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900000018

第18章 书证(1)

书证第十七

【原文】《诗》云:“参差荇菜。”《尔雅》云:“荇,接余也。”字或为莕。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蒪,江南俗亦呼猪蓴,或呼为荇菜。刘芳具有注释。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博士皆以参差者是苋菜,呼人苋为人荇,亦可笑之甚。

【译文】《诗经》上说:“参差荇菜。”《尔雅》说:“荇菜,就是接余。”有时写作“莕”。从前的学者都解释说:荇菜是水草的一种,圆圆的叶子,细细的茎,随水的深浅而生长。现在凡是有水的地方都生长这种植物,黄色的花和莼菜花一样,江南民间也把它称为“猪莼”,或叫作“荇菜”。刘芳对这些都有详细的解释。但在河北地区大多百姓不认识荇菜,连饱读诗书的博士官都把这种参差不齐的荇菜当成“苋菜”,把“人苋”叫做“人荇”,这也太可笑了。

【原文】《诗》云:“谁谓荼苦?”《尔雅》、《毛诗传》并以荼,苦菜也。又《礼》云:“苦菜秀。”案:《易统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更冬历春,得夏乃成。”今中原苦菜则如此也。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摘断有白汁,花黄似菊。江南别有苦菜,叶似酸浆,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时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释劳。案:郭璞注《尔雅》,此乃“蘵,黄蒢”也。今河北谓之龙葵。梁世讲《礼》者,以此当苦菜;既无宿根,至春子方生耳,亦大误也。又高诱注《吕氏春秋》曰:“荣而不实曰英。”苦菜当言英,益知非龙葵也。

【译文】《诗经》上说:“谁说荼菜苦?”《尔雅》和《毛诗传》都把“荼”解释成“苦菜”。而《礼记》也说:“苦菜开花而不结实。”按:《易统通卦验玄图》说:“苦菜生长在寒冷的深秋,经过冬天和春天,到夏天才长大。”现在中原的苦菜就是如此。苦菜又叫“游冬”,叶子像苦苣菜但略细一些,掐断后有白汁流出,花黄与菊花相同。江南地区还有一种苦菜,叶子像酸浆草,花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白色,果实像珠子一样大小,成熟后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黑色,吃了这种苦菜可缓解疲劳。按:郭璞《尔雅》注说,这种苦菜是蘵草,即黄蒢。现在河北人称它为“龙葵”。梁代有个讲解《礼记》的人,把它当中原地区的苦菜,认为它没有宿根,到春天才能生长,这显然是一个大误解。此外,高诱注的《吕氏春秋》中说:“开花而不结果的叫英。”由此,苦菜应当叫做“英”,更说明它绝不是“龙葵”。

【原文】《诗》云:“有杕之杜。”江南本并木傍施大,《传》曰:“杕,独兒也。”徐仙民音徒计反。《说文》曰:“杕,树兒也。”在《木部》。《韵集》音次第之第,而河北本皆为夷狄之狄,读亦如字,此大误也。

【译文】《诗经》上说:“有一株孤单的棠梨树。”江南版本的“杕”字都是“木”字旁加一个“大”字。《毛诗传》解释说:“杕,孤零零的样子。”徐仙民注音“杕”为“徒计反”。《说文解字》说:“杕,树木的样子。”且本字在《木部》中。《韵集》注音它为“次第”的“第”,而河北地区的版本都注为“夷狄”的“狄”,读法也与“狄”字相同,这是一个大错误。

【原文】《诗》云:“駉駉牡马。”江南书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本悉为放牧之牧。邺下博士见难云:“《駉颂》既美僖公牧于垌野之事,何限騿骘乎?”余答曰:“案:《毛传》云:‘駉駉,良马腹干肥张也。’其下又云:‘诸侯六闲四种:有良马、戎马、田马、驽马。’若作牧放之意,通于牝牡,则不容限在良马独得駉駉之称。良马,天子以驾玉辂,诸侯以充朝聘郊祀,心无騲也。《周礼·圉人》职:‘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圉人所养,亦非騿也;颂人举其强骏者言之,于义为得也。《易》曰:‘良马逐逐。’《左传》云:‘以其良马二。’亦精骏之称,非通语也。今以《诗传》良马,通于牧騿,恐失毛生之意,且不见刘芳《义证》乎?”

