事事地与小人们一道去为非作歹呢?

教子当在幼

【原文】

人有数子,饮食、衣服之爱不可不均一;长幼尊卑之分,不可不严谨;贤否是非之迹,不可不分别。幼而示之以均一,则长无争财之患;幼而责之以严谨,则长无悖慢之患;幼而教之以是非分别,则长无为恶之患。今人之于子,喜者其爱厚,而恶者其爱薄。初不均平,何以保其他日无争?少或犯长,而长或陵少,初不训责,何以保其他日不悖?贤者或见恶,而不肖者或见爱,初不允当,何以保其他日不为恶?

【译文】

有的人孩子多,在吃穿方面对他们必须同等相待,长幼尊卑的划分必须要严格,是非好坏一定要分清。孩子在小的时候就看到平等无别,那么长大以后就没有争财的后患;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教导他们严格遵守长幼尊卑的界限,那么长大以后就没有对父母兄长不恭敬的隐患;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懂得如何明辨是非,长大以后就不会去为非作歹。现在的人对于自己喜欢的孩子就偏爱,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孩子则很淡漠。从小就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又怎能保证他们长大以后兄弟之间不发生矛盾呢?弟弟冒犯兄长,哥哥欺负弟弟,这种现象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得不到纠正,怎能指望孩子日后能恭敬地对待父母兄长呢?讨厌品行好的孩子,喜欢品行坏的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这样善恶不分,又怎能保证孩子日后不去做坏事呢?

父母爱子贵均

【原文】

人之兄弟不和而至于破家者,或由于父母憎爱之偏,衣服饮食,言语动静,必厚于所爱而薄于所憎。见爱者意气日横,见憎者心不能平。积久之后,遂成深仇。所谓爱之,适所以害之也。苟父母均其所爱,兄弟自相和睦,可以两全,岂不甚善!

【译文】

兄弟之间发生矛盾以至于要分家的,多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关爱不公平,有厚有薄所致。无论是在吃穿方面,还是在言谈举止之中,父母都必然偏向于自己喜欢的孩子,而轻视自己所厌恶的孩子。这样,受父母宠爱的孩子就会日益骄横,而受父母冷落的孩子就会愤愤不平。时间一长,这种心中的不满就会演变成深深的仇恨。所谓爱孩子而恰恰是害了他。如果父母能对孩子们同等看待,使兄弟们关系融洽,难道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父母常念子贫

【原文】

父母见诸子中有独贫者,往往念之,常加怜恤,饮食衣服之分或有所偏私,子之富者或有所献,则转以与之。此乃父母均一之心。而子之富者或以为怨,此殆未之思也,若使我贫,父母必移此心于我矣。

【译文】

如果父母看见众多的孩子中只有一人生活得很窘困,就会经常挂念他,时常给他一些关照。在分配衣物时,就会给穷孩子多分一些,有时还会把其他富裕的孩子孝敬来的东西,转送给这个穷孩子。父母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得一样美满。对这种做法,生活富裕的孩子可能会不高兴,他们也许不曾想到,假如我生活困难,父母会同样把这份爱心转移给我。

父母多爱幼子

【原文】

同母之子,而长者或为父母所憎,幼者或为父母所爱,此理殆不可晓。窃尝细思其由,盖人生一二岁,举动笑语自得人怜,虽他人犹爱之,况父母乎?才三四岁至五六岁,恣性啼号,多端乖劣,或损动器用,冒犯危险,凡举动言语皆人之所恶。又多痴顽,不受训诫,故虽父母亦深恶之。方其长者可恶之时,正值幼者可爱之日,父母移其爱长者之心而更爱幼者,其憎爱之心从此而分,遂成迤逦。最幼者当可恶之时,下无可爱之者,父母爱无所移,遂终爱之,其势或如此。为人子者,当知父母爱之所在,长者宜少让,幼者宜自抑。为父母者又须觉悟,稍稍回转,不可任意而行,使长者怀怨,而幼者纵欲,以致破家可也。

【译文】

同是一母之子,大多父母讨厌长子而喜欢幼子,这个道理实在是很难理解。我私下曾经细细思索其中的原因,猜想可能因为孩子在一二岁时,言谈笑语都讨人喜欢,连外人见了都会喜欢,更何况父母呢?而三四岁至五六岁的孩子,经常哭闹不已,他们大都性情乖戾,有时损坏器物,干一些危险的事,他们的举止都令人讨厌。又很顽皮,不听劝告,所以即使是父母也非常讨厌他。就在长子变得非常讨厌之时,又正是幼子活泼可爱的时候,于是,父母就把原本对长子的爱全部转移到幼子身上。父母对孩子的爱憎之心,就是从这时起而有了分别,并一直延续下来。在最小的孩子长到令人讨厌时,下面又没有让人可爱的孩子了,父母的爱也就无法转移了,于是,父母对孩子的喜欢和厌恶也就成了定局。作为孩子应该知道父母的那份爱究竟给了谁,大孩子要让着小孩子,小孩子则要懂得自我克制。做父母的也应该明白,有所改正,对待孩子不能过于任着性子来决定好恶,否则,就会使大孩子心怀怨恨,而小孩子又骄纵无度,甚至导致家破的地步。

