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900000007

第7章 风操慕贤(2)

【原文】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无风教育,其父已孤,呼外祖父母与祖父母同,使人为其不喜闻也。虽质于面,皆当加外以别之;父母之世叔父,皆当加其次第以别之;父母之世叔母,皆当加其姓以别之;父母之群从世叔父母及从祖父母,皆当加其爵位若姓以别之。河北士人,皆呼外祖父母为家公家母;江南田里间亦言之。以家代外,非吾所识。

古代人物【译文】只要是亲属的称谓,都必须分辨明白,不可随便滥用。那些缺乏修养的人,在祖父母去世以后,称呼外祖父、外祖母与称呼祖父、祖母相同,让人听了不开心。即使是当着外祖父、外祖母的面,也必须在称呼上加个“外”字以示区别;称呼父母亲的伯父、叔父,都应当加上他们的长幼顺序来予以区别;称呼父母亲的伯母、叔母,都应当加上她们的姓氏来予以区别;称呼父母亲的堂伯父、堂伯母、堂叔父、堂叔母以及堂祖父、堂祖母,都应当加上他们的爵位或者姓氏来予以区别。河北的人,都称外祖父、外祖母为家公、家母;江南乡间偶尔也有这种叫法。用“家”字代替了“外”字,这其中的原因我就不明白了。

【原文】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风俗,自兹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同昭穆者,虽百世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河北士人,虽三二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士人曰:“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当时虽为敏对,于礼未通。

【译文】相同宗亲的世系辈分,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的风俗习惯,是由此而延伸,对职位高的,通称为尊;同一个祖宗而辈分相同的人,即使相隔百代也还是称作兄弟;如果是对外人称呼自己宗族的人,则均称作族人。河北的士人,虽然隔了二三十代,仍然称呼从伯、从叔。梁武帝曾经问一个中原士人:“你是北方人,为什么不知道有族人的称呼?”中原士人回答说:“同宗骨肉之间的关系容易疏远,所以我不忍心用‘族’这个称呼。”这在当时虽然算得上是一种巧妙的回答,但从礼节上却是行不通的。

【原文】吾尝问周弘让曰:“父母中外姊妹,何以称之?”周曰:“亦呼为丈人。”自古未见丈人之称施于妇人也。吾亲表所行,若父属者,为某姓姑;母属者,为某姓姨。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士大夫谓之王母、谢母云。而《陆机集》有《与长沙顾母书》,乃其从叔母也,今所不行。

【译文】我曾经问周弘让:“父母亲的中表姊妹,应该如何称呼她们?”周弘让回答说:“也把她们称呼为丈人。”自古以来没有见过把丈人的称呼用于妇人身上的。我的亲表们是这样称呼的:如果是父亲的中表姐妹,应该称她为某姓姑;如果是母亲的中表姊妹,就称她为某姓姨。中表长辈的妻子,俚俗称为丈母,而士大夫则称她们为王母、谢母等等。《陆机集》中有《与长沙顾母书》,其中的顾母就是陆机的从叔母,这种称呼在当前已经不通行了。

【原文】齐朝士子,皆呼祖仆射为祖公,全不嫌有所涉也,乃有对面以相戏者。

【译文】齐朝的士大夫们,都称仆射祖珽为“祖公”,毫不忌讳这样称呼会涉汲到对自家祖父的称呼,甚至还有人当着祖珽的面用这种称呼来取笑的。

【原文】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吕后微时,尝字高祖为季;至汉爰种,字其叔父曰丝;王丹与侯霸子语,字霸为君房。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

【译文】古代的人,名是用来端正礼仪,字是用来表明品德。名在死后要对之避讳,字却可以作为孙子的氏。孔子的弟子在记录孔子的言行时,都称孔子为“仲尼”;吕后微贱的时候,曾经以汉高祖刘邦的字称呼他为“季”;到汉代的爰种,也以他叔父的字称作“丝”;王丹与侯霸的儿子交谈时,也称侯霸的字“君房”。江南到现在仍然不避讳称字。北方的士大夫对名和字完全没有区别,名也称作字,字固然也称做字了。尚书王元景兄弟俩,都被称作名人,他们的父亲名云,字罗汉,他俩对父亲的名和字一概加以避讳,其他的人诸多避讳,也就不足为奇了。

【原文】《礼·间传》云:“斩缞之哭,若往而不反;齐缞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于声音也。”《孝经》云:“哭不偯。”皆论哭有轻重质文之声也。礼以哭有言者为号;然则哭亦有辞也。江南丧哭,时有哀诉之言耳;山东重丧,则唯呼苍天,期功以下,则唯呼痛深,便是号而不哭。

