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000000017

第17章 郑板桥家书(1)

【作者介绍】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郑板桥为官清正廉明,体恤百姓。在潍县任上时,正遇大饥荒,他立即开仓赈民,得到百姓的爱戴。他性格落拓不羁,愤世嫉俗,而又倔强不驯,乾隆十八年(1753年)因请求赈灾而触怒上司,于是便辞去官职,过上游历的生活。

郑板桥晚年寄寓扬州,以卖画为生计,艰难度日。他的书画成就巨大,卓立当世,自成一家,尤其善于画竹,名列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此外,在文学上,他的诗、词、文也都有佳作问世。

【导读】《郑板桥家书》是郑板桥教育子弟的家书集,虽然数量不多,但每封信都称得上是家书经典。像郑板桥本人的性格一样,该书的风格也颇具奇怪独创的特质,为当世和后人所推崇。

郑板桥早年生活疾苦,中年才涉足官场,亲眼目睹了当时民不聊生、官场腐败的情景,他非常同情那些受苦的百姓,所以在《家书》中表现出浓厚的尊农思想。

《郑板桥家书》的内容虽然不涉及政事、国事,但却能以小见大,言近而旨远。这本家书规模也不如曾国藩家书那样恣肆汪洋,但在短短的16封家书中却融入了丰富的有关读书、修身、为文、做人等人生哲理,文字清新自然,态度真诚坦率,让人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本篇为《郑板桥家书》的精选本,其中的深刻意蕴,读者可在鉴赏中细细品味。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原文】

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一旦奋发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

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辄曰:“彼何人也,反在霄汉;我何人也,反在泥涂。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嗟乎!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庸何伤?

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贱,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

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愚兄为秀才时,检家中旧书籍,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吾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乎!如此存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若事事预留把柄,使人其网罗,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译文】

世界上哪一个人不是黄帝、唐尧、虞舜的子孙呢?可是到了今天,好多人沦为别人的奴隶、侍妾,成了卑贱低下的人,他们走投无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没有任何办法摆脱困境。这些人并不是从几十代之前就是别人的奴隶、婢妾的。如果有一天他们努力奋斗,奋发进取,专心致志地辛勤工作,那么有的人可能因此而富贵起来,也有的人可能到他儿孙那一代富贵起来了。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富贵人的子孙吗?

假如王侯将相的儿孙中有一两个人不争气,使家门败落,过上了贫困的生活,他们却可以依靠祖宗的富贵来欺压别人。他们夸耀祖先的功德、荣耀,自以为了不起。他们动不动就说:“他是什么人?出身低微却高高在上;我是多么高贵的出身啊,却过着这么低下的生活。唉,真是天理无法作准,人事无法预料啊。”唉!真可悲!他们不知道他们说的正是天理和人事啊!天理是对勤劳善良的好人赐福,对那些作恶多端的人降祸。行善积德就会得到上天赐给的富贵,你作恶上天就会降祸给你,使你贫困。这便是天理,有什么值得伤感的呢?

天理就是如此,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相互依赖。别人的祖先曾经贫贱,为人做奴婢,那么现在他就该高贵幸福;你的祖先曾经是王侯将相,高贵富足,你现在就该贫穷低贱,这也是天理啊,又有何悲伤呢?

天理是这样,人事也就包含在这其中了。我做秀才的时候,在旧书堆里翻捡出前代家奴的卖身协议,便在灯下烧毁,并不去送给他。我害怕直接交给他,反而让他看到自己的身世而自感羞愧,无法面对我。当我开始使用奴婢时,我就从不立卖身契,我觉得适合就留下他,不适合就让他走。我何苦保存一张纸,让我的后世子孙,以此为借口,去责难别人呢?我这样去做,是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啊!如果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留一手,使别人落到他的计谋里,从此在他的罗网里挣扎,无法逃脱,那么这个人的祸患也就不远了:他就会很快变得贫穷,他的子孙也就有了无法预测、无法避免的灾难。我们不妨来看看那些真正会算计的人,他们何时算计过别人的一星半点儿呢?到头来还是自己算计了自己!可悲可叹!我希望弟弟能牢牢地记住这些道理。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