【译文】《诗经》上说:“肥肥的牡马。”江南版本《诗经》都作“牝牡”的“牡”字,而河北地区流传的版本都是“放牧”的“牧”字。邺下有位博士问我:“《駉颂》既然是赞颂鲁僖公在郊外放牧之事,为什么要局限公马、母马呢?”我解释说:“根据《毛诗传》的解释,‘駉駉,形容良马腹部和躯干肥壮的样子’。下文又说:‘诸侯有六个马厩,四种马:即良马、戎马、田马、驽马。’假如解释为‘放牧’的意思,公马或母马都讲得通,也就不该局限于用‘駉駉’来形容了。良马,天子用它驾玉车,诸侯用来朝见天子,去郊外祭祀天地,一定不会有母马。《周礼·圉人职》说:‘良马,一人饲养一匹;驽马,一个人饲养两匹。’圉人所养的,也不是母马;诗人以良马的健壮强劲来形容鲁僖公,这才能与文义相合。《易经》说:‘两匹良马奔逐。’《左传》说:‘用两匹良马。’这都是对精壮骏马的称呼,并不是通称所有的马。现在把《毛诗传》上的良马等同于牧马和母马,恐怕有违毛苌的本意,再说,难道没看见刘芳在《毛诗笺音义证》中对这一句的注释吗?”

【原文】《月令》云:“荔挺出。”郑玄注云:“荔挺,马薤也。”《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云:“马薤,荔也。”《通俗文》亦云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云:“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蔡邕《月令章句》云:“荔似挺。”高诱注《吕氏春秋》云:“荔草挺出也。”然则《月令注》荔挺为草名,误矣。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有此物,人或种于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薤。讲《礼》者乃以为马苋;马苋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马齿。江陵尝有一僧,面形上广下狭;刘缓幼子民誉,年始数岁,俊晤善体物,见此僧云:“面似马苋。”其伯父縚因呼为荔挺法师。縚亲讲《礼》名儒,尚误如此。

古代人物【译文】《礼记·月令》说:“荔挺长出来了。”郑玄注解说:“荔挺,就是马薤。”《说文解字》说:“荔,像蒲而比它小,根可做成刷子。”《广雅》说:“马薤就是荔。”《通俗文》也称“荔”为“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中说:“如果荔草长不出来,国家就会多火灾。”蔡邕的《月令章句》说:“荔草的茎钻出地面。”高诱注《吕氏春秋》说:“荔草的茎冒出来了。”那么说《月今注》把“荔挺”当成草的名字,是错误的。河北地区的沼泽中大多生有荔草。江东也多有这种东西,有人把它种在庭院里,只是称它为旱蒲,因此不知道“马薤”这个名字。讲解《礼记》的人把荔称作“马苋”;马苋能够吃,也叫“豚耳”,俗名“马齿”。江陵曾有一位僧人,脸形上宽下窄。刘缓的小儿子刘民誉,年纪才几岁,却聪明过人,善于描绘事物,他看见了这位僧人,说:“他的脸像马苋。”他的伯父刘縚因此称此僧人为“荔挺法师”。刘縚本人是讲解《礼记》的著名学者,尚且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原文】《诗》云:“将其来施施。”《毛传》云:“施施,难进之意。”郑《笺》云:“施施,舒行兒也。”《韩诗》亦重为施施。河北《毛诗》皆云施施。江南旧本,悉单为施,俗遂是之,恐为少误。

【译文】《诗经》上说:“请从从容容来。”《毛诗传》说:“施施,难以行进的意思。”郑玄的《毛诗传笺》说:“施施,行进舒缓的样子。”《韩诗外传》也重叠“施”为“施施”。河北版本的《毛诗》都写作“施施”。江南过去的旧版本,都单作一个“施”字讲,慢慢地大家就认可了它,恐怕这是个小错误。

【原文】《诗》云:“有渰萋萋,兴云祁祁。”《毛传》云:“渰,阴云兒。萋萋,云行兒。祁祁,徐兒也。”《笺》云:“占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祁祁然,不暴疾也。”案:渰已是阴云,何劳复云“兴云祁祁”耶?“云”当为“雨”,俗写误耳。班固《灵台》诗云:“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此其证也。