【译文】《礼记·间传》说:“穿戴斩缞的丧服居丧时,一声痛哭直到气竭,好像再也回不过气来似的;穿戴齐缞的丧服居丧时,要哭得死去活来;穿戴大功丧服居丧时,要哭得一声三折,余音尚存;穿戴小功、缌麻丧服居丧时,只要体现出悲哀的神情就可以了。这就是哀痛之情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形。”《孝经》说:“孝子痛失双亲,哭声不拖余音。”这些话都论述了哀哭之声有轻有重、有质朴、有文饰等等差异。丧礼中把边哭边哀诉者称作号,如此则哀哭也可以带有言辞了。江南人在居丧哀哭时,常常夹杂有哀诉的言语;北方人在服重丧时,只知呼天叫地,而在服期功以下之丧时,则只是叫呼悲痛深刻,这便是号而不哭。

【原文】江南凡遭重丧,若相知者,同在城邑,三日不吊则绝之;除丧,虽相遇则避之,怨其不己悯也。有故及道遥者,致书可也;无书亦如之。北俗则不尔。江南凡吊者,主人之外,不识者不执手;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于会所而吊,他日修名诣其家。

【译文】在江南一带,凡遇到重丧,如果是相互认识的知心朋友,又住在同一个城邑,三日之内还未吊唁,丧家就会与他断绝来往;即使在丧期过后,丧家与他在路上碰到,也会避开他,因为心中怨恨他不怜惜自己。如果另有缘故或者路途遥远而不能前来吊唁的话,写封信表示安慰也可以;如若不写信,丧家也照样与他们恩断情绝。北方的风俗则不是这样。江南地区凡来吊唁的人,除了丧主之外,不与不相识的人握手;如果只了解披戴较轻丧服的人而不认识丧主,就不必到治丧现场吊唁,改日书写好名刺再到丧家表示慰问就行了。

【原文】阴阳说云:“辰为水墓,又为土墓,故不得哭。”王充《论衡》云:“辰日不哭,哭必重丧。”今无教者,辰日有丧,不问轻重,举家静谧,不敢发声,以辞吊客。道书又曰:“晦歌朔哭,皆当有罪,天夺其算。”丧家朔望,哀感弥深,宁当惜寿,又不哭也?亦不谕。

【译文】阴阳家说:“辰日是水墓,又是土墓,所以不能哭丧。”王充的《论衡》说:“辰日不能哭丧,要是哭丧肯定会再死人。”现在有些缺乏教养的人,辰日遇到丧事,就不分轻丧还是重丧,全家都很安静的,不敢发出哭声,并且拒绝前来吊丧的宾客。道家的书上说:“晦日唱歌,朔日哭泣,都是有罪的,上天会减少他的寿命。”丧家在朔日和望日,哀痛的情愫特别深切,难道只为了珍惜自己的生命,就不痛哭了吗?这真叫人莫名其妙。

【原文】偏傍之书,死有归杀。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丧出之日,门前然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

【译文】旁门左道的书籍说:人死之后,灵魂会在某一天回家一次。这一天,家中子孙们都逃避在外,谁都不肯待在家里;又说:用画瓦和书符的办法可以镇邪,用诅咒可以制妖;还说:出殡的时候,门前要燃火,屋外要铺灰,还要举行仪式来送走家鬼,写奏折向上天祈求断绝死者的殃祸延及家人。诸如此类的行为,都不近情理,是儒术的罪人,应当对之进行批判。

古代人物【原文】己孤,而履岁及长至之节,无父,拜母、祖父母、世叔父母、姑、兄、姊,则皆泣;无母,拜父、外祖父母、舅、姨、兄、姊,亦如之:此人情也。

【译文】父母去世以后,每当元旦及冬至这两个节日里,倘若去世的是父亲,就要拜见母亲、祖父母、伯叔父母、姑母、兄长、姐姐,拜时都要流泪;如果去世的是母亲,就要去拜见父亲、外祖父母、舅父、姨母、兄长、姐姐,也一样要痛哭:这是人之常情啊。

【原文】江左朝臣,子孙初释服,朝见二宫,皆当泣涕;二宫为之改容。颇有肤色充泽,无哀感者,梁武薄其为人,多被抑退。裴政出服,问讯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礼不死也。”

【译文】江南的朝廷大臣去世后,他们的后辈在除去丧服之初,如果去朝觐天子和太子,都应该痛哭流涕;天子和太子也会为之动情。也颇有些肤色丰润,毫无哀痛表情的人,梁武帝鄙薄他们的为人,往往将他们贬退降谪。裴政除去丧服后,按照僧侣的礼节朝觐梁武帝,他面容瘦弱倦怠,涕泪横流。梁武帝目送着他离去,说道:“裴之礼没有死啊。”