舅姑当奉承

【原文】

凡人之子,性行不相远,而有后母者,独不为父所喜。父无正室而有宠婢者亦然。此固父之昵于私爱,然为子者要当一意承顺,则天理久而自协。凡人之妇,性行不相远,而有小姑者独不为舅姑所喜。此固舅姑之爱偏,然为儿妇者要当一意承顺,则尊长久而自悟。或父或舅姑终于不察,则为子为妇无可奈何,加劲之外,任之而已。

【译文】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性格的差异是不大的,然而,有后母的孩子,往往总是得不到父亲的关爱。父亲没有续娶正室但有宠婢的,前妻之子大抵也同样难得父亲的欢心。这固然是因为父亲过于偏爱自己的妻妾所造成的,但是,作为儿子,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亲,那么,久而久之,父子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融洽了。大凡人们的妻子,她们的性格和品行本来也无太大的差别,可是在有小姑子的家庭中,儿媳妇就很难讨得公公婆婆的喜欢。这固然是因为公公婆婆过于偏爱小姑子所致,但是,如果儿媳妇能够孝顺公公婆婆,那么,时间长了,公公婆婆自然会有所察觉。如果他们始终没有觉悟自己行为的不妥,那么,作为儿子、媳妇的,除了更加恭敬外,也只能顺从了。

同居贵怀公心

【原文】

兄弟子侄同居至于不和,本非大有所争。由其中有一人设心不公,为己稍重,虽是毫末,必独取于众,或众有所分,在己必欲多得。其他心不能平,遂启争端,破荡家产。寻小得而致大患。若知此理,各怀公心,取于私则皆取于私,取于公则皆取于公。众有所分,虽果实之属,直不数十文,亦必均平,则亦何争之有!

【译文】

同住的兄弟子侄们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并不是有什么大的是非争端,而大多数是由于有人私心太重、不能公平处事所造成。这种人爱占大家的小便宜,大家分东西时他总要多要一份,其他人对此心中不满,于是便起了争端,甚至导致倾家荡产。这就是贪图小利而招来的大祸。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大家各怀公心,该由自己出的钱就由自己出,该由公家出的钱就由公家出。大家分东西时,即使是分瓜果等不值钱的东西时,也必须分配平均。这样的话,大家还会有什么可争执的呢?

同居长幼贵和

【原文】

兄弟子侄同居,长者或恃其长,陵轹卑幼。专用其财,自取温饱,因而成私。簿书出入不令幼者预知,幼者至不免饥寒,必启争端。或长者处事至公,幼者不能承顺,盗取其财,以为不肖之资,尤不能和。若长者总持大纲,幼者分干细务,长必幼谋,幼必长听,各尽公心,自然无争。

【译文】

兄弟子侄们一起同住,如果兄长依仗自己年长而欺负年幼的,独占财物,只顾自己的温饱,建立小金库。家中的收支情况都瞒着年幼者,甚至使年幼者落到无衣无食的地步,那么,长幼之间就必然会起纷争了。有时兄长办事非常公正,年幼者却很不懂事,偷家中的钱出去干坏事,这样,家庭就更无法和谐了。如果兄长总管家中大事,年幼的去干一些具体的事务,年长者一定为年幼者打算,年幼者一定听年长者的话,大家在处理事务时都能出于公心,那么,家中自然就没有矛盾了。

兄弟贫富不齐

【原文】

兄弟子侄贫富厚薄不同,富者既怀独善之心,又多骄傲,贫者不生自勉之心,又多妒嫉,此所以不和。若富得时分惠其余,不恤其不知恩;贫者知自有定分,不望其必分惠,则亦何争之有!

【译文】

兄弟子侄的贫富状况各不一样,富裕者只想自己过得好,又很骄傲,贫穷者不愿意自力更生,又生妒忌之心,这就是骨肉之间产生不和的根源。如果富裕者经常将自己多余的财物分一点给别人,并且不担心别人是否会知恩图报;而贫穷者明白贫富是命中注定的,不指望别人会给予什么好处,这样,便不会再有争端。

分析财产贵公当

【原文】

朝廷立法,于分析一事非不委曲详悉,然有果是窃众营私,却于典卖契中,称系妻财置到,或诡名置产,官中不能尽行根究。又有果是起于贫寒,不因父祖资产自能奋立,营置财业。或虽有祖宗财产,不因于众,别自殖立私产,其同宗之人必求分析。至于经县、经州、经所在官府累十数年,各至破荡而后已。若富者能反思,果是因众成私,不分与贫者,于心岂无所慊!果是自置财产,分与贫者,明则为高义,幽则为阴德,又岂不胜如连年争讼,妨废家务,及资备裹粮,资绝证佐,与嘱托吏胥,贿赂官员之徒废耶?贫者亦宜自思,彼实窃众,亦由辛苦营运以至增置,岂可悉分有之?况实彼之私财,而吾欲受之,宁不自愧?苟能知此,则所分虽微,必无争讼之费也。【译文】