【译文】《诗经》中说:“有渰萋萋,兴云祁祁。”《毛诗传》说:“渰,阴云密布的样子。萋萋,云移动的样子。祁祁,舒缓的样子。”郑玄的《笺》说:“古时候,阴阳和谐,风雨及时,它们来时总是缓缓的,不会突然猛烈。”按:“渰”已是阴云,何必又重复用“兴云祁祁”呢?可见“云”字当为“雨”字,是在人们抄写时弄错的吧。班固的《灵台》一诗里说:“三光宣泄着光芒,五行安排着大自然的季节,习习的和详风,祁祁的及时雨。”这就是“云”当为“雨”的一条证据。

【原文】《礼》云:“定犹豫,决嫌疑。”《离骚》曰:“心犹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释者。案:《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或以《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今俗云:“狐疑,虎卜。”则其义也。

【译文】《礼记》中说:“定犹豫,决嫌疑。”《离骚》说:“心犹豫而狐疑。”从前的学者没有对这两句话进行过解释。按《尸子》上说:“身长五尺的狗叫做犹。”《说文解字》说:“陇西人称小狗为犹。”我认为人带着狗走路时,狗喜欢先跑到人的前面,等不到人时,又来迎接等候,如此跑来跑去,直到一天结束,这就是“豫”字解释为左右不定的缘由,因此叫“犹豫”。有人根据《尔雅》说:“犹长得像麂,善攀爬树木。”犹是一种野兽的名称,听到人的声音后,就预先爬到树上,如此爬上爬下,所以称为“犹豫”。狐狸这种野兽,天性多疑,因此要听到冰河下面没有流水声,才敢过河。如今俗话说的“狐疑,虎卜”,就是这个含义。

【原文】《左传》曰:“齐侯痎,遂痁。”《说文》云:“痎,二日一发之疟,痁,有热疟也。”案:齐侯之病,本是间日一发,渐加重乎故,为诸侯忧也。今北方犹呼痎疟,音皆。而世间传本多以痎为疥,杜征南亦无解释,徐仙民音介,俗儒就为通云:“病疥,令人恶寒,变而成疟。”此臆说也。疥癣小疾,何足可论,宁有患疥转作疟乎?

【译文】《左传》记有:“齐侯痎,遂癌。”《说文解字》说:“痎,两日发作一次的疟疾。痁是常发热的疟疾。”按:齐景公的病,本是两天发作一次,后来逐渐加重,成了诸侯担心的事情。如今,北方人依旧称为“痎疟”,“痎”音“皆”。可是世间流传的版本中,大多把“痎”写成“疥”,杜预对此也未作过解释,徐仙民只说“痎”音“介”,一般的学者就根据这一说法疏通说:“患了疥疮,使人有怕寒的症状,转变成了疟疾。”这纯是一种误断。疥癣那样的小病,何足挂齿,难道患疥癣就会转化成疟疾吗?

【原文】《尚书》曰:“惟影响。”《周礼》云:“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曰:“图影失形。”《庄子》云:“罔两问影。”如此等字,皆当为光景之景,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淮南子》呼为景柱,《广雅》云:“晷柱挂景。”并是也。至晋世葛洪《字苑》傍始加彡,音於景反。而世间辄改治《尚书》、《周礼》、《庄》、《孟》从葛洪字,甚为失矣。

【译文】《尚书》中有:“惟影响。”《周礼》中有:“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说:“图影失形。”《庄子》又说:“罔两问影。”这些“影”字,都应该写作叫做“光景”之“景”。凡是阴影,都是由于有光而产生的,因此叫做“景”。《淮南子》称“景”为“景柱”,《广雅》说:“晷柱挂景。”都是这样的。直到晋朝葛洪在《字苑》中,才在“景”字旁加“彡”,且注音为“於景反”。而世间的一些人随意就把《尚书》、《周礼》、《庄子》、《孟子》中的“景”字改成了葛洪写的“影”字。这真是很大的错误。