【原文】二亲既没,所居斋寝,子与妇弗忍入焉。北朝顿丘李构,母刘氏夫人亡后,所住之堂,终身锁闭,弗忍开入也。夫人,宋广州刺史纂之孙女,故构犹染江南风教。其父奖,为扬州刺史,镇寿春,遇害。构尝与王松年、祖孝徵数人同集谈宴。孝徵善画,遇有纸笔,图写为人。顷之,因割鹿尾,戏截画人以示构,而无他意。构怆然动色,便起就马而去。举座惊骇,莫测其情。祖君寻悟,方深反侧,当时罕有能感此者。吴郡陆襄,父闲被刑,襄终身布衣蔬饭,虽姜菜有切割,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摘供厨。江宁姚子笃,母以烧死,终身不忍啖炙。豫章熊康父以醉而为奴所杀,终身不复尝酒。然礼缘人情,恩由义断,亲以噎死,亦当不可绝食也。

【译文】父母去世以后,他们生前斋戒时居住的地方,儿子与媳妇就不忍心进去了。北朝顿丘郡的李构,在他母亲刘氏去世后,就把她生前所居住的堂屋一直关闭着,李构至死都不忍心开门进屋。刘氏是刘宋时广州刺史刘纂的孙女,所以李构仍然受到了江南风俗的感染。李构的父亲李奖,是扬州刺史,他在镇守寿春时被人杀害。李构曾经与王松年、祖孝徵等人聚在一起消遣聊天。祖孝徵擅长画画,正巧有纸笔,就画了个人。过了一会,祖孝徵就割下宴席上的鹿尾,随手开玩笑地把人像截断,拿给李构看,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谁知李构却哀痛得顿时大变,立即起身跃马而去。所有在座的人都惊奇不已,不知道其中的缘由。祖孝徵很快就醒悟过来,这才深感惶恐不安。然而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吴郡的陆襄,他的父亲陆闲被砍头,因此陆襄终身穿布衣吃蔬食,即使是姜菜,如果被刀切过,他都不忍心食用;平时在家也只用指掐手摘的蔬菜供厨房之用。江宁的姚子笃,因为母亲是被大火烧死的,所以他终身都不忍心吃火烤的肉食。豫章郡的熊康,父亲因酒醉而被奴仆所杀,所以他终身不再尝酒。然而礼节是因为人的感情需要而设立的,报答恩情也要根据事理来决定。假如双亲是因为吃饭而噎死的,子女总不见得因此就绝食吧。

【原文】《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政为常所讲习,雠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若寻常坟典,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佚,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

【译文】《礼经》上说:父亲留下来的书籍,母亲生前用过的杯子,子女感念上面存留着父母的手汗与口气,就不忍心阅读和使用。正是因为这些书籍是他们生前经常使用的,亲手校对誊写过的,或是特别喜欢的,上面留有他们使用过的气息,所以会触发思念之情。如果只是普通的书籍,以及各种生活日用品,怎么可以全都废弃不用呢?父母的遗物既然不忍阅读和使用,又不允许随意散失亡佚,那就只能保存起来,留传给后代了。

【原文】思鲁等第四舅母,亲吴郡张建女也,有第五妹,三岁丧母。灵床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湿,出曝晒之,女子一见,伏床流涕。家人怪其不起,乃往抱持,荐席淹渍,精神伤怛,不能饮食。将以问医,医诊脉云:“肠断矣!”因尔便吐血,数日而亡。中外怜之,莫不悲叹。

【译文】思鲁兄弟几个人的四舅母,是吴郡张建的女儿,她有个五妹,三岁时母亲就过世了。灵床上摆设的屏风,是她母亲生前使用的物品。因房屋漏雨,沾湿了屏风,被人拿出去晾晒,那女孩一见屏风,就伏在床上痛哭流涕。家里人见她一直哭泣,觉得奇怪,就过去抱她起身,只见垫席已被泪水浸湿。她神情悲伤,不能进食。家里人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诊脉以后说道:“她已经伤心断肠了!”女孩因此吐血,没几天就去世了。家人和外人都很怜惜她,没有不悲伤慨叹的。

【原文】《礼》云:“忌日不乐。”正以感慕罔极,恻怆无聊,故不接外宾,不理众务耳。必能悲惨自居,何限于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意乎。

【译文】《礼记》上写道:“忌日不宴饮作乐。”正是由于有说不尽的感伤和思慕,悲伤欲绝,郁闷不乐,所以忌日不接待客人,也不处理日常事务。如果确能做到应付自如,又何必把自己深藏起来呢?世上有的人虽然端坐于深宅之中,却并不妨碍他兴致勃勃,还精心准备了美味佳肴,斋食非常丰盛。可是一旦有急事仓促发生,或有至亲好友到来,却全都没有出来相见的道理,这似乎是不懂礼节吧!