【原文】

僧人遍满天下,不是西域送来的。即吾中国之父兄子弟,穷而无归,入而难返者也。削去头发便是他,留起头发还是我。怒眉嗔目,叱为异端而深恶痛绝之,亦觉太过。

佛自周昭王时下生,迄于灭度,足迹未尝履中国土。后八百年而有汉明帝,说谎说梦,惹出这场事来,佛实不闻不晓。今不责明帝,而齐声骂佛,佛何辜乎?况自昌黎辟佛以来,孔道大明,佛焰渐息,帝王卿相,一遵《六经》《四书》之书,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此时而犹言辟佛,亦如同嚼蜡而已。

和尚是佛之罪人,杀盗淫妄,贪婪势利,无复明心见性之规。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复守先待后之意。秀才骂和尚,和尚亦骂秀才。语云:“各人自扫阶前雪,莫管他家屋瓦霜。”老弟以为然否?偶有所触,书以寄汝,并示无方师一笑也。

【译文】

当下有许多和尚,遍布全国。他们并不是从西域来的,而是我们自己的父老兄弟,都是因为穷困潦倒而出家做了和尚,不再还俗的人。剃光满头的毛发就成了和尚,而留起头发,他便仍旧是我尘世的俗人。如果我们横眉冷对,叱责他是“异端”而深恶痛绝,那么,我们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

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于周昭王时代,他并没来我们的土地上走过一步,直到他死去。但八百年后,汉明帝却谎称在梦中见过佛祖,从此佛教传入中国。对于这件事情的由来,佛祖并不知晓。世人却将社会中不平等的事情归罪给佛祖,而不责骂用梦来编造谎话的汉明帝。你说,佛祖有什么罪过呢?况且,从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宣扬排斥佛教后,佛教的势力开始衰落,孔子的学说开始兴盛,皇帝和朝廷众臣便把《六经》、《四书》上的教诲当作整家治国,统治天下的理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仍宣扬排斥佛教的教义,那么我们就如同口中嚼着蜡,一点儿滋味也没有。

假如说和尚是佛祖的罪人,烧杀抢掠,淫乱狂妄,贪利忘义,趋炎附势,不再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宗教修养,那么,秀才就是孔子这位圣人的罪人,他们不讲究仁慈智慧,不遵守礼仪道德,不再有遵循先帝礼教而传授后人的意念。正是秀才谩骂和尚,而和尚又辱骂秀才。俗话说得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以上的话,兄弟认为如何?这是我偶然间想到的,写下来寄给你,你可以给无方大师看看,换他一笑吧!

焦山别峰庵雨无事寄舍弟墨

【原文】

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矣。《诗》三千篇,存三百十一篇,则二千六百八十九篇,孔子亦得而烧之矣。孔子烧其可烧,故灰灭无所复存,而存者为经,身尊道隆,为天下后世法。

始皇虎狼其心,蜂虿其性,烧经灭圣,欲剜天眼而浊人心,故身死宗亡国灭,而遗经复出。始皇之烧,正不如孔子之烧也。

自汉以来,求书著书,汲汲每若不可及。魏、晋而下,迄于唐、宋,著书者数千百家。其间风云月露之辞,悖理伤道之作,不可胜数,常恨不得始皇而烧之。而抑又不然,此等书不必始皇烧,彼将自烧也。

昔欧阳永叔读书秘阁中,见数千万卷皆霉烂不可收拾,又有书目数十卷亦烂去,但存数卷而已。视其人名皆不识,视其书名皆未见。夫欧公不为不博,而书之能藏秘阁者,亦必非无名之子。录目数卷中,竟无一人一书识者,此其自焚自灭为何如!尚待他人举火乎?

近世所存汉、魏、晋丛书,唐、宋丛书,《津逮秘书》,《唐类函》,《说郛》,《文献通考》,杜佑《通典》,郑樵《通志》之类,皆卷册浩繁,不能翻刻,数百年兵火之后,十亡七八矣。

刘向《说苑》、《新序》,《韩诗外传》,陆贾《新语》,扬雄《太玄》、《法言》,王充《论衡》,蔡邕《独断》,皆汉儒之矫矫者也。虽有些零碎道理,譬之“六经”,犹苍蝇声耳,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哉!