【原文】太公《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为鱼丽之陈。”俗本多作阜傍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之陈。夫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六书为假借也。《苍》、《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傍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译文】太公的《六韬》中,说到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中说:“卫灵公向孔子询问行军布陈的事。”《左传》中说:“为鱼丽之陈。”一般的流传版本通常把“陈”字作阜旁加“车乘”的“车”。按:以上陈队的“陈”字,都作陈国、郑国的“陈”字。列陈的含义,取义于“陈列”这个词,这在六书中都属于假借法,《仓颉篇》、《尔雅》以及近代的字书,都没有其他的写法;只有王羲之的《小学章》中,写为阜旁加“车”字,即使今人从俗将“陈”字写作“阵”,也不应该把《六韬》、《论语》、《左传》等中的“陈”字都改为“阵”字。

【原文】《诗》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传》云:“灌木,丛木也。”此乃《尔雅》之文,故李巡注曰:“木丛生曰灌。”《尔雅》末章又云:“木族生为灌。”族亦丛聚也。所以江南《诗》古本皆为丛聚之丛,而古丛字似字,近世儒生,因改为,解云:“木之高长者。”案:众家《尔雅》及解《诗》无言此者,唯周续之《毛诗注》,音为徂会反;刘昌宗《诗注》,音为在公反,又祖会反。皆为穿凿,失《尔雅》训也。

【译文】《诗经》说:“黄鹂飞呀飞,聚集在灌木上。”《毛诗传》说:“灌木,就是丛生的树木。”这是根据《尔雅》的注释,所以李巡注释说:“树木丛生称为灌。”《尔雅》末章又说:“树木族生的称为灌。”“族”,就是丛、聚的意思。因此江南地区的《诗经》古本中都是“丛聚”的“丛”字,而古“丛”字像“”字,近代的儒生,因而将它改成了“”,解释成:“是树木中最高大的。”按:各家研究《尔雅》和《诗经》的注本都对此没有解释,只有周续之的《毛诗注》对这个字注音为“徂会反”。刘昌宗的《诗注》注音为“在公反”或“祖会反”:这都是牵强附会,偏离了《尔雅》的原意。

【原文】“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及《诗传》云:“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如斯之类,傥削此文,颇成废阙。《诗》言:“青青子衿。”《传》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衿,故谓领为衿。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衿,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因谬说云:“青衿、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传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译文】“也”字是用在语尾或作语助的词,文章典籍中常用到这个词。河北地区流传版本的经、传,都省略了这个字,这其中有些“也”字是不能省略,像“伯也执殳”,“于旅也语”,“回也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诗传》中所说的:“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这一类的句子,如果去掉“也”字,就成了不完整的句子。《诗经》说:“青青子衿。”《毛传》解释说:“青衿,青色的领子,学生穿的衣服。”按:古代,斜领向下与衣襟相连,所以称衣领为衿。孙炎、郭璞注的《尔雅》中,曹大家注的《列女传》中,都说:“衿,交叠于胸前的衣领。”邺下版的《诗经》中,没有“也”字,许多学者们因而错误地说:“青衿、青领,是衣服上两处地方的名称,都用青颜色作装饰。”用以来解释“青青”二字,这错误就太大了。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所说经、传中常常用“也”字,动辄随意添加,常常用得不当,这就更加可笑了。

【原文】《易》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王俭《四部目录》,不言姓名,题云:“王弼后人。”谢炅、夏侯该,并读数千卷书,皆疑是谯周;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南方以晋家渡江后,北间传记,皆名为伪书,不贵省读,故不见也。

【译文】《易经》有蜀才作的注释,江南的学者,竟然不知道蜀才是何许人。王俭的《四部目录》中,也没有谈到他的姓名,只写了“王弼后人”。谢炅、夏侯该读了几千卷书,都怀疑蜀才就是蜀国的谯周;而《李蜀书》又名《汉之书》中有:“其人姓范,名长生,自称蜀才。”南方人认为晋朝渡江之后,北方的书籍都被指为伪书,人们没有仔细阅读它们,所以没有见过这段记载。

【原文】《礼·王制》云:“裸股肱。”郑注云:“谓捋衣出其臂胫。”今书皆作擐甲之擐。国子博士萧该云:“擐当作捋,音宣,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义。”案《字林》,萧读是,徐爰音患,非也。