【原文】魏世王修母以社日亡;来岁社日,修感念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今二亲丧亡,偶值伏腊分至之节,及月小晦后,忌之外,所经此日,犹应感慕,异于余辰,不预饮宴、闻声乐及行游也。

【译文】曹魏王修的母亲是在社日当天去世的。第二年的这一天,王修深刻怀念母亲,非常悲痛。邻里乡亲听说后,为此而停止了社日的活动。现在,父母双亲去世的日子,如果恰好正碰上伏祭、腊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些节日,以及忌日前后三天、忌月晦日的前后三天,虽然都在忌日之外,可是应当对去世的父母感怀思慕,而与其他日子有所不同。在这些日子里,应该做到不参加宴饮、不欣赏音乐以及不出门玩乐。

【原文】刘縚、缓、绥,兄弟并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为照字,惟依《尔雅》火旁作召耳。然凡文与正讳相犯,当自可避;其有同音异字,不可悉然。“到”字之下,即有昭音。吕尚之儿,如不为上;赵壹之子,傥不作一:便是下笔即妨,是书皆触也。

同类推荐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迷乱

    迷乱

    这是一部言情小说,是沦陷在情感边缘的灵魂战争。王文君昔日的好友乔雪梅,爱上了王文君的丈夫李剑,离婚后的王文君,网恋了李剑失踪多年的亲生父亲李文辉,当李剑的母亲马文英突然出现在昔日丈夫李文辉面前使一切都真相大白时,故事错综复杂起来。情人转位妻子的角色会怎么样?儿媳妇和公公的爱情能否冲破旧传统的风俗?担当了借腹生子工具的乔雪梅有什么样的选择?被爱情游戏的王文君又会选择了什么?真爱被当作报复的靶子发射出去以后又有什么样的结果?本书围绕了主人公的系列情感纠葛,使在线的每一个人,无一不在良心的呐喊、道德的挣扎、伦理的裂变、理念的缝合中游离在情感的边缘,使情的报怨、爱的徘徊、心的撕裂被纠缠起来,用不舍身就要受骗、不报复就要遭陷、不消失就无法消痛的故事,制造出许多的误解和曲意的情节,使本来简单的生活变得扑朔迷离,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景,把故事推到极致,推向了高潮,有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再现,有了历历在目的重雾登场,所有的步骤夹进了悲、喜、闹剧的节奏,有待于读者走进去,细细品味,慢慢分解。很抱歉,为了保护作品的版权,小说申请了VIP,如果愿意阅读收费章节,请按照以下步骤获取红袖币:1、注册成为红袖用户,如果已是红袖注册用户跳过此步骤,;2、进入个人管理中心;3、找到功能栏目里的VIP管理,点击,在出现的选项里点VIP读者;4、然后在出现的选项里点VIP会员申请,申请成功后,会出现冲值页面,一次性冲值20元就可以成为会员。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
  •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优秀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 本书对盲目求多的职场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清晰的思路帮你看清那些混乱的、低效率的忙碌认识误区,让你走出盲目求多的阴影,并给出在做对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才能出结果、出业绩。
  • 重生之老夫少妻

    重生之老夫少妻

    渣叔老白菜帮子看见向晖的第一眼,那上面贴着两个标签,青春,有朝气。渣叔的准则,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 穿越杠上暴君:独宠弃后

    穿越杠上暴君:独宠弃后

    秋依水无意中得到一本叫做《古书奇缘》的书,睡前翻看时正好看到懦弱皇后被无良暴君欺压嫌弃的一段,气愤填膺,怒而睡觉。谁知一觉醒来,她竟变成了那个懦弱的皇后,而且第一次与暴君见面,就同他杠上了。皇帝怎么了?她才不要在他面前示弱,就是龙须她也敢捋一捋。而随着她的变化,暴君看向她的目光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 狂龙战狼

    狂龙战狼

    他是华夏龙组的天之骄子、放荡不羁惜花护花的龙少,也是敌人心中的终极恶魔、辣手无情屠戮三千的“阎王”,如今隐退归来,龙游花都。在战场他是无敌兵王,令敌人闻风丧胆,在都市,他同样是最强至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是举世公认的智慧民族,他们几千年来亡国不亡种的坎坷际遇,以及那惊人的理财能力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为什么摩根、洛克菲勒、格林斯潘这样的商界巨贾和爱因斯坦等这样的思想巨擘都出身犹太入?漫长的流亡史中,犹太人究竟积累了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智慧?这本《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将为你一一解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
  • 原来的世界3

    原来的世界3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人类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种种磨难,以及找到真理后的大彻大悟。所有的角色都可以化为一种符号,信仰扭曲的杀手是那些偏离真理的可怜人,惨遭不幸的共济会尊师是守护真理的勇者,两个不断寻求真理的凡人,离真理越近,他们所要面对的考验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