吾弟读书,“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至如《二十一史》,书一代之事,必不用废。然魏收秽书;宋子京《新唐书》,简而枯;脱脱《宋书》,冗而杂。欲如韩文、杜诗脍炙人口,岂可得哉!此所谓不烧之烧,未怕秦灰,终归孔炬耳。

“六经”之文,至矣尽矣,而又有至之至者:浑沦磅礴,阔大精微,却是日常家用,《禹贡》、《洪范》、《月令》、《七月流火》是也。当刻刻寻讨贯串,一刻离不得。张横渠《西铭》一篇,巍然接“六经”而作,呜呼休哉!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哥哥字。

【译文】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独裁统治,孔子焚书是为了传道授业啊!孔子为了编写《尚书》,他焚烧了唐尧以前的资料,从唐尧、虞舜时代截断,从此而删定《尚书》。《诗经》共有三千多篇,现在只剩下三百一十一篇,其中的两千六百八十九篇都被孔子烧毁了。那些应该烧的书籍都被孔子烧掉了,就像空中的灰烬般消失殆尽不复存在了,而那些剩下的就是真正的经典。这些经书地位高尚,流传甚广,成为后世子孙的典范。

古代人物秦始皇有一颗如同虎狼般凶残的心,他本性就像黄蜂、蝎子般狠毒,他焚烧经书,毁灭圣教,是打算消灭人的智慧,使他人混沌不开,人心惑乱,所以秦始皇死后,国家灭亡,宗族不再存在,但遗留下来的经书又流传开来。可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根本比不上孔子的“烧书传道”啊!

从汉代起,人们搜集保存书籍,著书立说,匆忙而不求甚解,不求精炼。从魏、晋时代以来,一直到唐、宋时代,著书立说的人有千百家。而在这千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描写风花雪月的内容,而违背天理、损伤圣教的作品也数不胜数,我常常痛恨不能让秦始皇烧毁这些书籍。但是似乎又不必如此,这类书籍即使秦始皇不来焚烧它,它也一定会自生自灭的。

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在宫廷的藏书阁看书时,曾发现几千万卷霉烂的藏书,而且还有几十卷书目也烂掉了,其中只剩下几卷了。而这些书的作者和书名都是欧阳修未曾见过的。欧阳修学识渊博,而这些书既然能被收藏在宫廷的藏书阁中,可见这些书必定都是名人所写的。但是,在这些书的书目中,竟然没有人知道其中的一个作者,一本书的内容,所以这些书是自己焚烧自己,自我毁灭啊!难道这样的书籍还需要等别人来毁掉吗?

近代所保存的汉魏晋丛书,唐宋丛书,明代的《津逮秘书》、《唐类函》,宋元时代的《说郛》、《文献通考》,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等等,这些书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无法一一翻刻,而到数百年之后,兵火战乱,使它们中的十分之七、八已不存在了,这不就是焚书吗?

刘向的《说苑》、《新序》、《韩诗外传》,陆贾的《新语》,扬雄的《太玄》、《法言》,王充的《论衡》,蔡邕的《独断》,这些书籍都是汉代藏书中最有威望的著作。虽然这些书中有一些细碎的道理,但如果同“六经”相比,它们就像是苍蝇的“嗡嗡”之声了,怎么能够用这些书的道理去行事,像太阳、月亮绕天体行进,长江、黄河绕地行走一样能经天纬地呢?