【译文】《礼记·王制》说:“赤裸着股和肱。”郑玄说:“说的是揎起衣服、露出臂和腿。”现在的书都把“揎”字写成“擐甲”的“擐”字。国子博士萧该认为:“‘擐’应当是‘揎’字,音‘宣’,‘擐’是穿着的意思,没有露出手臂的含义。”查考《字林》,萧该的读音是正确的,徐爰把“擐”读为“患”,是不对的。

【原文】《汉书》:“田肎贺上。”江南本皆作“宵”字。沛国刘显,博览经籍,偏精班《汉》,梁代谓之《汉》圣。显子臻,不坠家业。读班史,呼为田肎。梁元帝尝问之,答曰:“此无义可求,但臣家旧本,此雌黄改‘宵’为‘肎’。”元帝无以难之。吾至江北,见本为“肎”。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热门推荐
  • 酷拽校草杠上不乖纯妻

    酷拽校草杠上不乖纯妻

    一次善举,出身贫寒的她转入了当地有名的贵族学校,圣缨高中.阴差阳错之余,得罪了圣缨的太子爷,一对欢喜冤家,就此登场.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夫人入侵之王妃别闹

    夫人入侵之王妃别闹

    她来自二十一世纪,道:王妃说、说她要休夫嫁奕王!大婚之日到场宾客人手一份“见血封喉”!侍卫:………,方圆百里再无难产;传说:她只为他痴,头发掉,医科大毕业。发先白,……她说:某王震怒:嫁妆备下砒霜一斤,专攻妇产科;她还说:辰王是爱哭鬼,与君上穷碧落下黄泉;【本文宠文甜文温馨文,指尖破,牙出血便能引泪三尺;二十七岁高龄飘入十四岁少女体内,自此,妇科圣手强势入驻。辰王是醋坛子,不能看男人,一点小雷、二点小白、三点种田、四点医术,更不能想男人;他解释:夫人是从小培养的,倾尽天下只为你一身荣华;传说:她医术超群,鹤顶红一斤,谁伤他一寸她必还一尺;夫人是寸发未损的,费尽心机只求你一生无难;他再解释:夫人是独一无二的,期待加盟!】传说:她为君请命,愿此不入朝廷浪迹江湖;侍卫: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无辜拜倒在某女人的绣花鞋下,自此携手天涯:传说:他宠妻如命,王妃洗劫了奕王府某王:随她传说:她自损半命,人未老,断肠草一斤,不能摸男人,耗尽生命只愿你一世无忧;某王:任她侍卫:王妃说、说把奕王府腾出来某王:凭她高兴……传说:他娶妻随妻,设立医馆为她做小护士;传说:他只为妻狂,异性勿近娇妻一尺之内;……他堂堂一代战王,生下俩包子联络感情;她再说:他还解释:片段:传说:他爱妻成痴,鸩十只侍卫战兢,违抗圣命从此不再出征;辰王是色坯子;侍卫:王妃把奕王的妻妾全赶出去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总裁的玩奴