同类推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医品狂枭

    医品狂枭

    十九岁的龙紫夕,因私下拍卖了家传手链,招来了杀身之祸。男友的背叛,神秘人的出现,她最终命丧黄泉。临死前她对天立誓:若有来世,她决不再窝囊等死!天若欺她,她破天!人若欺她,她灭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愿能保护好想要守护的人,不再被人随意踩于脚下!◆再世为人,她奇迹般地回到了五年前。一切悲剧还没有发生,她可以重新活过。强大之路就此开启,她的人生将由自己掌握。◆原来,家传手链不简单,附带空间有玄机。不止如此,里面还沉睡着一个强大灵魂?从此,她研习上古医药,手掌银针,成为了一代神医狂枭。从此,赌神,商界大亨,……等等光环先后环绕在了她的周身。从此,她加入了修真者的行列,成为了修真界的奇葩天才。◆片段一:“求求你,饶了我这一次吧!我保证,以后一定潜心修炼,再也不出来害人了!”刚刚还嚣张地扬言要吃了龙紫夕的妖修,转瞬间像小绵羊般浑身颤抖着。“你求错人了。”某男低下头,温柔地望了眼怀中的少女,邪魅一笑道:“她才是那个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她要你生你便生,如果她要你死……你就必须乖乖去死!”【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都市修真,男强女狂,欢迎收藏!】
  • 一品官妻

    一品官妻

    简介:一个杀手穿越到农家小院,虽说有本领在手,但奈何身体却太单薄,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够一步登天,只能慢慢的一步步往前冲,这是一个农家女成为这个朝代,唯一一个封为官的女人。真实版简介: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被人追杀,像只高贵的猪一样窝在了一个洞洞里。她看着他身上的衣裳以及佩饰,确定这是一个十分有钱的人,便以救他性命赚钱,但谁知这坑爹的玩意儿,居然只扔下五两碎银,便逍遥离去。简洁版片段:“我只希望你的手能够在我身上少停留一会儿,虽然我还未满18岁,但是男女之间的事情,我懂得。”某女淡定的用眼神看着他。“宝贝,没办法,谁叫你的身体总是吸引着我的手,让我欲罢不能,这其实是你的错。”某男无耻的笑着,咸猪手依旧没有停。深情版简介:花海飘飘,微风拂起的时候,那一双壁人面对面的站着,那位美人轻启朱唇:“如果你想离开这个院子的话儿,那你就从我的身上踏过去,或者是我把你打倒,把你拖回去。”“你又何必呢!”帅哥忧郁一叹,走过来将她搂在怀里。穆水谣原本只想老实做人,低调发展,但是无奈脑残的人总特别多,总想着踩着别人上位,她可不管来的人是哪方势力,只要是碰到了她的底线,她可不会任人宰割。其实这是一个没没无名的女人,成为一国之女官的故事,故事里面有奸情、亲情、友情,最主要的是有美男、美大叔以及许多的萝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莫西亚是一名普通的白领,热爱金钱,却坚决执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崇拜刘邦,所以无比推崇厚黑学,为人脸厚心黑。李牧是李氏企业的太子爷,为人放荡不羁,因为不想继承家族企业所以游戏人生。可是却在不经意间,被莫西亚平凡的温暖感动爱上了莫西亚,痛改前非成为了众少女心目中的三好男人。
  • 重回十八岁

    重回十八岁

    一觉醒来梁小月摊上了一颠覆性的重生!虽年轻了十岁,但却从家境优越的都市白领变成了出自贫寒农家性格自卑的高中女生。面对艰难处境她能否得到前世所拥有的一切?前世遭遇情感背弃,今世能否得遇良人?一切重头再来,且看女主如何披荆斩棘玩转事业收获爱情。
  • 尸神决

    尸神决

    在一个神秘的小村庄中,一具神秘的尸体是怎么样突破桎梏?神秘老人又是谁?频频出现。神秘玉壁又是何物?它的主人又将是谁?少年,不拼血劲,何为少年。尸神决,斗天?斗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来自地狱的死亡诅咒

    来自地狱的死亡诅咒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年薪50万元但要求是农历七月十四出生的男孩。<br/>&nbsp;&nbsp;&nbsp;&nbsp;这个诡异的招聘信息轰动全城。<br/>&nbsp;&nbsp;&nbsp;&nbsp;当林子健不顾女友的百般反对,成功应聘进入SHU公司,却意外地发现这家公司隐藏着种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棺材般的黑木柜,五个镶着不同照片的骨灰盒,其中一个竟然挂着林子健的照片……<br/>&nbsp;&nbsp;&nbsp;&nbsp;这是一家什么鬼公司?到处是杀戮和阴谋么?林子健感觉自己掉进黑暗陷阱,危机重重,一个个身份莫测的同事、一个个匪夷所思的事件相继登场,离奇招聘事件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br/>&nbsp;&nbsp;&nbsp;&nbsp;暮光之下,林子健深知探索真相的凶险、恐怖,但他别无他路……<br/>&nbsp;&nbsp;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