弟弟读书,须以“四书”为主,“四书”之上还有“六经”,而“六经”之下也有《左》、《史》、《庄》、《骚》,贾谊、董仲舒的政论,诸葛亮的奏章,韩愈的散文,杜甫的诗歌,读这些书就足够了。这些书你一辈子也无法看完的,你将从中受益一生。至于《二十一史》,写的是一个朝代的历史,一定不会废弃。但是北齐人魏收的书籍,虚夸低下;宋祁的《新唐书》,内容少,文辞枯燥;脱沓的《宋书》,冗长又杂乱无章,这些书一定要读啊!这些书怎么能像韩愈的文章、杜甫的诗歌那样被广为传诵呢?这就是所谓的不烧之烧,没有被秦始皇烧掉,但又被孔子删掉了。

“六经”上的文章,尽善尽美,然而还有美中更胜一筹的是:天体覆盖,大地无垠,浑厚质朴却精细微妙,但这样的美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如《禹贡》、《洪范》、《月令》、《七月流火》就是这样的文章。你应该随时去研读思考,融会贯通,一刻也不可放弃!张栽的《西铭》是一篇佳作,它继承了“六经”上的精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唉!真美啊!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哥哥写。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

【原文】

江雨初晴,宿烟收尽,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娇鸟唤人,微风叠浪,吴、楚诸山,青葱明秀,几欲渡江而来。此时坐水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也。

嗟乎!为文者不当如是乎!一种新鲜秀活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

王逸少、虞世南书,字字馨逸,二公皆高年厚福。诗人李白,仙品也,王维,贵品也,杜牧,隽品也。维、牧皆得大名,归老辋川、樊川,车马之客,日造门下。维之弟有缙,牧之子有荀鹤,又复表表后人。

惟太白长流夜郎,然其走马上金銮,御手调羹,贵妃侍砚,与崔宗之著宫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过扬州未匝月,用朝廷金钱三十六万,凡失路名流、落魄公子,皆厚赠之,此其际遇何如哉!正不得以夜郎为太白病。

先朝董思白,我朝韩慕庐,皆以鲜秀之笔,作为制艺,取重当时。思翁犹是庆、历规模,慕庐则一扫从前,横斜疏放,愈不整齐,愈觉妍妙。二公并以大宗伯归老于家,享江山儿女之乐。方百川、灵皋两先生,出慕庐门下,学其文而精思刻酷过之;然一片怨词,满纸凄调。百川早世,灵皋晚达,其崎岖屯难亦至矣,皆其文之所必致也。吾弟为文,须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辈之美词,令人悦心娱目,自尔利科名,厚福泽。

或曰:吾子论文,常曰生辣,曰古奥,曰离奇,曰淡远,何忽作此秀媚语?余曰:论文,公道也;训子弟,私情也。岂有子弟而不愿其富贵寿考者乎!故韩非、商鞅、晁错之文,非不刻削,吾不愿子弟学之也;褚河南、欧阳率更之书,非不孤峭,吾不愿子孙学之也;郊寒岛瘦,长吉鬼语,诗非不妙,吾不愿子孙学之也。私也,非公也。

是日许生既白买舟系阁下,邀看江景,并游一戗巷。书罢,登舟而去。

【译文】

雨过天睛,江面上景色一新:昨夜的浓雾已经消散,林中花儿娇艳,杨柳碧绿。经过雨的洗涤后,所有的一切都在期盼着朝阳的升起。此时,林中小鸟清脆的叫声唤着你。柔顺的微风吹拂着江面,微波荡漾。吴、楚两地的群山,青葱翠绿,明丽秀美。似乎要穿越江心,扑面而来。这时候,静坐在水边的楼阁上,煮一壶龙凤茶,烧一炉夹剪香,让朋友演奏一支优美的《落梅花》的曲子,此时此刻,这里真是人间仙境啊!

同类推荐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热门推荐
  • 盗墓皇妃

    盗墓皇妃

    一段被史书遗忘的历史洪流,一个离奇失踪的国度,一个嗜血残暴的君王,一段凄婉悲怨的情感纠缠。冷血无情的霸主,撼动中原的王者,周慎王,我心目中的完美墓主。温如春风,暖如朝阳,俊美无铸的滇越未来之王,他又将成为我生命中的谁?忧郁如水,性情温柔的泽,他的自残为了谁?他守护的人又是谁?春阳下,柳絮横飞,如冬寒浩雪,飘散人间。两抹身影,那举起的利剑,饮满了感情的血泪。梦中情节,蓦然出现,我究竟该怎么办?原来那飘飞的柳絮下伫立是自己的身影,为什么是我?难道,是我埋葬了这段中原往事?是我手刃了这个繁荣盛世?一个盗墓的女大学生,一段生死相缠的爱恨情仇。票票啊,支持本大的请帮忙投票票啊!注:本文纯YY之作,历史方面也是自误自编的,不能参于考究,所以,读者尽管看内容,不要追究朝代,呵呵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
  • 国师苏阳离