    总裁的玩奴

    强推风儿的新文:《暗恋公式》(PS:风儿的现代文绝对值得期待!)文案:雨亦——夜倾城的红牌女歌星。性格隐忍、淡定,坚强得令人心疼!冷傲天——冷氏集团千亿身家法定继承人。拥有天才头脑,冷俊的容颜,完美的身板。沉稳、内敛、高贵、优雅。★★★★★三年前。一桩涉及上一辈之间恩怨情仇的婚姻,她的亲生父亲蓄意设计了一场阴谋,将她推到了那个男人的身边,做了替嫁新娘。夫妻之间该做的事,男人对她一样没少做,就是不愿将心停留在她的身上。日夜缠绵,身与心的掳夺,让她形同‘牢狱’。不过,这场错误的婚姻也仅仅只维持了一年的时间。在她怀有两个月身孕时,被逼签下了《离婚协议书》,从此两人形同陌路。只是,为何两年后,他在‘夜倾城’再次邂逅了她,情绪会如此激动,甚至霸道地勒令她离开。☆☆☆☆☆☆☆☆☆☆☆☆☆☆☆☆☆☆☆☆☆☆☆☆☆☆每个悲伤情歌奏响,扣动心弦的夜晚,为何男人的脚步总是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了她的观众席?每个夜深人静,星光璀灿的深夜,为何男人总喜欢半倚在窗前,点上一支雪茄,独自吞云吐雾?每当她站在光鲜亮丽的舞台,一些心怀轨意的男人向她靠近,为何男人的心竟会如此烦闷?每当嗅到她身上的那股独特的桅子花香味,为何男人总会抑制不住,在心底暗暗抓狂?这是一篇关于离婚后女主独自带着孩子,面对生活的窘迫,复杂的环境,还有剪不清,理还乱的情愁,她表现出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坚守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故事。这也是一篇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爱情小说:三角,四角,甚至五角的恋情都有可能会在文中逐一呈现,有小虐,有纠结,但结局定不会让你失望。收藏+投票+留言=作者的动力!请大家多多支持!※※※※※※※※※※※※广告同样精彩※※※※※※※※※※※※※特别推兮兮新强文:(大家多多支持!)契约新娘十八岁★★★不洁新娘★★★:以下推荐几位密友的强文(排名不分先后,嘿嘿……)风儿:《伴君侧》(大婚之日,召他不回,边戍之战,她一直伴他,助他,得来的却只是一句他的爱早已给了旁人,她转身,没有哀戚与祈求,只是,你亦无情我便休,从此终是陌路)兮兮:《驭兽妃》(不一样的肥婆文,绝对值得一看)无计:《妃天大盗》(女强文,小虐,大家点过去瞧瞧)飞飞:《爱来自地狱》
  •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纯虚构,勿模仿】新婚之夜,他轻轻将她拥在怀中,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天上的星辰,即便陨落,也只能落在我的心里面。
  • 郡主情缘

    郡主情缘

    “琳儿,我真该把你禁足,”温润的声音隐忍着怒气,她竟敢跑去那里唱曲儿。“如风,你不觉得我穿的好看,唱得好听吗?”琳琅看他吃味的表情,神采飞扬。她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改变他一贯的温和淡定;一次次撩起火花,却难掩青涩纯情!不管她是来历不明的女子,还是堂堂的郡主身份,他都要陪着她笑,宠着她疯!一生一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文须知:本文小白,情节轻快甜宠;架空,不考据,不喜勿喷!
  • 盛世锦瑟:庶女不可欺

    盛世锦瑟:庶女不可欺

    姚家庶女五小姐姚锦瑟自缢身亡,重生回到了六岁时期。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万念生,风起云涌。万念空,世事平静。尽管祖母不喜,爹爹厌恶,嫡姐欺负,兄弟离心,这一世的她万念皆空,不恋盛世繁华,只求偏安一隅。
  • 帝王绝宠:惊鸿二小姐

    帝王绝宠:惊鸿二小姐

    她是家世显赫的尊贵二小姐,醒来却发现自己丧失所有记忆。王爷们个个向她投来爱慕的橄榄枝,而这一切究竟是真是假?三位王爷的缠爱,皇长孙的温情。她被卷入一场惊天的阴谋中,而这阴谋的主使者,竟是她今生死都不会想到的人!两度失忆,三度成亲,四次辗转。她竟最后与魔为舞!未婚生子,不幸小产。辗转民间,险些丧命。绝世惊鸿,猛然发现,她只不过是一次穿越,来完成另一个女子的后半生。杀戮,争夺。好!她受过的伤害,便要一并讨回!做着千古让人唾骂的妖妃也好!群【89346246】(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有人说,穿越女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成就霸业,她默然……有人说,穿越女只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专一痴情,她浅笑……也有人说,穿越女就是想着如何才能惊天动地,人见人爱,她将手上的一盏清茶搁在桌角,看来自己是给穿越女丢脸了呢……她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求可在那人的心中留下一个角落;她不求千秋霸业,只求平稳生活,相夫教子。母仪天下我不在乎,但若这是你自认为值得给我的,我却之不恭。只是,零落的时光背后,相濡以沫的数十年,倘使有一天我离你而去,你又该如何?犹忆当年春风徐,妾倚桃花君倚轿。今日紫台寒风至,何人素手替添衣。且看穿越女如何成为一代帝后,成为那个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不肯忘记的初衷。