    国师苏阳离

    一个是初掌帝位的腹黑君王,一个是女扮男装的苏家后人。一个立誓征服九州杀伐决断,一个天命所定助其成就帝业,他们互相影响,一路相扶,最终为九州带来盛世太平,富庶安康。
  • 妖火

    妖火

    他妖火转脉之心,他独获剑河九道剑意,他惹得仙宗之女倾心,他害的魔尊之女相思。九曲皓月,逆灵莫测之剑。七道剑意,九诀嗜杀。我非狂傲之人,但求立足世间,人若阻我,我必戮之。天若挡我,我必焚天!天道茫从,妖娆世间,独奏一曲鬼炎妖火乱世之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唳九霄(女尊)

    凤唳九霄(女尊)

    推荐青墨新文《绝色凤帝》,【女尊+np+男生子】:最高贵的血脉偏是地位尴尬,可她苏海陵入眼的岂是小小大雍?终有一日,天下尽在手中!*一次失误的科学实验,军部第一女将苏澈被传送到了一个不存在于历史的女尊世界,成为了大雍最高贵血脉的末裔——瑞卿公主苏海陵。不是预定要到三国去体验乱世的吗?既然都回不去了,那么……大不了就先把盛世变成乱世好了,她苏海陵最擅长的就是亲手再把乱世掰回盛世去!大雍的皇位?她眼中看到的何止是一个小小的大雍,满树燕雀岂知,终有一日,凤唳九霄之上,天下风华在手!*苏海陵:不相信我的身份?随便!我苏海陵要的东西,不管是江山还是美人,都会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不给?那我就用抢的!昊月:我不要当你的侍君,只能等着你偶尔的宠幸,我只想做你的侍卫,如影随形,生死不离。苏海陵:你可以既当侍君又当侍卫,反正都是侍,只需要负责服侍我!司徒夜:凭什么女人可以出门做事,可以游遍天下,还可以调戏男人?我也要出门做事、游遍天下,也要调戏女人!苏海陵:你要出门做事,我给你事做;你要游遍天下,我带你去游;你要调戏女人……这个嘛,你就将就点,调戏调戏我算了。木清尘:我是你的师父,什么?侍君是师父的意思?好吧,那我就是你的侍君好了。苏海陵:木清尘……你的情商实在非常对得起你的姓氏!梅君寒:爱情这种东西太沉重了,我要不起。陛下,便留一个知己在江湖,可好?苏海陵:你要不起?我给得起!你只要乖乖收着就好了,其他的都闭嘴!*主题歌《凤唳九霄》:http://m.pgsk.com/m.pgsk.com?reg_id=2186411&song_id=3172430插曲《君莫舞》:http://m.pgsk.com/m.pgsk.com?reg_id=2186411&song_id=3267676欢迎试听下载~染夜亲给我做的视频,亲口~?pstyle=1*☆★☆保证每天至少一更,偶尔会有爆发,可以放心收藏哦☆★☆★☆★朋友帮忙建的QQ群青墨山水,欢迎加入:91245187★☆★☆★☆想和青墨聊天谈论文文的也可以直接加我的Q:1093752412,敲门砖是文中你喜欢的男主名字☆★☆青墨和子颜、伊伊、渺渺、雪雪、兮兮共同的圈子饿狼传说,欢迎加入:http://m.pgsk.com/强烈推荐青墨的女尊新文《极品女帝》:
  •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人群中飞起两道人影白霜霜旋身一跃,在三楼的地方单手搂住女生另一只手平肩而摆,左腿弯曲,长发随风飞扬,天人般缓缓落地,将已晕过去的女生平放在地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理会众人张大的嘴吧,转身离开,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